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90%的病自己會好:哪些病其實不必吃藥?如何用小習慣啟動自癒力?

90%的病自己會好:哪些病其實不必吃藥?如何用小習慣啟動自癒力?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526565
黃文玲
大是文化
2010年5月26日
83.00  元
HK$ 70.55  






* 叢書系列:EASY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EASY


[ 尚未分類 ]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膽固醇過高、肥胖、痛風、便祕、胃潰瘍、頭痛、腰痛、過敏、失眠、自律神經失調……這些佔門診百分之九十的病,實際上不必吃藥就會好,你能想像嗎?

  岡本裕是日本腦外科醫生,同時專長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與研究。他最出名的就是「盡可能不開藥」,但他治療與給過建議的慢性病及癌症病患,復發率卻很低,這是怎麼辦到的?

  本書在日本九個月就暢銷三十萬冊,是作者岡本裕醫師二十多年診療觀察的經驗結晶。他指出:當個「聰明」患者,比當個醫生眼中的「好」患者,你得到痊癒的機率更高。關於看病吃藥,他指出——

  ◎ 「好患者」就是會定期回診的病人,因為會替醫院帶來穩定收入。
  ◎ 不是不吃藥,而是吃藥要有期限,如果一直吃不好就要檢討原因。
  ◎ 血壓高未必需要吃藥,壓力大、作息亂才是腦溢血主因。
  ◎ 血糖標準降低,於是糖尿病患者暴增幾百萬人,但並非都需要吃藥。
  ◎ 膽固醇愈低愈好?其實膽固醇在二二○至二八○mg/dl的人,最長壽。
  ◎ 新陳代謝症候群根本不必看醫生。
  ◎ 連醫生都未必知道,腸子是人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
  ◎ 制酸劑並不能治療胃潰瘍,原因何在?
  ◎ 常吃頭痛藥會刺激交感神經,可能引發其他疾病。
   ◎ 腰痛別穿緊身搭,更別馬上貼痠痛貼布。
  ◎ 過敏、溼疹,不用擦藥膏,多攝取發酵食品就可以治好。
  ◎ 抗憂鬱藥物可能讓人更不開朗。
  ◎ 晚餐不要太晚吃,就能改善失眠。

  岡本醫生提出幾點養生的好習慣。他說,想要不生病,最好能—

   ◎ 別讓養生成為壓力,再養生的食物,吃起來好吃才是最基本的。
  ◎ 量量體重,就能看出營養是否失衡。
  ◎ 坐姿不前傾,就能改善很多疼痛症狀。
  ◎ 按摩手指,就能維持自律神經的平衡。
  ◎ 按摩小腿部,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環。
  ◎ 按壓百會穴,刺激分泌內啡□,提高自癒力。
  ◎ 洗澡冷熱水交替,能遠離感冒。
  ◎ 把看電視改成每天散步一小時或六千步,半年體重九十變六十。
  ◎ 睡覺不只是休息,睡足七小時才能徹底修復人體自癒力。
  ◎ 不可以用病患的身分去看病,而要以顧客或朋友的對等身分。
  ◎ 聰明病患會設法讓醫生講出「因為你是私下問,我才會老實說」的醫療建議。

  …………

  這14種提高自癒力的生活習慣,有多達2400名癌症與慢性病患在使用,就算不全部執行,只做到六、七成結果一樣很顯著。他的臨床數據顯示:病患在淋巴球數的增加、生活品質的提高以及存活率的提升,都得到顯著的改善。

作者簡介

岡本裕

  日本頂尖腦外科醫師,經營醫療諮詢網站e-Clinic,主要為癌症、慢性疾病、臨終患者提供醫療諮詢,也從事健康資訊宣傳、治療講習會、中醫治療團等服務。著有《九○%的病自己會好2:遇到一○%的病該怎摩辦?》(暫譯,中經出版)、《從宣告死亡到生還》(暫譯,講談社)、《癌症痊癒的必須條件》(暫譯,Kanpo)等書。

  岡本裕大阪大學醫學研究所畢業後,主要從事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與研究。一九九三年年有感於日本醫療和醫學的思考與做法出現瓶頸,辭去臨床醫生的工作。一九九五年成立非營利組織「二十一世紀的醫療.醫學的思考會」,從事健康資訊的宣導工作,在各地召開健康講習會。

譯者簡介

黃文玲

  東吳日文、日本櫻美林大學研究所畢。現任電子媒體日文編譯。是一位愛旅行、愛美食的文字工作者。


不開藥的名醫——岡本裕
前言 好病患未必能得到好治療
喜劇疾病與悲劇疾病
你是「好」病患嗎?
如何自保健康

第一章 排隊三小時,為什麼看診只有三分鐘?
是診療?還是判斷?
不問診療品質、只問診療人數
疾病其實只分三種
醫生的使命是治療第二類疾病
你得知道醫院的心態
「基準值」可以創造病患
愈來愈少醫生投入重症醫療
他們為什麼選擇自行開業?

