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街頭藝人,上街頭:比創意、比搞怪、比人氣,我們把街頭變樂園

街頭藝人,上街頭:比創意、比搞怪、比人氣,我們把街頭變樂園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418431
張忘
原點
2008年6月18日
113.00  元
HK$ 96.05  







* 叢書系列:Plus-life
* 規格:平裝 / 176頁 / 16*23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Plus-life


藝術設計 > 戲劇 > 戲劇總論









■國內第一本由街頭藝人介紹街頭藝人的專書
■各類街藝型態與未來趨勢,全面剖析
■世界各地傑出街藝,搞怪耍酷比一比
■歐洲街藝大城風情,一次綜覽
■街頭藝人的城市生存法則,首度公開
■深入街頭藝人生活甘苦,窺看街頭藝人的一天

街頭魅力,我們來形塑
最藝術的大街搞怪,最驚艷的馬路風景
從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布拉格、巴黎、亞維儂、巴塞隆納到台北……
街頭藝人現身說法,帶你飽覽世界頂尖城市的創意活力
3大未來趨勢_4大表演類型_5種觀眾心理_8大街藝城市_11項創意比一比

  「一座有魅力的城市,會吸引人來投資、來旅遊、來居住、以及來生活。在今日,城市必須比魅力,街頭藝術是城市魅力化的重要發展工具。」 ──劉維公

  夏日滴汗水,冬季流鼻水,這個看天吃飯、秀才藝賺打賞、合法佔用公共空間的都會行業,就是街頭藝人。憑著一身好本事和愛現的性格,街頭藝人以趣味和美感美化了空間,創造了空間美學,帶來空間的自由。從巴黎、羅馬、佛羅倫斯、威尼斯、布拉格到亞威農、巴塞隆納,這些城市的美感或風景,因為有街頭藝人的佇立而顯得柔美,把人與人之間混亂緊張的心緩和下來,打造了這些頂尖歐洲城市無以倫比的街頭魅力。

  什麼樣的街頭表演在歐美最in?什麼樣的自虐搞怪讓人捧腹大笑? 什麼樣的玩命絕技讓人嘆為觀止? 自戀、愛表現、幽默逗趣、自主獨力…..,街頭藝人需要具備哪些特質?除了創意,街頭藝人還有哪四大致勝守則?有什麼讓人心甘情願打賞的不敗密技?有錢老大、害羞小鳥、好奇寶寶、

  教育老鳥、模仿好動兒,五大觀眾類型,你是哪一型? 這些好玩有趣的inside story,只有街頭藝人才能一一告訴你。

  從音樂、默劇、雜耍、戲劇到舞蹈,書中完整介紹,一定讓你大開眼界。作者張忘本身是資深的劇場藝術工作者,也是台灣推廣街頭藝人的第一人。長年來他觀察紀錄國外的街頭藝人表演,深入表演的內涵與形式,並親身實踐,訓練出許多優秀的街頭藝人,在週末時間於台北東區的威秀影城和新光三越廣場表演。

  本書是台灣第一本深入介紹街頭藝人的專書。從各種表演型態到歐美街藝大城,書中更專訪多位街頭藝人提供第一手的經驗和生活體驗,精采的圖片,讓人目不暇給。而身為街頭藝人的心路歷程,也在書中首度現身說法,揭露「街頭藝人的一天」,告訴大家身為街頭藝人的生活樂趣及箇中甘苦。這是一本帶給你歡樂的藝術趣味書,更是一本開啟台灣未來都市風貌的預言書。

作者簡介

張忘

  本名張鶴金,「順勢而起,逆勢而為」的實踐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第二屆畢業。放下永豐餘藝術事業部經理高薪工作,轉戰推動華山藝文特區成立。曾任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理事長、華山藝文特區管委會主委、第四屆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菲利浦城音樂會藝術總監。為了刺激華山閒置空間的再利用,1997年成立匯川聚場,率先於華山發表數齣結合環境、裝置、表演的跨領域創作,現任匯川聚場藝術總監。

