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會建議這位希臘青年在他來之前,先看完這本書,或許想法會變得很不一樣,杜拉克曾說過:「不是為了逃避,而是為了做好萬全的準備。」因為當全球性「供過於求」(Over supply and over capacity)的時代來臨,並演變為社會問題時,唯有排除自我設限(我非做……不可),才能看到機會依然存在,或許這位希臘青年真正需要的不是日復一日被動的「等待佳音」,而是抱持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用更多「主動積極」的意念(Willingness),使盡全力去敲開機會大門。
無論各行各業,業務人員始終是第一線的尖兵,也是企業培養棟樑之材的重要場域,很多人視業務工作為畏途,認為風險太大,無疑是自我封閉無限可能的事業之路,杜拉克提醒業務人員必須也是「知識工作者」,因為各個領域的知識變化太快,除非知識工作者在工作上不斷學習,否則很快就會落伍。熱愛工作的人才會有所表現,熱愛工作並等於喜歡自己所做的所有事,每個人每天都得做不少例行工作,就像每位偉大的鋼琴家天天都得練琴3小時,天天練琴或許不是件有趣的事,重要的是,四十年後你會感受到琴藝的進步,所以今日你成為偉大的鋼琴家。杜拉克曾引用一位鋼琴家的說法:「我會一直練到指尖有生命。」同樣的,每一個樂在工作的知識工作者也應該如此,要先問你能貢獻什麼,而非你能成就什麼(Ask not what you can achieve but what you can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