第二章 關於吃藥這件事
不開藥,求診的人卻愈來愈多

高血壓
不吃藥,身體反而變好
吃藥只能治標,無法治本
血壓升高,可能是好事
降低血壓就能解決問題嗎?
請思考血壓變高的真正原因

糖尿病 不要靠吃藥求心安

高血脂 膽固醇愈低愈好?

肥胖
減肥的重點是……
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真相

腸 便祕是萬病之源
胃  胃潰瘍真的是胃酸造成的嗎?
頭痛 常吃止痛藥的危險
腰酸背痛 痠痛貼布的後遺症
皮膚 過敏,如何根治
睡眠 失眠,是身體在警告你
憂鬱 抗憂鬱藥,注意開藥者的專長
吃藥必須設下時間限制

第三章 健康與生病的分水嶺
自癒力決定你的健康
檢查不出毛病不代表沒事
中醫的宗旨在提高人體自癒力
健康和生病的分界點

第四章 提高自癒力,不必有壓力
醫生的職責是啟動你的自癒力
對症療法只能緩和症狀
提高自癒力才能根治疾病
吃藥是最後的選擇
開藥與健檢是迷人的誘餌
愈依賴醫生病愈難醫
生病是因為你忍耐討厭的事
年過四十要活得「任性」一點
「勉強及格」的態度對身體有益
提高自癒力,14種習慣一半就夠
1. 別再把上身向前傾了
2. 偶爾緩慢地深呼吸
3. 堅持食材
4. 不可輕忽便祕
5. 善用基礎營養補充食品
6. 有空就來按摩手指
7. 順便刺激穴道!
8. 養成洗冷熱水澡的習慣
9. 促進血液循環的「小腿肚按摩」
10.易筋功很簡單!
11.每天至少走六千步
12.睡足七個小時
13.出國旅行和閱讀
14.控制藥物攝取量

第五章 這樣「看」醫生才好得快
不可以把自己當成生病的人
你才是自己的主治醫生
用常識就能做判斷
私下問才聽得到實話
設法交到醫生朋友
好醫生應該具備的條件
看診不要太客氣
你認真醫生才會認真
治療方法要定期檢討
不必給醫生紅包
請把醫生當成平常人
不要反抗、不要服從

第六章 一起終結喜劇疾病
我們的醫療費用都用去哪裡了?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如何讓醫療資源用對地方
醫療體制一定會改變
最終


推薦序

推薦一本充滿智慧與勇氣的準醫學教材

  翻開這本書名有點驚悚的書,真的嚇了一跳。

  身為一位穿了38年白袍的臨床醫師,倒不是被《90%的病自己會好》這個書名所驚嚇,而是被書中所描繪的日本優質醫療文化,在歷經30年之後,竟然墮落到能夠媲美台灣的醫療生態所震撼。讓我更加疑惑的是,這位原本以切開患者的腦袋瓜為業的神經外科岡本裕醫師,是不是自己也頭殼壞掉了?竟然膽敢挑戰現今主流醫學的神主牌——醫療經濟學。

  他的大膽批評包括如下:
   (1)患者等候三小時卻得到看診三分鐘;
  (2)不太需要的檢查做了一大堆;
  (3)高價及高科技的檢查做了太多;
   (4)吃了一大堆不需要吃的藥物。

  看完他的書,不肖的我竟然頭殼也壞掉了,鼓起勇氣,心虛地提出了一項我們引以為傲、遠遠超越東洋、更是「獨霸全球」的醫療文化——就是大家見怪不怪、「美」名昭彰的「醫院瞎拼文化」。

  每當我在教學門診教導年輕醫學生看病時,一定會提醒未來的大醫師們說:

  「各位千萬要睜大眼睛,今天來看診的初診患者,可能會帶來一大堆瞎拼南、北各大醫院的檢查戰利品,以及一大包藥物過來……,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可見國內的醫療文化博大精深,非東、西洋醫學先進國家所可比擬!

