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死刑:倫理與法理 ( 思想17 )

死刑:倫理與法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37544
思想編輯委員會
聯經出版公司
2011年1月21日
120.00  元
HK$ 102  






* 叢書系列:思想
* 規格:平裝 / 33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思想


社會科學 > 法律 > 刑法








@本期的專輯是「死刑:倫理與法理」。死刑的存廢問題,在台灣社會引起了熱烈而且不斷的爭論。不過一般媒體上的議論,傾向於高亢地表達態度、傾洩情緒、或者流於辦案及裁決等法條技術層次的分析。但是死刑是一種終極之刑,其中牽動的倫理、政治、法理、社會面向的議題都複雜而棘手,需要設法從較為基礎的層次上,從新思考這種刑罰的是與非。

  台灣哲學學會與《思想》在今年度台哲會年會(10月23-24日)中,以「死刑是否應當被廢除?」為題,舉辦了一場圓桌論壇。與一般有關死刑的討論不同,在哲學視野中,「你主張甚麼」固然重要,但是「你基於甚麼理由持這樣的主張」更為重要。本著這種精神,我們邀請了幾位對相關問題關懷已久、思慮較深的學者與知識分子參加,閱讀與聆聽對方的想法,再較為系統地陳述自己的質疑與理由。這是一場很成功的公共辯論。與會者在事後將講稿定稿,交給《思想》發表,是為本專輯。

  本期還有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與文學、思想訪談、思想評論、思想書評、思想人生等專欄,非常豐富多元。


蟡@界能從台灣學到甚麼?
秦暉「昂納克寓言」:東德吞併西德的「反事實推論」

■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與文學
許德發歷史與平等價值:初論馬來西亞華人的文化追求
李有成、張錦忠在文學研究與創作之間:離散經驗

■思想訪談
陳宜中底層中國的維權抗爭:于建嶸先生訪談錄

■死刑:倫理與法理
蕭高彥死刑存廢:政治思想與哲學的省思
陳嘉銘從四個城邦的隱喻談死刑存廢
顏厥安毒藥與十字架
張娟芬從憲法的比例原則思考死刑問題
陳瑞麟對廢除死刑的六個困惑
謝世民為廢除死刑提供一種有限的證成
陳祥波死刑:人類之罪

■思想評論
鍾秀梅、胡蘊玉發展、進步與日常:以賈樟柯《三峽好人》為例
唐小兵一盤散沙到鐵板一塊的革命者歧路?:讀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劄記
何畫瑰靈魂馬車上的獨語或對話:柏拉圖兩則神話裡的生命抉擇
劉俊麟共和主義新貌:裴迪特來訪演說記事
胡昌智《呼吸鞦韆》的風波

■思想書評
郝志東評胡鞍鋼的《毛澤東與文革》:兼論毛劉周鄧的思維方式及文革的起源

■思想人生
李懷宇夏志清:反思中國文學
致讀者


牧?
  法律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很多人也都親身經驗過──或者從旁意識到──以法律為名施加的刑罰。在民主制度之下,法律的民主正當性容易建立,可是法律本身是不是合理,則與民主正當性無關(正當的法律可能並不合理),也顯然不是民主所能解答(不合理的法律反證了民主程序的局限);而刑罰的合理性要按甚麼標準確認,更是聚訟紛紜,答案並不明顯。一般人常會訴諸「情理法」這個包裹,不過這三樣事物的並舉,可能正好混淆了這三件事物各自的獨特內容,也模糊了它們之間的緊張關係與局限。人情、常理、法律必然會衝突,會產生很不同的指示與要求,同時卻都會主張自身的要求具有優先甚至於獨立的地位。這中間要如何調停呢?

  其實,情、理、法都不是終極權威;它們最後都要接受說理的檢驗。說理讓理性的推敲與協議進入公共生活,對人情、常理適用,對法律也一樣適用。法律專家囿於專業的成見,為了維護法律邏輯的內洽,對於公共的說理會有所抗拒;一般人基於熟悉的情感與常理,為了維護經驗的穩定與完整,也會排斥說理。結果,一旦遇到死刑存廢這樣的議題,既屬於法律的極限懲罰、卻又觸動人情最強烈的情緒、常理最根本的報應正義觀,公共討論就很難進行了。

  年來台灣關於死刑存廢的討論已經很多了,不過本期的專輯「死刑:倫理與法理」可望將討論帶到一個更深入、開放、而且以對話為主要宗旨的層次。我們邀請的作者們立場不一,關懷的角度不一,提供的觀點不一,個人的知識背景與經驗不一,但都力圖讓問題擺脫法條的牽制以及情緒的籠罩、常識的羈絆,設法把視野拉遠擴大,也都儘量回應異議者的想法與批評。這場圓桌討論的重點不在於站邊表態、擺道德優越感,而在於交換理據與思路,相信對於一切關心死刑議題的人,都會有相當的啟發效用的。

  在幾個主要的華人社會之間,馬來西亞華人的處境較為獨特。他們居於少數,受到主要族群公開的歧視與猜忌。不過,馬華與台灣的關係密切,不僅歷來均有許多「僑生」在台灣求學,也在台灣的文學和其他領域有超乎人數比例的精彩表現。本期《思想》有幸同時發表兩篇有關馬華文化與文學的文章,足以呈現馬華在文化權利與文化認同議題上的豐富經驗與獨特思辯。華人作為主要的少數族群、華人作為在馬來文化、西方文化與中華文化之間游移周旋的「離散者」,馬來西亞華人的多元生存經驗值得珍視,供台灣以及其他地區華人參考。

  我們之所以很高興發表這兩篇有關馬華的文章,自然是因為《思想》一向不僅以台灣的刊物自居,更希望跨出台灣,藉助於中文的國際地位,促進各地中文知識分子的交流與切磋。也是基於這份用心,本期開始,我們邀請了北京的陳冠中先生與香港的周保松先生加入本刊編委會,藉助於他們在港、台、大陸以及西方的豐富經驗,幫我們擴大視野,增廣接觸。在他們的引領與協助之下,相信本刊議題與文章的涵蓋面向會大為增加,請讀者拭目以待。




其 他 著 作
1. 「天下」作為意識形態(思想36)
2. 反思進步價值(思想35)
3. 全民基本收入:理念與實踐(思想34)
4. 原民狩獵的倫理省思(思想33)
5. 文革五十年祭(思想32)
6. 思想31:民族主義與歷史意識
7. 思想 30:宗教的現代變貌
8. 動物與社會
9. 大馬華人與族群政治(思想 28)
10. 太陽花之後(思想27)
11. 香港:本土與左右 ( 思想 26 )
12. 在台灣談中華文化
13. 音樂與社會(思想24)
14. 女性主義與自由主義
15. 走過八十年代(思想22)
16. 必須讀《四書》?(思想21)
17. 儒家與現代政治(思想20)
18. 香港:解殖與回歸(思想19)
19. 中國:革命到崛起(思想18)
20. 台灣史:焦慮與自信 ( 思想 16 )
21. 文化研究:游與疑
22. 思想14:台灣的日本症候群
23. 一九四九:交替與再生
24. 思想12:族群平等與言論自由
25. 思想(11)民主社會如何可能?
26. 思想(9)中國哲學:危機與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