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不逃避的智慧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574558
胡因夢
心靈工坊
2005年11月07日
83.00 元
HK$ 70.5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Holistic
* 規格:平裝 / 224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Holistic
分
類
宗教命理
>
佛教
>
藏傳佛教
同
類
書
推
薦
古象雄文明的往事今生:雪域高原尋訪象雄耳傳上師,地圖上消失的古王朝聖地、西藏文化的根與魄
朗然明性:藏傳佛教大手印及大圓滿教法選集
蓮師大圓滿教授講記:《藏密寧瑪派最高解脫法門》
密宗道次第論
恰美山居法 7(圓滿篇):一生中山居閉關的實修教法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馬耳東風已三年
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動手處理消耗你的人, 擺脫煩雜忙的互動,過你想要的理想人生
一替成名(上)
一替成名 (下)
鳴鳥不飛(07)
香格里拉之鳥(02)
內
容
簡
介
繼《當生命陷落時》、《轉逆境為喜悅》、《與無常共處》之後,
佩瑪.丘卓再度以珍珠般的晶瑩語句,帶給你清新的勇氣,及超越一切困境的智慧。
一九八九年春天,佩瑪.丘卓帶領一群人進行一個月的閉關。甘波修道院位於小島的一座懸崖上,俯瞰湛藍的海灣,舉目盡是荒蕪的美景、嬉戲的動物及狂野多變的氣候。人們在禪堂裡打坐,感官中充盈了天空和大海的浩瀚,週遭的靜謐,交織著波濤、風吼、鳥兒和動物的聲籟。每天清晨,佩瑪會進行一些談話;與世隔絕、大自然、靜坐與守戒,組合成一種「無可逃脫」的情境。既然沒地方可躲,大家也就更容易敞開心胸,來聆聽這些坦直的教誨。
《不逃避的智慧》呈現了這些談話的精華,內容簡單易懂,目的是幫助人們減輕痛苦,學會面對自己,學會如何愛自己以及周遭的世界。佩瑪一再強調,修行並非要變成完美的人,而是要學會與自己相處,不再逃避生活中的挫折與挑戰。她說了一個故事作為譬喻。
有一群人相約去登山。他們發現山非常陡,當抵達某個高度時,有人往山下一瞧,幾乎嚇呆了;他們克服不了自己的恐懼,只好決定不再往上攀登。其他的人有說有笑繼續上路。然而山勢越來越陡,於是又有幾個人被嚇得動彈不得。這座山的每一路段都有人過不了自己的關,而無法走下去,但那些堅持爬到山頂的人,卻看見了最壯麗的美景。
在生命旅途中,我們會一次又一次面對各種不同的關卡。在充滿壓力的時刻,我們必須捫心自問:「我為什麼會害怕?我不想面對的是什麼?我為何無法再走下去?」那些爬到生命頂峰的人並不是什麼英雄,他們只是不畏懼高度而已;而被卡在底層的人也不是失敗者,他們只是先停頓下來。不論如何,每個人遲早都要面臨自己的關卡,我們需要更多的友愛、勇氣及信心,去軟化心中的抗拒,並鼓舞自己,繼續迎接下一個關卡的挑戰。
佩瑪.丘卓是很特別的修行者,她的作品《當生命陷落時》經由胡因夢的譯介,在台灣引起一股閱讀熱潮,許多企業家、宗教人士、知識份子…都因她平實、溫暖的話語而觸動心靈。《不逃避的智慧》則以更生活化的言語,更深刻的洞見,鼓勵讀者坦然面對生命的難題。
作者簡介
佩瑪.丘卓(Pema Ch?dr?n)
西藏金剛乘比丘尼,也是甘波修道院院長,這是北美第一座藏密修道院,由創巴仁波切所創立。自從1974年持戒以來,常常在歐洲、澳洲、北美主持工作室、講座、冥思避靜,是深受西方尊崇的女性精神導師,她的著作《當生命陷落時》、《轉逆境為喜悅》、《與無常共處》等,在西方和台灣都掀起一股閱讀熱潮,她憑藉著女性特有的細膩體察,以信手拈來的幽默譬喻、平易近人的話語、個人實修體認的分享,幫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勇敢面對生命的悲苦與困窘,為人生找到一條解脫之道。
譯者簡介
胡因夢
名演員、作家與譯者,現從事身心靈的整合研究與治療。近二十年來,胡因夢引介多位重量級心靈導師的作品至華人世界,如:克里希那穆提、肯恩.威爾伯、佩瑪.丘卓及阿瑪斯等。著作有:《死亡與童女之舞》等。譯作有:《當生命陷落時》、《轉逆境為喜悅》、《與無常共處》、《存在禪──活出禪的身心體悟》、「鑽石途徑系列」(以上均為心靈工坊出版)等書。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關於活著這件事(第一部) Commentaries on Living (first series)
2.
當代占星研究
3.
鑽石途徑IV:無可摧毀的純真
4.
占星、心理學與四元素:占星諮商的能量途徑
5.
安頓世界的,是你
6.
不一樣的身心安定
7.
無所事事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