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兒童性侵犯:聆聽與尊重

兒童性侵犯:聆聽與尊重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8010714
趙文宗/編著、王秀容,周鎮邦,范斌...等/合著
圓桌文化
2009年4月10日
88.00  元
HK$ 79.2  







叢書系列:紅投資/圓桌文化/叢書
規格:平裝 / 224頁 / 21*14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紅投資/圓桌文化/叢書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未成年人性侵犯不單是身體侵害,更可以是心理視覺語言的創傷壓迫。本書雲集兩岸三地有關方面的精英,從他們的專業角度,解構兒童性虐待在社會上的現況。

作者簡介

王秀容

  現任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的總幹事

周鎮邦

  瑪嘉烈醫院兒科顧問醫生

范斌

  中國華東理工大學社會福利與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國家小城鎮社會保障中心副主任,社會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秦安琪

  中國華東理工大學社會福利與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國家小城鎮社會保障中心副主任,社會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馬浩輝

  香港珠海書院新聞及傳播文學士,英國倫敦大學法學(榮譽)學士,香港城市大學法學碩士(中國法及比較法),香港大學法學專業證書,香港大學法學碩士(人權法)

陳高凌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曹文傑

  香港十分一會副會長及女同學社執行幹事

張文娟

  現任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專案主管

甯應斌

  台灣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雷張慎佳

  1979年加入防止虐待兒童會(當時的防止虐待兒童行動組),1983年出任該會總幹事至今

趙欣

  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系博士生

蔡惠敏

  註冊社工及認可家事調解員,現為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導師

劉婷婷

  現為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博士候選人

韓晶晶

  現為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律師

羅懿明

  現任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的Anti480反性暴力資源中心主任

  香港大學榮譽法律學士,Warwick大學法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法律碩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碩士,蘇格蘭士嘉夫格賴特法律碩士。曾任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平等機會委員會高級培訓顧問、澳洲Charles Darwin大學法學院講師及James Cook大學法學院講師。現職香港樹仁大學法律副教授。



序 趙文宗  4
個案分析--施虐者權力的展現  8
個案:「為什麼這樣對我?」 雪糕妹(口述)
蔡惠敏(筆錄)
分析:施虐者權力的展現 蔡惠敏、陳高凌

兒童性侵犯怎樣對待你? 秦安琪 44

預防兒童性侵害  54
--保持家庭完整還是保護兒童安全? 劉婷婷、陳高凌

中國內地兒童性虐待現狀及干預機制探索 70
--基於社會政策視角的分析 范斌、趙欣

中國內地對性侵犯兒童被害人保護的經驗和探索 張文、韓晶晶 80

防止兒童性侵犯法例  106
--分析與評論 馬浩輝

誰改寫孩子的人生 雷張慎佳 118

從醫學角度看性罪犯名冊 周鎮邦 126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看性罪犯名冊 王秀容、羅懿明 134

擬似「保護」擬似「未成年人」事件  140
--由檢討《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說起 趙文宗

Child Abuse、兒福法律與兒童性侵犯的政治 甯應斌 156

以保護之名 196
--兒童性侵犯與兒童性權的侵犯 曹文傑

作者簡介 214





  這出版計劃又是和高凌對話的結果。

  2008年7月29日,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建議成立性罪犯名冊,可能由於金融風暴,社會對未成年人性侵害的討論冷漠非常。諮詢期完結(2008年10月31日)前三週,和高凌談起這種氛,總(自大地)覺得我們可做多一點,如果可以將眾多持份者聚在一起交流不同見解,各抒觀點,也不失為一個快有效表達/收集意見的途徑方法。一經同意落實,兩人立即分頭組織。

  經多方努力遷就,一個半日研討會於10月27日在香港樹仁大學舉行。參與者除言書一眾本地作者外,還有嚴潔心(青鳥)、黃國基(香港律師會)、羅文錫祺、鄺美鳳(護曲基金)、李淑慧(香港善導會)、張達明(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及雲嘉祺(法律改革委員會)等。會後,眾人都覺得若可將各人意見及反省集合成書,會更有意義,更能把未成年人性侵害論述的敏感觸覺深化加強。於是我便開始約稿。參與這出版計劃的學人越見增多,心感雀躍。但,約稿過程絕不容易——首先,我須為我「奪命催稿」道歉。但為了對準時交稿的朋友負責,我也是迫不得已,請諒。此外,我也須向曾答應供稿的朋友致謝——雖然由於種種原因,本書不能收集你們的文稿,與你們的討論交流,都使我獲益良多。

  在編寫這書的途中,因緣際會,分別與張文娟(北京)、范斌(上海)及甯應斌(臺灣)討論大中華地區內各處理及分析未成年人性虐待觀點及手法的異同。後來,我性邀請她/他們一併參與這計劃,令此書成為兩岸三地一次關於未成年人性侵害政策的對談對話。

  本書題為《兒童性侵犯:聆聽與尊重》。事實上,「兒少」/「兒童」/「未成年人」/「年青人」各詞均有各自政治含意及社會意義。本書無意統一當中差異;用上「兒童性侵犯」作書名,純粹想用一個香港法律政策論述常用的詞語。所以,我並沒有要求作者統歸應用某一詞彙。眾聲喧嘩各自表述是我期待的。同理,除格式外,我沒有在與作者商量及獲同意前更改各人文章一字一句一符號。各人文責自負。

  香港成立性罪犯名冊的建議雖促成這出版項目,但本書的討論範圍卻不只限於對該建議的回應。未成年人性侵犯更不單是身體侵害,更可以是心理/視覺/語言的創傷壓迫。本書作者都會由自己專業角度分析兒童性虐待這議題,充份顯示這現象不是個別界別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多角度合作反省的現象。

  在上述提及的半日研討會中,一個大多數參與者都贊成的看法就是:曾受侵害的受害人及未成年人須更有能力更多空間發聲表達意見。於是我便經雷太及小曹邀請一位受害人及一位未成年朋友在書內分享她及他的經歷。兩篇她/他們參與文章成立此書首尾。事實證明:各方只要努,願意細心聆聽,所有人都可尊重與被尊重。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