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死也要上報!The Dead beat──訃聞裡的黑色幽默

死也要上報!The
9789866852015
瑪莉蓮.強森
久周出版
2007年3月01日
93.00  元
HK$ 79.05  






* 叢書系列:探索生命
* 規格:平裝 / 272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探索生命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美國文學









◆一本關於死亡的娛樂書◆

  訃聞在英語文學世界自成一格,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化身為「死亡天使」的現代訃聞作家,極盡顛覆之能事,將這個原本沉悶嚴肅的文體,徹底加以改頭換面,呈現出一種戲謔幽默、詼諧逗趣的另類文體,令人忍俊不住。在英美等國,訃聞版幾乎是整份報紙中閱讀率最高的幾頁。

  訃聞之美,除了其優雅的結構和啟發人心的內容之外,更在於它能捕捉每位死者的獨特真實面貌——他們的奇行怪癖、甚至八卦,使他們一生的故事更加扣人心弦。一則好的訃聞,可以讓讀者興起「但願我認識他」的感嘆!

  作者曾為黛安娜王妃、賈桂琳.歐納西斯和馬龍.白蘭度撰寫訃聞的作家瑪莉蓮.強森,在這本令人意想不到的奇書中,帶引讀者遊歷奇異生動的訃聞世界。瑪莉蓮.強森透過幽默而辛辣的文字,如數家珍地介紹了這個被稱為「死亡天使」的行業,種種怪異的樂趣,具代表性的明星訃聞作家獨樹一幟的寫作風格,以及訃聞特有的另類格式、數百年的歷史演變。充滿黑色幽默、詼諧逗趣的文筆,為讀者展現了一本關於死亡的娛樂書。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出版人週刊》一致好評推薦★

  ※看完整份《紐約時報》最有感覺的,還是最後的訃聞版。訃聞為一個人的存在,做了最 後的見證。——南方朔/作家、文化評論家

  ※英國報紙的訃聞版內容豐富,故事有趣,讀來興味盎然……不只我的感覺如此,很多老外也是如此。——熊秉元/台大經濟系教授

  ※每一位巨星的訃聞重點都不同……我用寫情書的方式紀念奧黛麗.赫本,感謝她生前曾經在大銀幕上教導我們的純情之美……——藍祖蔚/資深影評人

  ※作者對此文類及其頂尖作家的分析扣人心弦,而她對訃文愛好者之文化的敘述,也令人讚嘆不已 。──《紐約時報》

  ※作者以幽默的文筆書寫一個不尋常的主題,卻保有對生命的敬重。──《出版人週刊》

  ※在這本文字精闢且文采動人的著作中,作者引用的訃聞短文格外引人入勝。──《華爾街日報》

  ※幽默、動人、令人耳目一新。──《書單雜誌》

  ※作者透過鑽研死亡紀事而笑看人生。從另一個角度看……她藉由書寫一本次要文類的經典之作而註記她自己的訃聞,而本書的生命必將凌駕其作者。──《舊金山記事報》

作者簡介

瑪莉蓮.強森(Marilyn Johnson)

  曾為《生活》雜誌撰稿,並擔任《君子》(Esquire)、《紅書》(Redbook)、《境外》(Outside)等雜誌的編輯。她的散文、人物誌和報導刊載於這些雜誌和其他刊物上。曾為黛安娜王妃、賈桂琳.歐那西斯、凱瑟琳.赫本、鮑勃.霍柏和馬龍.白蘭度等名人撰寫訃聞。

譯者簡介

謝瑤玲

  美國伊利諾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教於東吳大學比較文學碩士班及政治大學英語系,從事文學與語言教學和研究。除專業論述外,以翻譯為樂趣,所譯之文學專論及小說等書,超過百本,包括《玫瑰的名字》、《美聲俘虜》、《床邊枕畔莎士比亞》等。



〈推薦序〉
〈推薦序〉
〈推薦序〉
〈譯 序〉
本書佳評
訃聞作者的異想世界
第一章 發現死亡的脈動
第二章 訃聞作者的儀式
第三章 為那一點命名
第四章 紐約的力量與沉淪
第五章 現在你知道了
第六章 平凡人
第七章 平等主義者
第八章 讚詞
第九章 啟示錄的四騎士
第十章 上Google網站找死訊
訃聞作者的訃聞