  遊刃藝術跨界,作品繁多,涵括美術裝置、公共藝術、跨領域劇場創作,並曾為當代傳奇劇場、太古踏舞團、優劇場、金枝演社、無垢舞蹈劇場等多個團體作品擔任舞台設計。2005年底創作《神遊記》,一手包辦角色、服裝與演員訓練,開始將心力投注於街頭藝術,以藝術改造城市風景,並在台北信義商圈成功打造台灣第一個都會街藝廣場。



推薦序-新世紀的城市新興競爭力
劉維公
自序—愛上街頭藝術,會心人間天堂

◎把街頭變樂園Space Esthetics

.街藝類型變變變
音樂類 默劇雜耍類 戲劇舞蹈類
雕像類

.街藝大競技
堅定不移比一比 搞笑人氣比一比
異國風情比一比 名人加持比一比
專業饗宴比一比 自虐搞怪比一比
場景氣氛比一比 陣仗氣勢比一比
奇幻酷炫比一比 玩命絕技比一比
色彩絢麗比一比

.街藝打造的城市風情
帶狀 廣場 餐廳 車站 商圈 觀光區 移動式

.歐洲街頭樂園
羅馬,佛羅倫斯,威尼斯&維若那,布拉格,巴黎,亞威農,尼斯,巴塞隆納

◎當個街頭藝人Street Artists

.為何上街頭
願意面對自己
擁有幽默感
毅力堅定
散發安靜力量
想像力豐富

.街頭藝人四大守則
創意為成功之本。
堅持為求生之本。
位置為人氣之本。
零錢為整鈔之本

.一技在身走天涯
Elmo,台灣
Nimi,以色列
Isaac,美國
Marcel,義大利

.街頭藝人的一天-藍星人。月神

◎挑動觀眾的心Public Interaction

.五大觀眾類型
有錢老大、害羞小鳥、好奇寶寶、教育老鳥、
模仿好動兒

.觀眾心理
調整對乞丐的價值觀
觀眾的不解正是原動力
笑是交心的語言
脆弱善變的觀眾心

.留住觀眾才有錢途
設計精準的表演
催鈔票

◎街藝風吹向台北 Arts Trend
.找尋台北街頭樂園
.在台北如何形塑觀眾
.街藝大預言
附錄-如何申請成為街頭藝人,哪裡可以遇見街頭藝人
附錄
附錄



推薦序

新世紀的城市新興競爭力

  相信每一個熱愛旅行的人,都曾經被街頭藝術的魅力吸引過。記得有一次,我走在柏林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前的廣場上,優美的薩克斯風從某個街角響起,當時是冬天晚上的十一點左右,感受更是強烈。雖然街上沒什麼人,街頭藝術家仍然忘情地吹奏著他的樂器。冷風一陣一陣不斷地吹過來,但他的音樂讓城市充滿了情感,讓像我這樣的過客帶著美好的回憶回到旅館。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街頭藝術都是這麼的孤單。我在英國倫敦的科芬園(Covent Garden)遇到的是,幾百個人圍著一位街頭藝術家,所有人的情緒都是high翻天。街頭藝術家把市集的廣場當作是露天的表演舞台,盡情地發揮他的表演天份。這位街頭藝術家相當懂得群眾的集體心理因素,在短短的二、三十分鐘內,以他逗趣的表演方式,不斷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在他的帶領下,對這場的街頭戲劇而言,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演出者、都是編劇、都是導演。表演結束後,圍觀的群眾幾乎是以爭先恐後的方式,掏出一到兩英鎊的錢,以表示對街頭藝術家精彩表演的肯定。

  根據統計,觀光旅遊在2007年為倫敦創造一年166億英鎊的產值,每年有上億的遊客從世界各地來到倫敦。吸引這些遊客的並不只是白金漢宮、大英博物館、倫敦眼摩天輪等景點,科芬園同樣也是他們旅程中一定會有的一站,因為它展示了城市獨特的風情,只有在倫敦才會有的魅力。

