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明明作者成謎,內容也只是引述舊說,
但為何就是廣受歡迎?
但為何就是廣受歡迎?
●? ? 不拿毒雞湯和幹話蒙混,傳授你直面生命變化波折的應世哲學。
●? ? 利用古典反照自我,幫助你找到不受世間紛亂影響的自處之道。
●? ? 評選歷代文學名句,帶你領略古人的生命力、感受力、表現力。
小品格言集《小窗幽記》託名明代著名文學家陳繼儒作,真實作者又有異說。但這些疑雲,卻難以抹滅它對後世讀者的吸引力:這本書甚至與明清之際的語錄小品類名著《菜根譚》、《圍爐夜話》等書齊名。《小窗幽記》雖選錄歷代名言佳句,卻消除古書帶給後人陳腐、不切實際的刻板印象,使古人話語轉化為學習待人自處,培養審美眼光的心靈之窗,在現實生活中重顯其價值。
◆? ? 《小窗幽記》簡介
《小窗幽記》為晚明清初盛行的「清言小品」(又稱「格言小品」)名作,集結與經典、史籍、諸子、佛道、文學等多種領域相關名句,並分為〈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法〉、〈倩〉十二卷。此書各章雖有闡明主旨,但其內容編排卻較隨意,未必完全嚴謹地按主題編錄,其中亦有與章節主軸無直接關聯的語句。
於清高宗乾隆三十五年(1770)問世的《小窗幽記》刊本,題為明人陳繼儒所作。但此書未見於陳氏著作中,且早在明熹宗天啟四年(1624),就已出現由陸紹珩所編、內容大同小異的《醉古堂劍掃》。後世學者也從時代考證的角度出發,提出其他陳繼儒並非《小窗幽記》作者的例證,故此書應為依附陳繼儒高名的著作,並非出自陳氏之手。
然而,《小窗幽記》縱非名家手筆,卻可見反映晚明文化的特色。例如:此書針對當時社會奢靡享樂、道德頹喪的氛圍,提出克制慾望、修身養性的處世主張,流露針砭時弊的精神。此外,此書兼容儒、釋、道三家的思想傾向,及其注重真實情感、批判復古風氣的文學觀,也與晚明學術、宗教、文藝的風潮可相呼應。這些特點,對於理解當時文人生活的態度與風尚而言,皆具有相當的重要性。
本書特色
本書為《小窗幽記》選譯本,選錄此書十二卷中具代表性的格言名句。除了收錄古籍「原典」之外,本書也附加現代白話的「譯文」與個別說明原典生難字詞的「注釋」。再者,本書也針對部分原典撰寫「跟進解讀」,解析《小窗幽記》古典原文的思想內涵,能帶給現代讀者何種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