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兒童注意力訓練父母手冊

兒童注意力訓練父母手冊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6936128
Gerhard W. Lauth、Peter F. Schlottke、 Kerstin Naumann/著
楊文麗,葉靜月/譯
張老師文化
2005年4月10日
87.00  元
HK$ 73.95  






ISBN:9576936128
  • 叢書系列:教育輔導系列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教育輔導系列


  •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九歲的揚恩總是令父母束手無策,每天都在爭執和發脾氣中度過。為了叫揚恩至少把寫功課、刷牙洗臉等最起碼的事情做完,他們必須採取愈來愈重的懲罰。最近甚至連關在房裡的方式也無效,逼得他們忍不住動手體罰。

      ◎「請到學校接你的小孩,我們無法把他留在學校。」學校又打來求救電話......丹尼的媽媽感到筋疲力盡,心想:「為什麼每件事都這麼累人?為什麼總有無止盡的麻煩?」

      注意力缺失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失控和激烈反應,常讓父母神經緊繃。日常大大小小難題也令人招架不住;父母常覺得每天身不由己地為各種接踵而至的難題疲於奔命。怎麼辦?我的孩子注意力有問題嗎?怎麼會有注意力缺失的問題呢?會不會長大後就會變好?孩子真的有問題,我們可以做什麼?有哪些方法可以考慮採用?

      這些是可以學習的。本書即是家有注意力缺失兒童的父母的教養完全手冊,以生活、實務面的問題為導向,針對家長在教養上所遇到的實際問題提供解決之道。讓父母在協助孩子時能有判斷的依據,進而與孩子建立一個充滿信任的關係。

      書中強調國際間相關的專業領域(兒童精神醫學、心理治療)對兒童注意力缺失及過動問題的共識,目前國際間正在努力地將最新的研究呈現給大眾,以便促成更多協助孩子的力量。因為兒童、青少年至成人早期的追蹤研究告訴我們,這個兒時的問題不會自己消失的,這些孩子若被忽略,只有越來越惡化原有的問題。例如成為反社會、藥物濫用的成人。

      作者的筆觸字字藏愛,句句疼惜著孩子,同時字裡行間充滿對家長的同理與關懷。這是一本教導父母的書,但是父母可以帶著被支持、被了解的溫暖來吸收知識,不必擔心被責難、被要求、被批評。--------曾端真(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本書從德國經驗出發,詳實的陳列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的問題、診斷過程與治療模式,可做為台灣父母與老師的參考。--------陳質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

      繼《兒童注意力訓練手冊》之後,再向台灣朋友推薦這本好書,內容包含認識注意力缺失有關的知識、治療可能性、結合資源等相關議題,簡易且深具實用性,是關心兒童、與兒童工作的人不可錯過的的工具書。--------楊文麗(「張老師」兒童輔導特聘講師)

    本書特色

      1.從「兒童注意力訓練」一書出版後,明顯可見國內缺乏此類書籍,在市場上有強列需求。
      2.本書與「兒童注意力訓練」最大不同,是以家長取向,並回答家長最常見的問題,實用性高。
      3.本書為最新版(2002,6版),有兒童精神醫學領域的最新研究。
      4.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推薦5顆星。

    作者簡介

    Gerhard W. Lauth

      是德國科隆大學心理暨心理治療學教授。他是專為過動兒與注意力缺失孩子所設立的臨床發展心理學部門的負責人。

    Peter F. Schlottke

      是在德國斯圖加特及杜賓根大學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的教授。他的工作重點為臨床、法律及教育心理學。他同時也是合格的心理治療師,並擔任杜賓根大學心理學系有關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急診業務的負責人。與Lauth同為《兒童注意力訓練》作者。

    Kerstin Naumann

      是德國科隆大學臨床發展心理學部門的研究員。






    1.什麼是注意力缺失?
    2.典型的注意力缺失:特點、結果 注意:不是所有的問題多是注意力缺失/過動!
    3.注意力缺失出現頻率有多少?
    4.各年齡層注意力缺失的情形:注意力缺失問題會消失嗎?
    5. 注意力缺失問題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6.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什麼?
    7.家長的自發性
    8.和學校合作,我們的孩子要不要轉班、轉校?
    9.專業的協助
    10.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是什麼?
    11.藥物治療,什麼時候要用藥?
    12.食療,效果如何?
    13.職能治療
    14.特殊學校-精神療養院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