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活廣告計分法

活廣告計分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204226
費德列克.雷克海
商智
2006年5月29日
80.00  元
HK$ 68  







* 叢書系列:Business Point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21.0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Business Point


[ 尚未分類 ]









顧客愛幾分,成長就幾分!

  今天,有太多公司無法分辨好利潤與壞利潤,結果被壞利潤拖累。但利潤怎麼說都是企業的寶物,營收的每一塊錢都同樣是一塊錢,哪來好壞之分?
  沒錯,會計無法區分利潤好壞,在帳簿上看不出來,但壞利潤卻很容易辨識,因為凡是犧牲顧客關係賺來的利潤,都是壞利潤;壞利潤是公司製造差勁顧客經驗而省下來的金錢,是從顧客身上榨取,而不是創造出來的新價值。這種例子各產業隨處可見:機票改票要付給航空公司一百美元,增加一件托運行李也要付八十美元;如果笨到使用飯店的電話,會發現電話費比住宿費用還高;返還租車時,若未把油箱加滿,要付加滿油箱三倍的油錢等,不一而足。

  一次不滿意製造一萬個訴苦 壞利潤通常會製造「爛宣傳」(detractor),讓企業的未來受到傷害。所謂爛宣傳,就是自覺未受到妥善對待的顧客,因為感覺太差,不但自己不再上門、一有機會就轉向競爭者品牌,還會警告其他人不要跟這家公司來往。爛宣傳不會出現在任何公司的財務報表上,但是造成的損失,卻遠遠大於任何傳統會計所能精算出來的負債數字。一個不快樂的顧客,可以透過網路告訴一萬個「朋友」。壞利潤及其所創造出來的爛宣傳,都在扼殺公司成長。

  現在的企業,已經很難看到真實的成長。有多困難?根據貝恩管理顧問(Bain & Company)所做的研究,從一九九四年到二○○四年,全球大公司二二%達到真正而實質的成長,即十年以來每年成長五%。這麼多公司都有成長上的困難,但大家還是沉溺於壞利潤,看來並非巧合而已。

  用好利潤創造活廣告 好利潤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好利潤會贏得顧客的熱烈合作。讓顧客覺得滿意,願意再度光臨,而且還告知親朋好友,這家公司就會賺得好利潤。滿意的顧客會成為公司行銷部門的一環,不僅自己買,還推薦介紹他人也來買,成為企業的「活廣告」(promoter)。

  基金公司先鋒集團對好壞利潤之間的差異有清楚的解析。不久之前,先鋒基金降低大額投資及長期財務來往狀況良好顧客的基金管理費,減幅達三分之一,因為管理者發現,公司無意間對最佳的顧客超收費用,(等同於)用來補貼新的顧客。對許多公司而言,那似乎是一條聰明的成長之路,但對先鋒基金而言,壞利潤不僅不道德,而且一點商業意義都沒有。當公司改正錯誤後,核心顧客欣喜萬分,不但增加持有,也大力向親友推薦介紹。這就是顧客忠誠度。

  忠誠度效果看得到! 「忠誠度」是利潤成長的關鍵,聽起來言之成理,但仔細分析卻又不那麼簡單。大多數的公司甚至無法界定什麼是顧客忠誠度,更別說評估與管理。經理人要怎麼知道,到底有多少顧客喜愛這家公司?又有多少顧客痛恨這家公司?有什麼實際的檢驗標準可以區分壞利潤與好利潤? 早在大約二十五年前,我就與貝恩公司的同事開始研究忠誠度與公司成長間的關係。我們初步整理的資料顯示,顧客再度光臨的比率每增加五%,公司的利潤就會增加二五%到一○○%。我們更發現,那些顧客忠誠度最高的公司,營收成長率通常比競爭者要高出兩倍。忠誠度效果可以解釋,如何將建立忠誠關係轉變成利潤與成長。

  算出活廣告淨值 因此,讓我們再回到規畫階段。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簡單的測試,一個能真正測試出忠誠度的評量辦法,可以分辨出好利潤與壞利潤,說明個人責任範圍。這個測試辦法就是問顧客:「你可能向朋友或同事推薦介紹我們公司嗎?」我們稱這個問題為「根本問題」(The Ultimate Question),因為單單這個問題就可以分辨出好利潤與壞利潤,計算出活廣告淨值(NPS)。

NPS的基本觀點是:把活廣告數值減去爛宣傳數值:
活廣告淨值(NPS)=活廣告(P)— 爛宣傳(D)

  概念就是這麼簡單。複雜的是,要學著如何問問題,才能得到可信賴的、即時的、可供採取行動的資料;當然,還要學著如何改善公司的NPS,據此擬定一整套改善績效的策略方案。 我們十多年來的調查證實,在大多數產業中,凡是活廣告對爛宣傳比例高的公司通常是該產業獲利、成長優良的公司。每個企業領導者都亟需要成長,藉此推升股價、吸引並激勵人才。改革永不嫌遲,有些公司已開始行動了。

