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人生路這麼走

人生路這麼走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66976
鄭石岩
遠流
2010年9月03日
80.00  元
HK$ 68  






* 叢書系列:鄭石岩作品集-唯識心理系列
* 規格:平裝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鄭石岩作品集-唯識心理系列


心理勵志 > 個人成長 > 人生規劃/自我改變








@人生就像一幅畫,由一筆筆的彩料勾勒;每個人都用自己一片片的生活經驗,圖繪出動人的畫作。但是我們處在自由開放的社會,引誘多、意見多、看法紛雜,如果沒有清醒的心,很容易就受流行的浪潮席捲,被拖進迷惘困惑的漩渦,迷失了自己。

  保持自我覺察並不容易,尤其是在心被物慾牽引、受成見扭曲、讓壞情緒障蔽的時刻!一本像知心朋友一樣的書,可以適時提供我們建議。本書以輕鬆而生活化的筆調,提點我們生命的智慧,像是繁忙行止中的一股清流,幫助我們看清自己的方向。由當下真實體驗中學習精進,重新認識時間的價值,每天掬一把歡喜回家;從工作中看出喜樂之趣,在人際中拓展友誼的溫暖。

  唯有透過正確的觀念、思想、行動,對生活、家庭與工作中的困境做出中肯的回應,才能自成理路,疏通障礙糾葛,完成絢爛而有意義的人生彩畫。

作者簡介

心理學家鄭石岩

  宜蘭縣員山鄉人,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當過中學老師,也在大學任教多年,並擔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負責學校輔導及訓導工作,現已退休。從事心理諮詢與教學研究三十餘年,曾獲頒教育部輔導工作優良貢獻獎;七歲即接觸佛法,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務農做工經商,人生閱歷豐富,是融合心理學、教育學與禪佛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他理論與實務並具,著作超過四十本,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獎,是積極入世,以書文度人的最佳見證。每年有兩百場以上的演講,其著作在海內外廣受歡迎,自詡為踏實悅樂的生活者。目前研究與旅行是他的學習方式,寫作與演講是他的工作,助人與講經則是他的行持。

  著作:
  《心理分析與教育》(1984)
  《禪與內臟學習》(1985)
  《清心與自在》(1985)
  《優游任運過生活》(1986, 2007)
  《父母之愛》(1986, 2009)
  《禪悟與實現》(1987)
  《禪語空人心》(1987)
  《清涼心 菩提行》(1989)
  《禪.生命的微笑》(1989, 2006)
  《悟.看出希望來》(1990)
  《覺.教導的智慧》(1991)
  《活出豪氣來》(1993)
  《教師的大愛》(1994, 2007)
  《開心的生活》(1995, 2008)
  《人生路這麼走》(1996, 2010)
  《好心境.好創意》(1997)
  《生活禪徑》系列有聲書(1997)
  《身教》(1998, 2007)
  《隨緣成長》(1998, 2008)
  《換個想法更好》(1999)
  《尋找著力點》(1999)
  《與孩子一起成長》系列有聲書(1999)
  《勝任自己》(2000)
  《發揮創意教孩子》(2000, 2006)
  《親子共成長》(2000, 2007)
  《過好每一天》(2000, 2010)
  《精神體操》(2001, 2010)
  《生命轉彎處》(2001, 2010)
  《安度難關》(2002, 2008)
  《禪.心的效能訓練》(2002, 2007)
  《無常.有效面對生活》(2003, 2006)
  《牽手締造幸福婚姻》(2003)
  《打造美好人生》(2004)
  《活出自己的如來》(2005)
  《參禪.改造心情》(2006)
  《教導孩子成材》(2006)
  《行動使人生改觀》(2008)
  《妙喻扭轉人生》(2009)


