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希特勒草莓:屠殺、謊言與良知的歷史戰場

希特勒草莓:屠殺、謊言與良知的歷史戰場
9789861247304
卡蘿拉.史坦、英格.柏德森
商周出版
2006年9月16日
120.00  元
HK$ 102  






* 叢書系列:漫遊歷史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23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漫遊歷史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歐洲地區









  試想有一天,你想上街卻被禁止出門;再也不許和朋友見面;
  所有的人都認為一切錯在於你;大清早你就被他們押走。
  近七百萬的猶太人遭納粹屠殺;
  為何人們面對恐怖統治卻默默服從?為何他們選擇不反抗?

  當有人無辜受難,我們若保持沉默,我們是不是也是「共犯結構」的一部分?這是一本值得深思與反省自我的一流好書,有助我們提升心靈與堅定價值觀的信仰。
  ——趨勢評論家胡忠信

  有別於一般學術性的系統卻冰冷的史料呈現,本書傳記文學的體裁模式,更有助於讀者跨越個人時效歷史與「第三帝國」的時間、世界觀與價值觀的落差,能感同身受地深入認識這一段歷史發展。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德系系主任孟昭昶

  強力推薦。針對那些令人惶然若失的問題,本書成功地給予解答……以家庭故事的實例,讓歷史更容易傳達理解,因此非常適合現代史教學之用,能使歷史教學更為生動。
  ——法蘭克福匯報

  經由不斷的視野轉換與感人的故事張力,令人感受甚深。
  ——法蘭克福環視報

  適時適地的解釋名詞、人物、事件過程,是兩位編者特別成功之處……本書嚴謹且直觀,可做為認識納粹時代的引介。
  ——猶太匯報

  書內刊載了截至目前甚少曝光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重要關鍵字也突顯出來。這本價值非凡的書有清晰的文句,豐碩的回憶,呈現出無與倫比的歷史全貌——不只是針對年輕讀者。
  ——柏林日報

  集合德國歷史學者與名家,深入淺出介紹人類二十世紀一段最驚心動魄的時代故事。本書大部分作者,都曾經歷過納粹時代,他們在當時屬於「新時代」的一群,現在他們面對現代讀者,描述那些曾經充滿狂熱、希望、恐慌、失望、悲痛的回憶。這些故事,對每一個新世代都需要一再講述。

  本書內描述的時代故事,對現代人來說多半難以想像。閱讀此書時,你一定會產生許多疑問。這些問題不容易回答,也不一定每個問題都有答案。但是可以試想一下,如果處在那個時代,你會怎麼做?在你身上,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編者簡介

卡蘿拉.史坦(Carola Stern)

  1925年出生於伍塞都島,原名愛莉卡?阿司姆斯(Erika Assmus)。二次大戰後,她在東德擔任教師。1950年代逃至西柏林,透過各種文字發表,贏得研究東德專家之美譽。東德國家安全局曾兩度試圖綁架她,因此她以假名卡蘿拉?史坦在報章雜誌上發表文章。許多人僅知其筆名。

  1960年代,她負責科隆一家出版社的政治類書籍編輯部門。 1970年開始擔任西德電台(WDR)的編輯與評論。退休之後,她在《交織的記憶》(In den Netzen der Erinnerung)及《雙重人生》(Doppelleben)兩書中描繪自己的經歷,並出版一系列的名女人傳記。

英格.柏德森(Ingke Brodersen)

  1950年出生,大學時期主修歷史。曾短期擔任教師,之後則長年任職於Rowohlt出版社,編輯並出版政治類書籍,後來升任Rowohlt Berlin出版社負責人。

  目前為作者及撰書專案經理,並為《卡夫卡》雜誌工作。她與朵莉絲.施洛德—柯普夫共同出版《總理住在游泳池》(Der Kanzler wohnt im Swimmingpool. Wie Politik gemacht wird)一書,並和麥布瑞特.伊爾納(Maybrit Illner)共同撰寫《小道消息報導--傳媒及其操盤手》(Ente auf Sendung. Von Medien und ihren Machern)。



