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向破案高手學推理心理學 她沒有見過兇手,怎麼看出動機? THE PROFILER: My Life Hunting Serial Killers & Psychopaths
9789866526954
佩特.布朗
李宛蓉
大是文化
2011年7月26日
100.00 元
HK$ 8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Biz
規格:平裝 / 304頁 / 15*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Biz
分
類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同
類
書
推
薦
我們,長期抗戰中:第一線護理人員的疫情觀察誌
少年
自灰燼中綻放:一場名為八仙塵燃的震撼教育
我對抗跟蹤狂的七百天戰爭
兒童與我:乘著歌聲翅膀的小兒外科醫師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本店招牌菜(二版)
試膽樂園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
怒海歷劫
神祕魔幻宅
綁架驚雲
內
容
簡
介
本書不是推理小說,而是真實的推理心理學破案過程。
她本來是個家庭主婦,破了房客殺人案,從此進入專業,成為全美國知名心理學家。
她如何運用推理、心理學看穿人的行為動機?
我們能從她的經歷,變得有觀察力、有歸納跡證的推理智慧嗎?你得仔細看這本書。
為什麼有些案子的真兇始終找不出來?原因在於--
「真相往往多面向而難以一眼看穿。儘管什麼都有可能,但並非什麼的可能性都一樣高。」(作者的名言,成為電視影集的開場白)
當一件事情的可能答案超過三個,找出正確選項變得很複雜。
你可以看出哪個可能性最高嗎?真相就在那裡,你找的出來嗎?
很多人都經歷過:蒐集到的資料堆積如山,但是要找到需要的那一塊資訊,卻是怎麼樣也碰不上,那塊直指真相的片段,埋藏在大堆的資訊當中。
這本書的主人翁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像山一樣高的事實當中挖掘出真相。
大多數人沒耐性找到真相,總希望用一個簡單的理由鎖定結論,然後交差了事。
然而,作者多年追蹤連續殺人犯及病態人格者,發現執法者不過是一般人,如果沒有受過個人心理側寫的訓練,很難看出一個人的行為動機,反而容易因為一些雷同的犯案手法誤判,導致沒有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到真正的嫌犯。
一九九○年,佩特.布朗住家附近的慢跑小路上,一名年輕婦女遭人勒斃。布朗懷疑兇手是租住她家房間的年輕男子,很快就找出這名男子可能涉案的有力證物——然而警方卻當她是想像力過於豐富的家庭主婦,當場將布朗趕回家。警方的辦案方向一古腦地導向某個於案發後自殺的青少年,想以畏罪自殺結案。
一直等到六年後,布朗的前房客才被警方找來訊問。不過她帶證物闖進警局、毅然採取行動追緝凶手的那個晚上,卻開啟了布朗的畢生志業。她開始學習心理側寫分析師(the profiler)所需要的各種專業,展開她用推理心理學追緝連續殺人犯的歷程。
布朗是美國屈指可數的女性犯罪心理分析師,協助警察局和犯罪被害人家屬分析實體證據和行為證據,用最科學方法判斷緝凶線索。布朗曾經分析過數十起看似毫無頭緒的懸案,另闢調查蹊徑。
本書中布朗打開她的案件資料檔,帶領讀者走到詭異性侵案、家庭謀殺案、神秘死亡案的現場幕後,面對面觀察兇手、強姦犯和被凌虐的被害人。讀者透過難得的近距離、第一手描述,窺看警察和犯罪心理分析師調查案件的真實世界——是非善惡、文過飾非、成功破案。
你不只看到推理、心理學,還見到人性。
作者簡介
佩特.布朗(Pat Brown)
全美知名的心理側寫分析師,一手推動創辦非營利組織「性侵殺人情報交換組織(SHE)」,並創辦「佩特布朗犯罪心理分析所」,現任該機構執行長。布朗在波士頓大學取得刑事司法碩士學位,然後為依克塞爾希爾學院[Excelsior College]開發美國第一套官方認可的犯罪心理分析與調查分析課程,並在該校擔任兼任教授。
布朗經常上全國電視和廣播節目(十年來超過一千次)討論熱門案件。
目前她住在華府近郊。
作者替執法部門、犯罪受害者家屬、控方及辯方、企業、製片及小說工作者等提供諮詢。
www.patbrownprofiling.com/
譯者簡介
李宛蓉
主修新聞與傳播,曾任職雜誌採訪編輯及報社編譯。
