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信仰本能︰關於靈魂、命運和生命意義的心理機制 The Belief Instinct: The Psychology of Souls, Destiny,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信仰本能︰關於靈魂、命運和生命意義的心理機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470607
傑西.貝林
朱怡康
啟示
2011年9月30日
107.00  元
HK$ 90.95  







叢書系列:Knowledge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Knowledge


宗教命理 > 宗教概論















  信神是一種本能嗎?
  「信仰本能」又是什麼?
  這個本能需求是演化的設計,或是神的設計?
  為什麼我們會相信有神、有來生及超自然,讓心理學來告訴你!

  本書要談的不是宗教,也不是有神、無神的論辯;
  而是一趟充滿奇趣、深入心理運作進而探究信仰的思考之旅。

  哲學家沙特一生都是無神論者,卻曾在私下坦言造物主認知其實一直觸動著他;文學與哲學的巨擘卡繆一邊倡言無神,一邊卻藉著小說人物透露了神的存在;就連演化論之父達爾文,都在死前留下向上帝靠攏的跡象,讓有神、無神論者爭辯不休。這種矛盾從何而來?他們為什麼擺脫不了神?

  在這本生動有趣、深入淺出的書中,作者傑西.貝林揭露了信仰的心理根基,內容豐富多元,不僅結合最新科學研究及文哲洞見,甚至信手拈來流行文化之例,文筆幽默,且深具挑戰性。人類為何執著於探求人生目的?為何會在天災及意外中尋找意義?為何相信有靈魂、有來生?為何會認為冥冥中有股力量,在主導、監督我們的人生?對於這些人生中的重大問題,貝林將之歸諸於「心智理論」——一種能讓我們臆測他人意圖與想法的心理能力。書中並以此為基礎,進一步說明信仰神及其他未知力量的本能,如何讓上古人類享有更大的演化優勢。

  本書要談的不是宗教,也不是有神、無神的論辯;而是一場綜合心理學、哲學與流行文化的盛宴。藉由貝林深刻而機智的引導,我們將獲得關於人類腦部與心理機制的全新視野,同時開啟一場新穎、有趣、充滿智慧與幽默的思考旅程!

本書特色

  作者文筆生動有趣,舉例活潑多元、切合時事,絕不枯燥

  除中文版之外,已賣出七國版權,包括日本、英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葡萄牙等等

作者簡介

傑西.貝林 Jesse Bering

  專欄作家、演化心理學家、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認知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同時是歐盟執委會耗資兩百萬歐元、費時三年的大型研究計畫「解釋宗教」(Explaining Religion Project)的主要成員之一。他所任職的認知與文化研究中心,是由歐盟、美國空軍、以及約翰.坦伯頓基金會(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共同贊助,研究重點為人類社會行為,旁及來生信仰、道德義憤等相關主題,研究計畫於全球各地執行,遍及印度、馬利、賽普勒斯等地。

  貝林的專業能力備受肯定,並以平易近人的科普寫作風格聞名。他在《科學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執筆的專欄「貝林談心」(Bering in Mind)廣受好評,此專欄於二○一○年獲「國際數位藝術與科學學會」(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Digital Arts and Sciences)頒贈「部落格文化類威比獎」(Webby Honoree)。

  除了科學、心理學相關期刊,他的文章也常見於《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等刊物。他的論述一再引發話題,美國NPR電台與英國BBC都曾多次報導。

  貝林生於美國,現居北愛爾蘭。本書是他的第一本著作。

譯者簡介

朱怡康

  台大政治學研究所畢,現就讀於政大宗教研究所。譯有《開啟你的靈性力量》,合譯有《瑜伽之心》、《複製、基因與不朽》等作品。



推薦序1

信仰,大腦的分泌物/王道還

  十多年前,倒數計時迎接公元兩千年的氛圍越來越濃,各種回顧前瞻的討論甚囂塵上,彷彿「二○○○」這組數字是個密碼,能開啟歷史的轉捩點。例如一九九六年發生了兩件大事,令人對於未來亦喜亦憂:歐美已開發國家的愛滋病死亡人數開始下降;以克隆技術製造的桃莉羊在蘇格蘭誕生。而人類基因組計劃在公元兩千年接近完成,創造了另一波關於美麗新世界的想像。更別說一九九○年美國總統老布希就為科學界宣布了二十世紀最後十年的重要任務:提升大眾對神經科學的認識,以便迎接神經科學帶來的福祉。

