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陪爸媽走到最後:急診、長照、安寧全方位照護知識

陪爸媽走到最後:急診、長照、安寧全方位照護知識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255344
吳佳駿
財經傳訊
2025年11月13日
160.00  元
HK$ 136  






ISBN:9786269255344
  • 叢書系列:SENSE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7 x 23 x 1.2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SENSE


  • 醫療保健 > 樂齡長照









    序言:當照顧來敲門—寫給正在學習陪伴父母的你

    ?

    第一篇? 照顧初體驗,陪爸媽進醫院的指南

    第一章? 慌亂一夜:急診室的未知地圖


    ●??? 無知是最大的危機

    ●??? 假日孝子症候群

    ●??? 什麼時候該送急診?八成狀況你也能判斷

    ●??? 急診的急不是趕快的急

    ?

    第二章? 醫師的內心世界

    ●??? 我是一個拆炸彈專家

    ●??? 菜鳥醫生的誤診真相

    ●??? 我差點讓病人斷氣

    ●??? 健保底下的悲歌

    ?

    第三章? 門診病房要面對的大小事

    ●??? 鄰居肚子的心跳

    ●??? 開刀或不開刀,這是一個困難的選擇

    ●??? 過度爭取自己的利益,並不是一個最好的策略

    ●??? 醫生最怕的三種病人

    ?

    第四章? 加護病房的悲歡離合

    ●??? 氣切,到底要不要做?

    ●??? 加護病房的特權

    ●??? 醫療意外,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 你有統一發言人嗎?

    ?

    第二篇? 照顧,是一場心理轉化的旅程

    第五章? 從「我是子女」到「我是照顧者」的轉變


    ●??? 三輪機車上的告別

    ●??? 從手足無措到學會堅強:一段兒子的照顧旅程

    ●??? 打造合適的照顧環境

    ●??? 一個甜食的笑容

    ?

    第六章? 當照顧變成長跑

    ●??? 隱性個案:照顧者的身心危機

    ●??? 照顧的破口:每日在夾縫中喘息

    ●??? 「親自照顧」vs「請人照顧」的抉擇

    ●??? 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台灣與日本的對照

    ?

    第七章? 打造你的照顧防禦圈

    ●??? 高齡照顧防禦圈

    ●??? 心的堡壘:照顧自己的計畫不是奢侈,而是必需

    ●??? 建立照顧防禦圈,從讓自己喘息開始

    ●??? 知識就是力量:讓照顧不再埋頭苦幹

    ?

    第八章? 家族關係的拉扯


    ●??? 當照顧變成一道算術題

    ●??? 誰是「隱形照顧者」?

    ●??? 家族會議:為何它是照顧家庭的必修課

    ●??? 如何讓家族會議進行得更順暢

    ?

    第三篇? 照顧的路上會遇到的大小事

    第九章? 爸媽不認老該怎麼辦?暖心溝通的第一步


    ●??? 別說「你要小心」:看見爸媽倔強背後的心事

    ●??? 無聲的戰爭:當愛被扭曲成情緒勒索

    ●??? 當父母彼此綑綁

    ●??? 暖心溝通,重建愛與安全感

    ?

    第十章? 當身體不再聽話:理解失能、失智與跌倒

    ●??? 無聲的巨變:看見它如何悄悄改寫爸媽的人生

    ●??? 揭開失能的真面目:哪些疾病會導致爸媽「動不了」?

    ●??? 當失智症來敲門

    ●??? 別等疾病來敲門:我們如何為爸媽撐起健康的防護傘?

    ●??? 年長者跌倒的沉默危機

    ●??? 築起居家安全網:打造零跌倒風險的黃金防線

    ?

    第十一章? 爸媽不舒服,子女怎麼辦?—居家常見醫療照顧指南

    ●??? 爸媽突然看到「鬼」?認識譫妄的警訊

    ●??? 當爸媽發燒了:別急著退燒,先看清「火源」在哪!

    ●??? 打針比較快好?藥物越多越好?

    ●??? 別讓「小紅點」變「大黑洞」!居家預防與簡易傷口照護

    ?

    第四篇? 照顧接力:長照與照顧機構的尋路指南

    第十二章? 長照資源的入門指南

    ●??? 當「孝順」成了無聲的重擔:長照服務,不只是請外勞

    ●??? 家屬,我們是隊友!把長照變成共同照顧

    ●??? 一通電話的轉捩點:從「1966」開始第一步

    ●??? 長照不是「買時間」:理解服務項目的真義

    ?

    第十三章? 無名英雄的日常:長照人員的苦與樂

    ●??? 甘苦與共:他們看見的「人生百態」與日常挑戰

    ●??? 人力缺乏的無聲吶喊

    ●??? 不只「幫忙洗澡」:長照人員的專業價值與心靈收穫

    ●??? 最好的隊友:長照人員對家屬的真心話

    ?

    第十四章? 當居家照顧不再可能:如何挑選合適的照顧機構

    ●??? 醫院的「畢業考」

    ●??? 善用出院準備服務:選擇合適的機構照護

    ●??? 實地考察心法:一份給你的「三看三問三感受」清單

    ?

    第十五章? 與父母共老:在家安養、機構享老的智慧選擇

    ●??? 重塑愛的面貌:當孝道卸下重擔,心靈得以安放

    ●??? 在家安老或機構享老?

    ●??? 選擇了機構:有效溝通,陪伴父母適應新生活

    ●??? 我的名字不只是「外籍看護」

    ?