現專事譯作。譯作有:《商業裸體革命》、《人生的第一個作文題目》、《行銷的語言》、《無國界管理》、《大潮流:目擊全球現場》、《民族國家的終結》、墨索里尼的帝國》、《中非湖區探險記》等書。
目
錄
給讀者的話
序
導言
第一部 進入最真實的推理心理世界
1.安恩遇害案
2.生活劇變
3.華特:嫌疑犯
4.徹底轉換生涯
第二部 我,沒見過兇手,我這樣看見動機:
5.莎拉,酒吧謀殺案:一個女軍人被殘暴地性虐後棄屍酒吧停車場,警方卻始終忽略性虐殺者的動機。
(破案高手的判讀:忽視關鍵證據往往導致調查脫離正軌)
6.薇琪,暗夜狙擊:女子在家遭到挾持、攻擊、性凌虐,僥倖逃過死劫,卻發現,自己只是殘酷兇手一連串犯行的其中一個受害者
(破案高手的判讀:證據堆積如山,辦案者沒有能力解讀)
7.瑪莉.貝絲,衣櫥裡的圖書館員:死者衣衫不整陳屍公寓衣櫥內,同居男友被警方突破心防承認殺人,稍後才出爐的驗屍報告卻推翻了這一切……
(破案高手的判讀:作假自白,比一般人以為的高)
8.朵芮絲,非典型被害人:兇手殺人之後,為什麼從容不迫、去而復返?(破案高手的判讀:證據全數遺失,仍然可以重新調查)
9.十二歲女孩姦殺案,家暴疑雲重重:去朋友家作客的小女孩夜半失蹤,發現時已是冰冷屍體
(破案高手的判讀:未成年死者遭謀殺,務必留意家暴痕跡)
10.吉米,損友殺人:公司誤發的薪水,被當成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託朋友藏匿,卻引來殺機
(破案高手的判讀:調查時拍照攝影有技巧,本案就是靠犯罪現場一張照片揭底)
11.唐尼爾殺人,找出殺人動機便可破案:死者與男友陳屍自宅內,死亡時間是破案關鍵,然而證人的證詞卻相互矛盾
(破案高手的判讀:警方辦案的弊端是沒做犯罪心理分析)
12.瑟賓娜,父母難以承受的最痛:少女上吊自殺,事前毫無徵兆,令家人懷疑另有殺女兇手,真的是這樣嗎?
(破案高手的判讀:青少年之死令家人極難接受,卻經常是死於自殺)
13.布萊恩之死,誰扣了扳機?:真的有可能用這種姿勢扣扳機嗎?做實驗才知道。
(破案高手的判讀:找出真相,不能只看照片,重演犯罪現場有其必要)
14.鮑伯和克莉絲汀,冤死,與被冤枉殺人:電話中傳來女子的驚呼,巡警據報感到現場,卻被殺害
(破案高手的判讀:即便是FBI的犯罪心理分析師也有盲點)
15.從家庭主婦到破案高手
序
序
但願我每次都能大快人心—我是心理側寫分析師
這宗犯罪案的唯一證人不肯開口。
我為了此案會晤被害人母親時,早就離案發時間很久了。三年前一位美麗的妙齡女郎在自己公寓裡遭人勒斃,與她同住的是一隻非洲灰鸚鵡寵物。警方抵達現場時,發現一切都很平靜——公寓裡沒有任何東西遭到破壞,唯有住戶遇害——陳屍在客廳地板上。
這樁殺人案的可疑嫌犯有四個:女郎正在交往的兩名男性,不住在城裡的女郎前夫,最後一個身分不明,可能是修理工或公寓鄰居。指認兇手的關鍵全仰仗沉默的證人:那隻非洲灰鸚鵡。
警方解除犯罪現場管制之後,傷心的被害人母親把女兒的東西打包裝箱,連同鸚鵡帶回自己家裡,把箱子放進車庫,鸚鵡籠子則放到她的臥室裡。有一天這個母親半睡半醒之間突然驚醒過來,原來她聽到可怕的尖叫聲:「你在這裡幹什麼?你要做什麼?啊!!」房間裡除了鸚鵡和她自己,根本沒有別人。
這位母親對警方陳述此事,宣稱鸚鵡是在模仿女兒遇襲時的反應,可是警方態度存疑,並不採信。做母親的堅持自己實話實說,她說鸚鵡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相同的話,可惜沒有人相信,日子久了,鸚鵡不再像先前說得那麼勤,到最後牠自己也不記得那些句子了。
這個故事挺詭異,也許有人以為是好萊塢劇作家編出來的吧?不過倒是引起我的興趣,所以找了鳥類專家查證一下鸚鵡的話可不可信,結果發現非洲灰鸚鵡很會學舌,字句、聲音都模仿得唯妙唯肖,尤其是年齡較大、經驗較豐富的鸚鵡,而被害人的那隻寵物正好符合這兩項條件。這種鸚鵡也很會重複情緒激動的話和不尋常的聲音。鳥類專家的結論是,被害人的鸚鵡很可能是在複述女郎生前的最終事故。
如果鸚鵡的話可信,那麼嫌犯最可能是死者的前夫,如果是她正在交往的男友,那麼在住處發現對方時,想必不會感到驚奇也不至於緊張,假如是公寓鄰居或維修工人,她也不會那麼激烈。唯有前夫才會引發那樣的反應。
想讓鸚鵡作證為時已晚,此案兇手一直沒有繩之以法。彼時我才剛成為犯罪心理分析師不久,開始了解真實生活不像電視上的警匪片,劇終時壞人必會伏法,大快人心;現實生活中,正義往往未能申張,我們需要設法改變現狀,而其中一份力量就是犯罪心理分析。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