推薦序1
何不瀟灑一些?
熊秉元【台大經濟系教授】

  二○○○年九月,我利用一年休假的時間,到英國牛津大學遊學,全家大小同行。因緣際會,我們住進學校附近的一個老房子,房東是單親媽媽麗姿(Liz),帶著一個小男孩,年齡和小犬相仿;房子很大,我們分租兩個臥室,共用客廳廚房等。

  住定之後,才知道房東的令尊大有來頭。艾歷克凱克斯爵士(Sir Alec Cairncross,一九一一?一九九八),祖籍蘇格蘭,曾經擔任「英國經濟學會」會長,也曾是英國政府首席經濟學者;政學兩棲,表現都非常出色,後來受女王冊封為爵士。爵士高齡八十七時,騎腳踏車摔倒,併發症過世。老房子原來就是他的,過世之後,才由麗姿繼承買下。可惜,這位英國近代史上留下足印的長者,我無緣一見。不過,雖然爵士功名顯赫,在他的家族裡,他卻不是最出名的人物——他的弟弟約翰(John Cairncross),二次大戰時,在英國情報單位工作,卻曾經是蘇聯的雙面間諜;戰後身份曝光,舉世聞名。

  有一天,我和內人及兒子由倫敦回來,麗姿正在廚房裡,站在高腳凳上撢天花板。我揚一揚手裡的報紙,說:「今天《衛報》裡有一篇艾歷克爵士的文章。」(“There is an article by Sir Alec in today’s Guardian.”)她頭也不轉,朗聲回應:「你是說有一篇『關於』我爸爸的文章!」(“You mean an article about my father!”)「不是,是他寫的文章。」(“No,by him!”)

  她從高腳凳下來,大眼睛不停的轉,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我把報紙遞給她,果不其然,訃聞版裡有一則是關於普勞登公爵(Lord Plowden of Plowden);公爵二○○一年二月十五日過世,訃聞登在二月十七日的《衛報》。公爵的訃聞,作者署名艾歷克爵士。

  可是,為什麼呢?這時候,艾歷克爵士已經過世好一段時間了,訃聞怎麼會由他執筆呢?顯然,這是他生前應《衛報》之邀,為公爵未雨稠繆而作。為什麼我又會看到呢?原因很簡單,在火車上,我隨手拿起空座位上的報紙,而最先看的當然就是訃聞版!

  發現訃聞版,可以說是我到牛津一年的主要收穫之一。(以前在美國留學時,看報紙多半注意體育版。)*我發現,訃聞版內容豐富,故事有趣,讀來興味盎然。而且,我還發現,不只我的感覺如此,很多老外也是如此。打開報紙,他們最先看的,也是訃聞版。*我也知道,華人世界的報紙裡,沒有訃聞版。因此,我寫了幾篇文章,在兩岸三地的報紙裡,婉轉的介紹/推薦訃聞版。而且,我還慎重其事,把文章寄給當時台灣兩大報——《中國時報》和《聯合報》——的高層,希望他們考慮開闢訃聞版。

  結果是,無聲無息。可能的原因,是華人文化裡普遍忌諱「死」;因此,和死有關的,多半也成為避諱的對象。可是,為什麼呢?在英美這種拿刀叉上餐桌的野蠻社會裡,能夠平靜的面對死亡;自居上國的古老文化裡,為什麼反而這麼放不開呢?這些年來,在我的腦海裡,斷續的浮現這些問題。可是,總覺得一頭霧水,找不到著力點。

  一個社會裡,如果有相當比例的人,都耄耋而逝,想必不會太排斥死亡。英國報紙的訃聞版裡,常看到逝者是九十餘歲,「過了豐富的一生」;年齡近百,接受大自然的召喚,當然毋須難過。由此反推,華人文化裡排斥死亡,大概和歷史經驗有關。大部分時候,自然條件差強人意,農作收入僅得溫飽;除了少數人得享天年之外,很多人大概都是壯年時,因為疾病、天災或意外而過世。農業社會裡,無論男女在壯年過世,表示勞動力減少。對於家庭的生計,固然立刻造成影響;對於其他親戚朋友,也就意味著額外的負擔。因此,英年時因為非自然因素而逝去,是令人驚懼痛心的情事——忌諱死亡,有以致之。

  然而,如果因為死亡使家庭人丁減少,因此避諱排斥,為什麼文化裡會有「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死生亦大矣」的教化信念呢?也許,這正巧妙的反映了,傳統文化對死的矛盾。