  岡本醫師因不甘被「醫院經營者」以溫水煮青蛙的凌遲方式,剝削成為「過勞死醫師」,只好化身為本書中所描繪的「落跑醫師」,經過一番改頭換面後,突變為患者的醫療諮詢顧問,自詡為從小富於想像力,而且勇於實現理想的「勇者醫師」。

  他可能在行醫過程中,對醫學倫理與臨床診療之間存在的矛盾及不滿憋了很久,轉行之後,終於逮到機會將炙熱的岩漿由火山口噴發出來。

  首先,他將「健康」與「疾病」的概念作了非常棒的詮釋。接著他將人類的疾病進行分類如下:
  第一類疾病:看不看醫師都會自動痊癒(佔日本日常診療業務的7至9成)。
  第二類疾病:看了醫師才會痊癒,不看醫師就無法痊癒。
  第三類疾病:看不看醫師都不會痊癒。

  岡本醫師將罹患第一類疾病的患者戲稱為「肥羊患者」、包括新陳代謝異常、過度壓力、不良生活習性、環境因素干擾,以及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諸多疾病。

  岡本醫師的論點是:這些疾病不需吃藥,只要調控這些因子就能得到「體內平衡」而自癒。吃藥反而會破壞體內平衡、抑制腸內淋巴系統的正常免疫功能,進而阻礙自癒能力。

  個人認為這個論點只能針對「環境因素」及「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第一類疾病的一部分有效而已。另外,岡本醫師所推薦的健康食品及益生菌在健康促進所扮演的角色仍然未定,需要更多的科學證據才能證明。

  在我個人有限的知識中,認為人類的疾病繁多,其病因更是錯綜複雜,包括基因(先天性遺傳體質)、環境因子、感染及體內恆定狀態的破壞、自體免疫反應、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失衡……等眾多因素所引起。另外,還有更可怕的細胞基因突變所引起的惡性腫瘤在威脅我們。

  現今的主流醫學的核心價值是「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但是對於患者的身心調適及生活品質的提升稍嫌不足。因此,每個時代在主流醫學之外都另有「替代醫療」出現,用來撫慰憂慮、徬徨、及無助患者的心靈。

  現代醫學之父、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醫學院威廉.奧斯羅教授的傳世名言:「醫學是一門機率的科學。」至今仍是為醫療上的最高指導原則。任何疾病即使經過高科技的檢查、高價的3D影像分析、高明醫師的邏輯推理,所下的診斷及治療仍然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可見醫學仍有很多的盲點存在。

  岡本醫師所指出的不用吃藥、只需維持體內平衡的第一類疾病,自古以來占門診患者的40%左右,另外30%左右是因疾病診斷基準的閾值(又叫臨界值,是指一個效應能夠產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為了因應早期診斷與治療的目的而下調所導致的。
岡本醫師很勇敢地指了出來。他已經觸動了醫療經濟學領域的最敏感神經,恐會引起醫療維新的洶湧波濤。

  這本以「患者」為中心來考量患者最高福祉的準醫學教育書籍,不僅值得患者研讀,更值得第一線醫護人員,來共同學習岡本醫師的睿智及勇氣,早日啟動「醫為仁術」的台灣醫療維新運動!

余家利
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學院整合中心主任

前言

好病患未必能得到好治療

  假如有一天,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症、痛風、便祕、頭痛、腰痛、失眠、自律神經失調……等疾病的病患突然覺醒,都不去醫院接受藥物治療,因為他們發現居然靠自己的力量就能治好疾病,因而拒絕吃下過多的藥物、接受不必要的檢查——如果真的發生了這種與現實完全相反的情況,那會怎麼樣?

  這樣的假設在現今的醫療風氣下,應該會被斥為無稽之談吧!但如果有一天真的發生了呢?是病患會感到困擾?還是醫生會很傷腦筋?不,我想無論是病患或是醫生,都不會感到頭痛才對。

  我這人有個怪毛病,腦子裡常會出現一些奇妙的想法,盡是天馬行空,想像一些根本不可能發生或存在的事,我會在腦海中將這些想法不斷擴大,然後漸漸地,幻想不再是幻想,甚至陷入幻想成真的錯覺,不知不覺中,不可能會發生或存在的事,竟然成為能夠改變窘境的創意,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就在我的幻想正要進入最後階段、迎向幸福之際,總會有人催促我趕快看下一個病人,讓幸福的感覺如朝露般迅速消失,就像有人從背後扯了我頭髮一把,立刻把我的思緒拉回現實世界。不過,幻想卻已經從此烙印在腦海,揮之不去了。

