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1000個地方【美洲卷】

1000個地方【美洲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205871
張琰
閱讀地球
2007年1月29日
117.00  元
HK$ 99.45  









[ 尚未分類 ]









  不同的民族和氣候,形成南、北美洲兩塊大陸特別的自然與人文風貌,也形成極鮮明的對比。英法殖民地建國的美利堅與加拿大,是冷冽朗闊的溫帶國度,往南,樂天的拉丁民族則在熱帶叢林與荒僻高原上,以嘉年華般的熱情舞起人間風雲。

  本書介紹了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與中美洲、南美洲(包括加勒比海群島、巴哈馬群島、百慕達)與南極洲最值得一遊的地方,為方便讀者按圖索驥,作者亦精心蒐集彙整旅遊重點、相關資訊(如住宿、費用)、最佳旅遊時節、旅遊安全等,觀點與玩法也最為道地、內行,有了本書伴遊,每一次的新大陸之旅,都讓您不虛此行!

關於《1000 個地方》

  全世界最棒的《1000個地方》(1000 Places to see before you die)是美國著名旅遊作家派翠西亞.舒茲最新出版的暢銷巨著,也是近年來最受美國權威媒體好評與推薦的旅行參考書。本書的價值在於:

.名單的權威性與完整性:作者擺脫了誇大、宣傳、人云亦云的迷障,從全球無數令人眼花撩亂的景點中,提出令人信服的一千個此生最值得造訪、體驗的地方。
.體例的嚴謹與資訊的有效:為了讓本書有用、好用,作者提出了清楚的結構、歸納了資訊、使這些資訊方便閱讀與使用。
.親臨現場、描述生動:本書所選出來的地點,作者都曾親身造訪,深度體驗,再以生動、華麗的文筆加以報導,特別是細節與氣氛掌握準確,令人宛如置身現場。

【編者說明】
●由於本書篇幅過大,為方便讀者閱讀,中譯本分為三冊:歐洲卷、美洲卷與亞、非、大洋洲卷。
●在內文中地點排序方式為先分區、再依英文字母,書中有詳盡的目錄可供參考。

媒體推薦
這是送給旅行家最熱情歡愉的禮物。──亞馬遜網站
《紐約時報》年度暢銷書.CBS電視台譽為年度最佳書籍
《新聞周刊》讚譽:「這是一本告訴你地球上所有最美、最有趣、最振奮人心、且最無法忘懷的旅遊地點的好書!」
詹宏志.羅智成.韓良露.王文華專業推薦

作者簡介

派翠西亞.舒茲(Patricia Schultz)

  《義大利製》一書作者之一。她曾為著名的佛洛姆(Frommer’s)柏立茲(Berlitz)和門路(Access)等出版公司撰寫旅遊指南,現在是自由旅遊作家。她的作品散見《康迪納仕旅人新誌》(Cond? Nast Travelers)、《出發》(Departures)、《哈潑市集》(Harper’s Bazaar)等雜誌。


悁牷C

媒體推薦
這是送給旅行家最熱情歡愉的禮物。──亞馬遜網站
《紐約時報》年度暢銷書.CBS電視台譽為年度最佳書籍
《新聞周刊》讚譽:「這是一本告訴你地球上所有最美、最有趣、最振奮人心、且最無法忘懷的旅遊地點的好書!」
詹宏志.羅智成.韓良露.王文華專業推薦

作者簡介

派翠西亞.舒茲(Patricia Schultz)

  《義大利製》一書作者之一。她曾為著名的佛洛姆(Frommer’s)柏立茲(Berlitz)和門路(Access)等出版公司撰寫旅遊指南,現在是自由旅遊作家。她的作品散見《康迪納仕旅人新誌》(Cond? Nast Travelers)、《出發》(Departures)、《哈潑市集》(Harper’s Bazaar)等雜誌。
詳細資料
top

* 叢書系列:旅行世紀系列
* 規格:平裝 / 400頁 / 大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top

