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思想31:民族主義與歷史意識

思想31:民族主義與歷史意識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48069
思想編輯委員會
聯經出版公司
2016年9月02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570848069
  • 叢書系列:思想
  • 規格:平裝 / 360頁 / 25k正
    思想


  • 人文史地 > 概論

















      《思想31:民族主義與歷史意識》有三個專輯,第一個專輯是「教科書中的歷史意識」,針對大陸和香港的三篇文章,剖析兩地歷史教科書與現實政治的糾葛,值得參考。



      第二個專輯是「周邊反思中國:葛兆光《何為中國》的迴響」,葛兆光先生關於「中國」的歷史建構研究是近年來學界關注的一個焦點,去年香港浸會大學針對《何為中國》舉辦研討會,本期發表分別來自韓國、香港以及台灣的四篇論文。第三個專輯是「思想訪談」,一篇訪談和一篇紀念本尼迪克.安德森文章,對安德森容易引起誤解的幾個關鍵論點提供了解說與分辨,對讀者將有很大的幫助。

    ?





    被觀看的權利(劉世鼎、史唯)

    托克維爾論多數暴政(許家豪)

    方東美「哲學人類學」系統述評(趙敬邦)

    香港的城市變貌與思想困局(陳學然)

    ?

    教科書中的歷史意識

    前言(陳正國)

    香港的「中國」歷史意識:1960年代以來初中中國歷史教科書與社會論述的轉變(朱維理)

    歷史教科書與國家主義(王曉漁)

    政治意識與歷史意識的互動:以香港教育為例(曾瑞明)

    ?

    周邊反思中國:葛兆光《何為中國》的迴響

    前言(羅貴祥)

    在實體與方法之間:評論葛兆光的中國(史)認識(白永瑞)

    海盜的後裔與隱形的中國:華人離散與華人海洋(廖咸浩)

    中國是否可走向後邊疆、後少數民族的時代?:反思《何為中國》中「邊疆」與「民族」之結合(金由美)

    沒有國家的民族:少數者的「中國」(羅貴祥)

    ?

    思想訪談

    民族主義的趨勢與隱憂:本尼迪克?安德森書面答問錄(王超華、沈松僑)

    探索現代政治情感世界:紀念本尼迪克?安德森(王超華)

    ?

    思想對話

    左右不為難:高全喜、黃紀蘇、蕭三匝談中國的左派與右派(蕭三匝)

    ?

    思想人生

    周輔成:燃燈者言(李懷宇)

    致讀者

    ?





    致讀者



      本期《思想》的書題為「民族主義與歷史意識」,突出了民族論述與歷史論述之間的有機連帶,希望能夠同時涵蓋內文中的兩個專輯,以及對本尼迪克.安德森的專訪與紀念文章。我們相信,這個書名最能夠表達這三組文章的共同關懷。



      本期的第一個專輯是「教科書中的歷史意識」。教科書經常是塑造、教化新一代國民最有力量的工具,歷史教科書在這方面的作用尤其顯著,所以也難免是政治勢力的必爭之地。在台灣,高中歷史課綱的爭論已久,並且愈演愈烈,其中所涉及的根本癥結正是史觀或者歷史意識的衝突,也就是國族認同與國民之政治教化方向的分歧。有見於這個議題需要對照性的討論,本刊編委陳正國先生規劃了專輯,邀請各地作者參與。但可能因為台灣的政治形勢讓這個議題顯得格外棘手,關於台灣歷史教科書的文章反而從缺。好在針對大陸以及香港的三篇文章都很精闢,剖析兩地歷史教科書與現實政治的糾葛深入而得其要,值得參考。



      葛兆光先生關於「中國」的歷史建構研究,是近年來學界關注的一個焦點,在中國大陸以及韓、日所引起的討論非常熱烈,《思想》也發表過葛先生的文章以及數篇針對性的評論。去年香港浸會大學針對《何為中國》舉辦研討會,經編委陳冠中先生與研討會主辦人羅貴祥先生的協助,本期《思想》發表其中四篇分別來自韓國、香港以及台灣的論文。誠如白永瑞先生在他文章的開篇之處所言,「何為中國」儼然已經成為其他國家的「內政問題」,同時也是中國如何在自身的歷史中界定自我的問題。值此中國的崛起時刻,中國如何面對周邊世界,如何思考自身的強國角色,都得歸源到中國的自我理解與自我想像,葛兆光關於「中國」的論述因此同時具有理論與現實的意義,不能輕忽,本刊也將繼續推動相關的討論。



      本尼迪克.安德森的著作與貢獻為大家所熟悉,在此不需要贅詞介紹。他在2015年年底去世後,他的台灣友人舉辦過公開的紀念會,大陸上汪暉先生也在今年發表了兼具追思心意與反思用意的討論。不過《想像的共同體》的一般讀者未必有機會掌握安德森思想的系統全貌,對該書一些微言大義的理解也容易望文生義,細緻的剖析非常有必要。本期王超華女士撰寫的紀念文章,對安德森容易引起誤解的幾個關鍵論點提供了解說與分辨,對讀者將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王超華文章的主要用意還是在紀念一位師友的故去。超華與安德森之間有家人的情誼,她自己的學術視野受過安德森的啟發,在政治上兩人也多有共鳴。讀這篇紀念文章,安德森這種「老」左派的國際主義、對邊緣弱勢者的關注、對自身所屬國族與文化傳統的批判,生動地出現在讀者眼前。安德森的一些比較屬於個人性質的觀察與想法,在王超華、沈松僑對他的書面訪談中也多有呈現,讀者可以在近距離感受到他的思想搏動。



      在本期殺青之際,環顧我們身處的時代與世界,難免生出一種在亂世中的危機感,心裡也就同時升起一種不願坐視的責任意識。辦一份刊物本來不必喋喋自許太多的使命,不過有這個機會彰顯一份對理性討論的信心,一點對人文價值的堅持,我們仍然是備感慶幸的。

    ?




    其 他 著 作
    1. 「天下」作為意識形態(思想36)
    2. 反思進步價值(思想35)
    3. 全民基本收入:理念與實踐(思想34)
    4. 原民狩獵的倫理省思(思想33)
    5. 文革五十年祭(思想32)
    6. 思想 30:宗教的現代變貌
    7. 動物與社會
    8. 大馬華人與族群政治(思想 28)
    9. 太陽花之後(思想27)
    10. 香港:本土與左右 ( 思想 26 )
    11. 在台灣談中華文化
    12. 音樂與社會(思想24)
    13. 女性主義與自由主義
    14. 走過八十年代(思想22)
    15. 必須讀《四書》?(思想21)
    16. 儒家與現代政治(思想20)
    17. 香港:解殖與回歸(思想19)
    18. 中國:革命到崛起(思想18)
    19. 死刑:倫理與法理 ( 思想17 )
    20. 台灣史:焦慮與自信 ( 思想 16 )
    21. 文化研究:游與疑
    22. 思想14:台灣的日本症候群
    23. 一九四九:交替與再生
    24. 思想12:族群平等與言論自由
    25. 思想(11)民主社會如何可能?
    26. 思想(9)中國哲學:危機與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