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小窗幽記:謎樣作家沉潛書海,觀照人生的多彩名言錄

小窗幽記:謎樣作家沉潛書海,觀照人生的多彩名言錄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36704
陳繼儒,東籬子
好優文化
2025年12月02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6267536704
  • 叢書系列:風華
  • 規格:平裝 / 440頁 / 17 x 23 x 2.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風華


  • 文學小說 > 中國古典文學 > 經史子集











    這本書明明作者成謎,內容也只是引述舊說,

    但為何就是廣受歡迎?



      ●? ? 不拿毒雞湯和幹話蒙混,傳授你直面生命變化波折的應世哲學。

      ●? ? 利用古典反照自我,幫助你找到不受世間紛亂影響的自處之道。

      ●? ? 評選歷代文學名句,帶你領略古人的生命力、感受力、表現力。



      小品格言集《小窗幽記》託名明代著名文學家陳繼儒作,真實作者又有異說。但這些疑雲,卻難以抹滅它對後世讀者的吸引力:這本書甚至與明清之際的語錄小品類名著《菜根譚》、《圍爐夜話》等書齊名。《小窗幽記》雖選錄歷代名言佳句,卻消除古書帶給後人陳腐、不切實際的刻板印象,使古人話語轉化為學習待人自處,培養審美眼光的心靈之窗,在現實生活中重顯其價值。



      ◆? ? 《小窗幽記》簡介

      《小窗幽記》為晚明清初盛行的「清言小品」(又稱「格言小品」)名作,集結與經典、史籍、諸子、佛道、文學等多種領域相關名句,並分為〈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法〉、〈倩〉十二卷。此書各章雖有闡明主旨,但其內容編排卻較隨意,未必完全嚴謹地按主題編錄,其中亦有與章節主軸無直接關聯的語句。



      於清高宗乾隆三十五年(1770)問世的《小窗幽記》刊本,題為明人陳繼儒所作。但此書未見於陳氏著作中,且早在明熹宗天啟四年(1624),就已出現由陸紹珩所編、內容大同小異的《醉古堂劍掃》。後世學者也從時代考證的角度出發,提出其他陳繼儒並非《小窗幽記》作者的例證,故此書應為依附陳繼儒高名的著作,並非出自陳氏之手。



      然而,《小窗幽記》縱非名家手筆,卻可見反映晚明文化的特色。例如:此書針對當時社會奢靡享樂、道德頹喪的氛圍,提出克制慾望、修身養性的處世主張,流露針砭時弊的精神。此外,此書兼容儒、釋、道三家的思想傾向,及其注重真實情感、批判復古風氣的文學觀,也與晚明學術、宗教、文藝的風潮可相呼應。這些特點,對於理解當時文人生活的態度與風尚而言,皆具有相當的重要性。



    本書特色



      本書為《小窗幽記》選譯本,選錄此書十二卷中具代表性的格言名句。除了收錄古籍「原典」之外,本書也附加現代白話的「譯文」與個別說明原典生難字詞的「注釋」。再者,本書也針對部分原典撰寫「跟進解讀」,解析《小窗幽記》古典原文的思想內涵,能帶給現代讀者何種啟發。


     





    導讀 微中見大的《小窗幽記》,以熱腸冷眼處世的理趣�鄭幸雅

    前言

    卷一 醒

    卷二 情

    卷三 峭

    卷四 靈

    卷五 素

    卷六 景

    卷七 韻

    卷八 奇

    卷九 綺

    卷十 豪

    卷十一 法

    卷十二 倩





    ?





    導讀



    微中見大的《小窗幽記》,以熱腸冷眼處世的理趣

    鄭幸雅�南華大學文學系副教授




      一、《小窗幽記》纂輯舊文,塗兼眾軌



      《小窗幽記》是一部傑出的清言小品。清言小品的編撰的方式乃是文人在讀書的過程中,或摘取前人嘉言韻語,或拈出自我的沉思所得,採取一種隨時的、片斷的語文形式,記錄靈光片羽的體悟;信手所記者,一如佛教宗鏡之錄,其文簡約、幅短而旨永。