自序──本書的故事
第一章 北美洲

美國

加拿大

第二章 拉丁美洲

中美洲
墨西哥
貝里斯
哥斯大黎加
瓜地馬拉
宏都拉斯
巴拿馬

南美洲與南極洲
阿根廷
玻利維亞
巴西
智利
哥倫比亞
厄瓜多爾
祕魯
烏拉圭
委內瑞拉
南極洲

第三章 其他島嶼

加勒比海群島
巴哈馬群島
百慕達



自序──本書的故事

  會讓一個人出發上路,會有一個聲音在人耳邊輕輕提醒說:「該走啦!」往地平線那邊出發,只為了去看看那邊到底有些什麼──這是先天遺傳,還是後天因素?

  旅行就是敞開心胸,走進陌生的人、事、物當中。催促我們去旅行的念頭,和人類歷史同樣的古老。驅使羅馬人去造訪雅典的衛城和弗洛納的圓形競技場的,是它。讓馬可波羅展開那重要的東方之旅,以及使希波的聖奧古斯丁大為感動而寫下:「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了書的一頁。」的,也是它。不論是到倫敦度週末,或是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旅行都會改變我們,有時候只改變外表,有時候改變得更徹底。旅行是一間沒有牆壁的教室。

  我無法替每個人說出心聲,不過我可以告訴各位我自己旅行癖好的源起。家族傳說(從沒有證實過)我們和美國最偉大的說故事者、也是當時最傑出的旅行者之一的馬克.吐溫有點親戚關係。那麼我進行生平第一次偉大冒險時,我母親的激烈反應又該怎麼解釋?

  那是在1950年代晚期,大西洋城對我而言,就像香格里拉一樣,充滿異國情調和陌生的感覺──到處是沙灘、海水、旅館和海濱木板步道。從我們家的海灘上看過去,視線之外隱約傳來「可能會有什麼更棒事情」的暗示。於是我一逮到機會就走人啦,不過,在感覺上只有寶貴幾分鐘(其實是幾個小時)的醉人發現之旅後,我被激動的母親和一群鬆了一口氣的救生員一把抓起來,將我帶回我出發的原點。這是我最早的記憶:我聽到了遠處那遼闊世界的動人呼喊,而我也回應了。我為之著迷,無法自拔。當時我四歲。

  大學畢業後,同學們有的前往華爾街見習,有的從事國際銀行業務,有的責無旁貸的繼承家業,而我卻直奔機場,展開一趟見識義大利及其鄰國的驚艷之旅。我可以靠「美好生活」(la dolce vita)維生嗎?當我第一篇文章刊登後,我大感驚訝,但是後來我發現,一個人是可以靠這樣過活的。在出版許多旅遊指南、發表無數篇旅遊文章後,我發現自己坐在一張圓桌前,面對出版社老闆彼得.沃克曼和他的得力編輯──已故的莎莉.可娃齊克──他們告訴我,他們想要編輯一本最引人而且最有趣的珍藏書,而且相信我可以接受這項挑戰。於是我便上了這班車。

  不過,真要開始著手,要從全世界所有可能的地點(富有傳奇性以及未被稱道的)、那無底的摸彩袋裡挑選時,我才發現自己身陷在漫長的苦戰中,和哲學及方法論以及任何翻閱本書的人都會問的所有問題搏鬥。我是如何挑出這些旅遊景點和活動的?我的標準是什麼?要怎麼解釋挑選的範圍何以這麼廣大──從無可否認的遠方神秘地點到市井皆知的身邊美景?列入泰姬瑪哈陵和西斯汀教堂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麼將孟提哥灣的Pork Pit和巴黎傳奇的泰宜方五星餐廳等量齊觀?我真的在暗示托斯卡尼一座酒莊的觀光民宿,會和曼谷那座毛姆和吉卜林經常光顧的東方飯店有相當的價值嗎?羅斯威爾的怪異,抵得上瓜地馬拉提卡爾遺址的神奇嗎?