導言──勇氣與良知/英格.布洛德森
  本書敘述有關納粹國家社會主義的竄起與衰敗、戰爭、對人類的迫害與滅絕,以及「第三帝國」終於被擊敗,人民得到解放的那一年。這段時期是歷史,但同時亦涵蓋了無數個可以讓人從中學習的故事。我們從那些為求獲取利益而參與暴行的人們身上學習;但也從另一些為幫助別人而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的人身上學習。這些人往往只是默默無名的英雄,他們的姓名幾乎不為人所知。譬如,席特君.查森豪斯,當被問及為何作出此舉時,她答道:「這是人性的良知。」

「元首國家」──一個獨裁政權的竄起/漢斯.莫姆森
  看似十分堅決果斷的納粹「領袖」──阿道夫.希特勒卻經常猶豫不決,以致於他在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企圖推翻可恨的威瑪議會共和的行動失敗。為了這次所謂的「希特勒政變」,他被判處四年的監禁,但前後卻僅服刑數月。他利用服刑期間撰寫了一本個人回憶錄《我的奮鬥》,之後不到十年光景,時機終於成熟:一九三三年元月三十日,希特勒被任命為帝國總理。他受到諸多保守派人士的支持,因為他們相信一方面可藉此「控制」希特勒及其他國家社會主義份子,另一方面可將其做為利用工具。然而,希特勒及其黨羽──從卸任戰鬥機飛行員赫曼.戈林、宣傳頭子約瑟夫.戈貝爾斯,到後來的納粹黨衛軍首領海因里希.希姆勒──卻在短短數月的時間之內,將德國打造成一個獨裁的元首國家。

「與領袖一同前進」──納粹政權如何征服人民的日常生活/希爾可.羅倫斯
  當納粹國家社會主義份子掌權時,他們都還是懵懂未知的孩子──卡爾、安娜朵麗和瑪麗安妮。對於他們而言,一九三三年也是個新時代的開始。野外行軍、社團晚會、夏令營、冬夏至慶典──各式各樣的青少年活動不斷,所有活動均按照他們領袖的旨意,具有「德意志的思想、德意志的行動」,因為他們是國家未來的棟樑。他們高唱行軍曲,學習德意志的問候禮,以及如何分辨「統治階級」與「劣等人種」。然而:偏偏是一個被俘虜的「劣等人」,一個來自俄羅斯的強迫勞役工人,讓安娜朵麗的世界觀產生了第一道裂痕。他突破了這個原本信仰堅定的「希特勒少女」身上冷血的盔甲,畢竟,少女原將外勞視為必須擊潰的「敵人」。

天堂與地獄──從德國萊比錫到捷克特瑞辛市/蜜爾良.普瑞司樂
  那年她剛滿十四歲,正在為移民巴勒斯坦做準備,她的大姐荷蓮娜已在當地。出身萊比錫的猶太女孩漢娜蘿拉,此時已改名為漢娜,去不成巴勒斯坦,相反地卻來到哥本哈根,再輾轉去了丹麥的菲英島。雖然漢娜必須從事粗重的工作,但面對納粹恐怖統治的威脅,她卻仍感到安全無虞。直到有一天,納粹黨衛軍的槍托在拂曉的門前猛撞,漢娜就這樣被帶到捷克特瑞辛市的集中營去了。

「為何軍人必須殺戮?」──白天爭戰,夜半轟炸/鄔蘇拉.魏爾夫
  這場戰爭並非突如其來,從先前的諸多徵兆便可看出端倪──例如「義務兵役」、「戰鬥」及「防空設施」。漢納斯.胡柏──一個擔憂自己妻兒的人認為,確實有必要建造一個防空地窖。於是整棟房子的住戶上下總動員,完成防空地下室,此時距離戰爭爆發仍有數年之久。然而,戰爭終究波及到這幢位於德國西部杜伊斯堡和丁斯拉肯兩地間一座小城郊的出租公寓。阿諾──一位忠誠的社會民主黨人艾利希之子,亦加入納粹黨衛軍的行列,在戰爭結束時失蹤;小組督察員奧托.史密特之子拉爾夫驚駭地目睹了納粹黨衛軍對俄國人民的恐怖暴行;沃夫剛則因為在戰時必須跟隨大學生連隊移師至波蘭而身受重傷,成為這棟公寓裡的第一位戰爭犧牲者。

