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企業倫理

企業倫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138552
莊立民
全華科技
2006年9月08日
133.00  元
HK$ 126.35  







* 叢書系列:大專商管
* 規格:平裝 / 664頁 / 19.0*26.0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大專商管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管理類 > 企業管理 > 企業管理概論









  本書除探討企業倫理制度外,並附上了四十二篇個案,讀者可以根據章節所指派的討論個案,對其進行深入的討論,相信這樣會使得學習效果更加事半功倍。其內容之豐富與系統性的分析,適合大專院校之學生或企業界的人士仔細品嘗與閱讀,對於有心學習企業倫理的讀者來說,實為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本書特色

  1.以利害關係人管理為架構,著重探討企業對內外部利害關係人群體的社會與倫理責任。

  2.以中文平舖直敘的將原味呈現,加上練達的文辭和清晰的架構,讓讀者一目了然並瞭解其精華所在。

  3.提供42篇個案,為教授和學生提供實務的教材,以利進一步深入探討書中相關的議題和觀點。

  4.內容豐富且具系統性的分析,對於有心學習企業倫理的讀者來說,本書實為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Part1 企業、社會和利害關係人
# 第一章 企業和社會關係
1.1 企業與社會
1.2 以總體環境的角度來探討社會
1.3 多元化社會
1.4 特殊利益社會
1.5 企業所遭受的批評與企業的回應
1.6 本書的焦點
1.7 本書的結構
# 第二章 企業公民:社會責任、社會回應和社會表現
2.1 公司社會責任的概念
2.2 反對和支持公司社會責任觀點之爭
2.3 企業社會回應
2.4 企業社會表現
2.5 企業公民
2.6 社會表現和財務績效
2.7 社會意識和倫理投資
# 第三章 以利害關係人的取向來探討企業、社會與倫理規範
3.1利害關係人概念的由來
3.2誰是企業的利害關係人
3.3策略性觀點、多維基準觀點以及綜合性觀點
3.4利害關係人模式的三種價值觀
3.5利害關係人管理的五個關鍵問題
3.6有效的利害關係人管理
3.7利害關係人管理能力
3.8利害關係人公司
3.9發展利害關係人關係的四個步驟
3.10利害關係人管理原則

Part2 公司利害關係人績效之策略管理
# 第四章 策略管理和企業公共事務
4.1企業公共政策的概念
4.2四個關鍵策略層次
4.3 策略管理程


公共事務
4.5 公共事務:策略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
4.6 企業公共事務功能的演變
4.7 企業公共事務的現代觀點
4.8 公共事務策略
# 第五章 議題管理與危機管理
5.1 議題管理
5.2 危機管理

Part3 企業倫理與管理
# 第六章 企業倫理的基礎
6.1 社會大眾對企業倫理的觀點
6.2 企業倫理的意義究竟為何?
6.3 倫理、經濟和法律:Venn模式
6.4 四個重要的倫理問題
6.5 管理倫理的三個模式
6.6 使道德管理可行
6.7 發展中的道德判斷
6.8 道德判斷的要素
# 第七章 個人與組織倫理
7.1 可能產生倫理問題之層次
7.2 個人和管理倫理
7.3 組織倫理管理
7.4 從倫理判斷到倫理組織
# 第八章 企業倫理和科技
8.1科技和科技環境
8.2科技的特徵
8.3倫理和科技
8.4資訊科技
8.5生物科技
# 第九章 全球舞台中的倫理問題
9.1 國際企業的新新世界
9.2 多國籍企業和全球環境
9.3 全球企業環境中的倫理問題
9.4 改善全球企業倫理

