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失去靈魂的優秀─哈佛如何忘卻其教育宗旨?

失去靈魂的優秀─哈佛如何忘卻其教育宗旨?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6937019
侯定凱
張老師文化
2007年10月05日
450.00  元
HK$ 382.5  







* 叢書系列:教育輔導系列
* 規格:平裝 / 384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教育輔導系列


社會科學 > 教育 > 其他















  大學教育的空洞化源於大學已發展為研究的「重鎮」,也顯示出十足的菁英主義。失去靈魂,並非指學生,而是他們就讀的大學。大學在追求卓越的同時,是否也該停下腳步想想:大學教育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

  這是一本由哈佛人寫哈佛沉淪的書,作者哈利.路易斯在哈佛任教30多年,其間有8年時間擔任了哈佛學院院長一職。他從自己親身經歷出發,向讀者描述了這所著名大學是如何放棄教育宗旨的。哈佛的地位獨一無二,是美國最富有和最具影響力的大學。不管結果如何,哈佛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其他大學仿效的典範。路易斯教授從學生“分數貶值”的問題、哈佛在處理性侵犯案件上的爭論和勞倫斯.薩默斯校長充滿爭議的領導風格等問題著手,為我們分析了哈佛這所著名大學的失敗之處。

  他還細緻地回顧了這些問題產生的歷史背景,揭示了哈佛的辦學目標如何從真正的教育向迎合消費者需求方向發展的,並提出了進行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失去靈魂的優秀》以明晰、清新和坦率的筆觸,啟發讀者反思我們過去對著名大學的評價方式。美國著名大學迷失辦學方向的現象並非無關大局—哈佛、耶魯、史丹佛這些著名高等學府引領了美國教育的發展航向,這些學校的身上維繫著我們未來的希望。現在我們需要質問:這些學校是否辜負了人們寄予他們的期望!

  作者最後總結,如果在每件事上,哈佛都能以「尊嚴和尊重人性」為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生活哲學觀,那麼哈佛教育還可重新為學生帶來啟迪。如果哈佛辜負這一使命,遭受損失的不只是哈佛,還有國家和社會的文明進程。

作者簡介

哈利.路易士(Harry R. Lewis)

  哈佛大學資訊科學系Gordon McKay榮譽教授,曾擔任哈佛教職員三十二年,他在一九九五到二○○三年間擔任哈佛學院院長,以及學務處、體育政策委員會主席,也是大學招生及獎學金委員會之一員,達三十年。目前定居於麻州的Brookline及蒙大拿州的Bigfork。

譯者簡介

侯定凱

  教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著有:《高等教育社會學》;譯有《教育改革:批判和後結構主義的視角》、《誰在管理我們的學校》、《教科書政治學》等書。



中文版序言
致謝辭
英文版序言:大學忘卻了什麼?
導言:空洞不實的卓越
第一章 選擇與方向
第二章 知識精英與公民意識
第三章 溝通、競爭與合作
第四章 諮詢:永恆的主題
第五章 為什麼分數在上升
第六章 評分只是教育手段
第七章 獨立、責任感、性侵害問題
第八章 學生與金錢
第九章 大學體育與金錢
結語
注釋
附錄:哈佛大學現行各學院結構圖276
譯後記



何謂卓越?為何卓越? / 高熏芳-淡江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國際間知識經濟的競爭高度仰賴大學教育,追求高等教育的卓越化,早為世界先進國家高等教育的發展主流。我國教育部透過「學術卓越」、「五年五百億」、「教學卓越」、「國際一流大學與頂尖研究中心」等計畫,驅使大學校院紛紛投入相關的競爭,高等教育陷入一片追求卓越的風潮。在追求卓越過程中,許多學校不免以「世界之最」哈佛大學為學習對象,試圖仿效其相關的行政或學術措施,進行組織再造以發展學術優勢與競爭力。然而,「卓越」一詞到底是何意義?究竟大學中的哪些事務需要卓越?而卓越的目的又為了什麼?國內大學在以哈佛為師,學習「如何」卓越之際,可能也須自問「何謂」卓越?以及「為何」卓越?以免陷入卓越的迷思。本書的出版,由一位長期奉獻哈佛大學教育的「圈內人」寫來,是知識分子自我批判與反省的風骨再現,也是對於台灣現階段大學一窩蜂追求學術競爭廝殺的提醒與警示。

  哈瑞.路易士任教於哈佛大學資訊科學系三十二年,並兼任學院院長長達八年,負責大學部學生入學、課程與教學、獎助、學生事務以及體育教育的政策。路易士在本書中嚴厲指責哈佛大學在追求學術卓越的歷程中忽視大學設立的宗旨與教育目標,以致學校淪為市場化的商業機構,只求「客戶滿意」而忘了「教育目的」,只求「品牌授予」而忘了「知識之城」,只求學生的「工作與成績」而忘了他們的「心智與靈魂」,只求學生是否「聰明」而忘了他們是否有「智慧」,只求學生是否「成長」而忘了他們是否「成人」。路易士的觀點也與許多致力研究高等教育發展的學者論述不謀而合。例如,克拉克.克爾(Clark Kerr)早在其一九六三年第一版之《大學的功能》(The Use of the University)中就提及大學的一些「痼疾」(inherent diseases),包含:政府政策過度影響大學的發展、科技與人文領域的學術鴻溝加劇、研究與服務重於大學生教學、經費與數字的獎勵製造教授階級,以及提倡只以金錢為考量的管理模式等。四十多年後的今日,放眼世界,近觀美國,反思台灣,這些問題是否仍然存在?或已獲得解決?還是更趨惡化?前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夏比洛(Harold T. Shapiro)也在其二○○五年出版的《追求更大的教育目的:高等教育與社會》(A Larger Sense of Purpose: Higher Education and Society)強調,各大學雖然有其不同的屬性或限制,但都應持續參與建構更為美好的「人類共同的未來」,才能不辜負社會大眾的期望。既然大學的「核心志業」應以社會大眾付託給我們的責任──培養優秀專業人才以及孕育良好公民為主,這樣的任務就需要大學校園內的每一個「關鍵角色」(key player)的「勇氣」、「承諾」與「選擇」,包括行政主管、教師、職員以及學生。因為,挑戰與要求來自四面八方,眾人在忙於準備與回應的同時,很容易就落入為求「效率」而忽略「效能」,只重「數量」而忘卻「素質」,只論「企業管理」而不顧「企業倫理」之「求生存」的框架中;或因眾聲喧嘩的雜音,而忘記聆聽知識分子自我內在的警醒;甚至無法抵擋混亂的社會狂流,而淪為複製錯誤價值的「訓練工廠」,以致喪失「學術靈魂」。

  路易士指出哈佛大學的失去靈魂具體反映在「課程目標的設定與教學內容的規劃」、「專業系所與通識核心課程針對品格與公民教育的整合」、「學生學習機會的提供與學習方式的設計」以及「教師對於學生學業指導與品格輔導的投入」等面向。雖然在不同時空下對於「卓越」一詞有不同的解讀,但大學教育的中心思想與核心價值─服務人群,服務社會,改造世界,以及對於大學生的教育責任─品格及公民教育仍是各校應該審慎思考的核心價值。看看別人,反思自己,國內大學在追求卓越之時,唯有先澄清有關「靈魂」的問題,才能永續經營學術的卓越。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