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中國製造的崛起:美中利益的交匯,如何重塑全球經貿格局

中國製造的崛起:美中利益的交匯,如何重塑全球經貿格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536676
伊莉莎白英格森
吳國卿
臺灣商務
2025年11月01日
233.00  元
HK$ 198.05  






ISBN:9789570536676
  • 叢書系列:歷史.世界史
  • 規格:平裝 / 472頁 / 17 x 23 x 2.8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歷史.世界史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國際貿易









    ★關於語言和數據的說明 012

    ★前言 打造「中國製造」 015



    ★第一章 尼克森震 041

    ◎第一次尼克森震撼 045

    ◎第二次尼克森震撼 058

    ◎龍女貿易商公司的時尚外交 069



    ★第二章 廣州交易 085

    ◎控制貿易 091

    ◎電視外交 107

    ◎「求偶舞」 117

    ◎廣交會上的馬可斯.波羅 121

    ◎新中國通 125



    ★第三章 「中國市場」意含的轉變 133

    ◎凱洛格的銷售和四三方案 136

    ◎臺灣的貿易失衡和「購買美國貨」 152

    ◎販售毛澤東時期的中國 156

    ◎美國碼頭工人和中國市場 160

    ◎開放中國市場的外交折衝 164



    ★第四章 中國市場的限制 169

    ◎三個世界:中國的發展與出口 173

    ◎促銷中國工人 181

    ◎取消農業訂單 198

    ◎一九七四年的《貿易法》 202



    ★第五章 銷售中國紡織品 223

    ◎四個現代化 228

    ◎進口中國風:薇拉絲巾 231

    ◎「向絲綢致敬」風潮 244

    ◎麗華姿與異國風情外交 250?



    ★第六章 毛澤東逝世與貿易的延續 259

    ◎四人幫:出口導向發展的終結? 264

    ◎從長城伏特加到唐金體育用品 267

    ◎中國市場的未來 282

    ◎美國工程師在中國 286

    ◎美國─中華民國經濟協會 296



    ★第七章 美國手套之都 307

    ◎來自利伯蒂維爾的抗爭 310

    ◎外交干預 320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聽證會 325

    ◎追求市場秩序 332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裁決 334



    ★第八章 關係正常化和貿易協定 339

    ◎華國鋒致力於對外貿易 345

    ◎美國紡織業和中國進口產品 351

    ◎中國燈芯絨和天鵝絨 363

    ◎正常化 368

    ◎美中貿易協定 378



    ★結語 從四億顧客到八億勞工 385



    縮寫對照 a1

    注釋 a3

    致謝 a66

    圖片來源 a73



    ?





    序章



    打造「中國製造」(部分)




      一九七一年七月九日凌晨四點,美國國家安全顧問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和幾位最親近的幕僚登上一架從巴基斯坦飛往中國的飛機。經過幾個月的祕密外交管道運作,這趟飛行是在極度機密下安排的,甚至美國國務院的官員也不知道此行程,他們只知道季辛吉因為食物中毒正在巴基斯坦臥床休息。季辛吉一點毛病也沒有,而這場騙局讓這位傳奇人物得以花兩天時間,與中國總理周恩來祕密會面。周恩來將代表中國國家主席毛澤東與季辛吉共同決定兩國能否開展重建外交關係的進程。由於歷史上的深刻敵意和會談能否成功充滿不確定性,雙方對這次訪問嚴格保密。隨行顧問之一溫斯頓.洛德(Winston Lord)回憶道:「這趟行程帶著詹姆斯.龐德(James Bond)式的機密任務性質。因為全程是完全保密的。」



      然而,在從查克拉拉(Chaklala)飛往北京的班機上,季辛吉突然想到,在清晨祕密行動的緊張氣氛中,他忘了多帶幾件襯衫。另一位顧問何志立(John Holdridge)提議可以穿他的襯衫,但何志立身高逾一八○公分,他的襯衫與季辛吉較矮胖的身材並不合。穿著不合身的襯衫並不符外交場合所要求的正式格調,但還有另一個外交敏感的問題:襯衫領子內縫著「臺灣製造」的標籤。就在美國和中國試圖為重建政治關係鋪路的關鍵時刻,季辛吉身穿的襯衫卻標示著邁向關係正常化的最大絆腳石。季辛吉後來寫到這段插曲時打趣道:「當我告訴我們的東道主『臺灣與我貼身相關』時,我說的是實話。」



      (中略)



      我在研究中國的學者們的這些討論中,增加了兩個被忽視的動態因素,而這兩者對於理解中國與全球資本主義趨同的過程都至關重要。第一個是中國的對外貿易從一九七○年代開始迅速擴張。(……)



      中國在一九七○年代不斷增長的貿易,是中國與資本主義陣營趨同的核心要素。這為中國帶來了技術,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並引領中國擴展其貿易機構,例如貿易展覽會和廣告通路。而最重要的是,這與本書所聚焦的第二個動態因素密不可分,而這個因素往往被研究中國的學者們所忽視:即美國資本主義本身的變革。為了讓中國與全球資本主義趨同,美國及其經濟體系必須配合中國的需求。



      二十年來美國經濟一直建立在冷戰時期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對立之上。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