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九年我曾遊訪過曲阜的少昊陵。當時曾有遊記謂:「這是中國少見的三角形金字塔陵墓。一路上經過的山丘、林木都斬伐殆盡,生意蕭索。路邊農家,鋪麥梗高梁桿於地,車行軋軋,一路作響。房舍皆土石,農民以樹之分叉者為耙,以溪溝為井、為泉、為浣洗之地。塵沙飛揚,大地一片灰濛土暗。到達少昊陵時,只見墓門石陛地上鋪滿了棉花,有鄉女正在曬棉花。伶俜稚弱,立在『少昊陵』三個大字底下。少昊見此,必當大哭」。
如今,十五年過去了。曲阜遊客據說增加了許多,城市建設據說頗有發展,但稍稍走出孔廟孔府的商圈,就會看見與十五年前一模一樣的景觀。大陸近些年某些城市地區的繁華樣貌,乃是以犧牲農村換來的,即使是擁有少昊陵的這個村落,顯然也未因有這個旅遊點而獲益。
或許,這也是由於少昊名號尚不顯赫,遊人多不曉得的緣故。
但曲阜其實本應是以少昊故都著稱的,孔尚任〈出山異數記〉就曾說:「史稱少昊氏都曲阜,葬雲陽,其山古曰雲山」,後改名石門山,李白杜甫都在這兒玩過,還寫了許多詩。曲阜是黃帝的誕生處,少昊建立窮桑國,亦立都於此。窮桑又稱空桑,乃是傳說中太陽的誕育之地,是古代東方的大國。少昊又號青陽氏,便是因東方屬青。它的圖騰是鳥,《左傳》昭公十七年載郯子描述其祖先少昊氏族中「以鳥名官」,即指此事。我們中國人老喜歡描龍畫鳳,龍鳳這兩大圖騰,就起源於東方少昊族的鳥圖騰和西方夏民族的蛇圖騰,龍鳳即蛇與鳥之華麗化與神聖化。由這一點,便不難看出少昊有多麼重要了。曲阜迄今仍保有少昊陵,亦尚可令人追撫一下這久遠的淵源。
可是少昊陵畢竟是寂寞的,我屢次來遊,都罕見人跡。斜陽衰草,倍增蕭瑟。它旁邊的壽丘,更是荒涼。
壽丘即黃帝誕生地,宋朝時曾在此興建了富麗堂皇的景靈宮。據史傳所記,其富侈之程度,甚至遠超過阿房宮未央宮,瓊樓玉宇,難以殫述。但如今早已夷為平地,只剩下一汪小水潭,湖面漂著落葉,有雜草伴著蟲聲罷了。
水邊倒還矗立著兩塊碑。這是全中國最大的碑,恐怕也是世上最大的。宋徽宗時採石刊刻而成。趺座已安好,尚未鐫字,而金兵已南下,朝廷乃棄石遠遁。文革期間,又被人炸壞,沉入潭底。近年才撈起黏接,豎於水畔,無言獨立西風。看著這樣的草潭、這樣的石碑,一種閱世滄桑之感,自然脹滿胸臆,令人說不出話來。
由壽丘後面小徑,可以通往少昊陵。這兩處連接如此之近,頗令人懷疑或許它是古代景靈宮祭黃帝少昊的祭台。少昊陵那種金字塔形的陵墓型制,在中國畢竟太特殊了,也許它並不是陵,而是個祭台,所以底座呈三角形,上面則有一小廟壇。史載少昊葬於石門山,距現在少昊陵還有十幾公里遠。若少昊真葬在石門山,那麼此處就更不是陵墓而是祭台了。
話雖如此,少昊陵作金字塔型也不是沒道理的。
近年新疆阿爾泰山中青河縣三道海子接近蒙古處,一座金字塔式陵墓頗獲注意,大家喧傳它是成吉思汗陵,也有人說它是成吉思汗孫子貴由汗之墓。其實都不是。因為北方草原民族從五胡十六國起就因怕陵墓遭人發掘而實施了「潛葬」。亦即葬在山谷裡,再把地表踏平,然後植上草樹,讓人找不著。成吉思汗下葬一定也是如此,不會建陵。何況這個石塊堆成的墓,乃是鐵器時代之物,年代比貴由汗還早兩千年以上。
那麼,又是誰那麼早就在阿爾泰山活動,且將陵墓建在那兒呢?。
古希臘詩人阿利斯鐵阿斯(Aristeas)曾談到這個問題。他曾遊歷中亞草原,直達北海而還,寫了一部六韻體敘事詩集,叫《獨目人》。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eti)在《希波戰史》中曾予引述。他所說的海,應該是「北海」,也就是蘇武牧羊的貝加爾湖;他所說的獨目人,則是活躍於額爾濟斯河到阿爾泰山麓的一個部族。
獨目人,詩中用的是斯基泰語對該族人的稱呼〝arimaspu〞。arima是一,spu是眼睛,所以合稱為獨目人。但世上真有獨目人嗎?今人考證,認為arima相當於于闐塞族語的「孤獨的」,spu相當於于闐塞族語的「觀察者」,故斯基泰人對獨目人部族的稱謂,應該是指他們是草原上「孤獨的守望者」。
可是,中國古文獻也曾談到獨目人。《山海經》載有「一目國」,《淮南子.地形篇》也說有「一目民」。如何一目呢?《海外北經》說:「柔利國在一目東」,一目就是國名。《大荒北經》:「有人一目,當面中生。一目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海內北經》:「鬼國在貳負之尸北,為物人面而一目」。可能這個一目國因姓威,所以又因威鬼音近而被人稱為鬼國。其人只有一隻眼睛長在臉當中,無怪罹此凶名。
但這個生活在北方草原上,卻仍保留東方「食黍」習性的民族,據說是少昊的後裔,卻讓我們可對少昊?什麼有一座金字塔式陵墓生出無限遐想:會不會是少昊的族裔確實有一支向西北走,穿過蒙古草原,到了阿爾泰山那一帶?他們這一族本來就有累石為陵,堆成金字塔型的習慣,遂也帶到了那兒。亦由於他們本來就是由東方流浪到中亞草原上的旅人,所以雖然在草原上雄霸一時,卻總是孤獨的。瞪著他們的大眼睛,一直做著草原上孤獨的觀察者。他們未必真的只長著一隻眼,但那孤獨的、觀察著的眼睛,想必讓草原上其他的民族印象深刻。那種眼睛,啊,你若曾遇見過真正浪跡漂泊的人,你就一定會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