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換個腦袋學創意:叢林動物的生存策略學

換個腦袋學創意:叢林動物的生存策略學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1249551
貝拉布萊雪(Bella Bleicher)、莎莉巴瑞兒(SARI BAREL)
商周出版
2007年11月06日
83.00  元
HK$ 70.55  







* 叢書系列:全腦學習系列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全腦學習系列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記憶與學習















在險惡的大自然,為了求生存,每種動物正是把逆境變成順境、危機化為轉機的高手!
  換上動物的腦袋思考,讓他們的生存策略成為你的創意思考來源。讓動物教練告訴你該怎麼做!

☆第一部

  獅子蘇格拉底眼見人類侵入野生王國、自己叢林之王的地位岌岌可危,於是召開了一場緊急會議。會議中,蘇格拉底認為,人類之所以能勝過動物,就是因為他們有「創意思考」的能力;如果動物們想在人類主宰的世紀活下去,一定也要學著創意思考才行。

  動物們七嘴八舌地展開激辯:驢子認為自己的智力不足以做到創意思考,貓頭鷹也提出,創意思考應該是智者們的責任,其他動物可以打道回府。但蘇格拉底說服他們,不管你是什麼動物,一定有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生存策略」——這便是你創意思考的來源。

  在動物們的反覆質疑、爭辯、駁斥與對話中,何謂創意思考逐漸成型,而驢子、狗、猿猴、蝴蝶、斑馬、蜥蜴、蝙蝠與變色龍,都各自分享了他們獨具創意的生存策略。

☆第二部

  作者在這裡進一步解釋了「像某種動物一樣思考」的來源及作用,以及你能如何應用在你的生活、職場、家庭及人際生活等各層面;作者舉出實例、告訴你如何落實「像某種動物一樣思考」,並以踏出這一步,開始磨練並激發你的創意思考。

  我們常常聽到「要跳出框架思考」——可是我們都只有一個腦袋。它可能很優秀,但也只有一種運作模式,所以總是將我們帶到同樣的地方。所以,不妨就換上他們(動物教練們)的腦袋思考:跳出我們的思考框架、進入他們的。他們的框架裡都有某種有用的工具,能幫助我們開拓、豐富思考力;藉著從一種動物的觀點移動到另一個動物的觀點,我們也學習用不同的眼光看事情。

作者簡介

貝拉布萊雪(Bella Bleicher)& 莎莉巴瑞兒(SARI BAREL)

  兩人皆長期擔任公關媒體顧問公司負責人。「像斑馬一樣思考」則是她們為公司所舉辦的「行銷與媒體諮詢訓練營」所設計的一套創意思考訓練法,鼓勵人們換上「動物」的思考框架、學習將困境或逆境轉化為創意思考的助力。



前言:以動物為師

  持續不斷地思及多元的可能性,是一種可以透過學習而獲得的技巧。這是一種生活方法,置身其中的人們則選擇以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以檢驗自身及他人的態度、拓展並管理他們的想法。我們為我們的行銷與媒體諮詢課程想了一句座右銘:「思考有創意,讓你置身新天地。」我們運用各種方式灌輸這個想法,也看見可觀的阻礙——飽受壓力的經理人發現,自己很難擺脫現存的思考模式、去追求創意的自由;哪怕只花一點時間,人們也不願暫時拋開他們既有的知識或觀點;沒有人敢獨自提出原創或「奇特」的點子,因為擔心被別人當成怪胎;以及那些深信自己根本什麼也想不出來、而且也不可能有創造點子的辦法的人。

  從過去的經驗看來,我們決定找出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辦法,激發人們的思考力,讓他們願意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接納新奇與不熟悉的想法,進而發展成大膽的創意,然後開心地加以執行。我們研究現行的方法,鑽研哲學、科學與心理學等相關書籍;學習關於大腦的知識,以瞭解人們面對問題的反應。我們發現,大腦中有兩個區塊與創意思考有關;這讓我們想到一個點子,一個能同時涵括邏輯運算與全方位創意思考的辦法。

