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演化占星學入門:從冥王星看你的業力使命 Evolutionary Astrology: Pluto and Your Karmic Mission

演化占星學入門:從冥王星看你的業力使命
9789866595769
蒂瓦.格林
韓沁林
積木
2012年7月06日
150.00  元
HK$ 127.5  






叢書系列:Light+
規格:平裝 / 384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Light+


宗教命理 > 占星/血型/占卜 > 占星/血型















了解冥王星的第一本書

  由演化占星學創始者傑夫.格林之女所著,是當前最貼近演化占星學核心思想、最淺顯直接的詮釋。

  步驟式引導演化占星學應用於解讀星盤的方法,清晰易懂、深入淺出,無論初學者、進階學生或執業者,都能從其中獲得啟發。

  探索靈魂演化本質的入口

  無論是野心和動機,或是靈魂的演化之旅,自我的每個面向都可以追溯至冥王星。這顆有力的轉化性行星,是認識一個人本命盤的關鍵,足以揭露靈魂演化的使命。蒂瓦.格林在本書中針對演化占星學做了必要且深度的分析,同時提出步驟,解釋如何正確運用演化占星學的基本原則。書中還透過實例,按部就班教導讀者,如何將演化占星學的架構應用在本命盤上面。讀者只需要透過此架構,就能認識自己的實際生命經驗。蒂瓦身為演化占星學創始者傑夫.格林之女,長期研究其父親的著作,也曾與傑夫.格林對此主題進行豐富的討論,為演化占星學以淺白的文字,做出當代最深入核心思想的詮釋。

作者簡介

蒂瓦.格林Deva Green

  傑夫.沃夫.格林(Jeffrey Wolf Green)的女兒。傑夫是演化占星學的創始者,也是《冥王星:靈魂的演化之旅》和《冥王星:靈魂在親密關係中的演化》兩本書的作者。蒂瓦是演化占星學通訊課程的畢業生,該課程專門培養認證合格的演化占星家。她也與美國演化占星學學校(the School of Evolutionary Astr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的校長金.瑪莉.威瑪(Kim-Marie Weimer),共同開授演化占星學的入門課程。蒂瓦還曾在二○○五年及二○○六年演化占星學協會(Evolutionary Astrology Conference),以及二○○年的NORWAC會議中授課。

譯者簡介

韓沁林

  現任職媒體,兼職翻譯,在占星與文字的國度尋找生命的答案。



譯者序 韓沁林
前言 傑夫.格林
序言 馬克.瓊斯
導言 何謂演化占星學?

第一章 冥王星及其對應點
靈魂:何謂靈魂?靈魂如何演化?
靈魂
靈魂的演化
自我
冥王星在本命盤的位置
本命盤中的冥王星及其關聯性
冥王星的對應點
冥王星逆行

第二章 冥王星與交點軸:本命盤中主要的演化/業力趨力
冥王星與交點軸的關係
交點軸:運作模式
南北交點主宰行星的應用
冥王星與交點軸的相位
其他行星與交點軸形成相位

第三章 靈魂的四種自然演化進程
演化的初階
合群演化
個體化演化
靈性演化
演化階段在本命盤的應用
根據演化階段調整主要演化/業力趨力

第四章 本命盤處於不同演化階段的分析
靈性演化第一個次階段
個體化演化階段
合群演化階段

第五章 從演化的觀點分析冥王星相位
冥王星相位的象徵意義
冥王星與行星相位的演化目的
階段及相位
演化發展的八種主要階段及其中包含的相位

第六章 冥王星相位原則的應用
個案一:美國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
個案二:諾斯特拉達姆士(Nostradamus)

第七章 黃道星座的天生原型
原型的象徵
黃道星座的意義

第八章 本命盤解讀:行星及宮位的分析
本命盤解讀:星座、宮位及行星
根據行星解讀星盤
透過宮位詮釋星盤
宮位詮釋法的應用

參考書目



前言

  自我開始傳授演化占星學,並為其寫作,至今彷彿已經流逝多世的時光。一九七八年,我首次在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市開課,此後無論到哪傳授靈魂演化的課程,都能透過占星學的符號,對無盡輪迴的靈魂演化之旅,理解出實際的分析及認識,而課程也總是場場爆滿,聽者不計其數。人們顯然非常迫切渴望能獲得這類的資訊。到了一九八五年,當《冥王星:靈魂的演化之旅》由雷維林出版社首次出版後,立即榮登暢銷書之列。這些年來,許多海外的出版社也將這本書翻譯成各種語言出版。一九九四年,我成立演化占星學學校,並在美國、加拿大、歐洲及以色列開設分校。我們提供錄影帶通訊課程,讓學習演化占星的人獲得合格認證,認識靈魂在時間洪流中的演化歷程。我在一九九八年完成《冥王星:靈魂在親密關係中的演化》,主要探討靈魂與別人的關係,同時解釋為何我們在與時俱進的演化目的及取向中,會吸引特定類型的人進入生命。倘若上帝授意,我將會盡快動筆完成冥王星三部曲系列的最後一冊。