  倫敦的發展(當然還包括本書所介紹的所有城市)見證了一件事,那就是:街頭藝術是城市重要的新世紀競爭力。相較於過去只重視現代化的建設,在新世紀,城市必須更重視魅力化的發展。街頭藝術是城市魅力化的重要發展工具。

  一般傳統的觀點認為,城市規劃的重點就是在於,如何打造現代化的生活環境(例如興建捷運、鋪設衛生下水道、建立電信網路等)。一座城市越現代化,越有競爭力。然而,以台北為例,它已經是一個高度現代化的城市,但是目前其競爭力卻面臨不小的困境。

  來到了新世紀,我們要了解,光有現代化的設施是不夠的,城市需要去創造能夠吸引人的魅力。一座有魅力的城市,會吸引人來投資、來旅遊、來居住、以及來生活。在今日,城市必須比魅力,這也就是為何全球的城市競相投入魅力的競爭。

  杜拜是現今這股發展趨勢中的經典。杜拜大興土木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其城市的現代化程度,而是炫耀其魅力化的程度。我們的台中曾經試圖爭取古根漢美術館來台設立分館,一樣也是想要創造城市的魅力。

  杜拜是魅力化競爭的好例子,但是不要因此而誤會,城市魅力的打造一定需要鉅額的資金與巨大的建設。相對地,街頭藝術可以說是成本最低的城市魅力化工具。一個開放的空間,以及對藝術家的歡迎,就可以展現出來城市的魅力。

  台灣必須更重視街頭藝術的發展,把它視為社會的新興競爭力,而不要把它當作只是藝術家的工作權利問題。雖然現今台灣的街頭藝術普遍受到攤販化、表演水準參差不齊等問題所困擾,但是就長遠的發展目標而言,它絕對是台灣城市提昇競爭力所不可或缺的條件因素。

  尤其是當台灣致力於推動創意城市的發展之際,更需要蓬勃興盛的街頭藝術。透過街頭藝術,創意與一般人生活變成是零距離。我們在街頭上可以輕易地遇到創意,享受到創意。只有當創意真正成為生活一部分的時候,創意城市才有穩固的根基。

  台灣城市魅力化的發展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同樣地,街頭藝術也仍處於蓄勢待發的狀態。如何積極推動城市的魅力化,是當務之急的工作。在這樣的目標驅使下,2005年的12月,張忘、顏忠賢、胡朝聖與我(我們都是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的成員)共同在台北信義商圈的威秀影城中庭策劃舉辦了「吵藝術節」的活動,得到台北市文化局、威秀影城、in house、肯園等單位的支持。我們那時候的想法就是,用街頭的文化藝術活動去創造信義商圈的魅力。我們希望,透過街頭藝術,讓原本由商品與高樓大廈堆砌出來的信義商圈,轉變成為帶給民眾歡笑與情感的文化園地。創造豐富與獨特的城市體驗,才是信義商圈永續發展的資產。

  在吵藝術節,張忘將街頭的表演藝術帶進了信義商圈,造成相當大的轟動。我到現在仍舊記得,民眾當時跟街頭藝術家互動的興奮景象。至今二年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張忘跟他的劇團依然在那裡表演,而且他們發展的版圖不斷在擴大,足跡甚至遠到歐洲。他們認真與專業的表現,讓街頭藝術在台灣得到更多的肯定。

  這本書是張忘這些年來推動街頭藝術的心得報告,書中不僅有他對於街頭藝術的專業見解,他更是在書中傾囊相授街頭藝術的知識技能。近年來,台灣街頭藝術逐漸興盛,但是關於街頭藝術的專業書籍,其實並不多。不論是實務經驗,或是觀察觀點,張忘絕對能夠提供最好的內容。相信在閱讀完這本書之後,你會更喜歡上街頭藝術,願意跟張忘一起打造台灣街頭藝術的天堂!

