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藝覽山水:新店溪軸帶

藝覽山水:新店溪軸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302387
林倩綺、洪啟昌、蔡宗雄...等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2011年12月01日
100.00  元
HK$ 90  







叢書系列:文化藝術
規格:平裝 / 200頁 / 25k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文化藝術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文化/藝術 > 藝術欣賞









  本書介紹新北市新店溪軸帶區(新店區、烏來區)之藝術家及其創作,並介紹本地區之藝文空間,勾勒出新店、烏來地區的藝術版圖,使民眾能按圖索驥,探訪本區藝術家、藝文空間,引領大眾更深入了解新北市藝術文化現況與內涵。



作者序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需要被了解的根

PART- 1 心能像太陽照耀大地,卻也能像黑洞吞噬光明

01聖境看守者
02安於獨處
03最好的選擇
04在夢裡懺悔的藥
05舒壓與創造力
06憎恨他人的人
07暴戾的王子
08記憶力最好的人
09打破思想的局限
10山谷的隱士
11值得稱讚的事
12迷信的可怕
13永恆即在當下
14最美的時刻
15紳士的外套
16值得珍惜的友誼
17善行的本質
18孩子的遊戲

PART- 2 其實,讓人或喜或悲的,不是外境而是內心

19我們首先是人,然後才是各領域的專家
20強盜窩裡的秀才
21不只存在一種完美
22需要告解的人
23改變命運的石頭
24流浪漢的命
25賣字人的未來
26真相鏡
27重獲自由的人
28失敗並非單一的災變
29功成名就的青年
30雕刻大師的繼承人
31下一個智者在哪裡?
32想要學習治國的王子
33殘酷的沉默
34悶局
35該不該上船?
36王妃的抱怨

PART- 3 轉變心念,看待人生的視野從此不同

37人生難得是豁達
38停止思考迴圈
39智者不輕用智慧
40善於識人的人
41過度努力的商人
42為什麼而捐?
43婚禮前的風波
44大自然的規律
45完美的臉
46愛用典故的企業家
47僧侶的難題
48售貨員的職業笑容
49有教養的人
50憤怒的抗議者
51預測未來的最佳方法,就是創造未來
52失敗與挫敗
53尋人啟事
54詩人與評論家
55領導的精義
56年老,讓我遇見新的自己
57做對的事
58人生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作者序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需要被了解的根

  從前有位不良少年,被黑道大哥賞識,想收他當小弟。不良少年並不願意,他父母幫他去和黑道大哥理論,黑道大哥的回答是:「好!我可以不收他當小弟,只要他把抽菸喝酒打架泡女人這些你們所謂的惡習都改了,那他也就不是我想吸納的人才了。」父母卻遲疑了,就連不良少年自己也遲疑了,因為他們無法保證這一點。

  如果說黑道大哥想招攬不良少年是個問題,那麼不良少年的行為就是問題的根源。倘若問題根源無法獲得改善,那麼即使父母為少年做了多少事、說了多少話,未來還是會有問題發生。

  曾經有位女工程師,她雖然工作認真但個性固執,長年被同事排擠,工作與人際關係的壓力讓她滿身是病。為了紓解壓力,她加入了健身房與SPA館,有時間就去跑步或游泳,但是往往在運動時覺得渾身輕鬆,回到工作崗位就加倍痛苦。

  如果說工作中的壓力是個問題,那麼女工程師的內心就是問題的根源。即使她藉由舒壓運動讓身體放鬆,也只是暫時性的,就像止痛藥一樣。如果不能從內心開始改變,所有問題依然接踵而至。

  一切問題都有起因,就像自然現象裡「天上沒有雲,地上就不會下雨」一樣。在面對問題時,如果不能夠深入挖掘問題背後的原因,就沒有辦法切中問題的核心,也就無法真正解決困擾我們的問題。

  這個道理看起來如此簡單,每個人都想得到,但是,為什麼我們卻經常被一葉障目,看不到問題的根源呢?

