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民族色彩 讓藍補足完美的一道彩虹
近三四年來,藍染的製造也都很成功 ,在2001年12月25日,時報周刊做了一大篇幅的藍染報導,從那之後,我每天就收到一長串的傳真詢問藍染的相關事宜,甚至於到今年10月,我還收到一位苗栗銅鑼村的涂太太從舊資料中得知此訊息而傳來的詢問傳真,我也以電話回覆。由此可知,喜愛這種植物的還有很多很多人,乃決定將經驗訴諸文字、付梓成書,與大家共同分享。
感謝國家文教基金會給予肯定與鼓勵,如今集結成了這八年在陽台上種植藍草的經驗,以文字圖片記錄的方式,讓大都會的民眾也可以享受種藍、養藍、製藍、建藍與染藍的樂趣,從古人偉大的智慧中做一項創意的傳承,讓野木藍成為家藍,並享受家中溫馨的情誼與現代人靈活應用藍的不同模式。
今年暑假,將多年來辛苦收集的120種植物染材中的60種編寫完成 (正印製中)。 另外,未編入的12種植物染材,便取來與陽台上的藍染,再加以套染成為另一種創意的色彩與複色圖紋的面貌呈現,這也是本書的第二個創意(其實這在四千年前古人就已發展至相當高的水平)。今日以圖文解說,主要是提醒藍染工作者,不妨可以試著為”藍”找尋出路,並能結合適於現代人應用的色彩與圖紋,那麼您將會發覺海闊天空,因為植物染色就是那麼有趣多變,那麼的令人著迷;有時它令人眼睛一亮,有時撲朔迷離,有時令人意想不到;但是無論再如何變化,它的色彩總是那麼的沈穩、踏實,那種自然天成的色彩,即是從事美術教育工作者最想要追求的目標。(摘錄)
作者簡介
陳姍姍
現任台北縣私立聖心女子高級中學美術專任教師,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藝能研習蠟染班指導教師,與行政院僑委會暑期派海外中歐、北歐、美加文化巡迴教師等職.曾任台北縣十三行博物館植物染指導教師.
著有「中國剪紙工藝傳統與創新」(62年),「化腐朽為神奇-保特瓶的造型與創造」(72年),「化腐朽為神奇-再生花」(82年),「創意T恤DIY(棉染篇)」(85年)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