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老樹之歌
9789573269670
劉克襄/文;阿桂/圖
遠流
2012年4月01日
100.00 元
HK$ 8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綠繪本
規格:精裝 / 48頁 / 菊8K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綠繪本
分
類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圖畫書
>
知識繪本
同
類
書
推
薦
小黑啤玩臺灣:嘉義篇-坐火車 -阿里山林業x生態保育與發展
自然科核心素養最佳讀物 大自然繪本套書1【暢銷紀念版】(沉睡中的種子+活生生的石頭+害羞的甲蟲)
害羞的甲蟲【暢銷紀念版】
活生生的石頭【暢銷紀念版】
沉睡中的種子【暢銷紀念版】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雲朵一樣的八哥
千萬不要告訴別人!
分享 Share!
我選我自己:不會寫字的獅子又來了! Votez pour moi
踢踢踢踢 天寶:汪培珽親手救回來的故事書NO. 4
害怕沒什麼大不了:汪培珽親手救回來的故事書NO. 3
內
容
簡
介
大樹,給孩子最溫柔綿長的陪伴!
傳遞美好記憶的田園詩篇
「天上掛著一顆星星/又高又遠的/閃爍出大地的空曠/地上則有一棵大樹/和星星遙映著/襯托出這種和諧的美好……」這是一首婉轉動人的綠色詩歌,淺白流暢的文字,與細膩抒情的畫面,述說著一棵大樹的生長、茁壯,還有曾經,小動物在它身旁圍繞,人們和它一起生活的點滴……,直到有一天,年老的它落寞的困處在水泥叢林中,彷彿再也無人關心聞問……
願這種與樹的情感聯繫與生命記憶,都曾在每個孩子心中溫柔停駐,吟唱出一首又一首永不歇息的老樹之歌!
※劉克襄故事腳本 × 阿桂拼布畫的全新繪本創作組合
※意象優美、情境動人的生態/環境教育繪本
※呼應關懷環境、觀照自然的主旨,阿桂以拼布結合刺繡的手法,創造出與文字共同演繹的詩意畫面。從討論構圖,尋覓材質顏色合適的各種布料、繡線等素材,經反覆嘗試克服製作上的困難,到最後圖像一一躍然於布面上,無不費心思量。20多幅紋理細膩、層次豐富的作品,皆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作者簡介
劉克襄
嫻熟鳥獸草木知識的作家,經常從事山岳古道的探險活動,同時撰寫過諸多動物小說和生態環境教育的作品。
創作能量源源不絕,總是樂此不疲地研究新的題材,試驗各種文體,不囿於一隅,堪稱台灣當代自然書寫的領航者。2009年,《永遠的信天翁》榮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年度之書」;近作《11元的鐵道旅行》、《十五顆小行星》連續兩年皆獲開卷好書獎和金鼎獎。文章亦多篇蒐錄於台灣中小學課本讀物。
繪者簡介
阿桂 A Kuei
本名桂秀蘭,美術相關科系畢業,從事戲偶戲服設計製作與手作布偶教學。
起初,單純因為嚮往Soho族的生活自由而離開職場,開始學習縫紉在家自製商品,並於一些店家寄賣,然後慢慢接觸到劇場工作、出版、教學……現在樂於當初的選擇中!