  *如果死生是大事、要慎終追遠,那麼對於死亡,並不需要呼天搶地的慟哭哀嚎;對於死者,可以以平靜祥和的態度來面對。死者的一生,不就值得留下鴻爪嗎?王公將相的事跡,固然值得美化宣揚;市井小民、三教九流的人生,不也總有令人動容的片刻嗎? ——英美報紙裡的訃聞版,正是如此!* 然而,華人文化裡,一方面強調慎終追遠,一方面忌諱死亡。兩者之間的杆格矛盾,恐怕正反映了道德傳承和現實考量的差距——道德上,強調慎終追遠;現實上,卻不願意從容面對。

  有趣的是,物換星移,這種矛盾似乎有轉圜的跡象。至少在台灣地區,隨著經濟發展,一般民眾的生活條件大幅改善;農業社會裡,辛勤終年換得溫飽的景象,早已成為過去。而且,工商業社會裡,天災人禍瘟疫意外的情形,和農業社會相比,相去不可以道里計,一般人的壽命慢慢延長,勞動力的考量也漸漸淡去。人的尊嚴,逐漸提升;對死亡的忌諱,似乎也日益淡薄——在生前為自己辦告別式的人,不再是屈指可數!

  *這麼看來,《死也要上報!》(The Dead Beat)這本書中文版的問世,似乎正是時候。書裡對訃聞版、訃聞作者、訃聞愛好者、訃聞同好協會的點點滴滴,娓娓道來。讀這本書,臉上只會有微笑,而不會有眼淚。*

  我誠摯希望,在不久的未來,中文報紙裡會有訃聞版;而我也會樂意,為幾位朋友預撰訃聞!

推薦序2
幫巨星跟影迷說再見
藍祖蔚【資深影評人】

  二十三年的記者生涯中,我常在休假日兼程趕往報社上班,久而久言,同事一旦在假日看到我現身報館,就知道:「又有人死了!」我的外號,很快就成為了殯儀館館長。

  但是在媒體做殯儀館長,沒有時間字斟句酌,只能拚命和時間賽跑,在高度壓迫的時間內交出文情並茂的紀念文章。

  一九九三年元月二十一日,那年的小年夜中午十二點四十五分左右,我正陪著四歲的兒子在床上打枕頭戰,家裡電話響了,報社主管通知我:「奧黛莉.赫本過世了。」

  過年,是報社的年度大事,因為號稱全年無休的報社,大部份的記者可以連放四五天假,我服務的影劇版更是從小年夜起就開始放假了,印刷機也可以喘口氣,預定在小年夜當晚停機洗刷兼保養,所有的預發版版面必需在下午五點前全部截稿。換言之,我必需在一小時之內趕抵報社,一小時內找完所有外電圖文,一個半小時內要寫出二五○○字的文章,給文編和美編一小時編輯作業,再請主管在半小時內看完版,才來得及趕上除夕當天的新聞版面。

  二○○四年四月一日晚上七點,跑港聞的記者傳來馬路消息:「聽說張國榮自殺了!」那天是愚人節,沒人分得清那是笑話或是新聞?八點之前,幾位港星的台灣經紀人和朋友也傳來了張國榮跳樓自殺的消息,傳言的真實指數飛快上竄,編輯檯上的我們忐忑難安,卻還鐵齒咬說:「香港人製造這種愚人節消息,真是缺德。」八點二十分,香港媒體已經證實一切是真的,不是愚人節騙術。

  接下來,我們必需在四個小時內連圖帶文寫作完成一萬字的新聞及追思文字,社方決定給我們兩個全版版面,報導這則轟動華人社會的明星自殺事件。

  二○○四年七月二日清晨十二點二十分,我已經就寢了,報社總編輯親自掛電話給我:「祖蔚,馬龍白蘭度往生了。」報紙通常清晨一點鐘開印,「如果來不及搶第一輪印刷,一定要趕第二輪。」第一輪就是正常出報,第二輪印刷可能只有台北縣市版的讀者才能讀到最新消息了。