劉維公

  台大社會系、社會學研究所畢業,德國特里爾(Trier)大學社會學博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專任副教授、專欄作家,專長是研究文化政策、文化經濟、消費社會學。著有《風格社會》、《風格競爭力》。

自序

愛上街頭藝術,會心人間天堂

  二○○二年,我造訪了美麗的希臘小島聖多里尼(Santorini),這個愛琴海小島有藍色的海洋、天空和白色的建築,是所有追求浪漫的人都想去的地方。島上小鎮依亞(Oia),是全島最適合看夕陽的地點,據說也是全球觀光客公認世界上夕陽最美的地方。毫無例外地,我也感動地看到夕陽,一個看完大家都會鼓掌的夕陽。就是在這裡,內心霎時體會到,如果人間真有天堂,這個天堂將是人所創造的,而且是順著自己心意、順著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所創造出來的,才是真的天堂。

地中海的人間天堂

  這個可能是柏拉圖筆下亞特蘭提斯遺址的小島,人民非常愛好自由。在依亞,我看到很多人騎著驢子,看到美麗的景色以及很特別的白色或粉色建築物,但卻從來沒有看到警察和清潔工。這是我遊歷過最有秩序、最乾淨、人民最和善的地方。仔細想想,人真的需要政府嗎?人必須在政治思維下被統治才是真正適合的一種世界嗎?依亞有商業的條件和環境,所以每個居民都願意努力去打造屬於他們心目中的天堂。大家都朝向一個目標,那就是把環境弄好、把小島自治的非常好,這樣就能吸引觀光客來,他們就可以活得很好。

  依亞的人民自然形成一種集體美學。房子有共同的色彩與形式,他們跟大自然爭取空間,從岩壁挖鑿洞穴,再從洞穴外面作出陽台,每一戶人家的屋頂其實是別人的陽台,每一個人的房子都是跟大自然爭取來的,不然就是跟鄰居彼此融在一起,不去強烈區分出彼此的界限。他們共同找出一種不規矩、不方正、自由的居住環境。從中,我看到的是一種最適合人們自由交談、共同生活的方式。

最單純的力量

  他們跟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時空裡,但彼此差別卻如此大。聖多里尼是一個遺世獨立的小島,島民是來自上一個文明的後代,或許骨子裡傳承了得天獨厚的文化DNA,這是身在台灣的我們所沒有的條件。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他們是如何每天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理想天堂。他們的商業思維,就是你有你的,我有我的,你需要我的,我就交換給你。這是一種非常單純的維繫力量,跟藝術家所害怕的或一般人所想的商業不一樣,在這種維繫中,彼此都是受人尊重而高貴的。如同聖多里尼的建築,幾乎全都統御在同一種美學底下,沒有政府或複雜力量的介入。他們在同一種美學、自由下,共同創造出一片和諧的空間,而這一切只需要一個再單純不過的人際互動關係──那就是彼此喜歡對方並尊重對方。

  依亞是一座山城,水資源珍貴,我在非觀光旺季的春天抵達,見到很多人正準備迎接觀光季的來臨,忙著蓋房子或粉刷打理空間。當有人在漆牆,鄰居就過來幫忙、給意見;當有人開始洗地板,水往下流,住在下面的人並沒有因為別人家的髒水流到自家而覺得不舒服,反而全部的人一起同時出來洗地,用同一批資源;夕陽西下時,很自然地,所有的人全都放下手邊工作,聚在一起欣賞美好的夕陽,當夕陽落入海中的那一刻,大家興奮地鼓掌擁抱,然後再繼續工作。在這片美好的景象裡,沒有看到任何力量需要被管束、被限制。似乎法律越完備的地方犯罪越多,反倒是商業越發達的地方人性越單純。在這裡,我所說的「商業」是一種相互尊重的關係。商家和觀光客都是其中一份子,就像街頭藝人在商街上,與往來的人潮以一種良性關係互相交流。