近年參與的戲碼,包括2012年Be劇團《快樂鼠》,以及九歌兒童劇團的多齣舞台劇,如2010年《一片比薩一塊錢》、《福氣樹》;2009年《小叔叔找朋友》、《大樹、牽牛花、小鳥》、《東郭、獵人、狼》;2007年《老鼠娶親》等。目前亦為學學文創手作布偶課講師。著有《當偶們同在一起》(遠流,2007)。
部落格:阿桂的生活布偶
blog.sina.com.tw/ak_dolls/
blog.ylib.com/ak_dolls
序
作者的話
台中市大同國小前面有排大王椰子,那是五十年前,父親來此任教時,和校長一起栽種的。學校北邊一角還有棵菩提樹,當時就有三四人抱的巨大身子。如今每次回台中老家,路過時,我都會順道去探看。相信很多大同國小畢業的學生都記得它們,不少人恐怕也跟我一樣,年長時會回到學校這一角落佇立,遠遠地眺望。
有陣子,因為懷念在此教過小學的父親,還不自覺地會掉淚。那時我便記起過去讀到的一則新聞,一位年近米壽的日本老婆婆,回到花蓮豐田的母校。昔時小學已經大幅改建,唯有一棵老樹還在。只見老婆婆走到樹前,撫觸著這棵依然健壯的老樹淚流不止。虛長至今,我終於能體會那樣的生命情境了。
我因對老樹有這般感念,自是期待孩子在成長過程裡,也有老樹陪伴。記得孩子一年級時,我初次帶他去學校報到,便帶他去校園操場觀看那兒的大樹。但他三年級時,學校換了校長。未料,老樹一併遭到更替。當時想,才三年級嘛,無所謂,於是再帶他去看新樹。不想,他六年級畢業時,校長又換了,學校的樹也再度換了新的一批。
我只好帶他回台中,觀看半世紀前阿公栽種的老樹。
前年,我導覽此地文史,感性地提到這些大樹跟父親的淵源。就讀東海大學的孩子,也在旁邊仔細聆聽。例假日時,他常從大度山下來探望阿嬤。有好幾回,聽說他總是搭客運到終點的火車站下車,然後慢慢走回公館阿嬤家。這樣迂迴繞路,勢必得經過大同國小。從孩提就知悉這些樹,如今更了然它們跟阿公的關係,我想他是故意的。
阿桂以針線穿引的手藝,還有拼布刺繡的巧思,便把這個故事的豐實和精髓,綿密地裁剪出來。這種宛如老樹慢慢茁壯的編織功夫,不僅讓這一故事相得益彰,也淋漓且渾厚地詮釋出本書的主旨和精神。人和自然密不可分割的生活關係,不用太多語彙,一拉一收,一結一尾,就精緻而樸實地繡出來了。
(文/劉克襄)
繪者的話
近幾年跟樹似乎很有緣,接觸到的一些劇場工作及出版品,題材都跟樹有關,我想也許是因為地球暖化、氣候異常,而讓大家更重視環保與生態的議題。
初次閱讀劉克襄老師的手稿,我和先生明河腦中就浮現一幕幕鮮明的影像,那是童年時的環境印象。故事腳本中的主角雖然是樹,說的是老樹的成長史,但內容描述的環境變遷,也正是劉老師與我們這一代人的共同經歷,因此讀來特別有感受。文章中的情境或許與新生代的成長經驗有些差距,但卻可讓他們一窺父母那一輩的成長環境。
剛開始,編輯提出希望藉助我的布品手作,創作出有別於一般繪本的視覺感受,我並沒有把握能夠勝任,因為平面構成的布織品創作,以刺繡或拼布居多,而我對這兩者的技巧不算特別熟悉,擔心不知該以怎樣的技法表現,所幸編輯對此持開放的態度,明河也鼓勵我自由發揮,於是決定接下這項工作挑戰。
製作的第一階段,先由明河協助構思畫面的草圖,期間不僅我們兩人經常討論,編輯與作者也會適時給予建議。此階段完成的彩圖底稿,必須適度考慮到是否適合布製品的表現,但有時真的難以判斷,就只能留到製作時再想辦法解決。
等畫面的底稿拍板定案後,就開始到布市尋尋覓覓,準備材料。不過,儘管有彩圖作為挑選的依據,這個過程也不如想像中容易,因為在茫茫「布」海中,往往一個半天只能找到幾塊材質適用的布,色彩也很難要求百分百與底稿相同,還好我手邊也有長年存下的布匹,總算慢慢湊足所有素材。
這次的創作,我嘗試以拼布加刺繡的手感呈現,而且抱持「只要整體感協調,做法不設限」的心態。在素材特色上,大量運用不織布來表現畫面中的許多細節。日以繼夜進行的細小手工(我不得不去配副老花眼鏡),以及過程中因明河提出的「建設性批評」而拆掉反覆重做,的確相當磨人,但也是在這帶點實驗性質的裁剪縫製中,我享受到那種專注在一針一線裡的時刻。當畫面一點一滴的成形,好多好多兒時的情景跟著浮現,現在回想起來,親近自然是多麼美好的事!也希望這最後完成的視覺樣貌,能為讀者帶來愉悅的閱讀體驗。
(文/阿桂)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