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

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034557
倪再沁
藝術家
2007年9月17日
93.00  元
HK$ 83.7  







* 叢書系列:藝術欣賞、美術論叢、美術行政、畫家專輯
* 規格:平裝 / 180頁 / 16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藝術欣賞、美術論叢、美術行政、畫家專輯


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史









  多重身分的「藝」者--倪再沁,美術館館長、藝術評論者、創作者、藝術教育者……身陷台灣美術書寫二十餘載,以百萬餘字,交織出台灣美術觀察系列--《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灣美術論衡》議題包含台灣的美術教育、後現代美術、當代藝術發展、美術文字工作者、美術環境變遷等,從點到面,流暢的文字、事件的申論、清朗的見解,構築出大視野的台灣美術生態之演變。

作者簡介

倪再沁

1955年生於台北縣
1997至2000年 任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
2001至2004年 任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暨美研所所長
2004至2007年7月 任東海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第一篇 在政治漩渦中的台灣美術 7
第一節 政治與美術...8
第二節 殖民美術的侷限...8
第三節 現實主義的夭折...10
第四節 自由中國的崛起...13
第五節 鄉土台灣的展開...27
第六節 結語...33

第二篇 實相與虛相──台灣抽象繪畫的發展 35
第一節 抽象繪畫的歷程...36
第二節 台灣抽象繪畫的初現...38
第三節 「東方」與 「五月」的困境...40
第四節 抽象繪畫的斷層...41
第五節 抽象繪畫的再接續...43
第六節 「SOCA」和「南台灣」的困境...44
第七節 抽象繪畫的再斷裂...46

第三篇 台灣現代美術的變遷 47
第一節 二、三○年代的印象寫生(或外光派)...48
第二節 五、六○年代的抽象表現(含超現實)...55
第三節 七、八○年代的鄉土寫實(與超級寫實)...59
第四節 八、九○年代的混沌再生...64
第五節 結語...65

第四篇 Millennium.藝術行腳─一個台灣藝術家在美國的千禧年雜想 67

第五篇 移民與殖民-台灣美術環境生態的鳥瞰 71
第一節 唐化台灣...72
第二節 日式台灣...73
第三節 美援台灣...77
第四節 島嶼台灣...78
第五節 海洋台灣...81
第六節 結語...82

第六篇 誰能拒絕沉睡──傳媒時代的美術現象 83
第一節 傳媒的本質、大眾的本性...84
第二節 傳媒的焦慮,文化的憂慮...84
第三節 傳媒之所好,藝術之所為...86
第四節 傳媒全球化、全球傳媒化...86
第五節 結論...87

第七篇 台灣美術的跨世紀觀察 89
第一節 蕭條(經濟)...90
第二節 紛擾(政治)...91
第三節 混亂(美術)...92
第四節 好玩(創作)...97

第八篇 閱讀hiari6_6@hinet.net──藝術玩家年代的來臨 99
第一節 網路遊戲時代...100
第二節 新世紀的創作走向...101
第三節 e世代的創作內涵...108
第四節 結語...111

第九篇 管窺E世代的創作意識 113

第十篇 全球化下的當代藝術 117
第一節 全球化之理想...118
第二節 全球化之操作...119
第三節 全球化之當代藝術...119
第四節 全球化之反思...120
第五節 全球化之應對...122
第六節 結語...123

第十一篇 側寫高雄現代美術的黃金年代 125

第十二篇 台灣美術的新世紀觀察 141
新時代【上篇】...142
第一節 藝術市場持續衰退...142
第二節 公辦展覽支撐大局...142
第三節 科技藝術漸成顯學...143
第四節 建築與當代藝術合流...143
第五節 媒體就是藝術...144
第六節 藝術新聞當道...145
這個時代【下篇】...146
第一節 台灣美術...146
第二節 文化政策...147
第三節 重大建設...148
第四節 藝術市場...151
第五節 展覽...153
第六節 人事...156結語...158

第十三篇 台灣當代美術導論 159
第一節 楔子...160
第二節 新時代...160
第三節 百家爭鳴...160
第四節 結語...174

第十四篇 大道何方-給青年藝術家的一封信 177



  八十年代中,我定居在高雄,因此撰寫在地的文化觀察,偶而也議論古今美術,甚至還斗膽品評藝事,從此和台灣美術的書寫結緣;九十年代我把眼光向北望,一發不可收拾,因而有大半歲月都困在文字工作中。

  由於身在其中當局者迷,不免獨具隻眼、言詞激越並得罪不少同道,所以我對出版台灣美術評論專書頗為猶疑。直到最近,一則因個人已自藝評工作中抽身,可以比較客觀看待昔日的論述;二則是時過境遷,從前令人激動不已的文詞如今已如往事前塵;三則是台灣美術的主體性已經不再是熱門議題,也引不出新的論述(但仍可供憑弔),是可以告一個段落了。  

  當世界各國反全球化運動此起彼落之際,台灣卻因為這樣、那樣(都是政治和意識型態惹的禍),以致過度期待入世(加入WTO),其結果是主體性的逐漸淪喪!何以見得?在此不論農產品、電影業等顯而易見的案例,只要看看今日美術界的景況就可知,不久前才號稱顯學經常有學術會議的台灣美術史研究,如今是多麼沉寂!在這樣一個仰望全球化,強調與國際接軌的年代,回溯台灣美術的歷史,顯得頗不合時宜,議論台灣美術諸般現象,想必也無足輕重,大概只有美術學術圈裡的極小眾還有興趣略知一、二,美術界的目光大多投射在策展、交流、駐村、連結……心力則投注在拼貼、裝扮、挪用、虛擬……此時此地,訊息已取代了沉思,表象也超越了內涵,全球語境當然也掩蓋了台灣美術。

  全民英檢越來越重要,中文書寫可能就愈來愈笨拙;國際認同越來越渴望,獨立自主可能就愈來愈無望。台灣的大環境如此,美術怎麼可能例外!為什麼前輩畫家的市價逐漸探底?為什麼台北雙年展大家都不在乎?為什麼重要的個展日漸減少?為什麼新世代的風格大同小異?這些和出版台灣美術專書有關係嗎?沒關係嗎?有嗎?沒有嗎?  仔細想想,陷身台灣美術書寫已二十餘載,發表過的文章已逾數百萬字,扣掉那些言不由衷或言過其實的部分,刪掉那些感情用事或感時興懷的篇章,能再度復出的剩不到一半,如今以台灣美術觀察系列涵蓋其中較適合成冊的部分,當然也就更有限了。

  書名特別強調「論衡」而非「研究」,這是實情,僅僅是台灣美術史的分期、脈絡,儘管觀察了二十幾年,每次動筆都有不同的感受,這類細說從頭的大敘述之所以寫了又寫,就因為觀察的還不透澈,所以總是想再完整的寫一回(仍未完成),台灣美術的論述之所以迷人即在於此。  

  舊稿得以付梓,固是敝帚自珍,還要感激《藝術家》之不棄,不管台灣美術怎麼浮沉,對某些人而言,我們永遠繫念的,仍是台灣美術吧!




其 他 著 作
1. 公共藝術觸擊
2. 藝術初體驗
3. 台灣美術論衡
4. 藝術反轉——公民的公共藝術
5. 慧筆乾坤──陳慧坤的藝術人生
6. 陳慧坤九五回顧展
7. 美感的魅惑
8. 山水過渡 -中國水墨畫的南遷
9. 藝術蓋論
10. 台灣當代美術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