  這次的幻想是在我進行診療時,突然從我腦中閃過的靈感,而且這次幻想延續的時間居然比以往都來得長。是因為我看診的空檔太長了嗎?還是下一個病患臨時取消看診了呢?我也記不得了。只要沒人把我拉回現實,我的幻想就會繼續無限擴大。

  喜劇疾病與悲劇疾病

  其實,本文開頭提到的那些疾病,都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治癒。

  話說回來,我身邊的人通常都會把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痛風、便祕、頭痛、腰痛、失眠、自律神經失調等疾病,歸類為「喜劇疾病」。會取這樣的名字,理由很簡單,因為通常悲劇裡的主角,是絕對不會罹患上述疾病的。請大家想像一下《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這部電影,如果女主角罹患的不是白血病、而是新陳代謝症候群的話,故事還會這麼轟動嗎?

  從事醫護工作的人會把喜劇疾病和悲劇疾病分得非常清楚,因為這兩種疾病是截然不同的。喜劇疾病基本上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治癒,如果說有需要借助醫生的地方,充其量不過是從旁提供一些建議罷了;但悲劇疾病卻不行,在治療的過程中必須靠醫生和病患密切溝通,建立醫病之間的信賴關係,尋找出適合個別病患的治療方法,一起努力朝著治癒的目標邁進。
你是醫院眼中的「好」病患嗎?

  日本有非常多的肥羊病患,即使保守估計也有三千萬人;多的話說不定會比這個數字再多出幾千萬人。雖然無法掌握確切人數,但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這樣的肥羊病患正在逐漸增加中。

  所謂的肥羊病患,其實從字面上就可以了解,指的是某些醫生眼中的好病患。但到底是哪一點是讓醫生覺得「好」呢?

  首先,這些病患總是定期前往醫院看診,從不抱怨。對醫生來說,碰上這種病患的確值得高興。最近無論是哪間醫療院所,都忙著吸收病患,站在醫院的角度來看,那些總是定期回診的病患簡直就是超級好客戶,而且這些病患總是乖乖吃藥、接受檢查,讓醫院賺進大把鈔票,實在值得院方好好感謝一番。

  第二,這些疾病都不會對生命造成威脅,但又不會完全根治。「不會威脅生命」和「無法根治」是兩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醫生面對生死關頭的病患,把人救活了固然很有成就感,但相對的壓力也很大。愈是認真負責的醫生,背負的精神壓力就愈大。這些醫生全心全意地治療生死交關的病患,有時候反而會讓自己過度投入而無法自拔。

  在現實生活當中,這種醫生其實很多。這種認真負責、心思細膩的醫生,常常會在某一天突然脫下白袍、辭去工作、從醫療的第一線退出,甚至親手結束自己性命的也不在少數。醫生面對生死邊緣的病患,壓力其實不輕,必須有投入龐大時間心力的覺悟。

  但儘管這些醫生付出這麼多,卻往往得不到應得的金錢回報,使得醫生在面對所生的病「不會對生命造成威脅」的好病患時,雖然對自己的工作有沒有價值抱持著很大的疑問,但至少心情上是輕鬆的;而且這些疾病無法完全根治,也是一項利多,無論多輕微的疾病,要是可以立刻治癒,病患就不會回診——回流了,如此一來,醫院不就沒賺頭了嗎?

  面對生死交關的病患,醫生固然傷腦筋;但要是病患只需診治一、兩次就會痊癒,對醫院的經營而言也是個頭痛的問題。因此,這些罹患慢性疾病的病患(也就是肥羊病患)在醫生眼中,其實是最棒的病患。

  如何自保健康

  之所以會寫這本書,是希望病患不要過度依賴醫生及藥物。身為終日與疾病為伍的醫生,我認為有必要重新審視我的醫療工作、嘗試發現值得反省地方,從令人不安的現代醫療現況中,尋找保護病患的對策。如果大家能夠放棄對自身健康毫無意義的診療,我相信長期下來將有助於於改善病患的用藥情況,提升檢查方式趨於僵化的醫療現狀,並希望能有更多的讀者閱讀這本書。

  凡事都有例外,為了顧及文章的流暢明快,我是在明白有少數例外的情況下寫下這本書的。如果讀者能體諒這一點,我會相當感激。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