「別說這是為了祖國」──反納粹政權的義士/赫曼.文克
  朋友們事先警告過他,但政論性雜誌《世界舞台》的發行人卡爾.馮.歐西斯基仍決定先就寢休息。他在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深夜被捕,被發配至艾斯特維根集中營。其後礙於國際間的抗議,他才在一九三六年重新被釋放,但此時的他已經病入膏肓。然而在「第三帝國」期間,他並非唯一一個為了個人民主信念勇敢挺身而出的人。有人為反抗納粹政權,即使犧牲生命亦在所不惜。譬如葛奧格.艾爾沙就耗費了三十個夜晚的時間,在慕尼黑的市民酒窖內安裝炸彈,不料希特勒卻比預定的時間早一步離開。又如,身為「領袖私人囚犯」的牧師馬丁.倪慕樂被監禁於薩克森豪森的集中營裡。還有那三位來自比利時的年輕抗暴鬥士,他們在一九四三年四月成功阻止一班開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死亡列車,兩百三十一條人命因此獲救。

一九四五──解放的那一年/哈特姆特.馮.韓逖希
  為何在這場荒謬之戰的最後數月,當敵軍早已深入國土之際,德國人卻依然頑強抵抗,難道抱著絕對服從、完成使命與堅忍不拔的態度就可達成希特勒的「最後勝利」嗎?此時人們所能乞求的,不過是別讓自己淪為轟炸的犧牲品或是被逮著的逃兵罷了。
  數以百萬的德國軍人待在超大型的俘虜營內,這正是反省思考的良機。佔領區內,戰勝的同盟國正為建立新的生活秩序作準備。那些一級戰犯在紐倫堡的國際法庭內接受審判,許多德國人民至此才頭一次認清他們醜陋的所作所為,但他們卻不願去面對事實。同盟國不僅藉著慘不忍睹的照片、刑罰與限制職業權對德國人民進行思想再教育;另一方面,人們也開始被迫去面對和因應如今的局面:失去當權者,卻換得自由。整個體制瓦解得徹徹底底,但卻因此成為一個轉機。

後記──藉由假想敵的塑造使仇恨滋長/卡蘿拉.史坦
  北部伍則都島上的每個人都是親「領袖」的。媽媽偏袒希特勒,牧師亦然;學校老師贊同他,甚至連外國人也似乎附和他──威爾斯王子曾造訪希特勒的伯格霍夫私人山莊;柏林奧運舉行期間,法國隊甚至高舉右手,行希特勒問候禮。早在納粹份子當權之前,所謂的「紅色敵人」、「猶太人」等假想敵就已經存在於人們心中。將事情一概而論的習性更加速了假想敵概念的蔓延,藉著這些假想敵讓仇恨滋生,而仇恨再挑起暴力。



專文推薦
高貴的野蠻人——納粹興亡的歷史教訓
胡忠信

  1933年到1945年德國納粹政權的興亡歷史,是二十世紀史研究的最主要課題。即使60多年之後的我們,仍然會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會產生巴哈、貝多芬、歌德、康德的日耳曼文明,會產生希特勒這類型獨裁者?當希特勒崛起之時,深受威瑪文化薰陶的文明德國人,難道得了集體軟弱與集體精神錯亂,否則一整代的德國人怎麼會走向戰爭與瘋狂?

