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新實用個人時間管理:設計高效率的人生(2版1刷)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3270034
廖慶榮
遠流
2012年7月01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綠蠹魚
規格:平裝 / 240頁 / 正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2版1刷
出版地:台灣
綠蠹魚
分
類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時間管理
同
類
書
推
薦
最有專注力的一年:在斜槓世代,把每件重要的事做得又快又好,讓你一心不亂的高效提案
Notion人生管理術【獨家限量作者親簽.暢銷慶功版】:從0開始,打造專屬自己的All in One高效數位系統
更快樂的1小時:UCLA爆紅的時間幸福學,教你聚焦於最重要的事
在家工作WFH必備的100個技巧:首先,記得穿上褲子。然後把進度趕上、搞定社交、管理進度,建構高績效的居家工作模式
6區塊黃金比例時間分配神奇實踐筆記:三個月反覆執行,掌握「我的使用說明書」,斷捨離無謂事物,活出想要的人生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人生就是要非同凡想:積極思考的力量
戒掉忙碌,懂得少做才是贏家 LESS-Accomplishing More by Doing Less
別再「可是」了!:告別鬼打牆的自己,把夢想變現實
28天轉化意識行動手冊
Top業務員成功的50個關
夢想加油站
內
容
簡
介
每個人的一天都有24小時,但一天過完後卻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你是氣定神閒的完成該做的事情,還是慌慌忙忙等著熬夜衝刺?
時間管理的能力直接影響到我們工作的效率及生活的品質,可是教導這門學問的課程卻很少見。專研生產管理與生產排程的廖慶榮教授,將個人多年來的經驗化為各種訣竅,提供給有心改善時間運用技巧的讀者。
本書只談成功運用時間管理的具體方法,而不討論形而上的理論:從設定適合自己的目標、擬定具體計畫、避免時間的浪費和拖延、釐清提高效率的正確觀念、善用節約時間的設備,到瑣事的安排、積極利用片段時間、控制會議程序、有技巧的處理人際事務,每一個小細節中,都藏著進一步改善時間管理的契機。
找到方法→練習→驗收效果→改善方法→再練習:每一次成功的運用時間管理方法,會讓人保持愉快的心情,每天都充滿新鮮感。徹底執行這些方法並持續創新,除了提昇工作方面的競爭力,也讓人有更多的餘裕做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並享受與家人相處的樂趣。
作者簡介
廖慶榮
目前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副校長暨工業管理系講座教授,並為中國工業工程學會理事長。畢業於明志工專工業管理科,先後取得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管理科學碩士及賓州州立大學工業工程博士。主要經歷包括: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首任院長、榮譽學院首任院長、研發長、管研所所長,國科會工業工程與管理學門召集人,工業工程學刊總編輯等。在學術方面主要研究生產管理及生產排程,為國科會傑出特約研究員,曾三度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及教育部「優良教師獎」;在書籍著作方面,著有《作業研究》(三民書局)、《研究報告格式手冊》(五南)等書。
目
錄
自
序
第1章 設定目標
設定屬於自己的目標.時間管理的目的
第2章 擬定計畫
計畫的擬定.每週計畫.每日計畫
第3章 智慧型手機的效率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APP軟體
第4章 避免時間的浪費
80 / 20法則.浪費時間的因素.下班後的時間浪費
第5章 避免拖延
拖延.著手去做.立即處理.徹底解決
第6章 堅持到底
絕不半途而廢.避免白做虛工.一氣呵成
第7章 提高效率的重要觀念
自己動手做.不斷改進.夠用就好.及時完成.一舉多得.事前準備.記錄
第8章 整理辦公室和檔案
整理桌子.辦公室的佈置.整理檔案
第9章 電腦使用的效率
掌握電腦的關鍵.最有效率的中文輸入.電腦檔案的管理.電子郵件的管理
第10章 積極利用時間
通勤時間.等待時間.每日三時段的時間運用
第11章 會議的時間管理
減少會議時間的浪費.開會的技巧
第12章 與人接觸的效率
授權.請人協助.預約.學會拒絕.人際關係
第13章 自我學習與管理
培養善用時間的習慣.積極的心態.閱讀.專心
第14章 健康管理
健康飲食.運動與健康
第15章 經營幸福家庭
家庭目標的達成.家事的效率
結語
序
自序
現代人見面時最常使用的問候語,已經不再是「吃飽飯沒有?」而是「最近忙不忙?」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非常忙,雜事一大堆,可是,好像什麼重要的事都沒做。」很明顯的,這就是對事情的安排缺乏優先次序。當別人這樣問我時,我總會說:「不忙,最近依計畫完成了某項目標,並思考另一項新的目標。」這其中的差異,就是個人時間的管理方式不同所造成的。而以上所提到的忙、雜事、重要工作、計畫、目標等項目,也正是時間管理所要探討的主要課題。