  我們特別喜歡研究愛因斯坦,因為他在研究光速時,把自己幻想成問題本身:如果他自己就是一道光束,他會怎麼運動?據說愛因斯坦的大腦並沒有特別大,但腦葉之間確有相當多連結。這也讓我們想到,我們的方法應該廣泛地連結各個不同領域以及思考方式。

  動物學深深打動了我們;動物們的智慧吸引我們到動物園做一次近距離觀察。在先前的非洲狩獵之旅中,我們倆曾驚訝地看到一隻勇敢的鹿,在兇殘的獅子附近跳躍嬉戲——牠知道獅子才剛吃飽,懶得理牠;還有鳥兒會一次築好幾個巢,好迷惑那些喜歡偷蛋的蛇賊。如果動物也能使出這麼聰明的策略,為什麼我們不能從鳥兒、鹿,與其他動物身上學習呢?結合個人經驗與從動物身上學到的知識,我們想依此設計出一套好用的工具。所以我們為客戶開發了「角色扮演」遊戲,而為了剝掉他們原本的外衣,我們賦予每個人一個動物角色。「假設你是一頭公獅子,可以把別人(母獅子)當作自己的資源,你會怎麼做?」「假設你是一隻可以斷尾求生的蜥蜴,你會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教我們的客戶「像某種動物那樣思考」的點子,於焉誕生。

  對我們來說,解釋「像斑馬一般思考?比「接受矛盾、甚至創造矛盾?容易得多;用「像狗一樣的工作?取代「轉換你的感受?,道理也是一樣的。當學習的過程是以一種比較幽默的方式呈現,人們的態度就會比較開放:我們沒有要求你這麼做,而是動物們;我們沒有要教你如何思考,孔雀會教你如何改頭換面,蛇會對你嘶嘶吐信、要你扭轉劣勢;鸚鵡會大呼小叫地要你不論情況如何,都不忘引進一些興奮與歡樂,哪怕一開始會有一點做作。

  以動物為師可不是隨隨便便的決定。動物王國不是一個人工打造的世界,而是一個永遠在變動的地方,而變動的結果也永遠不可能被竄改。這是生存、演化與創造的奇蹟最真實的試驗,生存的本能讓動物在生活的許多面向中——求偶、交配、繁殖和溝通等——創造出教人吃驚的原創點子。這正是為什麼動物永遠是是靈感的泉源,不僅造福我們,更造福了我們的先人。我們已對動物世界進行獨特的詮釋,並展現它在實際思考策略上的足智多謀。

  我們當然不是說動物發明了這些策略;這是牠們與生俱來的天賦。不過,既然這是一本講創意思考的書,而非動物學,我們只是把這些策略當作一種簡易語言的基礎、一種每個人都能辨識且運用在生活中的親善模式。畢竟對人類來說,以較熟悉的型態重新包裝新的資訊,會更容易組織和記憶。

  我們每個人都能將動物們的技巧轉換到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叢林,下一次當我們想要改變一下、解決困難,或者只是思考某件事,我們就可以跳出原先的思維框架,進入另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空間——其他動物思考的空間。

  有一天,我們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已經創造出全新的學習與運用語彙、在改變你思考的過程中加入了一點趣味與刺激;我們不只讓人們更有創意,也更會溝通。最重要的是,他們開始創造點子,而且獲得可以預見的成果。

  我們把動物的智慧帶入日常生活、事業、社交圈和家庭生活中,而且發現人們也對此相當熱衷。我們的孩子,年齡從八到十九歲,已經開始像動物般思考了。當蓋伊試著用典型的青少年語言,告訴我們他想要獨處時,他像啄木鳥一樣表達他的感受,也讓我們瞭解:堅定的決心是達到個人目標的重要工具之一。動物們也對我們的婚姻生活產生影響。我們發現自己可以以明確的言語取代長篇大論、抱怨或強辯:「讓我們像烏龜一樣思考,及時規畫我們的假期,而不是拖到最後一分鐘。」或「像隻鴕鳥那樣,把瑣事給拋開。」