  歌德在《浮士德》一書中給予我們提供了解答:一個知識份子為了獲取功名富貴,將靈魂典當給魔鬼,出賣了自己,也帶來了毀滅。德國人在現代化過程中追求富與強,歷經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挫敗,受到了凡爾賽和約的屈辱,民族主義的強烈呼求,給煽動者希特勒找到了切入點。為了國家光榮,可以屈從於領袖崇拜;為了民族利益,可以犧牲掉猶太人等「劣等民族」;為了虛構的生命共同體,可以扭曲人性核心價值的是非公義。在希特勒的虛構謊言下,一整代的德國人隨魔棒起舞,從人性中蒸餾出仇恨的毒酒,也為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歐洲帶來大災難。

  如同盧梭所形容的「高貴的野蠻人」,挾著高尚的口號與標語,「人既不是天使,也不是惡魔;但人想做天使,卻做出惡魔的行為。」我們是否應更深刻的反思:人類為何永遠在區分「朋友律」與「敵人律」,為何永遠在尋找朋友而且傷害敵人?人類是不是永遠帶著「原罪」,一種傲慢的罪,甚至是一種集體的傲慢的罪,抱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異見者、他群抱著殺伐心態?

  納粹政權已走入歷史60年,但對當代德國人來說,它仍然是一個夢魘?人唯有回到靈魂的深處,探討人性、公義的意義,才能釐清歷史的真相,找出自我定位,重新自我救贖,以樂觀、真誠、坦率心理邁向未來。我們唯有透過這種方式,才能找到內心深處的「神聖空間」,從而確立人性共有的價值觀與信仰。

  神學家潘霍華認為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是軟弱的,我們必須堅強地去背負十字架。有了行動,才有尊嚴。潘霍華參與反納粹地下活動,他實踐了自己的信念,成為二十世紀教會對抗極權體制的典範。

  女大學生蘇菲.碩爾以21歲的年輕人,抱持教會信仰,與人權理念,不畏權勢以身殉道,她的動力來源正受價值觀與信仰——「我們試圖從內心更新受創的德國精神。」光從潘霍華與蘇菲.碩爾的表現,我們就看到人性的光輝面,以及德國重建的心理基礎。

  「當主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的時候,請問,你在哪裡?」當有人無辜受難,我們若保持沉默,我們是不是也是「共犯結構」的一部分?歷史是現在與過去之間無休止的對話,我非常同意這本書提供的觀點:

  ——學習這一段從1945年之後眾人都迴避談論的歷史,學習這一段在二十世紀前葉德國歷史中經常備受扭曲的歷史。

  ——雖然自己並未直接害人或是出賣朋友,但容許邪惡當道的我們也殺了人。

  ——這是人性的良知,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現勇氣,去對抗不公不義。

  這是一本值得深思與反省自我的一流好書,有助我們提升心靈與堅定價值觀的信仰。

(本文作者為歷史學者及政治評論者)

專文推薦〉
希特勒的神話——歷史的必然
孟昭昶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意志民族第一個民主政治體制「威瑪共和」,在社會革命運動中誕生。然而,此一新生的共和國面對的卻是龐大的內憂外患: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戰敗後割讓土地,導致德國失去10分之1的人口、7分之1的領土、3分之1的煤產區、4分之3的鐵產區,以及14%的農田。1920年1月10 日凡爾賽和約正式生效,對德國民眾來說,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德國不僅從世界強權淪為二流國家,並且必須由3代的德國人償付天文數字的賠款。自大戰期間即開始的通貨膨脹,加上戰勝國要求的鉅額賠款,使得戰後德國經濟的重建更加困難;經濟蕭條、失業人口暴增,社會瀰漫一片灰暗、徬徨無助的不安氣氛。

  「威瑪共和」政府面對上述棘手的國內、外諸多問題,卻無法提出有效且穩定的應對政策。多黨林立的帝國議會,加上各政黨在政治意識觀點上缺乏彈性,與他黨妥協或合作意願不高,不僅導致在政治決策上的爭執不休,國會功能癱瘓,更使得組織政府的工作困難重重。從1919年12月至1933年1月希特勒掌權之前,「威瑪共和」歷經了20任內閣,政局的動盪與混亂、政治體制功能的癱瘓,由此可見一斑。