    第五篇? 好好說再見:照顧的最後一哩路

    第十六章? 急診室的選擇難題


    ●??? 困難的選擇:繼續急救或者放手?

    ●??? 急救到底是什麼?

    ●??? 愛的預先承諾:DNR與ACP(預立醫療決定)

    ●??? 為什麼你不救他?

    ?

    第十七章? 安寧療護,讓生命不再有遺憾

    ●??? 當治療不再是唯一的答案

    ●??? 安寧不是放棄:為父母做出更有愛的選擇

    ●??? 何時考慮安寧?決策的三大原則

    ●??? 安寧療護帶來的改變:不只身體,還有心靈的轉變

    ?

    第十八章? 當死亡近在眼前

    ●??? 當告別不再是恐懼,而是最溫暖的道別

    ●??? 從哲學與文化視角看死亡

    ●??? 面對死亡,我們重新學會如何去愛

    ●??? 死亡的啟示與愛的延續——從生命手記開始

    ?

    第十九章? 為生命畫上溫柔的句點

    ●??? 告別的藝術:設計一場「臨終畢業禮」

    ●??? 穿越悲傷的旅程:給自己的溫柔療癒

    ●??? 面對生命的終點:身體與心理的溫柔準備

    ●??? 台灣臨終選擇的挑戰與準備

    ●??? 穿越悲傷的旅程:給自己的溫柔療癒



    終章:母親的最後一程

    書末結語

    致謝






    序言



    當照顧來敲門——寫給正在學習陪伴父母的你



      一通電話,改變了人生軌道




      2012年的一天,我的人生軌道徹底被改變了。



      那時,我正搭著公車前往急診室值班。途中,母親的一通電話突然響起。我原以為只是日常問候,卻沒想到話筒那頭傳來急切的聲音:「你爸爸胸口很痛,還一直冒冷汗。」



      那一刻,我腦中一片空白。身為醫師的直覺立刻告訴我,這是心肌梗塞。我立刻要母親帶父親前往急診,並且瘋狂打電話找到代班醫師,隨後匆忙下車攔計程車,以近乎狂飆的速度趕往醫院。在一個多小時的路程中,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但願還來得及。



      幸運的是,父親最後並無大礙,順利做完心導管支架。然而,那次驚心動魄的經歷,卻讓我深深意識到——我們習慣仰賴、視為堅強後盾的父母,隨著年歲漸長,其實正一步步邁向需要我們守護與照料的階段。



      這樣的體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我決定卸下繁忙的大醫院醫師身分,成為能掌控自由時間的斜槓醫師,因為我意識到,我需要時間,去學習如何陪伴父母老去。



      三明治世代的無解題



      回望社會現況,台灣已進入高齡化與少子化並行的時代,我們這一代人,往往身處「三明治世代」:一方面要養家育兒,另一方面當父母生病時,還必須承擔起照顧責任。時間有限、資源不足、情感糾葛,交織出沉重卻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許多人總是在父母病倒的那一刻,才驚覺毫無準備,只能手忙腳亂。於是,照顧逐漸成為家庭裡的「無解題」。



      ●? ? 誰要承擔主要照顧責任?



      ●? ? 如果有工作無法抽身,該怎麼辦?



      ●? ? 請不起看護,只能自己咬牙硬撐時,該如何是好?



      ●? ? 為什麼父母總是有這麼多要求,卻難以體諒子女的辛苦?



      這些問題若沒有提前思考,往往會在關鍵時刻演變成衝突,甚至導致家庭悲劇。



      一場真誠的對話,一本有溫度的指南



      因此,我希望這本書不是一份冷酷的操作手冊,而是一場真誠的對話。它將陪伴你從不同面向,逐步認識「照顧」的全貌。



      我將以我身為醫師的專業,以及身為子女的親身體驗,結合我所訪談的長照專業人士、社工、牧師與家庭的真實故事,帶你穿透迷霧,看見問題的核心。



      ●? ? 第一篇:從醫療現場出發—我會帶你走進急診室、加護病房與一般病房,拆解醫師、病人與家屬之間的思維差異,教你如何與醫師合作,共同照顧父母。



      ●? ? 第二篇:在照顧的過程中—照顧者的心理問題一直被忽略,你將看見手足之間的糾葛、照顧者的心力交瘁,並學會如何化解衝突、建立支持系統。



      ●? ? 第三篇:照顧父母的角度—我們從父母被照顧的心裡想法開始,到了解失能、失智與常見醫療照顧的方法,學會理解父母的世界,並找到最溫柔的陪伴方式。



      ●? ? 第四篇:了解長照與照顧機構—你將了解長照政策與照顧機構的運作模式,學習如何利用這些資源,減輕身心負擔。



      ●? ? 第五篇:面對終點的挑戰—最後,我們將共同面對安寧與臨終的議題,學會如何在生命的最後一程,與父母好好道別、不留遺憾。



      這本書,並非要提供一個完美解答,而是希望帶來方向、陪伴與勇氣。我想先幫助你建立心理準備,理解在照顧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哪些情境。你會了解陪伴中的許多衝突都是因為立場不同所導致,並學習如何練習同理,帶著愛去化解矛盾。



      願你能在字裡行間,找到更多理解與同理的力量,並在陪伴父母的路上,少一些慌張,多一些安心;少一些遺憾,多一些圓滿。



      因為照顧,從不是一個人的功課,而是全家人共同的學習,也是一門關於愛的必修課。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