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襲了著名哲學家皮爾斯(Charles S. Peirce)的理論為基礎,詹姆斯將實用主義的概念發展為成熟完整的一大哲學流派。其思想突破了傳統的理論窠臼,他認為真理在於它是否具有兌現價值(cash value)、以及是否能真切地影響人類的生活。就如同他在書中所述:「你必須把每個詞語的實際兌現價值表現出來,放在你的經驗之流裡運用。」因此對他而言,不能以具體方式影響生活的哲學,是不一定有其存在意義的。
1872年獲得醫學學位後,隔年即受聘到哈佛大學教授生理學。1876年,他開始教心理學,同年創設美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小說家葛楚德.史坦茵(Gertrude Stein)就是他的學生。1890年詹姆斯出版了一本兩冊的作品《心理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幾乎概括整個十九世紀的心理學,被翻譯為法文、德文、義大利文以及俄文,是心理學界最重要的指定文本。1902年出版宗教心理學經典《宗教經驗之種種》(The Variety of Religious Experience,中譯本立緒文化出版)。
1897 年,詹姆斯將學術興趣轉向哲學,於1907年出版《實用主義》(Pragmatism),將pragmatism推演成為一個關於真理的理論,《真理的意義》(The Meaning of Truth)即為他討論真理問題的文章匯集;1909年出版《一個多元的世界》(A Pluralistic Universe)。詹姆斯晚年時備受稱譽,被公認為美國當時最有名的哲學家。1910年8月26日,逝世於新罕布什爾(New Hampshire)的邱庫魯瓦(Chocur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