  我立刻翻身下床,打開電腦,手錶指針明白告訴我:只剩半小時了,你要交出一篇八百字的追思文章,而且對象是赫赫有名的馬龍.白蘭度。

  一切,沒有太多時間思考,你必需靠著平常累積的見聞與能量,瞬間激發出文字火花,讓殞逝的流星有一些夠份量的文字相配他的光芒,可供讀者剪報、留存、背誦或追思。

  *我用寫情書的方式紀念奧黛麗.赫本,感謝她生前曾經在大銀幕上教導我們的純情之美;我用向大哥致敬的方式,向讀者報告了馬龍.白蘭度這位「教父」影星曾經在接受CNN訪問時,痛斥主播說話像連珠砲,只挑腥辣題目發問,其實都是商業炒做,霹靂叭啦熱鬧過後就上廣告;我挑了張國榮生前最俊美的劇照和生活照,讓這位性向撲朔迷離,戲路千變萬化,卻也最重視銀幕扮相的影星,最後能以最美麗的倩影向影迷和讀者說再見*……每一位巨星的訃聞重點都不同,文章和版面的選擇與切入重點,反應的其實正是寫作者自認最適宜的謳歌與懷念巨星的方式了。

  一九九八年九月六日下午,NHK才剛播出大導演黑澤明過世的消息,我就接獲了兩家報社的邀稿,限定在三小時內要各寫一千字的追思文字,一篇強調電影天皇,一篇強調世界公民,一則談日本影史地位,一則談世界文化觀點,綜合兩個面向勉強才可以拼湊出這位電影大師的多元面貌,但也正因為黑澤明是名副其實的電影巨人,每個面向都粲然可觀,也都足以向大師致敬了!

  影劇記者寫電影明星或採訪對象其實是最便捷的工程,因為採訪,記者和明星之間有無數接觸機會,偏偏,絕大多數都屬宣傳場合,說著場面話,講著宣傳詞,雖然笑得燦爛,卻少了真心真情,只有試著突破明星心防,多從平常生活接觸(大家做朋友,而非只顧著搞宣傳),多陪他們討論專業上的成就或瓶頸(藝人最期盼汗水辛苦能得到專業回饋與肯定),才有可能累積不同的視野與素材。例如:一九九五年若非孤軍深入黃山的《風月》拍片現場,張國榮就未必會有風雨故人來的感動,因而透露說他在中國拍戲絕不喝當地水,絕不食肉,就怕不潔惹病的小心謹慎;若非曾經在坎城影展上,陪著張國榮與找擔任評審的影星蓋瑞.歐德曼請教他未能以《霸王別姬》坎城封帝的關鍵,也許就不會聽到張國榮打開話匣子,暢談他是多在意和梁朝偉之間的演技競爭?以及他多麼在乎曾經和譚詠麟的歌壇爭霸……。

  *華文媒體鮮少專業的訃聞寫手,多數都靠專業記者就責任管區在名人過世後屬筆撰文,蓋棺論定,此時,誰能在平時擁有最多第一手的採訪經驗、生活接觸和人生觀察,就越能在關鍵時刻成就擲地有聲的追思文字。*

  然而,台灣媒體記者斷層嚴重,老成巨椽不見容於只求「輕薄短小」的老闆,出道三五年的新秀,沒見過江山人物,卻已經儼然以資深記者自居了,一旦名人辭世,不是渾然不知,就是只能寥寥數語,簡單帶過,訃聞寫作的標準潰散,其實見證的是歷史健忘症和文明癡呆症正逐漸在社會底層蔓延,就像名導演大衛.連一九九一年辭世時,台灣報紙還在限張年代,主管卻還能以半版版面報導台灣眾家導演追念大衛.連的影像作品曾經震撼多少人心,浩歎歷史匆匆又翻過一頁;二○○六年日本電影大師今村昌平過世時,台灣報業的影劇版面已經都擴大到四大張,卻只肯給三百字的篇幅做生平誌要的簡訊處理;號稱二十四小時播出的電視新聞頻道更連一分鐘的新聞畫面都做不來……。

  *訃聞,是名人在世的最後回顧,齊備,就不枉此生,周詳,就讓讀者見證了生命的光與熱。*媒體是貪婪又現實的,能夠行銷的議題才會大做,因此日前同日去世的年輕藝人許瑋倫及亞洲鐵人楊傳廣,獲得的媒體關注及報導版面,其實完全不能反應他們在歷史上的地位,然而,媒體樂此不疲,因為收視率證明,觀眾(讀者)愛看,卻也讓媒體忽略了旗下記者欠缺歷史縱深,只會短線熱炒的缺憾。

  身處在一個囫圇吞棗的短線與速食年代,身處在一個只追求流行,只看重表象熱鬧的新媒體年代,訃聞寫作或報導的失衡,正是媒體偏食,也只圖以快炒熱炒手法填塞讀者的經營心態。

  人心變了,媒體變了,訃聞也變了,人要死得早,死得意外,才有報導的價值,那還不如回到古老的墓誌銘年代吧,自己選擇幾句讓人願意記憶與誦讀的文句,權充不枉人間行走的文字紀錄,或許還能少些閒氣吧!

