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日本德川時代的教育思想和媒體 (三十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016888
本雅史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5年6月10日
100.00 元
HK$ 100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 規格:平裝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分
類
社會科學
>
教育
>
教育史/教育研究
同
類
書
推
薦
視障學生延伸核心課程實施指南:融合教育模式中落實視障教育成效(含附冊:ECC實務表格集-實施及評估)
臺灣重大教育政策與改革的許諾及失落:批判性檢視
矽谷工程師爸爸的跨學科思維導圖:提升閱讀寫作創造力,增強科學數學理解力
女仔館興衰:香港拔萃書室的史前史(1860-1869)
澳門教育史與歷史教育
內
容
簡
介
本書旨在探討日本德川時代的教育思想和出版媒體在前近代所扮演的教育角色。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貝原益軒的思想:教育•媒體•身體」,是以德川時代的教育思想,以處理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初期的貝原益軒之思想為主。本書把益軒看成是得到當時大多數共鳴的意義,以此代表著前近代日本的教育思想。本書的第二部分是「教育的媒體史試論」,是以媒體的視點,收錄討論日本德川時代的教育之論文,目標在於開拓不限定在學校教育的教育史研究的新領域。在前近代社會裡,人間的形成並不在學校,而是在社會的各種系統之內,編入了人間形成(教育),歷史性地掌握這樣的教育之研究,自然地成為社會史的研究。本書扣緊貝原益軒的教育思想中,基本上提出了以下兩個視點:第一個視點是關於教育的「身體」之問題,第二個視點是媒體,從這兩個視點探討日本前近代與近代教育的斷裂,以及反省近代西方教育影響下的日本教育形式,從而進一步探索前近代與現代教育連接的可能性。
目
錄
黃
序
第一部 貝原益軒的思想:教育?媒體?身體 譯者張崑將
第一章 近世「氣」的思想史:以貝原益軒為中心
第二章 「學術」的成立:益軒的道德論和學問論
第三章 貝原益軒和出版媒體:《大學新疏》的編纂和出版的努力
第四章 教育體系之中的身體:關於貝原益軒的學習和身體
第五章 荻生徂徠的習熟論和教化論:近世教育思想試論
第二部 「教育的媒體史」試論 譯者田世民
第六章 文字社會的成立與出版媒體
第七章 德川幕府的民眾教化與媒體改革
第八章 群話(mass-logue)的教說:石田梅岩與心學道話的「講說」
第九章 日本近世儒學之學習論與「知識」的面向
第十章 談日本儒學的「制度化」:以近世(17-19世紀)為中心
第十一章 邁向教育的社會化與學習社會:從歷史的觀點出發
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