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一書的〈齊物論〉論及「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意即沒有外在的一切,就無法顯現我此個體的存在;但是沒有我個體的存在時,也無法肯定外在的一切;而「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是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而產生萬物互相形成「彼此」的概念。基此,《聖經》一書的〈羅馬書〉說明了「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之理。
?
美國蒙大拿州黑足部落的原住民Yellow Kidney,在2021年控訴蒙大拿州公共教育廳,她是三個孩子的家長,她希望她的女兒們受益,在她們接受教育的每一步中,能夠與同學分享原住民族部落的美麗和力量。所以說無論你身在何處,即使你所在的地區沒有很多原住民學生,學習原住民族文化,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相互溝通,更好地理解彼此。
?
「原住民族教育」的本質就是「解殖民化」。原住民族教育推展上,不僅需要「共融性對話」,更需要「解殖民化對話」,來改變現代學校原住民族教育的結構。未來,學校的原住民族教育,應讓原住民學生可以獲得自己受到平等對待的感受,體驗原民教育所帶來的賦權增能,進而認同自身原住民族文化、語言和部落。因此,推動全民原住民族教育,讓「原住民族教育」成為「我們」的一部分,而不只是「我們所要做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