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我們體內的提婆達多:菩薩道上的棘刺

我們體內的提婆達多:菩薩道上的棘刺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458156
梁寒衣
香海文化
2009年5月21日
73.00  元
HK$ 62.05  







* 叢書系列:人間文學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4.7*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人間文學


宗教命理 > 佛教 > 生活佛法









  《我們體內的提婆達多》是今年(2009年)獲得「中國文藝獎章」小說獎梁寒衣,繼《優曇之花》、《丈六金身,草一莖》之後的重磅力作,集結了作者在山中修行創作的精華文章。

  提婆達多,是釋迦族的王子,阿難的兄長,佛陀的堂弟。他曾經是佛的傾幕者、追隨者;卻也是經典中最黝暗的迫害者、破毀者。負極的提婆達多以怨害佛陀而著名。湯泱的三藏十二部中再也沒有一名較之於提婆達多更為陰霾、毒慘、姦巧、邪詐、十惡不赦的魁首。

  然則,提婆達多,與其代表「嗔毒」或「怨害」,毋寧更象徵著「嫉妒」,一種基礎的,為人類普為豢養、普為耽嗜,亦至難覺察的寵物。

「提婆達多」象徵了一切行者必須戒慎的人性,以及人性的岔道與瘤刺。

  全書二十二則富含思惟的文字,約五萬字,共可分為「行者之棘」、「金上的瘢痂」、「越彼炎燎」及「勝鬘夫人的創口」等四個篇章,內容闡釋了修行者內面的坑窪與硫酸,棘戟與流網──行者如何從一名完美的門徒,變身為腥烈的迫害者;一名「法的追尋者」,質變為「法的破毀者」。深入瞭解了「提婆達多」,行者將能敬慎遠離修行的岔道與魔障。

本書特色

  本書是留給「自覺者」的,是為所有清明內省,願意追尋生命,洞察自我,剖析自我,裁割、刪減自我的人類而書寫。全書22則富含思惟的文字,化為一幀幀曼妙、莊美、典麗、而深穆的寶相長卷,如翻讀著古美的畫冊。

  一則則撼動人心的文章,發人深省的文字,處處閃耀著智慧的靈光,將讓您敲開生命的另一扇門。這是一本「覺照者之書」,引領我們通向烈火,打造一朵金剛不朽的火中蓮華。

  修行,即從「殺一己的天然」開始。本書明白揭示:菩薩道,是一條走於棘刺之中的莊嚴之道。行者必須智眼明擇,善於洞察自我以及諸般人性的棘刺,唯有以大決心、大智慧、大隱忍、大精進,突破棘刺,翦除棘刺,拔除、掃盪棘刺,始見修行的真力道。

  作者隱居山中,修行創作,其由修行而來的文字境界,高妙玄美自成琉璃世,其作品特色以南、北傳佛法為核心,詮釋禪學心靈,冀圖將宗教文學帶入現代文學領域的「佛化」創作。

  因此,梁寒衣的作品宜以「優雅的慢板」從容閱讀;在字裡行間,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有時會在某一句話上徘徊許久,有時也許會讓心緒慢慢沉澱下來,從一字一句咀嚼的過程中,觀照生命的細微處,從中體會生命的真理,讓生命之花的香氣與光彩盡情綻放!

作者簡介

梁寒衣

  台大外文系畢。曾參與高棉、越南的難民救援工作;異域目睹的生存死亡觸發了她人道思考的寫作動機。出生禪門,以直了生死為本務。修持因以禪門為髓腦,以華嚴瀚海為終極。

  蟄隱山茨十數載,參究《阿含》、《楞嚴》、《維摩詰》、《華嚴》、《大涅槃》等南、北傳教典諸部。1999年開始,陸續於寺院、講堂、禪學中心,弘講《勝鬘經》、《六祖壇經》、《佛祖道影》、《證道歌》等諸部,並擔任文學與禪學指導。