      《小窗幽記》是作者披閱古今清史,博觀約取,袤集古今嘉言格論、麗詞醒語而成篇,凡涉世寄情之題材,燦然具備。文中自言撰述乃是興之所至,隨手輒記,其旨在「用澆胸中傀儡,一掃世態俗情,致取自娛耳!」作者雖以自娛為撰述之旨,實則具覺世之熱腸,因憫世界之沉迷,所以渡之寶筏。信手開卷,隨意閱讀《小窗幽記》,藉由出世之冷眼,漫游泉石丘壑之中,滌胸中之鬱塞,解消利祿奔競之心。淡泊世途而遊於羿彀之外,一掃面上三斗俗塵,出離利欲之場而現身清涼界,獲致心靈的逍遙自得與物外之趣。



      二、熱鬧場中一劑清涼散



      《小窗幽記》全書計十二卷,分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法、倩等十二部,每部之下有引語,引語陳述部類的名義及摘錄原則,部類下無細目亦無標題,以筆記條列方式出之。《小窗幽記》屬於理趣體悟類的清言小品,文中多載錄嘉言格錄、麗詞醒言的處世智慧。其內容可分四層:



      (一) 醒迷警悟寓清涼,含括醒、峭、靈、素、法等五門。作者秉持覺世熱腸,藉林下之風,泉下之景涵養一心,以破執煩惱、營求念絕醒人,冀能覷破得失興衰之心,使人情開滌適性怡然,身住清涼界。其文如「仕途雖赫奕,常思林下的風味,則權勢之念自輕。世途雖紛華,常思泉下的光景,則利欲之心自淡。」(卷一,〈醒〉部)



      (二) 至情旖旎寄此身,含括情、綺二門。文中對人存在之危殆、人情之冷暖,生離死別之憾恨,多所喟嘆。寄此身於深情旖旎的溫柔鄉,耽溺眉黛釵裙之中,空撫長劍,棄肝膽、銷熱血,可免探頷於龍藏之禍,而吟壇綺席自有好風光。其文如:「胸中不平之氣,說倩山禽。世上回測之机,藏之煙柳。祛長夜之惡魔,女郎說劍。銷千秋之熱血,學士談禪。」(卷九,〈綺〉部)



      (三) 掃塵藥俗自恬適,包含景、韻、倩三門。行文之旨在擺脫圖功名、治生產之病,自取天地清曠之致,物外之情以悠遊療疾,故言「山徑幽深,十里長松,引路不倩金張。俗態糾纏,一編殘卷,療人非關盧扁。」(卷六,〈景〉部)又以「隨分款留,忘形笑語,不言是非,不侈榮利,閒談古今,靜玩山水,清茶好香以適幽趣。」(卷七,〈韻〉部)提點人處世應捨入世熱腸,破情色戀執,代以冷眼出世的態度,寄情於物外之精,人閒景幽兩相適,不復問人世興衰。



      (四) 奇文豪識熨不平,含括奇、豪二門。彰現作者以冷眼睥睨人世,看透陰陽顛倒之行、歷史興衰之情、古今變態之狀,或取法豪傑行文,渲一己之不平而為快意之書。或閱奇文藉由一言一字之淘洗,將人世一切不平俱付煙水。其文如:「佞佛若可懺罪,則刑官無權,尋仙可以延年,則上帝無主,達人盡其在我,至誠貴于自然。」(卷八,〈奇〉部)



      《小窗幽記》以冷眼旁觀、冷心忍情,對人的存在加以回應,藉由熱腸冷眼以應務的態度,遠離退步以處世的原則,傳達人的處世態度與價值意識,建構了一種明哲保身的應世法則。人應務的態度轉熱為冷,採取定然退步,肯謝紛華、不沾擾攘,不介入世事的心境來面對人生。靜觀念頭起處,因從冷澹的觀物態度,以冷眼閒情,將人生實際的遭處,化為可以欣賞咀嚼的對象,突出超越塵俗雜念與功利欲望的傾向,成全淡泊自然、清簡玄遠的空靈美,以消弭無常的悲情。



      三、小言細響,醍醐灌頂



      《小窗幽記》與《菜根譚》、《圍爐夜話》並稱為中國修身養性的三大奇書,從問世以來一直備受推崇。《小窗幽記》分部奇警、剪裁雅潔、字字簡澹、句句雋妙,足以煥發精神,開豁靈慧。散淡的人生旨趣,鳶飛魚躍,尺水興波,微中見大的《小窗幽記》,以熱腸冷眼的處世理趣、素心至情的人生真趣、恬淡空靈的生活閒趣,反映出作者的思想與美學旨趣,讓讀者領略到「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的美好存在與人生智慧。

    ?




    其 他 著 作
    1. 無論世界怎麼變,過得舒服最重要:《小窗幽記》--1500則小句子,陪你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