  我們傾全力讓這個方法有血有肉,直到我們看到它的頭部,接下來是腿,然後是其他部分……大功告成!是一隻斑馬!我們把斑馬和她的朋友們帶進創意思考工作室裡。它們成績斐然,而你也將在此讀到部分參與者的故事。這本書誕生了,其他工具誕生了,它們能幫助你帶著這些新語彙、重新整裝出發。

  我們確信在你讀完本書後,我們這些「動物教練」會在你每次遇到困頓或挫折時跳出來,並提醒你牠們的座右銘:「不論什麼人、不論何時何地,解決的辦法永遠不會只有一種。」

衷心祝福你,
貝拉.拉布萊雪&莎莉.巴瑞兒

推薦序
跨界思考帶動創意
李仁芳

  「創造」也許是一種衝創意志,一種生之慾的表現。是生命要奮力走向與衰頹死亡相反方向的意志力。

  人固然也是動物,但到底離開自然與叢林太久了。生活在大自然與叢林中的動物們,無時無刻準備接受各種對牠們生存的威脅,也無時無刻不得不發揮最大的衝創意志,本能地發揮最大創意,以最少的自身能掌控的資源,追求最大的生命延續機會。

需求,一向是發明之母。

  自然叢林中的動物,發自生命最底層求生存的本能,配合本身的資源條件(無論是優勢也好,是劣勢也好),總有本事發揮創意,在物競天擇的大自然殘酷競爭中,無所不用其極地設法求生存下去。

  兩位作者一次相約在非洲狩獵之旅中,發現了很多使「文明人」大為驚奇的「奇觀」——

  .一頭鹿靠近一隻兇殘的獅子跳躍嬉戲,因為這頭鹿知道獅子才剛剛吃飽,對牠不會有興趣了。

  .鳥兒會一次築好多個巢,好迷惑那些喜歡偷鳥蛋的蛇。

  動物為求生存,憑本能發展出許多創意的「機智謀略」。早已遠離大自然叢林,本能逐漸退化的人類如果能以動物為師,應該也可以得到許多產生創意機制的智慧。

  大自然生物的多樣性(Variety),也啟示我們應對自然環境的挑戰。適應生存的創意解決方案不會只有一種。

  烏龜有烏龜的生存之道,不會因為爬得慢就完全輸給兔子。蜥蜴教我們要學會「放棄」,不懂得放棄,不會把稀少寶貴的資源集中焦距在對組織生存發展最關鍵的核心領域中,就是不懂得「策略」。

  斑馬則教會我們可以同時運用黑與白的觀點看世界,學習與矛盾共處,甚至刻意創造矛盾。對組織裡浮現出來的各種方案,永遠不只要問「為什麼?」也永遠不要忘了問「為什麼不?」

  創新常常是異質性元素令人驚豔的結合,想想美麗的混血兒,生命力特別強壯的混種交配的植物種子,還有大小說家史考特?費滋哲羅的睿智之言:

「成熟睿智心靈的最佳表徵,就是能安逸自在地同時協調兩種看似相互矛盾的意念。」

  我們都有這種經驗,當我們走出日常生活,走出熟悉,用一種疏離不安和陌生景觀來刺激我們原已麻木的感官。當我們「帶著家鄉的座標去異鄉」,另一種山川城鄉的舞台,另一種歷史人文的佈景,常使我們有許多的觸動與感覺油然而起。

  空間的跨界,有時是「獵酷」(Cool Hunting)的張望,有時也是「越旅行越裡面」的對自我原本熟悉事物的再凝視與再思考,從而激起創意思考的火花。

  兩位作者也在跨界,她們從文明跨界到蠻荒,學習到要以動物為師。當我們在「物種」的跨界中不時模擬各種求生本能極強的動物思維模式,創意思維可就源源不絕了。

(作者為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意無窮談創意
莊淇銘

  看到原書名《Think Like A Zebra》一書後,最直接的反應是,人不是萬物之靈嗎?為什麼要學斑馬的思考?這不是走回頭路嗎?而後,想到一點,斑馬是所有馬類中,人類唯一至今無法馴服的物種,是不是要取用斑馬這種反叛不接受馴服的特質,來開發創意?因為,我曾寫過一本書,書中也是採用動物的特質來形容創意。比恐龍為例,由於以往的恐龍片,片中的恐龍都相當笨重且僵化。所以對沒有創意的人,形容其像恐龍一樣沒有創意,然而,看了本書後,除了發現這個形容可能有誤外,更為本書將動物的特質之引用發揮到淋漓盡致,感到佩服。