  演化占星學主要是根據靈魂的演化來認識今生。占星學中的靈魂與冥王星有關。靈魂生生世世的演化,都源自於靈魂固有的核心趨力:慾望。任何一個靈魂都有兩種原生的慾望來決定演化。其中一種慾望,是與創造靈魂的本源分離,很多人都會把這個本源稱為上帝,但對於其他人而言,這就是創造萬物的源頭;另一種慾望,是重返創造靈魂的本源。靈魂的演化就是不斷耗盡所有分離的慾望,最後只留下一種慾望:也就是重返本源或與本源重新融合的慾望。這種簡單的自然法則和真理,可以不受信仰或宇宙觀的限制,在每個人身上獲得印證。我們都有各種不同的分離慾望,渴望新的財產、新的工作職位、新的愛人等等。事實上,我們也許有能力實現這些慾望。這些慾望一旦獲得滿足,我們會有短暫的滿足,但隨即又會被不滿足感取代。這種不滿足反映出我們渴望重返至創造靈魂的本源,而且僅有這種慾望能獲得恆久的滿足。世上所有人都會有這種經驗,但是你必須去確立個人的經歷。這完全不需要任何信仰,是一種很簡單的自然法則或真理,而這正是演化占星學的核心所在。

  演化占星學的架構可以印證在每個人身上。你可以從個人的生命經驗中獲得驗證;你如果是一位演化占星諮商師,也可以從個案的身上得到證明。演化占星學可以落實在每個人的生命裡,它的整體架構包括冥王星、冥王星的對應點、南北交點,以及南北交點的位置及其相關相位。這個架構不僅能反映靈魂前世的經歷、之前的結束點及起始點,以及前世的取向,還能回答所有人深埋於內心深處的根本疑惑:我為何在這裡?我有什麼功課?我再提醒一次,演化占星學可以讓所有願意的人找到印證和答案。我之所以如此強調,是因為占星圈內有些人在詆毀演化占星學,卻沒有實際應用過它的架構。

  我一九七八年開始傳授演化占星學時,沒有人加入我的行列。這麼多年來,我一直都是孤軍奮戰。其實根本沒有占星家研究過靈魂的演化,也未曾探討這個顯而易見的自然演化法則。時至今日,已有很多人閱讀過冥王星的著作,也有不少人參加或報名演化占星學的通訊課程。在我過去二十一年的執業生涯中,有許多人來聽我的演說,總算讓這個重要領域出現了新的聲音及傳授者。

  經過多年努力之後,我想在此引介我的女兒:蒂瓦.格林。她在本書中針對演化占星學做了必要且深度的分析,同時提出步驟解釋如何正確運用演化占星學的基本原則。書中還透過實例,按部就班教導讀者,如何將演化占星學的架構應用在本命盤上面。讀者只需要透過此架構,就能認識自己的實際生命經驗。蒂瓦長期研究我的著作,也曾與我對此主題進行豐富的討論。無庸置疑地,她有能力傳授演化占星學的知識,而這一切都可以從本書、也是她的第一本著作中獲得印證。

願主保佑你
傑夫.格林 (Jeff Green)

譯者序

  初接觸占星學時,從坊間介紹太陽星座的書籍開始,逐一認識其他行星,無論是象徵戀愛喜悅的金星,慾望激昂的火星,恐懼侷限的土星,幸運樂觀的木星,多少都能感受到其中的能量及驅力。唯有代表靈魂核心的冥王星,總有些摸不著邊。占星家蒂瓦.格林透過這本介紹演化占星學的著作,帶領讀者探索冥王星在潛意識底端運作的真相,揭開靈魂演化的神秘面紗。

  本書作者是以其父親傑夫.格林的《冥王星:靈魂的演化之旅》以及《冥王星:靈魂在親密關係中的演化》兩書為基礎,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演化占星學的哲學基礎及基本要素,其中包括冥王星及月亮南北交點的基本意涵,以及冥王星相位與靈魂演化的關係,並且在書末示範解讀星盤的基本技巧。

  人的痛苦往往來自於無知。在靈魂演化的過程中,覺知及意識就如觸媒,開啟成長的機會,但自由意志才是關鍵。透過本書的介紹,讀者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靈魂在今生必須面對的課題及成長方向,而作者也透過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及十六世紀預言家諾斯特拉達姆士的案例告訴讀者,我們如果願意接受今生的演化功課,有意識地調整或改變自己,冥王星的趨力便會緩和平順地滲入生命,帶領靈魂走上成長的道路;我們如果選擇逃避或抗拒,一味地想維持現狀或恣意而為,冥王星的趨力就會用驟變性的事件呈現,糾正所有的扭曲及偏離。成長和演化是萬物皆然的必然趨勢,命運操之在己,如何活出這一生,全看個人的選擇。

  一直深信占星學的價值並不在於深奧的理論或技巧,而是替生命的難關及疑惑找到出口;而冥王星牽引的重生及轉化,往往不是輕鬆愉悅的生命經驗。本書是演化占星學的入門介紹,也如一張靈魂演化的地圖,幫助讀者在迷途中找到方向,挫敗裡發現力量,在經歷苦難淬練後獲得釋然的智慧,能不枉今生活出靈魂的光采。感謝格林父女的智慧及不吝分享,讓我深刻體驗到宇宙的愛無所不在。

譯者 韓沁林
2012年4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