從希臘小島到街頭藝術

  在聖多里尼所感受到的精神,讓我發現街頭藝術原來就像在內心創造一個天堂。因為從事街頭藝術的兩大特點──一是解放空間,二是解放人性,正是打造天堂的條件。街頭藝人由一個完美的數量構成美感,無形中美化空間,創造空間美學,也帶來了空間自由。在同一時刻,也跟人心和人性進行交流,跟別人和自己同時對話。這時已分不清誰是打賞者?誰是觀眾?誰是表演者?彼此間沒有太多距離。就像聖多里尼的空間環境,每一戶的陽台其實同時也是別人家的屋頂;一戶人家的側門或後門,可能相鄰到另一戶的大門。要出門大家走同一條路,這一條路是共同營造出來的,每一個空間都分不出是你家還是我家,而是彼此共同擁有。

  從希臘小島到街頭藝術是一個有趣的體驗過程。街頭藝術也同樣必須在人心能夠互相交流、空間可以自由使用的地方,才能夠存活。因此當我從事街頭藝術的同時,也正在創造屬於自己的天堂。從街頭藝術的觀察者到實踐者,最大的體會是似乎解放了身為藝術家的身分與魔咒。對一個藝術家來講,彷彿天生就是要悲苦,要經歷別人領略不到的東西,要挖空心思、要沉潛,或者要過一個比較痛苦的生活,要讓自己悲苦遺世甚至不容於社會,才有辦法做出好創作,這些東西有時候並非那麼快樂,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是不是會產生那麼強烈的力量回饋到創作仍是未知,但一定沒辦法百分之百回饋到我的觀眾。

  身為一個創作者,不管是一開始的美術創作或是後來的劇場創作,能夠對我的作品產生回應的人群其實非常有限。但是在投入街頭藝術之後,魔咒解除了。這個社會並沒有給藝術家多少舞台,藝術家其實也沒對社會付出多少貢獻,在台灣的社會結構中這是一種惡性循環。藝術家越是不願意付出,社會對藝術家就越不懂得尊重與回饋,結果藝術便無法分享。從事街頭藝術之後,我才了解到其實錯不在群眾,而在藝術家本身,當藝術家不想接近群眾,就不能怪群眾不瞭解自己。倘若藝術家從不曾讓群眾感動或快樂,自然也無法做出感動自己的作品。

解放空間、解放人性

  對我而言,藝術已經不再是挖空心思的事,個人的藝術專業技巧早已磨練成功,跨足街藝表演更是綽綽有餘,只要把心打開就可以,我期待帶領很多藝術家一起把心打開。因此,二○○五年十二月,我開始進行「神遊記」街藝創作計劃,一手包辦角色、服裝與演員訓練,開始將心力投注於街頭藝術,希望能改造城市風景,台北信義商圈也因而轉變為台灣第一個都會街藝廣場。

  我的一位同學是中部知名雕塑家,以往他對我的表演藝術相關工作不表認同,覺得不務正業,但是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他慢慢才了解其實我做的事情非常有趣。因此,他不但不再懷疑或指責,反而加入街頭藝人的訓練,演起其中一個角色藍星人。他曾在演出後有感而發地說,「街頭表演真的不是賺錢的工作,而是學習跟自己對話。」過去的他,只有不斷做創作賣作品,但卻從來沒有去細細體會如何和人交流;現在,當他著裝面對群眾,群眾對他打賞的那一刻,意義不在錢,而在發現前所未見的自己。這個珍貴的經驗間接回饋到他的藝術創作上,同時間也在他的內心造成一些迴響,可能啟發他開始走向群眾,而不只是當一名藝術家。