作者簡介

佛瑞?.雷克海(Fredrick Reichheld)
  佛瑞?.雷克海Fredrick Reichheld),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榮譽主任,一九九九年獲選為第一位「貝恩公司夥伴」(Bain Fellow)。雷克海於一九七七年加入貝恩公司,一九八二年獲選為夥伴。他的顧問工作與研究主要是,透過改善顧客、員工、與夥伴的忠誠度,協助客戶獲得卓越的結果。二○○三年六月號的《顧問》(Consulting)雜誌,選出全世界頂尖二十五名顧問師,雷克海名列其中。
  雷克海的著作散見於《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財星》、《商業週刊》、與《經濟學人》等刊物。《經濟學人》說他是忠誠度的「最高祭司」,《紐約時報》宣稱「他為忠誠度經濟學取得一席之地。」他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過這個主題的論文八篇,前兩本著作《忠誠度導向》(The Loyalty Effect, 1996)與《忠誠度法則》(The Loyalty Rules!, 2001),均由哈佛商學院所出版。重要商業論壇與全世界執行長與資深主管的團體,經常邀請他演講。
  雷克海畢業哈佛大學與哈佛商學院,目前與妻子凱倫(Karen)及家人居住於波士頓地區。



前言 顧客有多愛你?

第一章 好利潤與壞利潤
第二章 找尋最簡單的方法
第三章 好口碑值多少錢?
第四章 「企業租車」與ESQi的故事

第五章 滿意度調查的10大謬誤
第10名:太多調查、太多問題
第9名:回答問卷的不是有效顧客
第8名:員工不知道如何改善問題
第7名:偽裝成調查的行銷活動
第6名:調查的評分與經濟效益無關
第 5名:一種解決方案無法滿足獨特需求
第4名:沒有可以普遍接受的標準
第3名:混淆交易與顧客關係
第2名:滿意度調查讓顧客不滿意
第1名:花招與操控破壞可信度

第六章 讓顧客有話實說
原則1:只問根本問題
原則2:堅持只用有效的量尺
原則3:訪問正確的顧客
原則4:經常提出顧客關係報表
原則5:資料愈細員工愈負責
原則 6:去除偏差才測得準
原則7:證實分數跟行為有關

第七章 好策略贏得好顧客
第八章 員工首先就必須是活廣告
第九章 顧客是成長的引擎
第十章 一個數字,一段旅程
成長:改善顧客關係
人才:改善員工關係
獎賞:更好的投資人關係
除惑:單一數字不可信?
期望:設群應負的責任
遠景:更美好、互惠的關係

附錄A 活廣告淨值與成長的關係
附錄B 美、英部分產業對照



滿不滿意,第一印象很重要 / 國立高雄餐旅學院旅館管理系專任助理教授  蘇國垚

  活廣告、有就好、爛宣傳,作者把顧客分成這三類。成功公司的顧客中,活廣告應該多過其他兩類客人。 以我自己過去的經驗而言,在籌備開幕一家旅館時,要選擇開幕的日子,都會格外審慎,一方面業主會找﹁老師﹂看日子,二來要看工程進度以及員工招募、訓練的情形。

  最重要的還有,要視開幕期是落在旺季還是淡季。許多人當然說在旺季開幕最好了,剛好可以趕上客人多的時節,那麼旅館就會生意興隆、賺大錢。但事實上比較理想的日子,應該避免在旺季時開幕。最主要原因就是,旅館在開幕時,會有許多軟硬體設施需要調整改善,好比工程上的小毛病,水壓不足、馬桶冒出熱水、電梯靠樓停不準、消防偵測系統太過敏感,隨時有可能過度反應而警鈴大作等。另一方面則是,一般基層員工大多會是新手,難免會因為緊張而使用過於直接的言語冒犯到客人,或因為經驗不足而無法滿足客人要求。工作人員中,主管人員可能比較具有經驗,但也會因為整體團隊默契不足,而無法掌控開幕時的混亂。

  一次不滿可以唸五、六年 旅館開幕時勢必要大作宣傳,因此會吸引許多好奇、又有著極高期待的嚮往者蜂擁而至,但如果旅館因為準備不周,便可能在上述情況下製造出許多抱怨,而產生一大堆的爛宣傳。這些在開幕期間所製造出來的爛宣傳,對旅館造成的傷害絕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我們曾經在旅館開幕的五、六年之後,還陸續聽到不滿的顧客對別人抱怨,在初次上旅館時遇到一些不可思議的遭遇。由此可見,爛宣傳的威力十足。換言之,活廣告則是優質的客人,是最佳的粉絲兼椿腳。在服務客人時,最高興的事莫過於聽到新的客人說,自己是透過誰誰誰介紹來的。這麼多年經營旅館的經驗,讓我深深體會到口碑比廣告效果好太多了,而且也重要多了。這個道理其實適用任何新推出的方案,只要準備不周,不如取消或延期。

  這本商智即將出版的《活廣告計分法》,在書中還列舉了許多外國企業在服務客人所做的創新優質方案。我常聽人說,許多翻譯的書或留洋回來的博士,常舉一堆外國大型企業成功的例子當案例,移植到台灣時,常常會因文化差異及市場規模不同而不能直接套用。但在本書中所舉的例子,不管是航空、租車、金融投資、量販店、通訊等公司所實施的顧客服務方案,都讓人十分認同,若是我們能真正了解其中的道理,應該是可以適用在台灣各個產業。 在閱讀本書時我有一個感想:書中所提的好公司之所以會成功、受到顧客支持,一定是這些公司也用同樣的態度及方法在服務、照顧好他們的內部顧客--員工。

  本書極適合中高階管理者閱讀,並且可以推薦給研究所中做市場調查或顧客滿意調查的研究生參考。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