  歲月不饒人,一晃十多年。回顧當年的總結、展望,恍然若夢。我們習慣了「兩千」紀年,生活的世界也沒變:同樣的議題、同樣的口號、同樣的年輕人(已不再年輕)、同樣的老人(變得更老)、同樣的富人(越來越富)、同樣的窮人(只是更窮)。倒是歐美的大眾文化中,興起了「新」無神論浪潮。本書是其中的代表作。

  「新無神論」最新奇的地方就是毫無新意。且不說西方懷疑論的傳統,可上溯至孟子的時代(西元前四、三世紀)。即使從啟蒙時代算起,也有三百年歷史。西方學人對於宗教涉及的基本問題,例如宗教與理性的關係,早有複雜、細緻的討論,正反雙方各擅勝場、從未分出你死我活。因此,值得注意的反而是那些激越的反宗教言論的心理根源。

  例如啟蒙時代的無神論,針對的其實不是宗教,而是教會。人面對宇宙之壯美,不禁生出渺小脆弱之感,從而興起民胞物與之情,是自然流露的宗教情操。無論中西,古人並不懷疑宗教情操的社會功能,所謂「神道設教」是也。當年在歐洲,反對教會權威不只是知識份子伸張理性的事業,也是建構民族國家的政治工程,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宗教信徒面對無神論者的挑釁,當然不會無動于衷。在美國,反對無神論的勢力甚至能夠動員足夠力量,對無神論者的主要武器—科學—提出挑戰,特別是生物演化論。這一宗教勢力還能左右政局:據說美國支持小布希總統的選民,有一批人屬於竭力反對演化論的宗教圈。

  難怪現在宣傳無神論,最不遺餘力的學者是英國演化生物學名家道金斯。道金斯對宗教口誅筆伐,聲嘶力竭,絕不溫良恭儉讓。他對宗教幻覺(包括創世主、靈魂不朽、復活、來世等想法)一筆抹殺、恨不得趕盡殺絕。他甚至搬出統計數字,指出美國宗教信仰越虔誠的地區、犯罪率越高。

  不過,這樣的立場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所有的人類社會都有超自然信仰,儘管形式、內容不盡相同,有人拜媽祖、有人信聖經裡的耶和華、泰雅族人相信死後要過彩虹橋會祖先。普遍的超自然信仰會不會只是人類「腦子的分泌物」?早在一九六○年代,心理學家就發現了證據:人心有積極尋找新奇資訊的傾向。要是你盯著一個熟悉的字仔細看,不久就會感到陌生、心生疑惑,必需翻字典才能確定它是什麼字。另一方面,我們對熟悉的事物往往視而不見。總之,要是事物一成不變,腦子不耐煩,就會嘗試以新奇方式組合資訊,創造新奇的印象──難道道金斯批駁的幻覺是這麼產生的?

  本書作者貝林也是心理學家,肯定地答覆:人對於超自然的信仰,其實源自人腦獨有的認知傾向或模式。貝林稱之為「心智理論」,就是讓我們能夠「將心比心」的認知能力的總和。而這一心智理論有利於人的社會生活。換言之,道金斯認為超自然信仰不啻迷信,對人對社會都有害無益。貝林卻相信心智理論是人腦演化出來的獨特功能,是受到天擇青睞的生物適應。本書是貝林的詳細論證。對認知神經科學感興趣的讀者,一定不會放過他仔細討論的實驗與證據。

  有趣的是,貝林同意道金斯對於宗教的論斷:超自然信仰是我們應該擺脫的幻覺。然而,要是那個幻覺是人類天賦認知能力的產物,如何擺脫?此外,貝林似乎沒有意識到,英國哲學家休謨(David Hume, 1711-1776)早就論證過:我們的宗教基本信念,不屬於理性思辨範圍。達爾文也同意;他說自己只能安於做個不可知論者(agnostic)。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本文作者為生物人類學者,著有《天人之際—生物人類學筆記》
〔三民書局,2004〕)

推薦序2

信仰.解密/莊凱迪

  宗教可以分為兩個部份,一個是信仰,一個是體驗。信仰是相信並且接受一套的認知架構,這個信仰的認知系統,解答了人類對於生命的疑惑。信仰告訴我們世界從何而來,生命要往何處去,指引了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另外一方面,宗教的體驗則是心靈的感受與實踐。體驗是從愛出發,由內心感受到與人類全體以及萬物之間的連結,實際體會更深層的愛與更高的幸福。