  本就缺乏民主文化傳統的德國民眾,對於眼前無效能的民主政治體制也就更加缺乏認同與信心。因此,「威瑪共和」成立的最初幾年,政治謀殺事件、政變、暴動頻傳,政治、社會可謂處處布滿危機。由於德國全國上下對於「威瑪共和」民主政治體制的遊戲規則缺乏共識,使得威瑪政府必須不時面對來自右派、左派的抗爭和挑戰。「威瑪共和」乃被稱為「缺乏民主人士的民主政治」(Demokratie ohne Demokraten)。於是,德意志民族的第一個共和體制,在混亂的國內、外環境下運作了14年後,為希特勒所終結。希特勒「第三帝國」的獨裁暴政,不僅為德意志民族的近代史寫下最黑暗的一頁,也為人類近代文明帶來最慘痛的一場浩劫。

  古有明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們必須記取歷史教訓,才能避免浩劫再度發生。希特勒與「第三帝國」帶來的浩劫,是歷史的必然? 而哪些社會因素是造就希特勒與「第三帝國」的條件?這是我們回顧希特勒的「第三帝國」這段歷史必須省思的重要課題。我們要問的是:在1928年帝國議會選舉中,得票率只有2,6% 的納粹黨,如何能在4年後(1932)獲得37,3%的得票率,成為德國第一大黨?我們也要問:1917年僅為一個下士班長的希特勒,何以能在4年後(1921)成為德國一個政黨(納粹黨)的主席?並在12年後被視為德國的「民族救星」,登上帝國總理的寶座?繼而掀起人類近代史的大浩劫?當我們譴責希特勒泯滅人性的極權統治、納粹政黨慘絕人寰的暴政同時,不能忽略的一項事實是:希特勒與納粹黨在1933年是透過民主的程序,合法取得統治權!因此,希特勒的崛起、納粹黨的興盛,都與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德國社會的環境因素相關。

  然而,個人的時效歷史(意即個人的學習成長經驗)不只提供他了解事實與現象的可能,還限制了他所了解的是什麼。眾人皆知,希特勒具備演說天賦,他那極具煽動性的演說能力是他獲得群眾支持與權位的重要因素。然而,如果我們檢視希特勒的演說講稿,也許生活在自由多元社會今日的我們要問:如此偏激的極右派言論,為何能夠獲得廣大社會群眾的支持?

  因此,引導國內讀者來認識德國在希特勒「第三帝國」時期的歷史發展時,必須要考慮克服這段歷史與國內讀者在歷史、文化,乃至世界觀與價值觀上的巨幅差距。本書作者多數親身經歷「第三帝國」,並且藉由傳記文學的文體方式,透過書中人物的生活故事,生動的描述與記錄「第三帝國」崛起與潰敗的歷史過程。例如:在〈元首國家〉一章,作者透過希特勒與「德意志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發展過程,為希特勒與納粹獨裁政權的崛起與獲得政權的背景,提供生動的說明。在〈與領袖一同前進〉一章中,透過卡爾、安娜瑪莉,以及安娜朵麗3個孩子的成長經歷,描述納粹政權如何透過思想教育,將納粹政權的意識形態灌輸至人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之中,以構成納粹政權鞏固的基礎。在〈天堂與地獄〉一章中,則藉由猶太女孩漢娜逃離德國的過程,描述納粹政權對猶太人的迫害,以及猶太人親離子散、顛沛流離的逃難過程。

  有別於一般學術性的系統卻冰冷的史料呈現,本書傳記文學的體裁模式,更有助於讀者跨越個人時效歷史與「第三帝國」的時間、世界觀與價值觀的落差,能感同身受地深入認識這一段歷史發展。2005年2月初,德國總統霍斯特.柯勒(Horst K?hler)造訪以色列,在以色列國會發表演說時,對於納粹政權屠害猶太族群的歷史表示:「這段經歷必須做為當代歷史的一部分,相關的報導不能流失,我們不能忘記那些犧牲者的面孔,必須確保這段歷史教訓能夠代代相傳,我們必須體認到那些猶太犧牲者賦予了我們一項使命,那就是:不能允許民族大屠殺再度發生。」 本書不僅對於希特勒「第三帝國」帶給人類現代史的浩劫提供一個詳實、生動的見證,相信也能夠啟發讀者,如何防杜類似的悲劇在人類的社會再度發生。