譯序
逝去的,並非一無所有
謝瑤玲【東吳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死,到底是幸還是不幸?佛家看破生死,基督教將死視為永生;既然生有老病,死似乎也不太可怕,而且是生命自然循環的一部份。但是中國人對死就是忌諱;不用說沒事不能談死,就連數字也要避開四,送人東西也不能送鐘,深怕一不小心觸霉頭,死亡就會真的找上門。然而,死是不可能用理性控制的。一場空難,瞬間可以死數百人;一次地震或海嘯,就有數千人或數萬人罹難。即使沒有意外和天災,一個人的殞落,要怎麼去避免呢?所以,如果思考死亡的本質可以讓我們更珍惜生命,死亡本身並不是壞事。

  在我們的一生中,總有人自我們的身邊消逝。外婆、祖父、祖母先後過世,但送走年邁的他們,心中留下林林總總與他們相關的回憶,總覺得他們已得享天年,作夢都夢見他們在天上過快活的日子。然後表弟走了,好友的丈夫走了,年紀輕輕,令人愕然,不知道該怎麼想。然而,死亡的神秘就在於,它不管年齡,不論性別,當它把你帶走之後,這世界上就再也找不到你的痕跡了。只是,生命走到盡頭,要如何留住它呢?只能瀟灑地,假裝冷漠地,向它告別。

  收到訃音,平日淡漠之交想到的是白包,交情深厚的不勝唏噓,但很少人會仔細去把訃聞的內容看個透徹。這可能是因為,華人的所謂訃聞這種東西,通常只是記載死者姓名頭銜以及親人家屬的稱謂和稱呼,十分制式化,沒有什麼精采的內容可言。在喪禮上,主持喪禮的司儀通常會為未亡人或親屬唸上一篇祭悼文,但因為同樣很制式化,幾乎沒有人會認真聽。伯父的喪禮上,堂妹唸了一篇她自己寫的祭父文,文情並茂,充滿孺子之情,令人聞之動容,這與本書所談論的訃聞文類應該是最相近的一種了。

  *「訃聞」這個文類,在西方存在已久,以報導大人物的死為主,就其一生事蹟歌功頌德一番,有時近乎長篇大論,近代多半刊載在雜誌上。而訃聞在近代的變化還包括納入一般平民百姓的死訊,刊登在每天出刊的報紙上。*我看《時代》雜誌時,喜歡讀「里程碑」(Milestones)這個專欄,它會談論重要人士的變遷和,最重要的,死亡。但在讀本書之前,我不知道如《經濟人》(The Economist)這樣的雜誌也刊登訃聞,而且還是出自名家之手。這個發現使我在讀英文雜誌時會特別注意這類專欄,無論它被標名為什麼,「歌舞」、「墓碑」、或「里程碑」,結果真的有很多意外的收穫;原來,*英文的訃聞竟是這麼多采多姿!即使是報紙上的訃聞,也有可觀之處,特別是像《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每日電訊報》和《泰晤士報》等知名大報,如本書作者所言,它們的訃聞版常推陳出新,充滿奇文妙句,值得細細品讀。

  *當然,每個人讀訃聞的方法和目的都是不同的,儘可各取所需就好。*我的美國婆婆大約從七十歲以後便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她每天早上翻開地方報紙時,一定先看訃聞的版面。*當她看到有她認識的人出現在該版面時,她便會驚嘆唏噓,細讀其文,查明老友死因究竟為何,再決定是否應打電話向其遺屬致意。*近年來已超過九十高齡的她,依然保持這個習慣,不過現在她先看的是死者年齡,因為她想知道有多少人比她更長壽,*當然讀完之後也總有幾分慶幸:在這世上又過了一天!

