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玻璃門內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835962
夏目漱石
吳樹文
自由之丘
2012年10月03日
93.00 元
HK$ 74.4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NeoReading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20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NeoReading
分
類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日本文學
同
類
書
推
薦
春光。已逝 (附印刷簽名)
小說 地球萬花筒
小鳥:《博士熱愛的算式》作者小川洋子獲獎暖心小說
山之音:川端康成夜聽山音與孤獨的戰後顛峰之作【精裝典藏版】
千羽鶴:撫摸那些既冷又暖的愛慾、名器與生死,川端康成揉合悖德與慾望的極致名作【精裝典藏版】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排球少年 18
心(再版)
虞美人草
卡拉馬佐夫兄弟(上、下)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The Fault In Our Stars
理財專家沒教的1001投資大作戰:有錢不要存銀行
內
容
簡
介
日本最受歡迎的國民作家 人生最後一年的隨筆──
歷經疾病纏身與精神衰弱,
看夏目漱石如何懷抱溫柔與幽默,
用最坦白優美的文字,
直視人生的糾葛與美好。
《玻璃門內》書中一共收錄四篇作品,包括與書名相同的隨筆作品〈玻璃門內〉,以及另外三篇短篇:〈倫敦塔〉、〈文鳥〉與〈夢十夜〉。
〈玻璃門內〉是夏目漱石在人生最後一年,陸續發表於報上的三十九篇短篇隨筆。從1910年開始,夏目漱石一直為反覆復發的胃病所苦,〈玻璃門內〉在一開始就開宗明義地寫著:「我自去年年底患了感冒後,幾乎足不出戶,每天光是坐在這玻璃門內……」三十九篇隨筆包括夏目自己的內省、對於生死的感悟或哲思、對幼時或故友的回憶,另外也有一些陌生人或朋友不時闖入他的玻璃門內,為他帶來各種出乎意料的事情。
原本就擅長描寫人心細膩之處的夏目漱石,這次卸下小說家的身分,誠實地深入自我內心,也成為後世理解夏目漱石本人的重要途徑。文中的幽默、困惑、彆扭與溫柔是如此真實,在近百年後的今天,依然有著感動人心的力量。
〈倫敦塔〉寫於1905年,是夏目漱石留學英國時,參觀倫敦塔的遊記。雖說是遊記,作家卻融合了幻想與現實,一面遊歷著眼前的遺跡,一面見到了徘徊此地的歷史幽魂。是夏目漱石比較少見的寫作筆法,同時也能感受到夏目漱石對英美文學的深厚了解。
〈文鳥〉寫於1908年,被文學評論家江藤淳譽為「夏目漱石最美的作品」,描寫主角與文鳥共同生活的片段,文字描述細膩優美,並能感受到主角與自然間的心靈交流。
〈夢十夜〉同樣寫於1908年,夏目漱石聲稱是寫給一百年後讀者的作品,由十個充滿預言與暗示的瑰麗夢境組成,曾在2006年被改拍成同名電影,由市川崑等多位日本知名導演分別執導十夜故事。
作者簡介
夏目漱石(1867~1916)
本名夏目金之助,日本近代作家、評論家、英文學者,是日本極受歡迎的國民作家,文風鮮明,獨樹一格,一方面對當時的社會現實與文人思想有所批判,同時長於個人心理的細膩描寫。
夏目漱石出生於東京,為家中的第五子。夏目家是小有財富的地方士紳,但夏目漱石小時曾被託給兩戶不同的人家,直到九歲時才回到原本的家庭。1893年,夏目漱石自東京帝國大學(後來的東京大學)英文系畢業,開始在高等師範學校教導英文。1900年在文部省的補助下至英國留學,因為精神衰弱,在1902年末回國。
1903年,夏目漱石應聘至母校東京帝國大學的英文系任教,1904年末嘗試創作《我是貓》大獲好評後,開始發表短篇小說。1907年,漱石辭去所有教職,進入朝日新聞社,開始職業作家之路,這段時期的首部小說《虞美人草》於十月付梓。
1910年,夏目漱石在撰寫小說《門》時因胃潰瘍病倒,之後轉至伊豆修善寺療養。療養期間曾大量吐血,一度瀕臨生死邊緣,對之後的作品與人生觀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此後五年之間,夏目漱石病情四度復發,但仍創作不輟,陸續完成《行人》、《心》、《道草》等小說作品。1916年,夏目漱石在《明暗》的寫作途中因為大量內出血病逝,葬於東京豐島區的雜司之谷靈園。
夏目漱石作為職業作家的時間只有短短十年,但卻創作出許多優秀傳世的文學作品,同時對於提攜後輩不遺餘力,如芥川龍之介、內田百間等都曾是其座下門生。知名小說作品包括《我是貓》、《心》、《少爺》等,另作有漢詩、俳句、短篇小說和隨筆。
譯者簡介
吳樹文
著名翻譯家,曾任上海譯文出版社日本文學編輯,後赴日遊學並工作。對日本文學涉獵廣泛,譯作除夏目漱石外,還譯介過芥川龍之介、谷崎潤一郎、井上靖、水上勉、大江健三郎等名家作品。
目
錄
〈倫敦塔〉/〈文鳥〉/〈夢十夜〉/〈玻璃門內〉/〈譯者跋〉
序
編輯小語
一、 對生死的探問:久病不癒以及身邊友人的凋零使得夏目漱石對生死的感觸益發深刻,可以看見作家對生死的定義以及對自身生命的詰問:「……一種『自己還活在世上好像是不自然的』的情緒。進而懷疑,會不會是命運在故意作弄我?」
二、 待人處事的真實態度:對藝術的觀點、與友人與後輩的交往、對文學的嚴肅態度乃至於對金錢的看法,都能在夏目漱石與不同訪客的相處和對談中窺見端倪。
三、 幽默:對於人心與生活中小小的彆扭與無奈,夏目漱石帶點自我嘲弄的幽默筆觸,寫得精準無比,令人莞爾。
四、 文字坦白優美:相較於長篇作品,短篇與隨筆可從另一個角度,感受作者文風的細膩、精煉與行文優美之處。
五、 看見昔日東京的生活樣貌:行至暮年的夏目漱石,對於幼時的生活與親族的回憶多有描述。在文中,漱石活靈活現地回憶著曲藝場、藝妓與幼時生長的古老大宅,可以對現已逝去的東京生活面影有所想像。
六、 理解作者的入門:選文四篇風格各異,能從感受夏目漱石在不同階段的內心風景,並作為理解其生活場景與思考態度的入門。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