?/ 我的創作歷程 4
新版序 / 開展創意人生 14
原序 / 這麼生活度此生 17

第1篇 看清前程路 23
1走好自己的路 26
2飛越野心的牢籠 30
3老實學做自己 34
4做熱愛工作的人 38
5找不到受苦的自己 42
6要在行動中成長 46
7不輕易放縱自己 50
8一壺在手斟酌在你 54
9把握隨緣發展 58
10覺照中有弘毅有大愛 62
11人生的終極關懷 65
12生命世界的道場 69

第2篇 學習、歷練與成長 73
1謙沖之路最寬廣 77
2堅持而不執著的毅力 81
3建構良好的生活紀律 85
4不說破,學得更多 89
5培養求知的習慣 94
6求職面談的玄機 97
7學會打交道的技巧 102
8時間是建構心靈的素材 106
9避免時間空洞化 110
10莫讓時間荒蕪 113
11要忙得中肯才行 117
12認清事實,對症下藥 121
13關心子女的成長 125
14樹凋葉落,體露金風 129

第3篇 培養興味喜樂 133
1天天帶點歡喜回家 136
2生活的興致 140
3苦中作樂 144
4悠閒之美 148
5登高望遠之樂 152
6閒談中風情萬種 156
7美麗的化身 160
8瑕疪是完美的一部分 164
9調適身心的妙方 167
10不把自己綁得太緊 171
11先付代價再享自由 175
12避免家庭風暴 179

第4篇 克服困擾與煩惱 183
1鬆開煩惱的繩索 187
2培養友誼克服寂寞 191
3不陷入渴求的漩渦 194
4看清困擾的起源 197
5點燃心燈看得自在 201
6不被猜疑所惑 204
7擺脫依賴的習慣 207
8提防你的心被綁架 211
9打開家庭糾紛的結 215
10超越沖剋的人際關係 219
11克服悲痛 223
12放下好壞的執著 227


?
這麼生活度此生

  在心理晤談過程中,經常有人問道:人生路該怎麼走?如何克服眼前的困境?怎樣才能使自己過得灑脫些?他們的問題包括生涯抉擇、工作適應、人際關係、感情與婚姻,乃至子女教育或家庭生活等等。我當然無法給他們現成的答案,但卻能幫助他們尋找正確的途徑,這就是所謂諮商。諮商者像一面鏡子,讓對方看清自己。諮商者是一位朋友,鼓勵並支持對方,發現自己最可行的前程路。

  長期以來,我結合了西方的心理諮商技巧和東方禪學的頓悟、實踐,啟發更多人看出自己的因緣,用自己「如所從來」的本質或根性,去完成自己的人生,從中發現喜悅的精神生活的生機。讓他們體驗到希望並非欲望,而是隨緣的成長和實現。就像走在路上,你可以選擇愁眉苦臉,也可以選擇開心愉悅。它的關鍵就在於人是否能把握自己的本質,努力學習和成長,並通曉排除挫折時的情緒困擾。

  舉個例子來說,某甲有了口吃的毛病,他若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而自怨自艾,就會抱憾終生,一直受它折磨。反之,若肯接納它,並克服惡劣情緒,把口吃當做自己的特質,便能重燃信心,完成有風格的自己,這在書中都會提到的。因此,我特別強調禪宗所揭示的「這麼隨緣度此生」的生活態度。唐朝洞山禪師曾說: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這麼會,方得契如如。

  生活的主體是自己,而不是紛擾虛妄的野心。人的痛苦來自野心,因為它讓人迷失真實的常軌,變得不肯照自己的因緣成就自己。這正是挫敗、自卑和失去尊嚴的主要原因。

  有一句禪詩說:一個幻軀能幾日,隨緣這麼度此生。

  這是說人生很短,生活是不能苦苦等待的。你要去生活的正是你所遭遇的一切。你能運用的資材,正是你隨緣現成的這些。要好好把握它,珍惜它,用它來活出光明和喜悅。

  人的不幸是從背叛自己得來的。不喜歡自己的人才會憎惡別人。不能接納自己的人才會嫉妒別人。依我的觀察,心理失衡或精神上的困擾,都是從這兒衍生出來的。因此,我要強調:人必須懂得真實,知道依自己的本質「這麼」實現,「這麼」成長,「這麼」走出自己的路。