  做為教育基金會的志工與講師,在課堂上,我也時常被問到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很多層面,有些屬於生命教育,有些屬於知識追求,有些關於親子教養。

  比方說,有朋友問我:「我一直為從前所做的事情後悔,直到今天還是耿耿於懷,請問我該如何走出來?」

  也曾有朋友問我:「人們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我們想要過得幸福美滿,是不是就得多做善事才行?」

  也有為人父母問:「有時看孩子不受教,會很著急,我該如何把好的觀念教給孩子?」

  仔細觀察這些問題,可以發現,每個問題都是發問者一生的概括,它包含了一個人的脾氣、個性、過往的經歷,也反映出各自的價值觀。

  價值觀,指的是人們對世事的看法、想法與做法,只要是獨立自主的個體,他們的價值觀都不會是完全一致的,本質上也沒有高低好壞之分。

  因此,當一個問題被拋出來時,如果接收問題的對象只是拿出自己的脾氣、個性、經驗來作答,用自己的價值觀與對方的價值觀碰撞,那麼「問」與「被問」就會局限在兩個思想迴圈之間的交流而已;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沒有辦法激盪出真正的智慧。

  所以,倘若回答問題的人真心希望發問者能夠超越自我的囿見,他就必須先走出自己的局限,並引導對方也能突破自身的限制。

  我曾經與朋友們分享過一個真實故事:

  我服務的基金會位於南投山區,基金會裡有一座大禮堂,許多典禮與課程會借用這個場地舉行。大禮堂建造得十分高大,三面都有大扇的門窗,上方則是一排氣窗,採光和通風都很好。

  有天下午,從打開的門口飛進了三隻燕子,燕子飛進來後,就一直盤旋在禮堂的頂部,牠們疾速飛行、不停叫喚,向氣窗飛去;但是氣窗當天是封閉的,牠們用盡全身力氣撞擊也無法出去。幾位志工在地上看得提心吊膽,擔心牠們受傷,馬上把下方所有的門和窗戶都打開了,試圖吸引牠們下來,但是燕子還是一直在上方疾飛。

  夜晚時,燕子棲息在氣窗旁,到了隔天早上,又開始不斷撞擊氣窗。也不曉得是否是燕子被撞昏了,還是累了?突然地,一隻燕子慢慢轉著圈子落了下來,牠在地面上停留了一會兒,好像在感覺門外吹進的風,然後就抬起腳,一步一步走出了敞開的大門。

  國防大學談遠平教授聽我說完這則故事後,為燕子下了一個註解:「前途光明--因為氣窗很亮;走投無路--因為飛不出去。」八字妙語盡述燕子的狀況,也點出了問題的根源。

  故事裡的燕子,牠的「專長」是飛翔,牠「習慣」飛得高飛得快,牠「知道」有光亮的地方就有出口,牠還很有「毅力」、不屈不撓--這些原本都該是燕子的長處,但是,在這則故事裡,長處卻變成了短處。

  人類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最常使用的工具、認為最靠得住的想法、看起來最光明的坦途,每一個「理所當然」的思考背後,都有讓人深思、反省的地方。我們最相信的、覺得最需要的東西,卻往往正是造成自我困惑、煩惱、痛苦……一切問題的根源。

  所以我們會看不到,因為我們從不覺得這是問題;所以我們會無法下手處理,因為我們在生活中處處需要它,並堅定地信任它。

  《鯨背月色》的作者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曾說:「當我們想到天空時,我們往往會抬頭仰望;然而,天空其實起始於地面。」有時走在街上,會恍惚覺得,周遭熙熙攘攘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是一棵棵模樣各異的樹,甚至那些正在迷惘的人,正在與別人爭吵的人,正因貪婪或欲望而做出會讓自己後悔的事的人……我們一切行為的背後,都有各自糾纏難解的根。

  人,就是會走動的樹。我們的行為與情緒,就是樹上的葉子,表面上它們總是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或喜或悲,或煩惱或痛苦,但是真正給予它們養分,使這些情緒與行為得以持續的,卻是這棵樹的根,也就是我們的內心。

  所有困惑的人,最終都得面對自我的內心,如果不能從心上產生改變,那麼困惑依舊是困惑,問題仍然是問題。當人們明白自己能夠改變,也唯有自己可以改變的時候,我們對人生的疑問,才能給出完滿的解答。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