(本文作者為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德語系系主任)

導言

勇氣與良知/英格.布洛德森(Ingke Brodersen)

  倘若有人說自己天下無敵,最勇敢、最偉大,聽到這話的每個人都會尷尬地轉過頭去,因為自大狂是無法廣結人緣的。然而,如果有人把上面那句話中的「我」改為「我們」──我們最強勢、最優秀,生來便是上帝遴選的子民,超越其他人種的「統治階級」──,便會成為十分中聽的言論,尤其在一個人人沒工作、沒飯吃、一己性命彷彿只是一堆破銅爛鐵的時代裡。人們一旦生活困苦,就寧可相信那個承諾可以帶領國家脫離危機的人,但如此一來也很可能導致危機的產生。

  當時的情形便是如此。德國人民似乎在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身上看見了希望,他許下諾言,要把人民從那個在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迫簽訂的「凡爾賽和約」(Friedensschlusses von Versailles),從那個讓人倍感羞辱的「國恥」中解救出來。他還開出人人有工作、終結政黨口角與衝突的支票,並創造一個真正的「人民共同體」。

  這樣的口號在德國人民身上產生了絕佳效果,因為他們害怕自己將永遠屬於歷史上的輸家。他們已經輸掉一次世界大戰和他們的皇帝,頭一次經歷國內史上第一個共和國──威瑪共和(Weimarer Republik)與民主政治。可惜的是,這首次起跑的成績並不令人讚賞,整個民主體制亦搖搖欲墜。這也要歸咎於那些原本應當支撐這個民主體制的各個政黨,畢竟他們大多不贊同民主制度。部份人士更與希特勒合作,因為他們自忖可以利用希特勒來達到一己的目的。其餘人士則寄望希特勒一旦登上帝國總理的大位後,會脫胎換骨成為一位莊重的政治家;許多人並深信,屆時整個納粹國家社會主義的妖魔鬼怪不久便會消失殆盡。

  當時,民主制度要在德國生根並不容易。人民依舊習於聽從「上面」的指示,行應當之事或上級允許之事。但在議會制的共和國中,人們卻必須為國家的大小事務自行協調出結論。過程中自然免不了關乎對與錯的爭執,而且往往必須經過長時期的辯論,方能得到共同的結果,這些都是十分正常的現象。然而,當時人們大多認為國會只是個「聊天室」,人們在國會裡「僅止於高談闊論」,毫無建設性的決策。民主可能需要耗費不少精力,但截至目前為止,吾人尚未發展出更好的政治體制,能夠依照權利與法律的精神給予並保障人民更多的自由。這點十分重要,因為倘若權利與法律失去效力,赤裸裸的暴力便開始橫行。

  而納粹份子卻無法理解權利與法律的意義,相反地,還對其嗤之以鼻,他們並得到為數不少的幫兇來制定自己的「法律」。歷史學者漢斯.莫姆森(Hans Mommsen)在本書中詳述究竟何人為納粹政權抬轎;以及納粹甫上台之際,便知利用此大好機會,於短短數月內將德國改造成一個獨裁政權的過程。

  但納粹的獨裁政權卻有所謂的雙軌制。他們針對社會民主黨人、共產黨人、猶太人以及其他所有不願順從、不願與之同流合污者進行恐怖與暴力統治;而另一方面他們也深知必須為其政策搏取人民廣泛的支持。人們重新獲得工作,擁有些許富足,最重要的是,希特勒給予人民自信心。因而人民對他的這股興奮之情有時幾乎已達歇斯底里的程度──「希特勒草莓」及其他許多仰慕「領袖」的信函即由此而來。希特勒尤其懂得吸收青少年與其站在同一陣線,野外偵查遊戲、行軍、露營、假期遠足踏青等──對於許多青少年而言,這段時期裡總是活動不斷。希爾可.羅倫斯(Hilke Lorenz)在書中敘述這種團體生活的巨大吸引力。

