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道可道:揭開《老子》不可說的秘密

道可道:揭開《老子》不可說的秘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967062
熊逸
遠足文化
2012年4月11日
113.00  元
HK$ 101.7  







叢書系列:遠足人文
規格:平裝 / 368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遠足人文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道家









  熊逸:「如果你認定『道』是『不可說,一說便錯』,並且《老子》全文都在論道,那只能證明《老子》全文都是錯的,更令人為難的是,就連「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本身也是錯的。」

  《老子》的魅力在於文字之精妙,意涵之深遠,詮釋之無窮。

  既是雋永的文學,也是深刻的哲學,更可經世致用、與時俱進。

  熊逸從政治、社會、人文、歷史等角度切入,以一針見血之縝密邏輯,旁徵考古證據、博引東西方學者重要論述,為《老子》作出驚世駭俗、卻又讓人不得不信服的正名辯駁!

  《老子》影響之深遠,涵蓋古今中外,中國歷代文人學者,有人窮盡一生鑽研其中奧妙,有人藉其妙言佳句為自己的作品潤色妝點。德國大哲學家海德格和美國總統雷根,都曾引用其中名言,《老子》何以有此魅力征服世界兩千年不墬?經典之珍貴在其不因時空推移而有所減色,不同的時代只會彰顯其不朽的意義,深化其非凡的價值。

  而作為中國最著名的經典,《老子》闡述的是老聃在兩千多年前即參透的宇宙奧祕,其玄妙不可言說,後人誰能「悟」出箇中道理,悟得淺的,身延壽心自得;悟得深的,登仙之路就在眼前——至少在一般人的印象是如此。

  然而,在百家爭鳴、混亂的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莫不求經世濟民——或說是得到統治者的青睞。孔子是如此,老子也是,依附老子之後學更是。據此,若說《老子》內容所載是教導君王如何統御萬民,這雖難以想像,卻又不是毫無可能。

  《老子》通行本第三十七章「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這「無名之樸」,在《淮南子.道應》中,是姜太公教導周武王最殘忍的愚民術;在漢朝的黃老思想中,更符合其「君臣異道」之說;對照亞里斯多德在《政治學》中所概括之「僭術」,更是駭人地不謀而合。若說這是穿鑿附會之說,小國寡民才是《老子》的治世理想,那別忽略馬基維利在《君主論》中明言,因為實現不了,故不談論那「上帝維護之國」;熊逸也列出證據,正名老聃從未說小國寡民是他寫這部書的「目的」。通行本第六十章言道「治大國,若烹小鮮」,明顯便是在教導君王如何治國。

  這麼說來,《老子》的作者,原來並非良善神仙或抱虛聖人?海耶克曾感嘆:「最壞的傢伙最容易爬到權力的頂峰。」這句話,縱貫古今,幾乎可說是定律。只是,何謂壞、何謂好?先看看《老子》第五章中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再看看現今社會對於成功的多樣定義,兩相對照之下,任誰都不得不動搖心中的那把尺。羅素曾如此談論柏拉圖:「頌揚柏拉圖——但不是理解柏拉圖——總歸是正確的。這正是偉大人物的共同命運。」而對於《老子》,要不崇拜求理解,就由本書出發!

本書特色

  結合歷史考據,邏輯梳理《老子》之脈絡,釐清長久以來晦澀五千言所帶給閱讀者的「錯覺」,重新定位中國必讀經典,顛覆讀者對《老子》之印象!

  作者為學頗豐,行文思路客觀又不失幽默,雜以古代、近代東西方學者論述,深入淺出,敘述就理具開放性。

作者簡介

熊逸

  活躍於網路的神秘作家,作品多與歷史辯證相關。借鑑人類學家田野調查的態度,跳入歷史理解古人,再跳脫出來,用現代知識來思考古代社會。

  著作有《我們為什麼離正義越來越遠》、《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思辨的禪趣:〈壇經〉視野下的世界秩序》(舊版書名《八戒說禪》、《隗家村》、《月迷蹤》、《春秋大義.二:隱公元年》、《春秋大義》、《周易江湖》、《孟子他說》、《孟子他說.貳》(以上作品依出版日期由新至舊排序,皆為簡體版書籍)



引言:道可道
第一章 關於老子的傳聞
第二章 先秦道家的流派
第三章 三種《老子》:郭店楚簡本、馬王堆帛書本和通行本
第四章 黃老之學與君人南面之術
第五章 《老子》之學的政治實戰:無為而無不為
第六章 作為一種社會主張的「道可道,非常道」
第七章 普羅米修斯的惡行
第八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第九章 《老子》的思維方式
第十章 《老子》辯證法的三種解讀:客觀規律,處事操守,權謀機變
第十一章 理想的人生是退步:回歸嬰兒
第十二章 玄牝與大地之母
後記:對於不可言說者的言說



推薦序
熊逸的多層次《老子》
張君玫 / 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閱讀中國學者熊逸的《老子》是有趣的,除了生動的文筆之外,處處都有充滿趣味的小故事,更可見靈光一閃的精彩詮釋。

