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向佛陀學管理:有效解決企業九大難題的佛門管理法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487088
慧曼法師
八方
2009年6月16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How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7*23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How
分
類
宗教命理
>
佛教
>
北傳佛教
同
類
書
推
薦
淨土心要(2):誓證念佛三昧
淨土心要(1):普勸同生西方
佛教中國化思維九講
彬縣大佛寺:唐代佛教石窟的考古學報告與研究(二冊)
簡明中國佛教史
內
容
簡
介
世上有千年的寺廟,卻少見百年的企業!
現代企業與管理的最佳範本──佛門管理法則
追求永續經營是每個企業的目標,
卻也是許多企業經理人參不透的大學問。
你,是不是也為這九大難題而煩惱:
為何常常留不住員工?
如何建立團隊精神?
如何作一個CEO?
如何維護管理倫理?
如何用人不疑?
為何員工說:「沒問題」,一定出大問題?
員工為何總是犯錯,卻很少認錯?
如何制定行為規範與思維訓練?
這些問題,都將在書中透過佛門的管理理念,來告訴你該怎麼做。
文明其行為,非常其思維
這是一本寫給所有人看的書。這裡所講的「所有人」,包括兩大範疇:一,指那些所有能夠主宰自己所在環境的人,包括企業、企業部門,乃至家庭中的CEO們;二,指那些所有能夠、正在準備能夠,或者希望能夠規範自我行為──管理自我並成就自我的人。
佛教的教育是生動而活潑的,佛教也極注重人的個性,同時又強調行為的規範。這似乎是一對矛盾,然而這一對「矛盾」在佛教內部卻能有機地並存著:行為符合規範,是對社會人的基本要求。但是,如果人的思維、觀念都被規範化了,人就沒有了創造力。而規範的管理及其創造力的保持,是佛教寺院乃至其他宗教教堂管理歷千年而不朽的實質所在。
因此,對於佛教而言,由戒律和破除執著的經典所共同架構起來的佛學系統,就在時時告誡人們,要「文明其行為,非常其思維」,以確保自身的創造力。否則,就只能遭遇到當頭棒喝。這樣的理念在佛教寺院管理中通行至今。
您在閱讀這本書時,一定會注意到「世界上有年逾千載的道場,卻少見千年的企業」這句話,那麼無論是會意還是不屑,都不妨有這樣一個觀念在思維的音弦上撥動一下:「是嗎?如果現象確然,那麼,又是為什麼?」企業管理與培訓也能夠像寺院管理一樣,「將納稅、福利員工、捐贈社會慈善作為事業,將建立有效管理作為家務,從而完成企業自身的神聖化」嗎?
本書針對現代企業管理所面臨的文化問題進行討論,並按照佛教叢林建制和管理的思路,對其進行整體梳理,以期能有可資借鑑的管理思想與管理模式。
本書特色
世界上常見千年的古剎,卻少有數百年的企業。「寺院管理」是一個很不錯的管理課題。
此書內容是北京聯合智業企業發展研究院,於二○○五年委託慧曼法師針對參加職業經理人培訓的企業負責人,所做的「佛教寺院管理」講座內容集結而成。涵括:〈管理,從「心」開始〉、〈方丈與僧團(寺院CEO與他的團隊)〉、〈寺院管理有效性的實現手段與途徑〉、〈寺院教育:目的、責任、內容與形式〉、〈佛教在向社會民眾銷售什麼〉等五次講座的錄音整理。
作者簡介
慧曼法師
師諱普慧,字慧曼,號傳炬,安徽巢湖人。一九八二年五月依萬行和尚剃度於嵩山少林寺立雪亭。是年冬謹尊師命,前往開封古觀音寺,依淨嚴長老受沙彌戒;次年春更依淨嚴長老為得戒和尚、百馬寺海法法師為教授、鐵塔四瞻西法師為羯磨,心印、印信諸師為尊證,求受比丘戒,研習律儀及教理宗綱。此後,五下版納,九度入藏,求學大小諸乘;束裝負笈,獨步山川,飽讀四海人文。枯坐群冊,博覽諸史及內外典籍,親炙於觀空及東嘎.洛桑赤列仁波切座下,普被法乳之恩。
研究領域:漢藏宗教比較、宗教心理學及西藏天葬學。
現任:長安終南山佛教協會副會長、終南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長。
目
錄
自序 文明其行為,非常其思維
前言 千年寺廟常有,百年企業難得
難題一 和尚為何打不走?員工為何留不住?
「當頭棒喝」新解
和尚為何打不走?
員工為何留不住?
亞當.斯密和溫州商人的再認識
墨子.盧作孚.公司使命
「核心價值觀」不能只是一句口號
文化建設從企業家開始
難題二 從「僧眾」到「僧團」,建立團隊精神
齊達內的「鐵頭功」
禪宗與僧團的出現
「一○八人」組成的「僧團方陣」
僧團軟實力的來源:六和敬思想
請職、退職、圓職
難題三 向方丈學做CEO
老闆們心中永遠的「痛」
方丈為何無煩惱
外來的方丈好念經
議會決策與方丈權力
都監、衣缽和方丈的三角制約關係
「空降部隊」的再思考
難題四 管理切忌悖倫
油瓶倒了,不准扶
管理悖倫之一:上越下權
管理悖倫之二:下越上權
管理悖倫之三:邀寵
管理悖倫之四:同級越權
寺院如何維護管理倫理
難題五 疑人要用,用人不疑
李東生的反思
疑,還是不疑,是一個問題
「疑」之害
論跡不論心
「三不欺」的故事與啟發
德才困境
難題六 「沒問題」,一定出大問題
執行中的「question、problem、trouble」
寺廟執行中的「三如」
不教而授謂之殺
細節不能決定成敗
難題七 有效的執行力,來自凝聚力
向軍隊學習執行?
寺廟管理邏輯
寺廟凝聚力的來源
寺廟凝聚力的實踐方法:四攝法
寺廟凝聚力的維護與強化:僧伽六和制度
難題八 布薩,僧人能主動懺悔,你也能
犯錯容易,認錯太難
戒都不敢犯,怎麼修行?
布薩制度的立意與目的
「食我」
難題九 寺院教育:行為規範與思維訓練
寺院教育的真諦
小沙彌眼裡的管理
寺院管理能力教育的「三三制」
文明其行為
行為與制度的神聖化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