  有了聖修伯里的《小王子》書中的這段對話,就讓上述這些問題容易回答多了──當小王子問那個地理學家:「你會建議我現在去參觀哪個地方?」地理學家告訴他:「地球。因為它有好名聲。」

  在最後的分析中,我挑選的共同點很簡單:每個地方都要以地球的,某些奇妙、完整、神奇和累世遺珍的層次,打動遊客──以及讀者──我希望。這是我採用的標準:在每個地方,從明顯而可以預期到的,到微小簡陋的──從緬甸的蒲甘(Bagan)等宗教勝地到香港的購物區等世俗之地;從大峽谷等自然奇景到人工奇景──像是佩特拉(Petra),這個約旦寓言中的「失落的城市」──生命可以體驗到一切。為了編纂這份名單,我對於從自己「在大西洋城沙灘上頓悟後,這數十年永不嫌夠的旅行」做了一番回顧。我參考上百本旅遊書和精美的旅遊雜誌,訪談了數十個觀光局和對客戶的忠誠溢於言表的公關公司。我挖空我的旅遊同事和愛好雲遊朋友的心思,又去向任何一個笑著走下巴士、火車和飛機的人打探。在無數的餐宴中,我一邊傾聽,一邊看陌生人在紙巾上草草寫下那些神奇地點的名字;或者要我發誓保密,再把他們最喜歡的地方在我耳邊低語。

  在研究並寫出這本大書的七年中,旁人一次又一次的提醒我:旅行一向是很個人的事,沒有兩個旅遊經驗相同的人會有相同的回憶。最後的結論是,這本書裡的每一個地方,對於單純好奇的旅人和詩人、冒險家、畫家、朝聖者、學者和旅遊作家而言,都是真正的、完全的,並且無可否認的會啟發他們的心靈──不論經歷多少歲月或是時代。

  「旅行,」可能是我祖先的馬克.吐溫在《傻人到國外》(The Innocents Abroad)中寫道,「可以徹底破除偏見、自以為是和心胸狹窄,我們許多同胞單單為了這些原因就需要它了。」旅行可以驅散我們許多不良的印象、證實正面的事物、許諾無數的驚喜,旅行開拓我們的視野,讓我看到陌生的異國,例如桑吉巴、加德滿都、馬丘比丘、拉利貝拉(Lalibela)──我們從電影、書籍和故事中早已熟悉這些地名,但是它們的真實情況卻比這些媒介能夠告訴我們的更豐富得多。這些地方活生生的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便可以了解何以即使最陳腔濫調的旅遊經驗──在威尼斯乘平底船、到土耳其洗土耳其浴、勇闖除夕夜的時代廣場──會是歷久不衰的熱門活動。旅行使我們的心思更為好奇,心靈更有力量,精神更為愉悅。而一旦我們的心靈如此開展,它就再也無法回到陳窠舊巢之中了。

  今天的世界已變得比甚至才二十年前都要小,雖然「Ultima Thule」(《韋氏字典》將此字解釋為「任何遙遠而未知的地區」)的浪漫觀念,仍然可以在納米比亞那遺世的風采、喜馬拉雅山的不丹王國、蒙古烏蘭巴托那永恆的「拿達慕」馬賽中發現,但是拜今日那些旅遊基礎建設之賜,這些地方一兩天就可以抵達,倒也是事實。這對於我們的冒險觀、對於探索「他方」的看法有什麼影響?對我而言,這變成一件個人觀點的事情:正如西藏的雪巴人嚮導在埃佛勒斯峰山坡上對愛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編按:紐西蘭登山家、南極探險家,為首先登上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之人)說的:「有些人旅行只是用眼睛看,然而某些人則是用心瞭解。」有些飆車勇士可以從紐約飛速到洛杉磯,什麼也沒看進心裡,我卻可以走一趟我那中區曼哈頓街區,回來不只買了牛奶,還有好多故事可以說。到頭來,一個人旅行的哩數和他真正獲得的旅行樂趣沒有絲毫關係;世界天然的美景和它許諾我們可能自其中發現的美事,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在這個全球不確定的時代,甚至大膽的人也都希望離自己國家近一些,或著更退到視訊旅行(armchair traveling)──而即使是這種旅行,也會讓人有所收穫。我可以閉上眼睛,再次聽見史寬湖(Squam)的「阿比」(loons,一種水鳥)叫聲,或是拉薩一座西藏寺廟外祈禱旗的飄揚聲。我可以聞到古城費茲(Fez)市場的香料味,或是義大利里維耶拉一座村莊石子路面後街中飄散的「酥炸什錦海鮮」(fritto misto)香味。這是我可以帶著走的盛宴,支持我撐到下一張機票在手、下一次冒險展開之時的回憶。