  我譯完本書時有個奇想:如果台灣的報紙也開始刊登這類訃聞,不知道會不會掀起一股風潮呢?儘管中國人不願談死,但死後談生應該不必避諱吧?至少,如果有所謂「平凡人的訃聞」時,許多作家也有一個新的方向可以書寫,至少賺稿費糊口的可能性更高了些,更不要說對寫作有多少正面性的啟發作用了。

  新的一年開始,正好今天一開電子郵件就看到中央研究院的歐美研究所要舉辦「生命書寫」的研討會,廣徵論文。舉凡傳記、自傳、回憶錄、日記、遊記、書信等,都屬於生命書寫的一部份。但不知「訃聞」是否也算一類?子曰:「不知生,焉知死?」泰戈爾說︰「願生如夏花,死如秋葉。」(如果我用錯了字,請原諒,實在是《泰戈爾詩集》的記憶屬青少年時期,甚為飄邈;不過這比喻還是滿美的。)討論生命,避不開死亡。只願今年活得精采,過得比去年好就成了。

  *我要特別感恩的是,透過本書作者的引介,我讀了聖經的傳道書。我並不是教徒,但傳道書是所羅門王過了富貴一生之後,臨死前的智慧之語,見證一個真正的智者對生命的體認。*他領悟到︰「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以及萬事均有定時︰「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喜好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生命只是虛空,但是「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們不再有分了。」有什麼文字能如此透徹地窺透生死呢﹖人生在世,能不珍惜生的美好和福分嗎?

我又想到一首俄文詩,詩名是「人」︰

沒有一個人不有趣,
他們的命運是星球的年代記。
每個人的每部分皆獨特,
正如每個星球都不相同。
一個人沒沒無聞,
在沒沒無聞中交朋友,
那沒沒無聞也有其趣味。
每個人的世界皆是他私有的,
在這世界中必有美妙的一刻。
在這世界中也有悲傷的一刻,
而這些時刻都是私有的。
隨著一個人的死,
他第一次看到雪,他的初吻,他第一次打架,
也都隨他而去。
書和橋,畫和機器,都留下了,
它們的命運是存活。
但已逝去的,並非一無所有……

訃聞至少揭示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二○○七年一月,於木柵





*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 推薦人數:5,共有5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ㄚ頭
/ 台灣台北
2007.03.30看ㄚ頭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死亡】
對我來說,不是一件難事

訃文裡的黑色幽默,讓我重新思考許多角度!

我想.....

我該重新擬定遺言吧!(笑)

我也要見報∼
2.
irene
/ 台灣台北
2007.03.10看irene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死也要上報」
讓我體會到死亡可以不只是一個日期,
它也可以是一串美麗的文字。
3.
法爾索
/ 台灣台北
2007.03.06看法爾索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會對「訃聞作家」這個職業發生興趣,是因為在電影「偷情」(Closer)裡、飾演丹的裘德洛在劇中正是一位訃聞作家。他對女主角之一的娜塔莉波曼形容這個職業時,是這麼說的:「我們位於編輯室裡的西伯利亞。」(笑)

讀過這本書之後,才知道訃聞版在歐美其實是很受歡迎的,相當於是社會寫實版的八卦週刊。與影劇新聞最大的不同在於:訃聞揭露的故事縱使光怪陸離,卻是真實發生過的事;其中經常有玩笑諷刺,卻沒有狗仔式的惡意剝削。看完、笑完之後掩卷,會對「死亡」有不同的想法。
4.
julia
/ 台灣台北
2007.03.06看julia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未接觸本書之前從未注意過這外報中最有文學價值的閱讀板塊,
雖然在《Closer》、《Rumor Has It》電影中獲知原來有專職訃聞記者這種職業,
但對於歐美訃聞的認知仍處於略知皮毛階段,也許更少的多。
在本書中我見識到歐美訃聞的演變歷史、訃聞記者的工作內容以及歐美報紙用另一種角度看待生命逝去的態度。
5.
木谷
/ 台灣台北
2007.03.04看木谷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對於死亡,你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態度。
  有些人會拒絕面對,在死亡真正發生之前,假裝這世上暫時沒有這回事存在。
  有些人會微笑以對,在上帝的榮光之中,期待著與主相逢的那一刻。
  有些人拚命鑽研死亡學,希望自己有足夠充分的準備面對那萬劫不復的瞬間。
  有些人成日口不離佛,但願往生的時候不會再墮入六道輪迴。
  而在這本書裡,作者或許提供了你另一種選擇。
  你可以在嬉笑怒罵、尖酸刻薄的文字之中找到另類的救贖,甚至如果怕死後被人暗算,也可以預先對自己冷嘲熱諷一番。
  關於訃聞,其實中國文化中由來已久,只是現代人多已遺忘了。
  於是,我們讀到了這本關於英語報紙世界中的訃聞文化,你可以笑著讀完它。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