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生涯發展與規劃:為職涯發展做準備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189034
王淑俐
揚智
2009年3月01日
100.00 元
HK$ 90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心理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18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心理學叢書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謀職的技巧,因時代不同而須「更新」。但,有些真理與態度是不變的,甚至「歷久彌新」;有些則賴自我調適,才能「適應」職業環境的變化。「職涯發展與職業倫理」,在大學階段就要開始準備,包括心理建設與實力培養。
「職涯發展」方面:「學歷」不等於「實力」,「高學位」不一定有「工作機會」;惟有找到自己的興趣、確定目標,才能走出真正的康莊大道。一定要積極學習,「轉角」就是成長機會;要具有積極主動、靈活自信的態度,才能展現自我,「身心健康」的價值不下於學歷與證照;工作技巧、溝通能力,也是職涯成功不可或缺的條件;最後,就是要做好「求職」及「面試」的準備,讓別人看到裝備好的自己。
「職業倫理」方面:要具備「高規格」的個人品格與道德,謹遵職場的工作倫理、人事倫理與服務倫理,才能使雇主與受雇者、提供服務與被服務者、企業與社會之間,相互信任而共創「雙贏」局面。
作者簡介
王淑俐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經歷:台北市建成國中國文科教師、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程中心專任教授及學生輔導中心主任、世新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現任:世新大學、文化大學、台灣科技大學、政治大學、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教育大學兼任教授
著作:《理解與寬恕——學校溝通事件及解析》(揚智,高強華教授、李玲惠校長等合著)、《你的溝通有沒有用?——教師及父母的說話效能》(心理)、《心中有藍天——讓你我的情緒更清新》(師苑)、《情緒管理DIY》(黎明)、《心理健康維他命》(黎明)、《有話好說——邁向圓融的人際溝通》(南宏)、《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揚智,與鄭佩芬合編)、《生涯計畫與時間管理》(南宏)、《家庭會教人——從家庭的打擊中站起》(南宏)、《別以為豬都好吃懶做 ——創意生涯與時間管理》(頂點)等近50本的著作。
目
錄
PART 1 職涯發展 1
第一章 學歷與實力──「學位」不等同「工作機會」 2
第一節 學歷的意義 3
第二節 預防失業 8
第三節 自主的生涯規劃 11
第四節 從困頓中成長 19
第二章 找到興趣、確定目標──走出自己的道路 25
第一節 從「好奇心」出發 26
第二節 生涯諮詢 34
第三節 堅持自己的夢想與熱愛 36
第三章 執行力勝過好點子──「四兩撥千斤」的工作技巧 43
第一節 執行力是臨門一腳 44
第二節 執行力之一:企劃能力 46
第三節 執行力之二:做事方法 50
第四節 執行力之三:時間管理 52
第四章 積極學習──轉角就是成長機會 59
第一節 大學生的學習問題 60
第二節 讀大學是為了甚麼? 66
第三節 善用大學的資源 71
第四節 如何突破學習困境? 80
第五章 積極主動,靈活自信──身心健康的價值 97
第一節 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別 98
第二節 情緒管理與成功人生 102
第三節 控制消極情緒、培養積極情緒 106
第六章 溝通能力──會做人,才能把事做好 115
第一節 溝通的價值與技巧 116
第二節 大學階段如何學習溝通 120
第三節 團隊合作與衝突管理 130
第四節 公開發表能力的練習 134
第七章 求職及面試的準備 141
第一節 新增行業的認識 142
第二節 如何獲得職業資料 146
第三節 求職及面試的準備 148
第四節 履歷表示例 153
PART 2 職業倫理 161
第八章 職業倫理的意涵 162
第一節 職業倫理的必要 163
第二節 職業倫理的範圍 168
第三節 違反職業倫理與道德的行為 171
第九章 高規格的個人品格與道德 177
第一節 態度決定高度 178
第二節 誠意、正心、修身、齊家 184
第三節 「禮」即「理」──生活及職場的禮儀與道理 190
第十章 職場工作倫理 195
第一節 隨時「更新」工作態度 196
第二節 改變就業的觀念及態度 199
第三節 「物超所值」的工作態度與表現 202
第十一章 職場人事倫理與服務倫理 207
第一節 同事倫理與實踐 208
第二節 團隊合作與衝突管理 212
第三節 服務倫理的意涵 219
參考書目 223
序
序文
近來出現許多「大學生素質低落」的訊息,加上適逢世界性「金融風暴」或「金融海嘯」的歹年冬時機,似乎更不利於大學畢業生的職涯發展。因為畢業即失業,有「畢」業生自比為「斃」業生。為了「避風頭」,不少大學生選擇繼續升學,以為研究所學歷可為謀職加分;或「期待」等拿到碩士文憑時,景氣寒冬已經結束、經濟重新復甦;否則,就繼續唸博士班吧!
等待外在環境變好,或寄望高學歷、名校文憑可以獲得「重用」,都是不切實際,而且「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想法。因為,即使很有辦法的大企業家如郭台銘、張榮發等,也無法預言景氣何時回溫;卻很有「危機意識」的說,景氣下滑的程度「深不可測」,比想像中還要嚴重三倍。而台大校長李嗣涔也在畢業典禮上,提醒大學入學時第一志願的台大菁英:「你的態度決定你未來的高度,在職場上一定要謙虛、敬業、不諉過、守時、處處為人著想。」
所以,不論外在環境如何,或自己的「出身」(是否為名校)及學歷,職場決勝的關鍵還是在「自己」!也就是說,「何德何能」讓老闆重用你、受到顧客的青睞?若不能好好的自我管理與經營,而繼續活在虛無縹緲或醉生夢死之中,很快就會嘗到「失業」的痛苦。
謀職的技巧,因時代不同而須一直「更新」。但,有些真理與態度是不變的,甚至「歷久彌新」;有些則須不斷的自我調適,才能「適應」職業環境的變化。
其實,「職涯發展與職業倫理」這個主題,是所有年齡的工作者,都需要注意與精進的;只是初踏入職場的新鮮人,問題難免較多,所以有必要在大學階段就開始做準備,包括心理建設與實力的培養。
在「職涯發展」方面,要知道「學歷」不等於「實力」、「高學位」不等於「工作機會」;惟有找到自己的興趣、確定目標,才能走出真正的康莊大道。到了職場這個社會大學,一定要積極學習,「轉角」就是成長機會,要懂得轉彎。積極主動、靈活自信,才能展現自我,所以身心健康的價值不下於學歷與證照。執行力勝過好點子,具有「四兩撥千斤」的工作技巧,才能「事半功倍」、「賓主盡歡」。溝通能力也是職涯成功不可或缺的條件,會做人,才能把事做好。最後,就是要準備好「求職」及「面試」的事前作業,讓別人看到已裝備好的自己。
在「職業倫理」方面,要具備「高規格」的個人品格與道德,僅尊職場的工作倫理、人事倫理與服務倫理,才能使雇主與受雇者、提供服務與被服務者、企業與社會之間,都能相互信任而共創「雙贏」的局面。
「書到用時方恨少」,是失敗者當年沒有多學一些的懊悔;所以,真正聰明的你,必能「舉一反三」。不論進入職場前後,均能不斷「自我突破」、「精益求精」。這部分「複雜的人際關係」,更是大學生要積極「脫胎換骨」的地方。真高興許多大學與職場之在職進修,均已注意到這一領域。很樂意與志同道合者共同勉勵。
王淑俐 2009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