Part4 外部利害關係人的相關議題
# 第十章 企業、政府和管制
l0.1 政府角色的簡要歷史
10.2 政府和企業的角色
10.3 企業、政府和社會大眾之間的交互作用
10.4 政府對企業的非管制性影響
10.5 政府管制對企業的影響
10.6 解除管制
# 第十一章 企業對政府與公共政策的影響
11.1 企業的政治參與
11.2 建立聯盟
11.3 政治行動委員會
# 第十二章 消費者利害關係人:資訊議題與回應
12.1 消費者運動
12.2 產品資訊議題
12.3 聯邦貿易委員會
12.4 廣告自律
# 第十三章 消費者利害關係人:產品與服務議題
13.1 兩個中心議題:品質和安全
13.2 消費品安全委員會
13.3 食品藥品管理局
13.4 企業對消費者利害關係人的回應
# 第十四章 自然環境也是利害關係人
14.1 自然環境的簡介
14.2 企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4.3 自然環境問題
14.4 環境問題的責任
14.5 在環境問題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
14.6 其他的環境利害關係人
14.7 企業環境保護主義
14.8 企業的未來:綠化或成長
# 第十五章 企業與社區利害關係人
15.1社區參與
15.2公司慈善或企業捐贈
15.3 失業

Part5 內部利害關係人的相關議題
# 第十六章 利害關係人:員工及工作職場問題
16.1 新社會契約
16.2 員工權利運動
16.3 無正當理由不能解雇員工的權利
16.4 享有程序正義與公平待遇的權利
16.5 工作職場的言論自由
# 第十七章 員工利害關係人:隱私、安全與健康
17.1 員工職場隱私權
17.2 職場安全
17.3 職場的健康權利
# 第十八章 就業歧視與平權措施
18.1 民權運動與少數民族進程
18.2 禁止歧視的聯邦法律
18.3 歧視涵義的擴大
18.4 就業歧視的各種形式
18.5 職場平權措施
# 第十九章 所有人利害關係人與公司治理
19.1 合法性與公司治理
19.2 改善公司治理

輔助教材光碟
個案1-42
案例1   Wal-Mart:小鎮商人的噩運
案例2A  The Body Shop國際有限公司
案例2B  The Body Shop的廣告
案例3A  The Body Shop的形象受損
案例3B  The Body Shop國際有限公司(1998~2004年)
案例4   遭遇一場爆炸事故
案例5 Martha Stewart:是自由交易還是內線交易?
案例6   關鍵措辭案例 (A)
案例7   要不要錄用?
案例8 在高爾夫球場上吹牛,是否意味著在商場上也一定吹牛?
案例9 差旅費陰謀
案例10  虛構的支出
案例11  家族企業
案例12  P2P與智慧財產權之爭
案例13  豬隻器官移植是否該上市?
案例14  有毒的玉米捲?談基因改造食品
案例15  洪多市的污染
案例16  全球(不)平等?Merrill Lynch的性別歧視
案例17  NIKE
案例18  解除管制:電話訂價之爭
案例19  CALA報告:進行遊說的道德責任
案例20  直銷:促銷藥品的爭論
案例21  當烈酒和啤酒碰在一起……
案例22  菸草業的新抗爭
案例23  大藥廠的行銷策略
案例24  Firestone與Ford經歷一場輪胎胎紋崩裂的慘劇
案例25  舉世聞名的咖啡傷人案
案例26  哈德遜河的清理與GE電氣公司
案例27  安全?安全為何?
案例28  許可的排放量太少還是過多?
案例29  Betaseron的決定(A)
案例30  道德困境:理智與心
案例31 全球最大零售商Wal-Mart及其員工:有效的管理者還是卑劣的雇主?
案例32 「歸屬公司壽險」:精明的企業作法還是陰險的詭計?
案例33  遭解雇的女服務生
案例34 職場暴力衝突事件:誰該負責?
案例35  基於員工安全還是因為歧視而拒送披薩?
案例36 員工下班後的行為表現:Peter Oiler案
案例37 依外貌選擇員工的作法是不合理還是歧視?
案例38 上司的騷擾
案例39  Cracker Barrel Old Country Store商店
案例40  茱蒂案
案例41 紐約證交所主席Dick Grasso:薪水太高有罪嗎?
案例42  社會改革還是利己行為?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