  請你思考一下,這社會是怎麼教導你的?如果你已為人父母,現在又怎麼教導子女?我敢說大部分的人被教導如何勝過別人、贏過別人或獲得別人的羨慕和肯定。這就是普遍存在的庸俗教育或劣質教育。因為它把人放置在競爭的跑道上,拚得疲憊不堪,而不是把人引導到自我實現的生活喜悅上。我深信這是形成心理疾病和情緒困擾的原因。

  許多人不滿現有的家庭,不肯去創造「這個」家,不願意「這麼」締造自己幸福的家,而採取抱怨、敵意或另結新歡的行動或打算。這使家庭破碎崩潰,對子女的愛和溫暖也蕩然無存了。請注意!眼前離婚率逐年提昇,從專業上了解,大部分離婚的人,都會埋下很長一段時間的痛苦,並禍延子女。

  不喜歡自己的人,總是很苦悶。因為他不懂得隨緣歡喜和隨緣成長之道。從調查中發現,有一半以上的人對自己不滿意。請想想!人活著竟然要對自己不滿意,這不就等於自我傷害嗎?這社會自我傷害的人愈來愈多,狹義的自我傷害是指自殺和暴力,廣義的自我傷害則包括徬徨、無所事事、賭博、酗酒、吸毒等,做不利於自己的事。無論就狹義或廣義來看,自我傷害已成為我們社會人口的主要病癥之一。

  我們的精神生活狀況已漸趨劣質化,這是大家共同關心的課題。於是,我把平常觀察和發現的點滴,寫成一篇篇文章,在報章雜誌發表,獲得國內外許多讀者的回響和重視。現在將之集結成書,並在書的序言指出:每一個人都注定要走出自己的路,而不跟著別人盲從。人生的真理是:

  你之所以為你是好的,我之所以為我是好的;你是你,我是我,我們不能比較。

  人生是不能比較的,它是一個絕對的實存。跟人比較,希望自己活成別人的樣子,無異背叛自己,就注定會迷失、痛苦和心理失衡。

  因此,我用禪宗「這麼」或「這個」的宗旨,為這本書命名為《人生路這麼走》。它是由一篇篇的短文所組成,都是生動的肺腑之言,我相信這本書能給讀者帶來許多反省和思考,從而培養活潑喜悅的精神生活。

新版序

開展創意人生

  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含藏著活潑的慧性。它是生命的創意,也是生活的主動性和正向態度。人越能保持主動性,就越能自動自發地回應環境的挑戰;越能具有正向的態度,越能孕育創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動和正向兩個心理特質,給自己帶來好的自我效能、信心和自在感,這是心靈生活中,幸福感的來源,也是成功人生的核心素質。

  創意令我們的主動性活躍起來,進而帶動正向態度的發展。從心理晤談的實務中,發現創意一旦受到壓抑,生命就失去活力,最明顯的現象是主動性的低落,以及負面態度的明顯增加。於是,要走好人生路,一定要發展創意,並且要從發展主動性和正向的心理特質著手。

  所謂主動性,並非一味地往前衝,更不是為達欲望積極猛幹,而是接納自己,了解自己,用自己現有的素材去發展和成長,去培養和壯大。每個人都注定用自己的彩料,去彩繪美麗的人生圖案,不拿自己跟人比較,更不用別人的成就來矮化自己,這樣才會活得有主動性,活得正向,活得振作有創意。

  每個人注定在自己的根性和因緣中過創意的生活。你可以用現有的資源,去延伸創造更多資源,但一定要從「當下」開始。荀子所謂「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真是至理名言。人生路要想走得出去,就是從面對現實的第一步跨出。

  依我的觀察發現,不肯接納自己的現實,無異是背叛自己,瞧不起自己,於是變得沮喪和無助。時下有不少年輕人,就因為如此,困在家中走不出去,成了尼特族(NEET)的一員。他們無心上進學習,沒有意願工作,更不願意就自己能力所及接受職業訓練;長期待在家中,成為雙親的負擔,所以又稱為啃老族。這些現象都根源於主動性的耗弱,它的根本原因是不肯接納自己的現實。

