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公共藝術觸擊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034946
倪再沁
藝術家
2008年7月01日
83.00 元
HK$ 74.7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空間景觀.公共藝術
* 規格:平裝 / 184頁 / 15*21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空間景觀.公共藝術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追溯、紀錄、批評、建言
貼近台灣公共藝術之起源、脈絡與現況
為台灣公共藝術體質把脈的參考手冊
公共藝術在台灣,已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各地也都有不少民眾所熟知的公共藝術作品,但究竟什麼是公共藝術?什麼是好的公共藝術?公共藝術在台灣發展的過程及其利害得失又是如何?公共藝術的問題很多,總的說來,我們常常只是拼命在「設置」公共藝術,卻很少對之檢討和反省。本書所論皆為台灣公共藝術多年來遭遇的切身問題,有批評,有建言,是進一步認識公共藝術、也是進一步策劃公共藝術的重要參考手冊。
作者簡介
倪再沁
1955年生於台北縣。現任東海大學美術系教授、台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席德進基金會董事長、台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美研所所長、東海大學文學院院長、東海大學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院長。
著作包括〈藝術初體驗〉、〈公共藝術觸擊〉、〈台灣當代美術通鑑〉、〈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灣美術論衡〉、〈台灣公共藝術的探索〉;〈山水過渡〉、〈水墨畫講〉、〈美感的探索〉、〈美感的魅惑〉等四冊。
曾於海內外舉行個展二十餘回,作品為國美館、北美館、高美館及海內外藏家所典藏。
目
錄
序 公共藝術觸擊
第一章 造形藝術的文化價值
第二章 十年磨劍
第三章 遠觀、近看公共藝術
第四章 台灣公共藝術的浩劫
第五章 公共與藝術的對話
第六章 公共藝術執行與評審的落差
第七章 兩岸公共藝術的藝術特質
第八章 觀遊西湖──西湖的建設與藝術工程
第九章 走看台北公共藝術
第十章 公共藝術的多元形式
第十一章 打開公共藝術的視野
第十二章 公共藝術的公民論述
第十三章 台灣公共藝術的困境與出路
第十四章 台灣公共藝術的變局
第十五章 校園放牧 一個由下而上的成功案例
附錄 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書一例
序
公共藝術觸擊 倪再沁
在公共藝術正方興未艾的時刻,我是那個專門挑毛病然後寫文章批判的公共藝術反對黨,這些年來只要有看不順眼的公共藝術我就會火冒三丈然後發而為文,由於大多是短文,所以很容易被報刊接受,因常被主管部門視為異議份子。
具有批判性,有時候也頗具正面意義,因為要指責別人的錯誤至少要花點時間去研究缺失何在,此所以在檢視所謂的反對聲音後,往往可以得到除弊興利的藥方。這是像我這種火力旺盛的批判者所最期望的結果。有幸的是,台灣愈來愈民主,也愈來愈開放,許多曾經是刺耳的「建言」,後來竟是政策轉向的關鍵力量。
印象最深刻的是多年以前,主編公共藝術年鑑的黃健敏打電話邀稿,我說我不會為政策護航,尤其是公共藝術,我有非常多的意見……。不料黃健敏說「隨你怎麼寫,儘管批評」,我說官方出版物怎麼可能容我如此,黃健敏才告知是文建會內部指定我寫,讓我暢所欲言。結果,我強烈責難公共藝術的文章竟然是公共藝術年鑑的首篇論述z。此後,每年的公共藝術年鑑都讓我在官方園地大放厥詞,想來還蠻過癮的。
寫公共藝術,都是就事論事,所以少有長篇大論,但幾年下來,也累積了不少篇章,扣除在報紙上發表的短文,算一算還有一些值得回顧也值得反思的論述,於是有結集成書之舉。在這本書最後附錄了一篇當年曾經參與公共藝術設置案的計畫書,裡面有些天馬行空式的策展理念,即使到今天還算是先進的,從中可見我的公共藝術理念。
說實在話,公共藝術在台灣是不斷因時因地而制宜的政策實踐過程,這裡面固然有令人搖頭嘆息的部份,但也有值得嘉許的成果(這部份官方出版物已經多次表述,所以我不必多言),最精采的是近二十年來,從政策的萌芽、宣揚、立法、示範……,乃至檢討、修法,這一路走來,充滿了夢想、現實、挫折、徬徨、奇想……,真是崎嶇又驚異的冒險之旅。
書名《公共藝術觸擊》,因為觸擊就是棒球場上的犧牲短打,感覺上我的文章也是犧牲自己的良善形象,成就公共藝術邁向大道,而這些簡短而快速的文章也有對公共藝術致命一擊的些微功能,果真如此,那麼這些年的善盡言責也就有代價了。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