  創意一詞由英語中的Creativity所翻譯而成,國內不少學者翻成「創意」或是「創造力」。本書點出Creativity的拉丁文及希臘文兩個字源:CREARA&KRAINIR。CREARA拉丁文的意涵是「去製造」,KRAINIR 的意思是「去實現」。所以,Creativity的意涵應該不只是開發創意,而是開發創意後要將創意實現的能力。這將使讀者對Creativity的定義更加明瞭。

  書中給予獅子「蘇格拉底」的尊稱,讓獅子除了在武力上稱王外,又加添加智慧的皇冠,而後再引用摩西十誡的神蹟傳奇,讓獅子同時集武力、智慧及宗教能量於一身,成為「三位一體」,這樣角色的創造,本身就是最佳創意,也因此,這角色生動且強而有力地貫穿全書。

  書中提出扼殺創意的殺手及病症就是「害怕改變」及「固執地認為行不通」。這個殺手存在於歷史上相當久,到現在還在橫行。歷史上,發現新大陸、改寫了人類歷史的哥倫布,在他提出由大西洋航行至印度群島之航海計畫時,所遭遇的情況是,國王菲迪南(Ferdiannd)與皇后伊薩貝拉(Isabella)下令組成一個委員會研究其計畫,該委員會經過長達四年的討論,作出以下結論:

一、大西洋無邊無際,又可能無法航行。
二、沒有安迪波德(The Antipodes,哥倫布所提出與歐洲相對、地球另一端之土地),因為聖哲奧古斯丁(Saint Augustine)亦如是說。
三、若航行到達安迪波德,哥倫布將無法返航。

  另外,一五九一年史密斯上校(Sir John Smith)向英國的樞密院說:「槍砲是相當複雜的機械,會在許多方面發生毛病,……砲可說是一種極其笨重的武器,在行軍時就將累倒士兵。尤其,一位弓箭手能在一分鐘內射出六隻箭,然而一位砲彈射手需要兩分鐘才能發射一門砲彈。」其次,美國開發創意的專利局長曾說:「沒有可以再發明的東西了,因為該發明的都被發明完了。」這三個例子現在看起來可能很可笑,但在當時卻可得到許多人的支持,因為,這些人都犯了扼殺創意的病症。

  蘇格拉底的第三誡頗為傳神,第三誡是「愛你鄰居的點子,一如愛你自己的」。我只要看到或聽到別人的好點子,就會學其點子,並努力愛惜。我隨身都會攜帶紙筆,只要有好的點子,馬上記下來,這對我這幾年的進展,產生巨大的效果。第六誡「不要害怕放低身段,(忘掉你的自我!)因為這可能讓你高人一等。」第六誡除了開發創意外,也有些許哲學的味道,書中點出「腦袋愈不靈光,就愈不會被期待;看起來愈不變通,就可以少做一點事」。有點類似道家所言:「禍兮福所倚」。用另一種說法則是:「善於運用自己的劣勢」,也就是轉化劣勢為優勢。讀到第十誡時,以為要跳到下一章了,沒想到又蹦出十一誡,接著一誡又一誡的創意源源不斷。這樣的佈局寫作,又刺激著讀者,別被原來十誡的數目所綁住,因為,創意有著無窮可能。

  本書另一個吸引人之處就是,介紹了引發創意的十五誡之後,接著找了動物教練教導將創意實現的步驟及方法。為了避免讀者與這一本難得的學習Creativity書籍向隅,是以,拋下手邊工作,賣力地提筆推薦。有一個小小的抱怨,此書實在好看,因為愛不釋手,所以,看了一整天沒吃飯。餓死了,要去吃飯了。

(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長)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