  至於憂鬱的生活態度,則是一種負面的思考,使他看不到現實生活中的光明面,被悲觀的想法所纏縛,以致變得沮喪和無助,從而陷入愁苦的低落情緒中,甚至到了生活失能的地步。這也是主動性受到抑制,生活創意停擺,所產生的現象。

  影響創意人生,阻礙幸福生活的另一個向度是缺乏正向心理特質。這一類的人心理不夠健康,社會適應不良,生活的衝突多,情緒顯得不穩定,有時出現反社會行為,甚至作奸犯科。這些都屬於正向特質發展不良的現象。依我看來,他們該發展的是健全的自我功能,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好的情緒習慣、自律和自我控制、以及美德。

  我相信美德是正向態度的最根本素質。當代著名心理學家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指出:智慧與知性、勇氣、人道與愛、正義、修養、心靈的超越等美德,是正向心理特質的基礎,是現代人發展創意人生的核心課題。

  《人生路這麼走》這本書,是為了闡釋創意人生而寫,對於發展主動性,以及發展正向態度和性格,有詳細的闡述。一篇篇的短文形式,讀起來方便,容易受用。對於忙碌的現代人,或者在學的年輕人,隨興閱讀一篇,想必有所收穫,裨益開展創意人生。




其 他 著 作
1. 起動適應力:適應當前環境,開拓美好願景
2. 行佛.樂活人生:佛經的智慧,當下的妙用
3. 牽手 往幸福走(2版1刷)
4. 媽媽教我的事
5. 禪悟與實現
6. 清涼心菩提行
7. 活出豪氣來
8. 悟.看出希望來:懷抱希望,活得喜悅(4版1刷)
9. 打造美好人生
10. 活出自己的如來:作歡喜生活的主人
11. 清心與自在:佛法的心理學分析與應用
12. 覺.教導的智慧:清楚的覺察,成功的教導(4版)
13. 妙喻扭轉人生:隱喻啟發易開悟,撥雲見日展新機
14. 創造生命中的感動
15. 不一樣的佛法應用
16. 教導孩子成材-打造學習型家庭,做孩子的領航人
17. 活出自己的如來-作歡喜生活的主人
18. 打造美好人生
19. 牽手締造幸福婚姻
20. 清心與自在:佛法的心理學分析
21. 無常.有效面對生活
22. 父母之愛
23. 悟.看出希望來(新版)
24. 覺.教導的智慧(新版)
25. 禪.生命的微笑
26. 禪.心的效能訓練
27. 安度難關
28. 尋找著力點(生命教育唯識心理學系列)
29. 換個想法更好(生命教育唯識心理學系列)
30. 生命轉彎處(生命教育唯識心理學系列)
31. 精神體操(生命教育唯識心理學系列)
32. 過好每一天(生命教育唯識心理學系列)
33. 勝任自己(生命教育唯識心理學系列)
34. 生命轉彎處
35. 精神體操
36. 生命教育系列(全6冊)
37. 尋找著力點
38. 換個想法更好
39. 隨緣成長
40. 身教
41. 把握悅樂的匙鑰
42. 打開塵封的心結
43. 品嚐生活中的禪味
44. 涵養你的精神能量
45. 學習做自己的主人
46. 在生活與工作中行禪
47. 好心境.好創意
48. 人生路這麼走
49. 開心的生活
50. 教師的大愛
51. 優游任運過生活
52. 禪語空人心
53. 覺:教導的智慧
54. 悟:看出希望來
55. 禪:生命的微笑
56. 心理分析與教育
57. 活出豪氣來
58. 禪.人生三要
59. 發揮創意教孩子
60. 勝任自己
61. 親子共成長
62. 清涼心菩堤行
63. 禪悟與實現
64. 父母之愛
65. 清心與自在─佛法的心理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