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台灣國家能力與國家認同之關係(1990-2000);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263773
林義鈞/著
秀威資訊
2005年10月20日
67.00 元
HK$ 60.3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社會科學
* 規格:平裝 / 172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社會科學
分
類
社會科學
>
政治
>
中國研究
同
類
書
推
薦
用鮮血和謊言寫下的百年中共黨史
國家與文化領導權:上海大眾文化的社會主義改造(1949-1966)
中國網路圈套:數位絲路如天羅地網控制全球未來,美國華府智庫專家的關鍵報告
中國陌路:來自中國境內最後一位澳洲通訊記者的內幕報導
毛澤東把地獄搬到了人間:炎黃子孫在馬列子孫統治下的苦難記憶
內
容
簡
介
在西方的政治發展研究中,呈現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掙扎所造成的「認同危機」,被認為是政治體系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然而,在二次大戰結束後,許多殖民地相繼成立新興民族國家,認同危機已經不只是面對發展主義模式中的傳統�現代的掙扎問題,而是更進一步地擴展到殖民關係對國家認同構成的影響,當時代進入今日的全球化世界中,認同危機更進一步擴展到文化侵略的後殖民問題。
台灣處在多重殖民的歷史中,認同問題在八0年代解嚴以後成為一新興的社會思潮,過去「中國人」鐵板一塊的國家認同之板塊逐漸轉變為「台灣人」以及其他分歧的認同,本書嘗試用新國家主義研究途徑,以國家能力的轉變作為解釋國家認同變遷的切入點,希望能提供另一扇研究與解釋台灣認同問題的窗口,並提供台灣的社會、國家與企業一個重新看待台灣國家認同變遷的新情勢與其原因。
本書擬透過歷史研究、資料蒐集與統計分析等研究方法進行問題探討,章節架構分為下述三大部分:
第一部份、介紹國家能力影響國家認同的學說與指標
第二部分、計畫從國際因素、財政經濟因素與制度調控因素作為探討台灣國家
能力之指標,說明國家能力指標如何影響台灣國家認同
第三部分、為說明台灣的國家能力在國家認同變遷中扮演非常重要的影響力。
預期的研究成果除了在學術上將西方的理論嘗試用來解釋台灣的情勢外,還希望能提供台灣的社會、國家與企業一個重新看待台灣國家認同變遷的新情勢與其原因。
作者簡介
林義鈞,一九七六年生。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曾任財團法人中華歐亞基金會大陸事務部助理研究員。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