  曾獲1989年「聯合文學」小說中篇推薦獎。1996年「普門文學」短篇小說獎。2009年「中國文藝獎章」小說獎。著有《上卡拉OK的驢子》、《赫!我是一條龍》、《黑夜裡不斷抽長的犬齒》、《一個年輕的死》、《將名字寫於水上》、《雪色青缽》、《水仙的炎鏡》、《迦陵之音》、《無涯歌》、《優曇之花》、《丈六金身,草一莖》等。



【推薦序】
6不著世間如蓮花,常善入於空寂行 / 蕭麗紅
【自序】
9瘤刺與蓮華 / 梁寒衣

卷一 行者之棘
22破蔽的袈裟
26知煩惱
30我們體內的提婆達多
38糞蟲與僧侶
46米蒂亞與伊迪帕斯
54壓抑-生命的棘刺與穿越

卷二 金上的瘢痂
68微細的金垢
74黑水蛭與白水蛭
86托缽
96戒禁取—在祥林嫂佇立的河岸,鋸成兩半的靈魂

卷三 越彼炎燎
106卜居
112雪色欲儼
118吉野之櫻
122吃人
128牧神之舞與解脫之舞
134「我所鳥」的無盡命名與遊戲
142不射第二支箭
148骷髏拜年

卷四 勝鬘夫人的創口
156心如芙蓉—關於「善妙女化龍」的女性迷思
162自黏標簽—從癡有愛,則我病生
172與屍體的一段偕行
180覺悟之花,平等散落



推薦序

不著世間如蓮花,常善入於空寂行
◎蕭麗紅

  與寒衣的緣起,是師父,老人家在時,每年三月都回台講經,有那麼一年,忽然想著怎麼沒多找幾些人分享法喜,在阿盛的一本書上,寒衣與我同列其中,作者提到她學習佛法,……於是要了電話打去邀約,誰知這位小姐整日禪坐,不雜用心,留下答錄機,也就罷了,且看因緣。

  過了一年,沒有動靜,而第二年,師父準時三月回來,事已隔一年,為同一件事又打電話,只為了請人家來聽經;上回大概時間已過,這一回連絡上了,二人因此成了法友。寒衣喜歡古裝打扮,當她從古老清朝房子走出來時,令人有武俠片女俠現身的錯覺。

  有一年,兩人約好到郊外的森林古道走,她身輕如燕,我乾脆騎腳踏車載她,山路有坡度,旁邊有小水塘,車子一直滑行不必踩,春天的季節,風吹甚涼,有些像卡通片的畫面。

我以為載了個古裝女俠,她卻說:「和尚我怎麼怎麼……」(註)
喔!原來後座載的是入定老僧!

  印象特別深的是我講「因孺童」的故事給她聽,因孺童是佛弟子裡,黠慧第一,佛在他結婚那天一早未迎娶前,把他度化出家,有這麼一首偈頌說他:

靜坐調息修梵行
一切世間累皆捨
即是淨志沙門僧

我初聽師父講這頌時,特別感動,寒衣說她也是;很多感動加集時,就成了交情。
我們兩個說是朋友,三年難得見一面,打電話有時一說一、二個小時,
她問:你師父教你們什麼?
師父講止觀,講四念住,唯識……
哦!天台宗,跟我有因緣。

  她大概就是個雲淡風清的人,來塵世見習一翻,了知世間諸苦,悲心愈重,既深思對治,才更覺悟。沒有佛法,所有的苦難無解答處。

  知道這本書,寒衣是抱病完成,真是難為而為,難行而行,應該誠心摯意隨喜這份功德,因而有此一誌。

二○○九年四月
(註)弘一大師謂「居士,便是在家的和尚。」




其 他 著 作
1. 丈六金身,草一莖
2. 水仙的炎鏡
3. 雪色青缽
4. 將名字寫于水上
5. 26位名人禪修經驗
6. 一個年輕的死
7. 赫! 我是一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