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分裂、公共語言失落、共同善缺席——
桑德爾早已預見的危機,如今正在全球上演。
◆◇ ——————————— ◇◆
本書集結桑德爾繼其代表作《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之後,
思想發展關鍵階段的重要論述,
見證一位政治哲學家如何將學術理論轉化為公共對話。
桑德爾早已預見的危機,如今正在全球上演。
◆◇ ——————————— ◇◆
本書集結桑德爾繼其代表作《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之後,
思想發展關鍵階段的重要論述,
見證一位政治哲學家如何將學術理論轉化為公共對話。
我們所處的時代,人民被賦予及享有的權利擴張了,公民的參政權也擴張了,卻對於政治現狀、對於自己的生活愈感困頓無力,這是因為當代政治過度強調程序正義和個人權利,迴避了對共同善的實質討論,使得公民無法凝聚共識、無法以集體的力量朝共同目標前進,最終喪失了形塑自身命運的能力。
政府以總體經濟為名的陳腔濫調,對今日貪得無厭的資本主義難以受民主政治約束的事實視而不見,任憑「一切都可以買賣」的市場思維滲透到公共生活的各個層面。這種市場對公共領域的侵蝕,以及公共責任的式微,使人們丟失了彼此相連的社群紐帶與共同體認同。倘若我們不再相信自己能夠形塑自己的命運,忽視個人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舉足輕重的角色,恐怕只會帶來一次又一次選舉過後的悲觀結果。
桑德爾這本書的核心,正是圍繞在如何恢復此種瀕臨垂危的社群意識上,也就是自我治理的能力。自我治理不僅是選擇自我目的之能力,也意謂著尊重他人選擇的權利,更需要對公共事務有一定的認知,並且對於這個與我們的命運休戚與共的社會整體感到歸屬感、關懷與道德使命。桑德爾藉由美國的政治傳統,以及這十幾年來炙手可熱的道德議題為例,引導讀者思考上述問題;其論述簡明清晰,無疑地對我們當代的公共生活多所裨益。
本書收錄了桑德爾繼其代表作之後十餘年來發表的文章,與我們熟悉的桑德爾一貫重視的議題相同,內容主要在探索道德和公民難題,論述風格則維持了他一貫的清晰簡明。這些文章既面向公民,也面向學者,且對於在政治政策及執行面上仿效美國的台灣來說,反映了我們諸多的政治社會狀況。
▍內容分為三部分:
桑德爾首先藉由美國的政治傳統揭示至今仍懸而未決的道德缺失問題。例如,選舉過程與道德價值的拉扯、政治人物的謊言,以及缺乏道德共鳴的政治論述如何使人民對政府感到幻滅。
第二部分「道德與政治爭辯」,則是把近二十年來一些最熱門的道德與政治議題搬上檯面,其中包括優惠性差別待遇、醫助自殺、同志權利、幹細胞研究、污染許可證、犯罪懲治、市場的道德限度、個人權利與社群主張等,藉此探討市場運作和商業壓力是如何摧毀公民組織、縮減公共領域,以及在各種機會、榮譽與報酬的公平分配爭議的表面之下,經常出現的道德問題。
第三部分「自由主義、多元主義和社群」,著重在將前面所討論的各種主題連結起來,用以檢視當代較為突出的自由主義政治理論,並且評論它們的強項及弱點。
【各界讚譽】
◆桑德爾總是能針對重要議題寫出優雅而睿智的文章。不管你同意與否,你都無法忽視他的論點。在公共廣場上,我們需要所有明智的發言,而桑德爾的發言再明智不過。
──珍.貝斯克.艾絲坦(Jean Bethke Elshtain),芝加哥大學政治哲學教授
◆不論你的政治立場是什麼,只要讀過邁可.桑德爾的《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都會認為本書令人為之振奮、富含洞見且鼓舞人心。保守主義者會在本書中發現一種他們從來不曉得的自由主義:作者深切關注責任、社群,以及個人德行的重要性。而對於自由主義者和民主黨人,如果他們理解到自己的陣營需要一種更重視參與的公共哲學,則會在本書中發現他們正好需要的骨架、輪廓與基本原則。面對多半令人喪氣、內容匱乏的政治辯論,桑德爾的作品無疑開了一帖眾人亟需且作法高明的解藥。
──迪歐尼(E.J. Dionne Jr),《華盛頓郵報》聯合專欄作家、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喬治城大學教授、《為何美國人厭惡政治》與《起身,反擊》作者
◆桑德爾是舉世知名且最具影響力的政治理論家,他所處理的實際倫理議題範圍廣泛,涵蓋生命、死亡、體育、宗教、商業等。這些文章清晰易懂、切中要害、細膩深刻且發人深省。針對他所處理的每個主題,他都有重要的話要說。
──史蒂芬.馬塞多(Stephen Macedo),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
◆邁可•桑德爾認為,自由主義者訴諸個人權利、公平與平等等廣泛價值的作法,無論從策略或原則的角度,都不足以支撐進步主義的論述。在他看來,若進步主義者能提出「共同善」的願景,激勵多數人採納,並將其做為公共政策與法律的民主基礎,那麼國家和民主黨都將因此受益……近年保守主義崛起,任何關心其政治得勢成因的人,都會對本書的批判分析深感興趣。
──湯瑪斯.奈格爾(Thomas Nagel),《紐約書評》
◆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的社會裡,眾人各有不同的道德理念,但桑德爾說明,這並未阻止我們去討論像是墮胎或幹細胞研究這類議題,反而能藉由探究何謂「美好生活」,來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書,對一般讀者及學者均極有價值。
──史考特.杜伊姆斯特拉(Scott Duimstra),《圖書館學刊》
◆推動美國民主的核心價值及信念,真的足以解決我們目前遇到的問題嗎?邁可•桑德爾自1982年出書以來對上述問題一直抱持否定答案,他認為美國公民已經發現自己無力塑造個人環境,也無力塑造集體環境,對此產生廣泛的焦慮。桑德爾將這股病徵歸因於我們不加批判地接受權利、公平與個人選擇,並將之視為合法政治的固定框架。他提出的解方是回歸前自由主義的完美主義,重新強調責任、公民義務和共同善。本書集結桑德爾於1983至2004年間發表的文章,全面展現他所謂的「公共哲學」……他的論述廣泛、清晰且真誠,出於對當前公共弊病的真誠關切。本書值得我們的關注與投入。
──威廉.倫德(William Lund),《社會理論與實踐》期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