  不尋求任何正統的解讀,也不拘泥于單一的傳統。不同於一般學術著作,少了一份形式上的嚴謹,但也因此不致感到束縛。同時內容的豐富性並未因此打折。作者不時旁徵博引,引用古今中外的許多相關文獻來釐清關於老子其人與其書的疑點。他不時參照西方的哲學思想、政治理論、當代科學與心理學,感覺就像是走遍了大江南北,回過頭來重新檢視自己的家園,又是另一番風景,層次顯得愈發鮮明。

  熊逸一開始就將《老子》界定在「政治哲學」(為政之道,但也被延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或策略)的層次,撇開一些從中衍生出來「形而上」的問題不談。事實上,他認為老子的很多難解與玄奧之處皆因歷史時空與資料殘缺所造成,或許可以稱之為「美麗的錯誤」。比如王弼的玄學全然建立在「有生於無」的本體論基礎上。他認為「有生於無」很可能只是因為字句上的誤解。再加上晚近不斷出土的老子版本與古老道家文獻,為老子的詮釋投入了許多新的元素。熊逸本人引用了一九九三年出土的「郭店楚簡本」來解釋「無中生有」這句話。指出楚簡本中寫道「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無」,並從中推斷,通行本中「有生於無」的「有」乃是衍字。雖然這不見得真的可以解決所有的爭議,卻也提出了另一種可能性。

  整體上來說,他認為《老子》與道家的思想其實和儒家之間並沒有那麼大的對立,傳統上認為道家批評儒家的仁義道德與禮儀,但從很多後來出土的老子版本看來,恐怕不盡然是那麼一回事。對他來說,儒道之間在治術與世界觀上的親近性遠高於對立。不過,他也指出《老子》本書是有許多內在矛盾的,很難說它就是如何。以政治上的意義來說,他對於道家傳統的「治國之道」,尤其是其中的「愚民」政策與「無為」操弄,甚至中國人一般講究實用、較為功利取向的處世之道都有尖銳而深刻的批判。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熊逸非常強調必須瞭解《老子》的認知方式,包括「正言若反」與相對主義的思維,並嘗試以西方邏輯與現代人類學的概念來加以解釋。換言之,進入《老子》這本書(作者比較傾向於這並非一人所作)的思考方式,跟著它獨特的軌跡,方能真正瞭解。其實,這不正是閱讀任何一本書的方法嗎?然而,作者在這一點上並非拘泥於字句,而是不時把一本書的內在邏輯擺放在更大更深或遠或近的脈絡中加以理解、琢磨與詮釋。

  因此,這本書值得一讀的地方不僅在於內容的精彩與豐富,也為「閱讀」這件事情做了一個身體力行的最佳示範。

作者後記
對於不可言說者的言說

  很多人都對「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情有獨鍾,這本身無可厚非,但由此而引發出來的很多問題、甚至悖論,卻往往被人忽略,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在全文的結尾處對這句話稍作辨析。

1.

  作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海倫的美麗是無法言說的,而荷馬在史詩裡這樣描寫海倫之美:「在特洛伊戰爭結束之後,希臘的長老們商議著如何處置海倫,是把她送回她丈夫那裡,還是把她作為戰犯處死。正在爭議不決的時候,海倫被帶進來,剎那間,從沒有見過海倫的長老們全都驚呆了,他們說為了這麼美麗的女人,再打十年仗也值。」

  荷馬以他高超的文學技巧成功處理了這個不可言說的言說,那麼,荷馬對海倫之美作出了正確的描寫嗎?但是,如果這個描寫是正確的,我們可以根據這個描寫來為海倫塑一個唯妙唯肖的雕像嗎?

2.

  對於不可言說者的言說,不一定等於錯誤的言說。

  在基督教的世界裡,上帝是不可言說的,人類的理性、概念、邏輯等等都無法窮盡上帝,所以文藝復興時期的德國神學家庫薩的尼古拉集「否定神學」之大成,論證「上帝超越了任何概念」。但這絕不意味著《聖經》是錯的,也不意味著《聖經》對於基督徒的生活缺乏實際指導性,更不意味著《聖經》是不講邏輯的。

3.

  「道可道,非常道」並不意味著「道」不可說,一說便錯。「錯」與「不完備」常常被人混淆。

  所謂「不可說,一說便錯」是禪宗的思維,不是《老子》的。這種想法如果用在「道可道,非常道」上,本身就會構成一個悖論:如果你認定「道」是「不可說,一說便錯」,並且《老子》全文都在論道,那只能證明《老子》全文都是錯的,更加令人為難的是,就連「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本身也是錯的。《勝天才王般若經》說:「一切諸法皆不可說,其不可說亦不可說。」

4.

  如果「道可道,非常道」意味著「道」是語言無法描述的,更是邏輯無法論證的,那麼「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本身在邏輯的正確性上還有沒有立足之地呢?

  更何況從語法上看,「道可道,非常道」,這是一個「如果……那麼……」的標準邏輯結構。

5.

  《莊子.列禦寇》:「莊子曰:『知道易,勿言難。』」

  「道」並不難懂,也並不難講,難的是知道了而不講。《莊子.列禦寇》認為,知道而不講,這是合乎自然的;知道而講出來,這是合乎人為的。古時候的至人,合乎的是自然而不是人為。

  我們且不必追問為什麼知道而不講是很難的,這裡最令人困惑的其實只是「知道易,勿言難」這六個字。

熊逸
2009年9月




其 他 著 作
1. 李叔同百部佛經精華錄 李叔同《晚晴集》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