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煙花三月
9789574692385
李碧華/著
臉譜
2001年3月10日
107.00 元
HK$ 90.9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臉譜叢書
規格:平裝 / 432頁 / 21*13cm / 普級 / 部分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臉譜叢書
分
類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同
類
書
推
薦
不羈的晚霞:忘情墨爾本
一夫一妻:曹明霞中短篇小說集
浮世百願:昔日心願(豪華特裝版)
聊齋本紀
疫情蔓漫徬徨時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樹猶如此(親簽書)
倪匡中篇奇情武俠系列 ── 《夜遁》
小說裡的東京:走進字裡行間的真實風景
鋼琴彈唱與獨奏的10堂課初階(適用於司琴.鋼琴獨奏.鋼琴彈唱)(教本一本+DVD一片)
倪匡中篇奇情武俠系列 ── 《飛針》
內
容
簡
介
古早有一個傳說,因緣是天注定,月下老人會用一條紅絲線將該相遇的兩人緊緊繫在一起,如何如何都無法脫逃。
這本書說的是一段淒涼的愛情,月下老人繫了又放開的繩,一場悲情的人生。故事,發生在三月。他們——一個慰安婦、一個勞改犯,離散了38年,終於再見。
十八歲時被迫當了慰安婦,之後她的人生錯亂一片。戰爭結束,她幸運的活了下來(或許該說是不幸?),為了生活,只能依靠男人,然而,她的過去是一場揮之不去的惡夢緊緊跟隨著她,從這個男人到那個男人,再痛苦也只好忍耐,為了有一口飯吃,直到遇見廖奎——老天沒讓他們過過多少好日子,廖奎遭勞改,兩人離婚,從此天涯一方,各自懸念。
她只有2個小小的心願,一個是聽日本政府為慰安婦說一聲道歉,一個是打聽她心中牽念不忘的男人是生是死。
一個七老八十不識字的老婦人,只能空想,什麼也做不成,直到她為了被強迫做慰安婦一事向日本政府控訴,認識了香港的作家李碧華,事情開始有了轉變……
內
容
試
閱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推薦人數:13,共有4位網友寫書評。
Irene
/ 台灣
2008.09.18看Irene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很值得去讀的一本書
我很喜歡李碧華的文字
這一本是我最喜歡的作品
因為實在是太真實刻骨銘心了
看完血液都為那些慰安婦沸騰了
冰霧之淚
/ 台灣桃園
2006.07.12看冰霧之淚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鶯飛草長之春,她踏上那塊全然陌生的土地。帶著一顆顫抖的心,穩住幾乎破碎的步伐,就是死,也得見他一面。
料峭春寒,迎面東風竟讓她的髮染上銀霜;再怎麼不服,怕也由不得她,萬般都是命哪……回首前塵,一別就是三十八年。這三十八年來,無一日不惦念著他,不知他是否也如此思念著她?
想那可恨的日本人,十八歲給騙去當了慰安婦,那三年,是所有血淚都訴不完的,彷彿靈魂從未有過片刻純淨,一見著人就想躲;更害得她一輩子在人前抬不起頭!
才揮去昨夜夢魘,今日卻又讓淚水佔滿,他,會不會嫌我?
「破四舊、立四新」起於戰後,所有大小鬥爭簡直要將她逼上絕路;幾度意欲尋死,思及孩子還小,她死了倒圖個痛快,但孩子呢?孩子何辜?牙一咬,收起淚水,要活下去唯有忍呀!
袁竹林以為自己這一生就這樣完了,沒人能疼惜她,不可能有人瞧得起她,不意卻在二十六歲那年,遇上了廖奎。他對她是打從心底去呵護的,即使她有晦暗的過去,他是確實愛她的。三口之家好歹過了些時日,怎知那政府給廖奎扣了個壞分子的帽子,硬是給他降職給,逼得他們只得分離各自討生活去。
顫抖著,捧著顫抖的心,愛人呀,我終於來到你面前;可你有了家人,我們的過去只得埋了。三十八年後的重逢,是否我們只能換回一句嘆息,各自帶著遺憾入了棺材?而我們又剩多少年〈以我們的年紀,想來只剩月;或許更少〉供我們去懷想遙遠的舊夢?
鶯飛草長之春,我低頭望了望小指,不知那月老,可曾為咱繫過紅線?若有,又為何讓我們天各一方?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蘇軾,《江城子》
彤
/
2001.05.08
評鑑等級:
0顆星
對於之前,日本人對慰安婦的態度,令我為之氣結,在經過歲月無情的摧殘,血淋淋的真相,被真實的公開,我知道,那是二度傷害。以我未滿二十的年齡來說,也許已經沒辦法深切體會,我藉由作者懇切的描寫,看到了殘酷的歷史真相。我絕不以同情的眼光看待她們,因為她們和我們都依樣,留著滾燙的血液,更令人敬佩的,是無可匹敵的勇氣。我試著用相同的心情,一起成長,茁壯。未來還是值得期待。
薇
/
2001.01.30
評鑑等級:
4顆星
李碧華的文字,在我看來並不華麗,但很多情。讀她的作品像是在吃一顆情人糖,剛放入口中,只覺甜甜的不挺難吃,但也說不上美味;但放在口中含久了,那包在糖中心味道極好的粉狀物逐漸滲出來,當舌齒尖都沾染了這美味,方能體會這糖的好。這是我對李碧華作品的感覺。
煙花三月一書,或許因為是一本報導文學,文字顯得較為平實,但行句間,那李碧華式的感性往往不經意地顯露,令我讀來有一種感覺,不是在讀一報導文學,也不是傳記小說,像是在讀一個心思細如髮的女人的手扎:自然、平實,卻觸人心弦。
這本書的內容所包含的,其實不只是慰安婦袁竹林的故事,也不只是一個尋人的故事。也是個中國苦難的故事,戰爭、文革帶給近代中國人的苦難,當然更是一個講"愛情"的故事。讀這本書,感傷固然是有的,但如果只是感傷,但我不覺得這會是一本值得看的書,書中有的,是更多令人難忘的感動。看作者細膩地寫老人家的表情動作,滄桑多情與無奈,那動是感。看著那麼多人為了尋人的事熱心地奔波,最後終於找到了那個人,那也令人感動。這個愛情故事終究是無言地結束,但我相信這些情,愛情,友情,各種莫名其妙的情,都會在每個人的心中畫上一筆,這是這本煙花三月最美的地方吧....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