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社會福利之法制化

社會福利之法制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4156924
鍾秉正
元照出版
2008年11月01日
127.00  元
HK$ 114.3  







叢書系列:學術論文集系列
規格:平裝 / 344頁 / 15*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學術論文集系列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法政類 > 法律 > 總論








  本書為作者歷年來關於社會福利法相關論文之合集。其中涉及「敬老津貼」、「國民年金」、「公務員退休金改革」、「長期照護」等老年經濟安全議題,另亦收集有關「社會保險爭訟」「犯罪被害者保護」以及「水土保持」之論文。涵蓋範圍雖廣,但皆以社會法學理為基礎,展現該新興法學領域研究之廣度以及獨特的切入點。作者亦希望藉此提供讀者不同於傳統的社會福利觀點,並吸引有興趣之法律人投入該領域之研究。



第一章 老年安全
壹、譯前言/3
貳、本文/4
一、緣起/4
二、基本法下老年收入保障之發展/7
三、年老時因應其他社會風險之保障/18
四、前瞻:老年安全之財務狀況/19

第二章 從「老年安全」談公務人員退休金改革
壹、前言/26
貳、社會法學中的老年安全制度/27
一、從社會法學理體系分析老年安全制度/27
二、我國現行老年安全法制/30
參、公務人員老年安全制度及相關法律問題/37
一、公務人員老年安全制度之保障依據/37
二、公務人員老年安全制度之給付內容/42
三、公務人員優惠存款之相關問題/47
肆、公務人員老年安全制度之財務代結論/57
參考文獻/59
一、中文文獻/59
二、外文文獻/60

第三章 從「老年安全」看國民年金保險之實施
壹、前言/64
貳、老年安全制度的建構/65
一、年金保險制度的建立/65
二、年金給付的所得替代功能/72
參、我國國民年金保險的實施/75
一、從社會法學理看「國民年金法」/76
二、國民年金法的規範分析/79
肆、結論/85
參考文獻/87
一、中文文獻/87
二、外文文獻/87

第四章 從敬老福利生活津貼看「社會促進」制度
壹、前言/93
貳、社會促進之憲法依據及其學理體系/94
一、社會促進在我國憲法上之規範依據/94
二、社會促進之學理體系/98
參、敬老福利生活津貼與相關之老年安全法制/105
一、敬老福利生活津貼之定位與實施/105
二、敬老福利生活津貼與社會預護制度中的老年安全規範/109
三、敬老福利生活津貼與其他社會福利法制中的老年安全規範/111
肆、結論/114
參考文獻/117
一、中文文獻/117
二、外文文獻/118

第五章 社會保險爭訟之研究
壹、前言/122
貳、從社會法學看我國的社會保險制度/124
一、德國社會法體系中的社會保險/124
二、我國社會法體系中的社會保險/129
參、我國社會保險爭訟實務/141
一、社會保險的爭訟途徑/141
二、社會保險對象的爭議/144
三、社會保險給付的爭議/151
肆、社會保險財務的爭議代結論/160
參考文獻/162
一、中文文獻/162
二、外文文獻/163

第六章 台灣之社會保險社會法與憲法上之觀點
I. Einfuhrung/168
II. Die Entwicklungsgeschichte/168
1. Die Phase von 1950 bis 1980/169
2. Die Phase von 1980 bis 1994/170
3. Von 1995 bis zur Gegenwart/171
III. Merkmale der taiwanesischen Sozialversicherung/173
1. Berufsstandische Versicherung und Volksversicherung/173
2. Gesamtversicherung und risiko-orientierte Versicherung/175
3. Das zweistufige Alterssicherungssystem/177
4. Leistungsarten der Sozialversicherung/181
5. Die Finanzierung der Sozialversicherung/185
IV. Schlusswort/188

第七章 德國長期照護法制之經驗
壹、前言/192
貳、德國的長期照護法制/192
一、德國社會保險中的「照護保險」制度/192
二、德國社會救助中的「照護扶助」機制/198
三、德國照護機構的相關法規/201
四、德國照護人員的相關法規/209
參、以社會法學為檢驗基礎/212
一、社會安全法制的整體性建構/212
二、我國長期照護法制的檢討/213
肆、結論/216
參考文獻/217
一、中文文獻/217
二、外文文獻/217

第八章 「犯罪被害人保護法」之補償規定及其實務分析
壹、前言/223
貳、從傳統公法學看犯罪被害人補償/224
一、從我國憲法上之規定看犯罪被害人補償/224
二、傳統行政法上對於國家責任之區分/227
三、行政法學上新發展之社會補償理論/228
四、小結/231
參、從社會法學看犯罪被害人補償/232
一、社會法之定義與沿革/232
二、社會法在我國憲法之規範依據/234
三、社會法之學理體系/236
四、社會補償制度中的犯罪被害人補償/238
肆、我國現行犯罪被害人補償制度/245
一、「犯罪被害人保護法」之補償規定/245
二、從社會法觀點分析犯罪被害補償之實務問題/254
伍、結論/273
參考文獻/275
一、中文文獻/275
二、外文文獻/277