  信仰常常是以神創造了宇宙作為前提,以人類遵從神的旨意為目標。信仰也往往會主張靈魂的存在,告訴我們,靈魂從何而來、要往哪裡去,為了靈魂恆久的幸福,人生應該是要怎麼樣過。體驗則是專注在當下,沒有預設的前提,也不管過去與未來,只有全心感受此時此刻我們內心的經驗。體驗就像是進行科學實驗一樣,一步步去做、一步步去觀察,用我們的心靈作為實驗室,以親身試驗並且証實的結果為準。

  信仰這個認知架構,從上一代傳給下一代,透過教育與儀式傳承下來。傳承的過程中,崇拜至高無上的領導者變得越來越重要,宗教機構與組織成為主體,教義變成了教條,信仰逐漸固定而僵化。人們漸漸地為了信仰而信仰,忘記了信仰的初衷,不再去反省、質疑與探索。其實信仰最初的根源,也是來自於創立者自己當時的體驗。宗教的創立者自己親自體驗之後的成果,經過歷代後人的重新詮釋與重新組織,形成了信仰的架構。追隨者應該追隨創立者的體驗,而不是盲目接受體驗成果被固著僵化之後的教條信仰。體驗才應該是宗教的主體,信仰頂多像是地圖一般,只是我們的參考工具,是為了幫助我們去體驗而設立,不是要取代體驗的。正如同沒有人會認為看過夏威夷地圖,就是去夏威夷玩了一趟,過度著重於相信並且接受經典與教條,彷彿是閱讀旅遊書,就說自己已經旅遊過了一般。然而,這樣過度沈迷於信仰的人卻往往自以為站在正確的一方,排斥其他的人。

  從十字軍東征到十年前的紐約世貿大樓的九一一事件,宗教之間的戰爭與殺戮,成為這一千年人類歷史的主軸。從信仰上看,彼此的神不同,彼此的經典不同,為了宣揚我的神、維護我的經典,不同的信仰之間,必然從競爭進展到鬥爭。然而,從宗教的體驗來看,每個宗教都是從愛與關懷出發。尊重生命的宗教情懷,在各個宗教之間並沒有不同。從信仰上看,各個宗教之間壁壘分明,沒有整合的可能;但是從體驗上看,各個宗教原本就是一體的,沒有必要分別彼此,更不需要相互競爭。

  迷信、教條主義、盲從、缺乏反省等等宗教之中常見的問題,幾乎都是從信仰而來。這是因為信仰是一種認知系統,而我們人類心靈的特徵,便是避免去質疑我們所賴以看待外界事物的認知系統。就像是眼睛是我們看東西的工具,因此眼睛只能看外界的事物,不能看到眼睛本身。如果我們想要檢視眼睛,我們必須借助鏡子等外在的工具;同樣的,如果我們想要檢視信仰,我們不能從信仰之中來做檢視,而必須藉由一些外在工具的幫助。

  「信仰本能」這本書的作者貝林博士,是一位專業的認知心理學家,他在這本書中,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檢視信仰的起源與信仰形成的過程。他運用發展心理學以及演化心理學的觀點,揭露出躲在背後的小小秘密,打破了信仰崇高的面具,還原人類創造出信仰系統的原始目的。經過作者旁徵博引的釐清與洗滌,這本書破解了各種信仰的偽裝,讓我們看清信仰的另外一種樣貌。彷彿現在當紅的維基解密一般,這本書所做的是幫助信仰解密,揭露出我們人類的本能,如何讓我們選擇了信仰,而放棄了心靈的懷疑與探索。

  不容懷疑的信仰,只是迷信,只會封閉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更遠離宗教的核心──愛與包容。破解信仰,並不是要捨棄宗教,而是要我們回歸宗教的體驗。只要我們在宗教之中感受到更多喜悅幸福、更寬廣的愛、更高層面的心靈與更有意義的人生,這就是好的宗教經驗,就是值得宣揚的事情。多一些體驗、少一些信仰,可以讓宗教更活潑、更有生命力,也可以減少宗教的教條灌輸所帶來的盲從與排外,協助打破宗教之間的藩籬,促進人類精神意識的整合。

  一百一十年前,美國的心理學大師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的《宗教經驗之種種》(The Variety of Religious Experiences)開創了運用心理學的方法來觀察宗教的宗教心理學。如同書名所透露的,詹姆士著重在宗教的體驗,看重宗教經驗勝過於宗教的機構組織與信仰。您手上的這本「信仰本能」,則是用認知心理學來檢視信仰的一本巨著,但也如同書名所顯示,這本書只分析信仰的層面,並沒有探討宗教經驗的層面。對於宗教有興趣的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後,可以進一步看看《宗教經驗之種種》,來對宗教心理學有更全面的觀點。