時間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最大資產,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運用這項資產。我們每個人擁有的時間數量是相等的,但是,我們利用時間所產出的效果卻往往有很大的差異。有些人將時間隨意浪費掉,有些人將時間投資在有意義的計畫上,有些人則終日忙碌但不知所忙為何,長期下來,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每個人時間運用的成果。如果你能做好「個人時間管理」,你將有更多的時間從事與你目標相關的「重要」工作,而不是每天忙著處理對目標毫無貢獻的「緊急」事件,如此,才可能從容不迫的持續實現自己所設定的目標,進而完成你的人生使命。
時間管理對個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事情,所以,任何人都應該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並接受相關的訓練,可惜的是,正規教育之中,幾乎沒有與時間管理相關的課程。自學生時代開始,我就發現自己需要這方面的訓練,也同時開始這方面的自我充實與研究,畢業工作後,對時間管理相關的知識更覺得有迫切的需要。因此,多年來我做任何工作的時候,都會仔細思考如何做會更有效率,更能夠節省時間,更能夠有效達成目標,而這本書就是我累積數十年來自己如何管理時間的備忘錄。在本書中,我只談具體的方法,而不討論形上的理論,本書所提出的時間管理觀念與方法,都是我親身的經歷與體認,所以本書完全是經驗主義下的產物。
時間管理不是安於現狀的人所能做的。如果你希望由本書得到時間管理的方法,你必須要有強烈的欲望去改進自己的時間管理,並根據本書所提的方法,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由於時間管理是較個人的問題,所以本書所提的方法未必適合你,但如果你運用一些創意加以修改後,大部分方法仍值得採用。在閱讀的時候,不妨常常停下來思考:在什麼情況下,可運用書中所提的方法。將重要的地方,以螢光筆畫起來,經常翻閱那些螢光筆畫過的部分,不斷去發現自己可用的方式,並且改變自己浪費時間的不良慣性,建立有效運用時間的習慣。同時,將自己決定使用的方法或工具記下來,今天就找機會試著做做看。每次成功的運用時間管理方法,會讓你整天都有愉快的心情,你會發覺每天都充滿新鮮感,每一件工作都是進一步改善時間管理的契機,你將會覺得工作可以當作遊戲,而不再是枯燥無味、令人生厭的事了。
本書的內容有相當部分沿用筆者於多年前出版的《個人時間管理》一書,但由於新科技的發展,許多個人時間管理的觀念與方法都出現了重大改變。例如,智慧型手機已取代了紙本記事簿,成為行事曆、備忘錄,甚至名片管理的主要工具;現代人工作忙碌,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的不正常,導致癌症比率不正常的偏高,健康成為個人時間管理應追求的首要目標。因此,本書對於電腦、智慧型手機、檔案管理,以及健康飲食等主題,提出全新觀點與具體作法,對於有意持續改進個人時間管理的讀者,提供了第一手的參考資料。
如果讀者對書中所提的時間管理方法有疑問或心得,歡迎以e-mail方式討論,我的e-mail為:cjliao@mail.ntust.edu.tw。這是個終身學習的時代,讓我們相互學習、相互成長,也許您提供的方法可納入下一版的修訂中,讓更多的讀者受益。
本書的完成,首先我要感謝我的母親、妻子和寶貝女兒的多方協助與支持。同時,也要感謝我所服務的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所提供的優良教學與研究環境。今年適逢本人擔任理事長中國工業工程學會五十週年慶,期盼藉由本書的發表,能讓更多的國人發揮工業工程的精神,持續改進自己的時間管理以及工作效率,進而促進組織的成長與卓越。
後語
時間管理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件重要的事。時間管理做得好,每天都會在有規律的節奏下,完成重要的公務與私事,度過充實的一天,不論工作、事業,或是健康、家庭、心智,都會不斷的成長與進步。相對的,如果時間管理做得不好,每天都會過得緊張兮兮,深怕遺忘了哪件事情,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又擔心另一件工作的進展,也經常會忽略自己的健康、家人的相處以及朋友的人際關係。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異,往往就在於對於時間的有效運用。
時間管理因人而異,也因不同年齡而有所差異。年輕時,可以全力衝刺事業,每天除了白天上班以外,晚上還可繼續工作三、四小時。的確,對於三十歲上下的年輕人,如果下班後就完全不做和工作相關的事情,很難超越同儕,而在工作上有傑出的表現。同時,年輕人也應盡量把握任何可能的機會,而不要輕言拒絕。
但是,當年近天命,就不必靠自己個人的力量來完成所有工作,這時,應減少工作的時間,並學會授權、與人合作、充實健康知識、培養運動習慣,也要學習拒絕,不必接受所有的邀約,只接受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如此才能享受每天的工作與生活。
在本書中,我提出了許多時間管理的觀念與方法,相信會有一些值得你採用。因此,我建議你將可能會採用的觀念與方法記下來,逐步嘗試運用。因為唯有切實執行,才能將時間管理知識發揮最大的功效!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