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看房子

看房子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6742958
西西
洪範
2008年9月26日
120.00  元
HK$ 102  







* 叢書系列:洪範文學叢書(301-350)
* 規格:平裝 / 29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洪範文學叢書(301-350)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從莫內的鮮黃飯廳到舒伯特的紅龍蝦房子
從卓古拉的吸血鬼城堡到伊朗的神秘沙漠泥城
從荷蘭的積木蜂巢屋到德國的蛋糕美術館……

旅行要趁早,趁還跑得動。青春結伴,正好旅行……
「這本書可說是這些旅行的筆記,斷斷續續,寫了許多年,再整理一下,發覺自己旅行時最有興趣的,多年來始終是看房子,有的為了房子本身,有的是為了住過房子的人。各有各好看。」
── 西西

  西西的興趣與學識廣博而深入,於建築的涉獵甚具心得。《看房子》是她多年來旅行歐、亞、中東等二十餘國,專注於「看房子」的小品散文:細說藝文名家故居、著名歷史建物,以及新奇突出的現代建築……出入中外,悠遊觀賞。

  除了評析外觀結構之美,更詳述相關歷史背景、人文淵源,引出無窮的知識與趣味。全書配置精美彩色照片,圖文並茂,令人驚艷。

作者簡介

西西

  廣東中山人,一九三八年生於上海,原名張彥。香港葛量洪教育學院畢業,曾任教職,現專事文學研究與創作,為香港《素葉文學》同人。

  著作包括短篇小說集《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鬍子有臉》、《手卷》,小品散文《像我這樣的一個讀者》、《花木欄》等(均洪範版),並主編八十年代大陸小說選多卷,洪範印行,深獲讀書界佳評。



建築

  什麼是建築?如何品評建築?最好讀一下義大利布魯諾?賽維(Bruno Zevi)的《建築空間論》(Architecture as Space)。全書不過一百多頁,但只讀開首的十多二十頁,已?我們認識建築了。賽維說:目前既缺宣傳報導優秀建築的良方,也欠制止建造討厭建築的善策。這話至今適用。電影和書籍都要經過審查,卻沒有一套能夠制止建築和城市瘋狂發展的制度。這比出版一部黃色下流的小說,其壞影響要深遠得多。任何人都可以隨意關掉電視,離開音樂會,不上電影院,不讀也不買某一本書,但沒有人可以閉上眼睛,抽離那置身其中的生活環境。

  的確,公眾關心電影、電視、音樂、繪畫,要比關心建築多。冷漠的結果,大家只好受各種惡劣的樓房所困。賽維寫建築,就是要公眾張開眼睛,看看自己周圍的樓宇、房子,因為我們生活在建築物內。

  回到最簡單的問題:什麼是建築?建築是由地板、天花和四面牆圍起來,供我們作息的空間。建築物和雕塑最大的不同是,後者是封閉的。我們不可能生活在雕塑裡。金字塔是建築,因為那是法老王的居所﹔但方尖碑不是建築,因為我們不能走進方尖碑裡。

  那麼,好看的建築就是好建築嗎?難看的建築就是壞建築嗎?好看與否,不是建築好壞的評定標準,建築要看空間,空間怎樣調配才是裁定的標準。空間,是建築的主角。



  空間是建築的主角。所以,建築不適用看待繪畫或雕塑的方法去判斷。建築有內部空間,繪畫和雕塑沒有。我們不可能走進畫裡去,雕塑也不行。但建築可以讓人入內散步、生活、感覺。如果光有漂亮的外殼,而內部窄狹、低矮、沉悶、呆滯,不算好建築。即使魚缸、犬舍、鳥籠,也得看內部空間能否令動物禽鳥生活得舒適。怎麼知道動物禽鳥生活得舒適?很簡單,你看牠們是活潑好動,抑或呆滯失神就是了。先是空間,其次才是外貌。