  現在的我,必須帶領很多表演藝術界的舞者或演員開放自己,忘記自己在舞台上的尊貴進入人群。從事街頭工作必須釋放每一個人內在的堅持和無意義的防備。穿著「神遊記」服裝站上街頭的當下,雖然外表看似穿著防備的外衣,內心卻早已卸除心防。這樣的體驗,讓我意外地在年近半百時,找到了生命中可以一步步去接近、去營造的天堂世界。也因為街頭藝術,讓我理解如果人世間真有天堂,它將是人創造出來的。這個天堂絕不是一蹴可及,順著他人、為著別人而創造的,完全是依照自己的心願意志一步步走下去。我們往往太在乎要為別人做點什麼。有人創造天堂是?愛人、為下一代,其實當你為自己創造時,無形中就留給下一代、留給身邊所關懷的人一個美麗的境界。當人願意把自己內在的靈性透過街頭藝術去互動,空間就會因此改變,人的內心和自我也會跟著改變。

回到街頭

  街頭藝術的表演型態,在人類文明中已有超過幾千年的歷史,不管各種交通工具如何發達,或是高科技電子產品如何吸引人,甚至是虛擬世界,或是未來一千年人要如何彼此交流?所有的答案還是回到街頭!一個人必須回到共同居住的環境中,回到一塊自由的、有城市美學的空間,在其中自由交朋友,找回自己的內心,覓得到心靈可以休憩的地方。這就是我從事街頭藝術一直省思的一個重點。

  一個街頭藝人可能?了三餐溫飽、為了賺更多生活費而上街頭,也可能只想展現藝術才華,或者想感受三五藝術好友一同上街的樂趣,但這些動機都不可能是維繫街頭的力量。當一個人不虞匱乏的時候,當他的藝術創作可以進到劇場或美術館的時候,這個街頭藝人還會上街頭嗎?答案是:不會。因為當街頭藝術被看成一個過程、一個踏腳石、甚至是一個遊戲場,就不會被視為永久的地方。那麼一個街頭藝人長駐街頭的永久力量源自於何處呢?就在跟群眾心靈之間的地帶,我稱之為「自由」。

  以前的我很怕人潮,不愛逛街,可是現在當我著裝站在人來人往的街上,被幾十個人包圍,內心反而是安靜的,似乎沒有聽到任何雜音,只聽到自己的聲音,也看不到別人,只看見自己。也許真正寧靜的力量,是在人聲鼎沸、眾人喧嘩的廣場上,因為只有在那個地方,每個人的心都是一樣自由的。城市的美感或城市的風景,極可能就是因為有街頭藝人站在那裡,而讓城市柔美了,把人與人之間混亂緊張的心緒緩慢下來。這應該就是街頭藝術最大的魅力,也是讓我持續做下去的最大動力。

城市的改造

  平日我除了不斷觀察、不斷研究、甚至不斷扶植新的街頭藝人之外,最關心的其實是城市的改造,什麼時候才能看到台灣的街頭美學?信義威秀影城到新光三越的香堤大道,過去剛開始發展街頭藝術時,很多街頭藝人,特別是街頭畫家,會把攤位設在比較靠近騎樓的位置,把中間走道留給街頭表演和群眾。可是現在大家的位置一直往中間靠攏,好像越往中間才越有人潮,結果空間就開始混亂,人跟人之間的擁擠讓空間失去美感。我不禁感慨,?什麼台灣人沒辦法像聖多里尼的島民,每個人找到彼此之間的秩序,知道只要把最多的空間、最多的美感留給群眾和消費者,那麼每一個人的位置就是最完美的。如果勉強去跟群眾擠位置,以為最靠近群眾就有最大商機,那麼當每個人都這麼想的時候,自由和諧的力量就立即消失。

  我可以逆勢而起,在當初信義商圈沒有街頭藝人進駐時就去改造它,可是人們什麼時候可以順勢而為呢?今天的政府能夠做的,就是儘快明確規劃空間,但是政府的力量永遠薄弱。然而我們無法等待,除了政府之外,還需要更多人一起來思考並行動,大家或自我省思,或與人互動,或跟環境共存,最多的時候還是要跟群眾交心,才可能在空間的自由和美感裡,以街頭藝術打造每個人心中的天堂。

張忘2008年6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