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寶璺藏神-鋦瓷展圖錄
9789860039030
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6年2月01日
200.00 元
HK$ 180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走訪博物館
* 規格:平裝 / A4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再版
* 出版地:台灣
走訪博物館
分
類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博物館
>
歷史文物
同
類
書
推
薦
臺灣博物季刊第156期(111/12)41:4界.定:博物館自由論與共約的產生
觀臺灣第56期(2023.01)-多重宇宙
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第75卷4期111/12
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泰源事件史料彙編(全二冊不分售)[精裝]
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第24期(111.12)
內
容
簡
介
補釘過的瓷器稱為「鋦瓷」。昔日,日本人以及歐美人以重金得手泊來脆弱的中國瓷器,即使不慎打破,也把碎片拾起,用金屬釘修補後牢固、深具實用性且不漏水而繼續使用,但金屬釘修補後器物外壁留下明顯的修補釘釦,而這種「修補釘釦」甚至一度成為人們鑑賞的對象。台灣人稱「補?仔」即指修補的碗、盤、鍋類。昔日台灣傳統社會崇尚節儉、生性樸素、不浪費,有「惜物惜福」觀念普遍,基於對器物的愛惜用破或用損的還是捨不得丟棄,吃補碗不羞恥的社會風氣,由此呈現惜物即保福的感情。如今社會富裕、人民愛新鮮物的風氣帶動下,不喜歡的東西或破或舊物一點也不憐惜隨即丟掉,至民國五十年代後台灣「補?仔」行業,早已成為歷史名稱。本館鑑於發揚先民良俗美德,重建已經消失不復見的優良工藝技術,特別舉辦世界創舉的《寶璺藏神—鋦瓷展》,深信將獲得社會的認同與肯定,更會帶動重大的教育意義。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臺灣風情印象100:中華民國水彩大展
2.
端硯石品之美
3.
田黃賦:百方田黃珍藏展
4.
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導讀 [附光碟]
5.
人巧勝天:齊白石書畫展 遼寧省博物館藏精品
6.
千古英雄:大三國特展
7.
秉德守真:2010中華插花藝術展作品集 [軟精裝]
8.
大音希聲:林良材個展
9.
照光弄影:影藝文化展
10.
秉德守真:2010中華插花藝術展(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