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強運的條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340390
劉振中
海鴿
2010年5月26日
83.00 元
HK$ 70.5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成功講座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成功講座
分
類
心理勵志
>
天賦/潛能開發
同
類
書
推
薦
信念的力量(限量加贈「信念成真筆記本」)
學了九型人格 然後呢?
信念的力量:開發你的內在力量,將潛能轉化為實力,成為你真心想要成為的那個人(最新增修版)
【人類圖大全套書】(二冊):《人類圖【暢銷經典版】:區分的科學》、《【進化版】圖解人類圖:認識80張圖,看懂你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進化版】圖解人類圖:認識80張圖,看懂你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內
容
簡
介
你相信嗎?幸運可以培養成一種習慣,當然,不幸也是!
你知道嗎?為什麼幸運的人總是幸運,倒楣的人總是倒楣?
本書特色
■ 48個激發好運的方法,讓你重新領悟到幸運的意義與內涵!
當我們研究一些幸運者之後,就會很明顯的發現,他們都非常樂觀,這讓他們更努力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同樣的,他們也擁有一種幸運的個性,可以讓其他人提供機會給他們。本書列舉出48個激發好運的方法,目的就是告訴讀者:幸運可以培養成一種習慣,當然,不幸也是!好運不會隨便降臨到哪個人身上,你的好運掌握在你自己的手裡。
■ 想要吸引好運,就必須先想像好運和感受好運。
如果期待好運降臨是創造好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悲觀的態度就是吸引壞運纏身最快速的方法之一。如果你的自我感覺很好,不僅你更有可能吸引好運——因為你敞開自己的心扉,而且別人也會更願意圍繞在你的身邊,為你提供更多的機會。但是,如果你的自我感覺很差,事情就會正好相反:機會將會悄悄的從你的身邊溜走,因為你把自己緊緊的陷在絕望中,而且別人也會感覺很不舒服,所以他們就不會為你帶來增加好運的機會。
■ 想要提高成功的機率,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認為運氣是不可預知的力量。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覺得自己幸運的人,容易記住發生在自己生活中的幸運事,而忘記倒楣事;覺得自己不幸的人,容易記住發生在自己生活中的倒楣事,而忘記幸運事。最後得出結論:人們覺得自己幸運的原因在於:他們的積極態度,可以幫助他們不斷的向自己的目標前進。那些記得倒楣事的人,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團糟,而且更容易放棄。
其實,這意味著:覺得自己不幸的人,實際上要比他們想像的幸運。我們要做的就是:關注幸運事,多於關注倒楣事。
作者簡介
劉振中
心理學碩士,曾經擔任平面媒體的總編輯,經常在報章雜誌上發表許多關於人生成功的文章,深獲廣大讀者的好評,目前從事心理測驗和人才評量的工作。作者認為:積極的思考,可以為自己創造意想不到的奇蹟;只要改變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世界。
目
錄
序言
第一章:把幸運握在自己手裡
幸運來自於你的態度
幸運來自於你的內心
幸運來自於快樂的人生態度
幸運來自於你對靈魂的滋養
第二章:學會成為幸運者
培養幸運的態度
爭取你的好運
第三章:讓你不幸的行為模式
認為自己永遠不會失敗
用片面的觀點看待事物
人前人後,都是「好好」先生
總是為叛逆的行為找藉口
總是想一夜之間功成名就
對生活和工作有太多擔心
對人對事冷漠無情
總是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夠好
對生活和工作沒有追求
第四章:讓你幸運的心理素質
決心——朝著目標前進的內在動力
精力——保持最佳精神狀態
自信——自信心、自言自語、期望
勇氣——直接面對失敗和危險的能力
注意力——擺脫思維噪音干擾的能力
冷靜——在壓力面前保持輕鬆
適應能力——一定要堅持不懈
第五章:讓你幸運的習慣
善於發現問題的習慣
分清主次的習慣
利用優勢的習慣
與人為善的習慣
善於合作的習慣
積極樂觀的習慣
善於自省的能力
充滿自信的習慣
第六章:充份利用偶然的機會
幸運者創造自己的關係網
以從容的眼光看待世界
在生活中嘗試新事物
第七章:好運者期望好運
幸運者期望好運長存
幸運者可以堅持不懈
幸運者期望與人交往獲得好運和成功
第八章:變惡運為好運
幸運者看到壞事的積極一面
幸運者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
幸運者不沉溺於惡運
第九章:通往幸運的關鍵
自我認同
健康是成功的基礎
與人溝通
處理好人際關係
培養積極的態度
自信的面對生活和工作
提高工作技能
提升工作品質
學會自我管理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九型人格的生活與工作應用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