  《1000個地方》是我個人的夢幻旅遊精選名單。雖然這個數目起初嚇到我,我卻漸漸發現,世界上有上千倍的「一千個可能的目的地」……或許我會留下來做為這本書的續集,或者是下輩子再去實際走訪。書裡的地方並不是每一處都人人稱許,但是誰不會在這些書頁當中找到足夠在以後幾十年裡忙著前去的地方?我從不是一個以旅遊自負的人,我承認我從來也不明白某些「必須做的事」(雖然我開開心心的把它們寫進書中)有什麼吸引人之處,例如到蘇格蘭最優質的高爾夫球場打球,或是到紐西蘭去高空彈跳,不過這些活動倒是可以出現在你自己的計劃中。我知道我把加爾各答和馬達加斯加等非傳統的旅遊地點加入,連我自己也會存疑,因為前往這些地方比較會有麻煩(希望旅行者能夠避開那些麻煩),但是我認為它們十分動人,也是觀察人類經驗、讓人獲得啟發的窗口。選上芝加哥的地標「超級熱狗」(Superdawg)熱狗攤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從沒有去過那裡的人才會質疑我何以將之納入。

  我列入的旅館數目或許也需要略作解釋。長久以來我都是旅館迷,所以我對大城小鎮的看法受到我卸下行李的所在之處很大的影響。有誰動念造訪倫敦而不去麗池飯店享受下午茶?或者,當你在新加坡時你會不到傳奇的萊佛士酒店喝杯在此發源的「新加坡司令」(Singapore Sling)?克魯格國家公園邊的辛吉塔獵遊旅店(Singita safari lodge)難道不是像觀賞野生動物那樣讓人眼界大開嗎?而瑞典的「冰宮旅館」(Ice Hotel)難道不是有趣到極點的地方嗎?

  其他難忘的回憶,我無法在這本書中一一道盡,例如有一個星期六,我在卡薩布蘭加問起當地的司機,城裡最棒的庫斯庫斯在哪裡?他竟然把我載到他母親的家;或是有一次不知怎地,我竟然成為開羅一個陌生人一場四天婚禮上的貴賓。從這一次的經驗中,我發現駱駝肉還不難吃,而緣分其實是最好的旅遊指南。

  任何旅行都免不了伴隨著失望,這是因為我們的期望總是比較高,而任何事都可能出錯。這裡有些小小建議,供旅遊新手和老手參考:比帶著滿滿荷包上路還重要的是,要帶著裝滿耐心和好奇心的行囊出發;容許自己──甚至鼓勵自己──走錯路,讓自己迷路。世界上沒有所謂「糟糕的旅行」這回事,只有許多好的旅行故事可以回家告訴親友。永遠要帶著笑容去旅行,並且要記住:是你去拜訪別人的國家,奇風異俗的人是你。仰賴陌生人的好心腸,這並不天真──不論走到哪裡,都有好人。最後一點,你花越多時間了解其他人的行事方式,你就會越了解自己。國外的旅程反映出內在的旅程──最不為人知、最陌生也最未測知的風景,也就是終極的「未知之地」(terra incognita)。誠如馬克.吐溫先生所說,「二十年以後,沒做過的事會比你做過的事更讓你失望。所以,解開你的繫船纜,駛離安全的港口。讓你的船搭上貿易風揚帆而去。去探索,去夢想,去發現!」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