  我們常常說,古希臘的神殿,例如巴典農是傑出的建築。但依賽維的《建築空間論》來看,是不正確的。因為那神殿即使有最出色的尺度和外貌,內部空間卻非常糟糕,整個神殿只有很小的內殿,供一二名祭司進入,反而殿外的柱廊,可容許多人站立。賽維認為,巴典農是件「非建築」的藝術品。它的功用不是讓公眾走進殿內崇拜,而是留在殿外的廣場上。整個雅典衛城才是祭祀的場所,神殿本身,就像雕塑,跟神的寓所連在一起。雅典人喜歡戶外生活:露天的劇場、運動的競技場,祭祀的廣場也不例外。

  到了羅馬時代,公眾才轉入室內,室內的空間也變得異常寬闊:大浴場、大住宅、大教堂。善信不再留在戶外,而是進入巴斯力卡,和希臘完全不同了。巴典農神殿的內部空間儘管貧乏,另一面卻彷彿提醒人不要忽略外面的群眾,外部的空間。



  沒有內部空間的,例如方尖碑、噴泉、凱旋門,可以是藝術品,但不是建築。建築好不好,就看空間處理得好不好。香港中環的中銀,如果沒有內部空間,就變成方尖碑了;這幢樓房,看上去窄窄長長,進入內部反而另有瞄頭,樓底非常高,一支柱可以長達三層樓高。貝聿銘在北京另一作品香山飯店的大廳,異常寬闊,那是蘇州拙政園四面廳的格局,四通八達,天頂漏光。香港半島酒店那種門口一個,圍牆四面的大堂,就略輸空闊感;但半島有一條兩面暢通的走道,又變得開朗了。

  建築物是實體,有牆,構成邊界,因此產生兩類空間。一是內部空間,由建築物本身組合;一是外部空間,由建築和它周圍的東西形成。外部空間也是城市空間。尖沙口且文化中心的建築群,我們總說不漂亮,沒有氣派,看來似浴室,窗子欠奉,浪費海景。不過平心而論,外部空間其實並不太差,尤其是面海的一邊是闊樓梯和平台,坐在那裡的日子可以看海;它應該比羅馬的西班牙石階更有味道。電影節時看露天電影也蠻舒服。我就坐在那裡看過木偶戲。銅鑼灣的中央圖書館的外貌同樣令人皺眉,但館旁的一帶闢為行人道,卻是不錯的外部空間。

  許多街道到了周日列為行人特區,這是商店意外的收穫,公眾也增加了活動的空間。我們的外部空間被車輛霸佔得太多、太久了。關於建築,屈米(Bernard Tschumi)又怎麼說呢?他叫我們注意間隙。

後記

西西

  旅行要趁早,趁還跑得動。青春結伴,正好旅行,而不是還鄉。旅行是快樂的,二、三十年前和十個朋友夏天西走絲綢之路;冬天則上黑龍江看雪,我至今仍然歷歷在目。然後,七個朋友到京都看櫻花;六個朋友去看吳哥窟。我也記得與小甘到蘇州坐三輪車遊園,一路從拙政園到寒山寺。當然,還有許多次和朋友歐遊,坐歐洲火車;以及到中東看清真寺、看地毯,豈不難得。

  這本書可說是這些旅行的筆記,斷斷續續,寫了許多年,再整理一下,發覺自己旅行時最有興趣的,多年來始終是看房子,有的為了房子本身,有的是為了住過房子的人。各有各好看。這書的許多照片,其實是朋友拍下的,包括甘玉貞、梁滇瑛、何福仁,謝謝他們;尤其是近年右手不靈,要朋友代勞。我的旅行,許多時也獲得朋友的慷慨資助。

  同時要謝謝陳天授先生的美術設計,我喜歡他的設計,原來書本每一頁的文字和圖片也是一個房子,有內部外部空間,以及變化無窮的空隙。曾有一個朋友這樣問我:為什麼一定要給洪範出書?我的答案是,從紙張、字體、編校、美工等等,洪範讓我體會到甚麼是嚴謹認真的專業態度,一種文化傳承的精神。而且多年合作,出一本書,就好像一次結伴的旅行,是愉快、難能可貴的經驗。

我喜歡這本書,希望讀者也喜歡。




其 他 著 作
1. 縫熊志
2. 縫熊志
3.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4. 我為什麼要上醫院
5.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