  事實上,這個所謂的「人民共同體」只是一個充滿謊言的假象,因為並非全體人民皆可成為其中的一份子,一位來自萊比錫的猶太少女漢娜蘿拉(Hannelore)就親身體驗到這個謊言的痛苦。關於她的故事,蜜爾良.普瑞司樂(Mirjam Pressler)在書中有詳盡的描述。她在丹麥好不容易覓得一個藏身之處,但這個小小的中立國卻被德軍佔領,某天夜裡,漢娜終究還是被帶走,強押至捷克特瑞辛市(Theresienstadt)的集中營去了。不幸中的大幸:她倖存下來,在戰爭結束前不久獲得瑞典紅十字會的解救。

  然而,多達數百萬的其他猶太人卻在這幾年恐怖血腥的統治期間遭到殺害,其中還包括一百五十萬名兒童。「並非所有納粹政權的受害者都是猶太人」,一位著名的倖存者艾莉.維澤(Elie Wiesel)如此寫道,「但所有的猶太人都成了受難者」。

  此外,數百萬的「吉普賽人」,亦即那些被納粹視為「劣等人種」(Untermenschen)的辛堤人(Sinti)與洛瑪人(Roma),也同樣遭到迫害,一如波蘭人與俄羅斯人。希特勒為德意志統治民族強佔更多的「生存空間」,而那些「東歐民族」則應成為工奴,服侍統治民族。因此,他藉故挑起一場又一場的戰爭。鄔蘇拉.魏爾夫(Ursula W?lfel)在書中描述位於杜伊斯堡(Duisburg)附近一幢出租公寓的住戶如何熬過這場戰爭。從第一次的「閃電勝利」到防空洞的生活,從戰地軍郵信件到數不清的轟炸之夜。並非所有的住戶皆能幸運生還,例如自始便反抗納粹政權的艾利希(Erich),在戰爭的最後數月亦被迫徵召入伍,參與「全民反攻」(Volkssturm) 的行動,因而傷重不治。

  雖有恐怖統治與戰爭的威脅,仍有少數人士不願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進而發起抗暴運動。例如,赫曼.文克(Hermann Vinke)在書中提到一個專門幫助遭迫害猶太同胞的團體「艾密爾叔叔」(Onkel Emil);或是批判性犀利的記者兼出版人卡爾.馮.歐西斯基(Carl von Ossietzky),雖獲友人警告,他仍舊猶豫是否要離開德國。其後被蓋世太保(Gestapo)逮捕,引起諸多國際人士抗議。當他終於離開集中營重獲自由時,卻已深染重病。

  德軍頑強奮戰,直到最後慘痛的一刻,一九四五年五月終於被迫投降,整個德國宛如一片廢墟。此時,哈特姆特.馮.韓逖希(Hartmut von Hentig)甫升少尉不久即遭美軍逮捕,戰爭結束後的前幾週被囚禁在露天的戰俘營中。美軍強迫德國人必須親眼目睹集中營內的慘狀,認清自己的政府究竟以人民之名對數百萬人命做出何等慘絕人寰的行徑。同時,美軍並要求凡年滿十八歲者必須填寫一份調查表,解釋個人在過去幾年中的行為,欲藉此對德國人民施行思想再教育。許多人對此倍感屈辱,因而對佔領國心生怨恨。

