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中國:革命到崛起(思想18)

中國:革命到崛起(思想18)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38237
思想編輯委員會
聯經出版公司
2011年6月03日
120.00  元
HK$ 102  







叢書系列:思想
規格:平裝 / 33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思想


社會科學 > 政治 > 中國研究














  中國正在崛起,成為世界強權,不過中國的崛起具有甚麼普世的意義,代表怎樣的歷史突破,仍然並不明朗,更為周邊國家所憂慮。在中文世界內外,關於中國崛起的討論連篇纍牘,但是有一些議題、一些觀察角度似乎乏人問津。本期《思想》有三組文章涉及中國,呈現的正是這類較受忽視的視野: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成色、中國當代國家主義思潮的喧騰、以及中國的左派「反對派」在這個「新時期」如何自處。



顏厥安 司法改革的幾個思想問題
廖美 凝視巴西

■思想訪談
陳宜中 永遠的造反派:袁庾華先生訪談錄

■中國知識界的國家主義誘惑
許紀霖 近十年來中國國家主義思潮之批判
高力克 「市場巨靈」的挑戰:關於中國經濟奇蹟的奧秘

■從世界革命到中國模式
佩里.安德森 兩場革命 章永樂、葉蕤 譯
吳玉山 〈兩場革命〉與中國模式
王超華 以革命的名義?——評佩里.安德森〈兩場革命〉
伊懋可 多重革命:讀佩里.安德森〈兩場革命〉隨想 彭淮棟 譯

■思想評論
陳正國 死刑之不可能:一個簡單的倫理學觀點
胡昌智 「維基揭密」與歷史的時間

■思想評論
張隆溪 擲地有聲:評葛兆光新著《宅茲中國》
高華 讀王鼎鈞的《文學江湖》:冷戰年代一位讀書人的困窘和堅守

■思想采風
李琳 思考正義的三種進路:桑德爾談正義
陳瑋鴻 從歷史終結到秩序的開端:福山新著《政治秩序的諸種起源》
致讀者



致讀者

  中國正在崛起,成為世界強權,不過中國的崛起具有甚麼普世的意義,代表怎樣的歷史突破,仍然並不明朗,更為周邊國家所憂慮。在中文世界內外,關於中國崛起的討論連篇纍牘,但是有一些議題、一些觀察角度似乎乏人問津。本期《思想》有三組文章涉及中國,呈現的正是這類較受忽視的視野: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成色、中國當代國家主義思潮的喧騰、以及中國的左派「反對派」在這個「新時期」如何自處。

  佩里.安德森的〈兩場革命〉一文,從西方左派的立場對比蘇聯與中國革命的環境、特質與命運。這種宏觀的、比較的歷史─政治分析,比起常見的中國「特殊道路」的論述,視野要更開闊。但是安德森對於中國崛起的理解,受到了吳玉山、王超華兩位的正面挑戰。他們對中國崛起的理解,在歷史詮釋與政治判斷兩方面,均與安德森大相逕庭,也對習見的中國模式論有所質疑。伊懋可教授對中國近代的「革命」,則提出了極為獨特的另一種觀點。這四位學者的論述與攻錯,值得我們研讀比對。

  其次,許紀霖教授撰文檢討晚近中國知識界向國家主義輻輳匯流的現象,呈現了中國崛起所帶出來的新一輪思想糾葛。這種國家主義意識形態,貫穿了早先的左、中、右壁壘,統合了民族主義、革命專政與敵我分辨等駁雜成分,在中國知識界引發了巨大的能量。許紀霖的批評深入而有系統,相信會開啟新一波的爭論。對此問題關心的讀者,尚可以參考《思想》16期成慶先生〈當代中國「國家本位」思潮的興起〉一文。

  第三,在今天的中國大陸,有人逆流高舉文革的火炬,有人對於體制與政權發出高亢的批判,也有人高度支持民主、自由與人權。但是能集這三方面的訴求於一身者並不多見,袁庾華先生是一個突出的代表。無論他對於文革、毛澤東、改革開放體制、社會主義大民主等等的分析與評價是否服人,也無論今日「毛派」是不是歷史的錯置,但他的「234」要求涵蓋了民主、人權、以及社會保障,在今天的中國無疑是深有意義的。本期陳宜中先生對袁先生的專訪,適足以顯示中國崛起的方向與代價,即使在北京鄰省,也遠遠還不是「共識」。

  把視野拉回台灣,本期發表顏厥安教授關於司法改革的「思想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澄清與質疑,對於「司法」是怎麼一回事作了深入系統的分析,然後再對「司法改革」提出方向性的建議。陳正國教授則針對前一期《思想》的死刑專輯討論(特別是陳瑞麟教授的文章),發展更根本的觀點。他把死刑議題從制度以及正義的考量拉到更根本的倫理層面,斷言「不可殺人」乃是無從考慮選項的絕對誡命,因此廢除死刑不是一種「價值選擇」,而只是服從道德誡命。這是一個大膽的建議,預設了人們對於道德誡命的妥當仍有共識。我們期待更進一步的爭辯。

  今年年初葛兆光教授出版了《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大著,由於直接挑戰近年有關「中國」的各種新論述,廣受各方矚目。本期張隆溪教授的書評,不僅延伸了該書的問題意識脈絡,剖析該書的主旨,也發揮了他自己對「學術與一時代政治、歷史和思想環境之關聯」的「深切認識」。這篇書評針對性強而致意深遠,請讀者不要錯過。




其 他 著 作
1. 「天下」作為意識形態(思想36)
2. 反思進步價值(思想35)
3. 全民基本收入:理念與實踐(思想34)
4. 原民狩獵的倫理省思(思想33)
5. 文革五十年祭(思想32)
6. 思想31:民族主義與歷史意識
7. 思想 30:宗教的現代變貌
8. 動物與社會
9. 大馬華人與族群政治(思想 28)
10. 太陽花之後(思想27)
11. 香港:本土與左右 ( 思想 26 )
12. 在台灣談中華文化
13. 音樂與社會(思想24)
14. 女性主義與自由主義
15. 走過八十年代(思想22)
16. 必須讀《四書》?(思想21)
17. 儒家與現代政治(思想20)
18. 香港:解殖與回歸(思想19)
19. 死刑:倫理與法理 ( 思想17 )
20. 台灣史:焦慮與自信 ( 思想 16 )
21. 文化研究:游與疑
22. 思想14:台灣的日本症候群
23. 一九四九:交替與再生
24. 思想12:族群平等與言論自由
25. 思想(11)民主社會如何可能?
26. 思想(9)中國哲學:危機與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