第九章 「特定水土保持區」之劃定與補償法律學的比較與分析
壹、前言/282
貳、特定水土保持區的劃定/283
一、特定水土保持區的劃定問題/283
二、從「行政計畫」學理分析特定水土保持區/286
三、從「國土計畫法」看特定水土保持區/291
四、特定水土保持區的劃定程序/297
參、特定水土保持區的補償/305
一、特定水土保持區的補償問題/305
二、特定水土保持區的補償依據/310
肆、結論/318
參考文獻/320
一、中文文獻/320
二、外文文獻/322



推薦序

  隨著台灣社會發展,新興及前瞻性之法學議題亦日益增多,社會法學之研究也隨之日見重要。無論其是否被認定為一獨立之法學分支,因應社會之發展,法律人已普遍對之抱持著高度的新鮮感,也誘發了研習的動機,但多數仍停留在動心起念的階段,零星問題點之思考常見但有系統研習,或長期專注於此者似不多聞。究其原因,應與專業研究人口稀少,相關之專門著作不豐有關。

  鍾秉正教授不但具備公法與社會法之專長,且勤於著述。其近年來之研究成果,無論質量皆大有可觀。尤其近著「社會福利之法制化」之付梓,正可填補社會法學參考文獻貧乏之缺口,若由此引領更多專業人才投入此一學門,開啟改善社會之契機,以逐步建構社會保障法制化,實屬美事。

  社會福利法制化乃依據憲法意旨,立法機關就社會福利事務,按法定程序,配合環境變遷修訂規範,舉凡福利事項莫不與人民權利義務攸關,故應以法律保留為原則;執行細則或其他事項,若以授權規定為宜者,方委由行政機關訂定。行政機關有關社會福利之執行,無論其性質,固以法律規範為依據,法律未規定或規定不明確之相關事項,或其作為仍屬於臨時性措施,如擬久遠行之,自當完成立法程序;否則,今日之福利恐淪成為明日之負擔;此一群人之福利,恐將為彼一群人之負擔。如是,則社會福利淪為政治角力之工具;侈言分配社會資源,卻無異坐地分贓;此絕非社會國家之福。

  探討法制化之內涵,乃社會法研究之關鍵,不但攸關社會福利法制是否得以健全發展,也影響社會安全甚鉅,人民之福利及權益是否能獲致具體之保障,更皆繫於此,鍾教授的研究成果在這方面的貢獻,值得肯定。欣逢本書出版之際,謹綴數語為之賀,對鍾教授之學術成就表達敬佩之外,也要感謝元照出版公司對於社會法研究成果的出版與流通,以及促進社會法學發展所為之貢獻。

郝鳳鳴 2008年7月 於中正大學法律學院

自序

  「社會法」乃新興之法學領域,可作為特別行政法之一部,主要以社會福利法制為研究對象。在我國學院教育中,此一科目為社會系、社會工作系、社會福利系之重要課程,列為社工師等證照考試項目。反之,在法律系則因不屬國家考試科目,亦非各校教學之重點。所幸近年來諸多社會法學先進之努力,該科目已漸受重視。

  作者自2000年學成回國至今,於教學、服務之餘,亦致力於社會法之學術研究。主要成果為「社會保險法論」(2005,三民)以及與周怡君教授合著「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2006,洪葉)兩本專書,於論文部分則散見於祝壽論文集、學術期刊。今承蒙元照有意幫忙出版事宜,使有興趣參考拙文之人省卻找尋之辛苦,也增加文章的曝光率。

  作者蒐羅歷年來與社會法相關之論文,約可分作「基本權相關議題」與「社會福利法制」兩大部分,出版編輯亦建議分為兩冊。故本書即以「社會福利之法制化」為題,蒐集相關論文共九篇。其中與「老年福利」相關之文章即占了五篇之多,顯現我國近年來對於相關議題之重視。另外,首篇譯作「老年安全」乃作者博士指導教授克勞哲之舊作,而「台灣之社會保險」一文則是為教授七十大壽祝壽。教授為學處世影響作者甚多,願以此書遙祝教授身體健康。




其 他 著 作
1. 勞動保護的未來
2. 社會法之理論與應用(二)
3. 社會法案例評析(一)
4. 社會保險法論(修訂四版)
5. 社會法之理論與應用(一)
6. 法治國原則與2018年金改革
7. 社會保險法論(修訂三版)
8. 社會保險法論(修訂二版)
9. 憲法精義
10. 社會保險法論--社會法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