(本文作者為Dr. Soul心靈醫生心理診所院長)

推薦序3

知己、知彼、然後知天/陳建中

  在唸大學的時候,每天的通勤都會經過台北市的新生南路。當時的新生南路,還有「諸神之道」的稱號(Avenue of Gods)。短短的幾百公尺,有著各式各樣宗教的會所。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和天主教的教堂幾乎是比鄰而居;在背後則隱約可以看到摩門教的聖殿;稍微往北,基督教的禮拜堂則面對著一個巨大的觀音像。

  這個二十世紀的神明聚落,其實也只是數百年來一個包袱、一個神主牌的唐山過台灣的延續:人們不管走到哪裡,總是把他們的信仰一起帶著走。畢竟,信仰是許多人的生活重心。在台灣,固然是三步一廟、五步一寺,甚至被某些「有識之士」視為迷信落後的象徵;但高科技社會的日本也是處處神社,先進國家的美國和文化重鎮的西歐的都市也幾乎是一街一教堂,神的住宅密度之高也不在台灣之下。即便在宗教的範疇之外,人們也往往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和非自然的想像產生連結。在我們每天聽聞或閱讀的文字中,充滿了「冥冥之中」、「天人合一」、「陰錯陽差」、「有如神助」、「鬼斧神工」之類的詞語,就是很好的佐證。

  如此無所不在的信仰,如此多樣的鬼神,除了彰顯人類的創造力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意義呢? 雖然,自啟蒙時代哲學家伏爾泰以來,人以自己的形象創造眾神,已逐漸成為學界的共識。然而,是甚麼原因使得人們有所信仰,而又如此執著,卻仍未有定論。早期的信仰研究往往是在神學或哲學的範疇內進行,著重於對某一宗教的教義的分析。隨著社會科學的興起,由社會文化乃至於政治經濟(如「宗教是人民的鴉片煙」)的角度來探討信仰與宗教的研究有如汗牛充棟,大大的擴展了我們對人類行為的瞭解。然而,僅由社會文化的角度來分析,並無法完整的掌握信仰的本質。畢竟,社會文化的分析無法離開一個信仰所處的文化脈絡。然而,信仰卻是一個普遍的現像,信仰形式或有不同,但信仰的行為在不同的文化中卻有相當的共通性。因此,信仰的背後,應該會有一個人類共通的機制。

  在一九七○年代的黑猩猩的研究中所發現的「心智理論」,提供了本書作者傑西.貝林一個切入點來瞭解信仰的心理機制。心智理論的功能,在於讓一個人或動物能夠從別的人或動物的觀點來思考。這樣的功能,需要當事人或動物能夠推測、理解對方對環境或事件的感知。雖然猩猩是否有完整的心智理論仍有爭議,但它們至少擁有部份的心智理論,已足夠讓我們得知心智理論是一個演化的結果。演化往往有過度概化(over generalization)的現象。心智理論也不例外。對他人的感知的推測,概化成了對其他物品感知的推測。既然賦予這些物品感知的能力,它們也就可以和我們互動了。因此,美人才能閉月羞花,李太白才能舉杯邀明月了。接著,把這些和我們「心靈互動」的物品擬人化、進而成為眾神,也不過是一步之遙。又,人們的各種活動往往有目的性,經過過度概化的心智理論,我們也賦予了周遭各種物品目的性,於是「冥冥之中」之類的說法就出現。如此,如書中所述,一步一步的,信仰的各個面向,就從過度概化的心智理論演變了過來。

  除了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方面,貝林還提供了許多實驗的佐證。我尤其喜歡他從發展心理學的觀點,來探討信仰的各個面向如何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隨著心智理論的成熟逐漸展現出來。有些實驗結果,會挑戰我們的直覺。比如說,我們一般會認為,迷信是一種愚蠢的行為。但實際上,一個人是必須要有足夠的心智能力,才有辦法建立迷信背後的種種推理過程。畢竟,一個在不存在的事物和一個當下無從確認的未來之間的因果關係,其中所包含的假設和推理,是相當複雜的。因此,如果我們認定迷信對社會公眾利益是有害而需要防治的時候,僅把它當成是一個愚行,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就像這樣,本書包括了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內容。不管讀者們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在和作者的心智理論糾纏的過程中,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也不一樣了。

(本文作者為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