  即使戰爭已結束多時,大部份的德國人民仍舊不願,甚至許多人心理上還是無法提及個人在「第三帝國」時期的經歷。也許他們親眼看見慘不忍睹的畫面,急欲將其從記憶中完全抹去;也有人對於自己曾經參與其中而感到羞愧。但仍然有許多人,即使曾經附和並參與納粹的暴行,卻依舊不肯承認錯誤。這些人認為自己只是個「受誘騙者」,宣稱對於集中營、屠殺猶太人與吉普賽人及其他民族之事一概「毫無所悉」。然而,商店門口懸掛著「不歡迎猶太人」的告示牌、「非亞利安人種」(nicht arisch)的公務員全數被解除公職,「猶太」學者與知識份子亦被逐出大學校園卻是不爭的事實──僅此提出部份例證。猶太人的「亞利安」德意志鄰居或曾積極參與驅逐行動,或曾被動全盤接受,並往往從中牟利。

  直到下一代的晚輩向他們的父母或祖父母提出疑問,這才開啟了相關的公開辯論。而這些質疑往往都帶有控訴與責備之意,未必有助於釐清問題,但整頓反省的工作卻因此展開,也間接促使戰後聯邦共和國的民主制度更趨穩固。

  本書大部份的作者都曾親身經歷過「納粹第三帝國」,這也使得本書有別於其他枯燥的歷史書籍,而這些經歷對本書作者們其後一生的影響亦十分深遠。因為,任何人只要對此深入研究探討,便會明白:它絕不只是歷史,它同時亦充滿著無數個令人值得從中學習的故事。從那些同流合污的人身上學習,因為他們眼中只有一己的私利;但也從那些不惜冒著生命危險救人的英雄身上學習,這些人並不一定都如碩爾(Scholl)兄弟姊妹一般為世人所知──他們因為在慕尼黑大學校園中散發反希特勒及反戰傳單而遭處決。這些人往往只是默默無名的英雄,其姓名全不為人所知。其作為正如同席特君.查森豪斯(Hiltgunt Zassenhaus),她本應銷毀猶太囚犯寫給親友的信件,但她卻不這麼做,相反地:她竭盡全力將這些信件送到收件人的手中。直到被蓋世太保(Gestapo)識破,席特君.查森豪斯還因此必須逃亡藏匿。多年後,當她被人問及為何作此抉擇時,她回答:「這是人性的良知,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現勇氣,去反抗不義。」 

  柏林,二○○四年七月

  附言:書中縮排於加註框內的文字乃由編著者所撰寫。





*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 推薦人數:2,共有2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毛頭
/ 台灣台北
2007.02.26看毛頭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草莓跟希特勒有什麼關連??翻到書頭一頁就有解答


這本書分成許多章,每一章都以不同的角度來看當
時德國的環境。

這本歷史書讓你一窺在被邪惡充滿的希特勒帶領下
,德國如何走向毀滅之路的。在此書中,你會同情
那些在意識形態影響下,盲目跟隨熱愛希特勒的人
,並且看到一群青年人如何不顧自己的性命,挺身
而出,成立「白玫瑰」組織,盼望喚醒當時心靈狀
態已經瘋狂的人們,回歸正路。書中你也會看到猶
太人遭到迫害的悲慘故事。

可以原諒,但不容遺忘。歷史就是在於讓我們重新
溫習以往的錯,好在現今,並未來避免重蹈覆徹。

此書是瞭解德國二次大戰歷史的入門書,圖文並茂
,易於吸收。
2.
皮卡丘爬來爬去
/ 台灣台北
2006.12.17看皮卡丘爬來爬去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我第一次領略到,閱讀歷史真的可以讓人感動,而這本希特勒草莓,不僅撼動了人的思想,也讓人見識到何謂歷史的思維,在面對過去傷痛或不堪的歷史時,德國人是怎麼回憶、怎麼批省自身,也能讓在台灣的我們見識到,面對過去該如何採取相對客觀的立場,才不致於讓歷史的論述與評價受到社會價值觀的影響而有所偏頗。

有些章節真的會讓人看到落淚,而曾經身為納粹軍人一份子的一名教授,他的回憶自省,又是深刻得令人震撼,到底是什麼樣的靈魂,才能以如此坦然的態度面對自己的過去啊?

推薦給在台灣的每一個人看,不僅是為了面對過去的歷史,也適用於自我心靈的磨練。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