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莎昆妲蘿 Shakuntala

莎昆妲蘿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525977
加里陀莎
糜文開
台灣商務
2011年3月01日
73.00  元
HK$ 62.05  






* 叢書系列:OPEN 4 小說之外的文學
* 規格:平裝 / 192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OPEN 4 小說之外的文學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其他地區








@莎昆妲蘿是一齣七幕劇,講述美麗善良的少女莎昆妲蘿與大象城國王杜史揚多的相愛及誤會分開的戀愛故事。收錄著名詩人泰戈爾導讀,和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序文。加里陀莎的詩文戲曲,西方藝文界耳熟能詳,歐洲首度知道印度古劇,就是加里陀莎的莎昆達蘿,當時由英國的威廉瓊斯爵士翻譯。連文豪歌德都為之撼動,甚至在自己的作品在自己的作品浮士德的開場白中模仿莎昆達蘿的開頭以示致敬。

本書特色

  ★撼動歐洲文壇二百多年,讓歌德感動莫名,連《浮士德》也模仿的印度名劇!
  ★收錄著名詩人泰戈爾導讀,和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序文,價值非凡!

作者簡介

加里陀莎(Kalidasa)

  於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修畢英國文學後,曾擔任編輯與文案撰述,後專事小說創作,以生活複雜且愛恨糾葛的家庭為題材撰寫小說,除《記得說再見》之外,著有多本小說:《Since I Don’t Have You》、《The Second Husband》、《I’ll Be There For You》、《The Double Life of Anna Day》、《Other People’s Secrets》。康德黎目前與同居人及女兒居住於倫敦。歡迎造訪她的網站:www.louisecandlish.co.uk。

譯者簡介

糜文開

  國內研究印度的知名學者,在國內率先翻譯古代印度兩大史詩《羅摩耶那》(RAMAYANA)和《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以上兩篇以《印度兩大史詩》之名於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糜文開親至印度蒐集資料,撰寫印度獨立之父甘地的傳記,堪稱第一手,同時也是最詳實的甘地傳記。



(一)扉畫
張大千:蓮瓣題詩圖
(二)卷頭文字
達德:序一(英漢對照)
阿特里雅:序二(英漢對照)
糜文開:譯者牟言
泰戈爾:莎昆妲蘿的真實意義
尼赫魯:關於加里陀莎
(三)劇本
莎昆妲蘿(附註釋)


怬?
  為求研究印度文學易得效果起見,我自己規定現代先以泰戈爾、奈都夫人為研究對象,古代則以兩大史詩和加里陀莎為探討中心。兩年前我開始蒐集印度大文豪加里陀莎的作品和有關著作。我沒有時間學習梵文,也不敢奢望翻譯梵文原本,所以只從英文的譯本和著作著手。

  加里陀莎所寫詩歌有《雲使》(Megha-duta)、《時令之環》(Ritu Samharn)、《童子的出生》(Kumara Sambhava)、《羅怙系譜》(Raghu-Vamsa)等長詩,所作戲曲有《莎昆妲蘿》(Shakuntala)、《勇健與廣延》(Vikrama and Urvashi)、《摩蘿毘迦與火天友》(Malavika and Agnimitra)三部名著。而以《莎昆妲蘿》為其代表作,譯本也最多。可是瓊斯爵士的譯本年代久遠,已無法找到英國作家蘋容(Laurence Binyon)的譯本把原來的七齣縮改為現代式的三幕,原作的形式和風格便給模糊了;只有最近戰後出版印人鮑斯夫人(Mrs. Bela Bose)的譯本最為整。不過,也許由於太拘泥於原文的關係,譯筆不能暢達;而且排印也有好幾處錯亂的地方。鮑斯夫人已把加里陀莎的戲曲全部英譯,達德(M. C. Dutt)已把加里陀莎的詩歌全部英譯。只是詩歌的譯文已不易讀,再轉譯成中文,勢將更不像樣,所以我只譯戲曲。現在把莎昆妲蘿譯出。譯文係鮑斯夫人譯本的全譯,蘋容譯本也隨時參考。這樣形式體裁固然舊一些,但研究的態度應該如此。而且我覺得其中很多緊湊的場面,巧妙的手法,仍不輸現代劇本的傑作。像第四齣插曲的後台法,手腕著實高超,蘋容的改編使杜伐薩上了場,反而遜色不少。

  加里陀莎的天才是無比的。他的作品,除在配合上能天人相接,七音和諧外,在時間上是永恆的新穎,在地域上也富於多樣的適應性。《莎昆妲蘿》既漾溢著詩意,又有西代現代劇的技巧,同時也有中國式的風雅情調。例如用指甲在蓮花瓣上題情詩,可與我國紅葉題詩媲美,抑且更加艷麗。餘如以指環上的字數來計日盼望情人等都是最配中國人的口味的。至於以姊妹待花木,野獸的依人如親屬,這種高度的愛,又表現了印度的特色。難怪印人要自負,以為印度的加里陀莎是超過了英國的莎士比亞的。

  加里陀莎的戲曲對西洋戲劇發生過影響。我國元朝戲曲,受印度戲曲的影響更深,而加里陀莎的戲曲是古印度戲曲的代表,所以莎昆妲蘿的完整譯本,除供讀者欣賞外,兼可作為研究中國戲曲的參考。此外,我們從加里陀莎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古代印度社會情形的寫照,以及了解他們的宇宙觀人生觀等哲學思想。為幫助我們了解這劇中所含的哲學思想,我選擇了泰戈爾的論文,放在卷首。這篇文章教給我們讀古代作品時揚棄其中迷信觀念的外象,推求出合蘊的人性之本相來。

  關於加里陀莎的生平,傳說紛紜,尤其他的年代,各家意見分歧,莫衷一是。現在我把尼赫魯的介紹譯出,省卻我自己多少筆墨。

  這部戲曲的迻譯,動筆於去年九月,時譯時輟,到本年二月方竣事。我們的印度朋友達德、阿特里雅兩位博士,前者是德里大學Ramjas學院院長,近年來致力中國文化的介紹,聲譽卓著;後者係波羅奈城(Benares)印度大學哲學系主任,是研究印度哲學的權威之一,他曾訪問過中國,他的著作,在十幾年前,便有中文譯本在商務書館出版。我這戲曲譯成後,蒙他們撰寫序文,予以獎飾。名畫家張大千先生剛於此時來印開個人畫展,宣揚中國文化,並研究印度藝術,於結伴同遊佛蹟後,也賜繪匪畫蓮瓣題詩圖,慶幸地獲得他筆下佛畫以外的第一張印度人物畫,不特使本書生動,而且最有紀念的價值。謹此一併誌謝。

文開
一九五○年三月十四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