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小寂寞

小寂寞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30243
聞人悅閱
聯合文學
2013年1月21日
93.00  元
HK$ 79.05  







叢書系列:聯合文叢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聯合文叢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浮雲般的青春都會過去,只有寂寞是真的。
6則小清新的故事,直點人心的小傷感。

  這就是我們缺了一點什麼卻無法拋棄的生活……
  擁有的是物質,而不是精神;是時間,而不是歷史。

  彈琴唱歌跳舞
  她們在游輪上跳舞唱歌彈琴也說愛。那年閒來無事,與人議論叫做香港的城市,結果到了後來,她們自己站在這個城市裡,恍然又站在一片漂浮的陸地上,只是不再談是否快樂。

  像長頸鹿一樣跳舞
  天才少女小厥永遠在與跟她年齡不相稱的人對峙交戰。可是花了那麼多力氣,卻只是擦肩而過。她用那麼長的時間,不過只跳了一支舞,以為學會了沉默和優雅,但是都是有代價的。

  聖吉尼斯.路易斯的中國公主
  天堂之國聖吉尼斯.路易斯發放了幾十萬護照,卻只住了一位來自中國的嘉嘉公主,她只想知道家鄉的少女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因為傳說那裡一直沉浸在擔心消失的恐懼之中。

  龍井問茶之陽春白雪
  不管是怎麼樣的感情,只要是真的都是好的,但是那些看得到的圓滿總是需要有人成全,於是有人翩然轉身,有人沉默,有人寂寞。

  黃龍吐翠之烽火連綿
  歷史裡從來沒有缺乏過烽火連綿,即便戰爭成全了一段感情,也只不過是僥倖。烽煙之下,失去的永遠無法被快樂填平,時間長了也只能淡淡的悵然。

  平湖秋月之鏡中花
  我那麼清楚地記得那年,那一年我們還都相信童話。曾經興高采烈傳頌的或者鄙視的到頭來不過是大家的想像而已,真實生活裡的不過是些平凡的人生,別的都是鏡中花。

作者簡介

聞人悅閱

  紐約 Cooper Union 大學電機工程學士,紐約大學商學院金融碩士。寫作是童年時代的第一個夢想,在理想交互更替的成長歲月中保存了下來。二○○二年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首獎。出版有小說集《太平盛世》、《黃小艾》、《掘金紀》,童話《小中尉》,散文集《紐約本色》。

  作品入選《21世紀中國最佳短篇小說2000-2011》,長篇小說《掘金紀》獲選2011年《亞洲週刊》十大中文小說。



【前言】高度物質文明下的無瑕童年模型

上部。遠遊誰甘同寂寞

彈琴唱歌跳舞
像長頸鹿一樣跳舞
聖吉尼斯.路易斯的中國公主

下部。落花看景共寥落

龍井問茶之陽春白雪
黃龍吐翠之烽火連綿
平湖秋月之鏡中花



前言

高度物質文明下的無瑕童年模型

  她跟我說:

  我小時候,住在島的南面,背靠青山,面向大海。那時候,我很小,住高樓大廈,與這個島上大多數的人一樣。我,我爸爸,我媽媽,還有我的玩具。我們有一輛漂亮的紅色跑車,牌子也是這個島上最廣受歡迎的名牌之一,三個字母,BMW。那是這個島的黃金時期,打開電視,就是歌舞昇平,金碧輝煌,讓很多年輕的人也夢想成為明星,最好一夜成名。

  每到週末,我們便開車出遊,沿島的南邊的美麗的海岸線,經過深灣,避風塘,布廠灣,大樹灣,深水灣,淺水灣,然後我和媽媽下車排隊,在一家快餐店──是肯德基或者麥當勞?──買三整份大餐,然後繼續開車去南灣。南灣的沙灘面向南中國海,永遠有巨大的船和巨大的海鳥在海面上來來去去。太陽也永遠大而溫暖—南方的島沒有冬天。

  我們的週末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看海上了,差不多每個週末都重複這樣的程序,一成不變。但是為什麼總是去南灣呢?多年之後,我忍不住向父母求證。啊?是這樣嗎?看海?母親想一想,過了幾秒鐘,恍然大悟一般地說,當然,當然是南灣。淺水灣人太多,不容易找到泊車位嘛。

  原來這樣。我有點失望,本來以為會是個更加羅曼蒂克的理由。

  母親對我的遺憾,也覺得抱歉,但是沒有辦法,那就是事實。淺水灣的那家快餐店自然也已經不存在了,所謂時移境遷,像水到渠成一樣的變化,沒有引起任何人的驚訝。回想這些,突然想,那竟然就是我水平如鏡的,沒有任何苦痛的幸福的童年,這個島的許多人的童年都是這樣,然後是少年,青年,成人,物質豐富,再打一點小算盤,這就是生活了。

  我離開過,然後,再回來,跟這個島上許多少年流行的留學生涯一樣,但是,到哪裡,都忘記不了這個島,學成畢業,幾乎全部沒有在異地逗留的打算,漏夜緊趕,回到這個島上,好像是回到溫柔鄉。回憶這個島上的童年,原來,回憶就像我開始說的那樣—我小的時候,住在島的南面,背靠青山,面向大海—簡單,卻也無可挑剔。

  過了這麼多年,這個島,還是這樣,車如流水,高樓如林,年輕人還是做著明星的夢。

  最後,她說,這就是我們的缺了一點什麼的卻無法拋棄的生活。

  說這番話的時候,她原本是想給我說一個關於童年的宏觀的故事,但是卻意想不到地簡單,出乎她自己的意料。沒有辦法,就是這樣平淡,她最後說,擁有的是物質,而不是精神;是時間,而不是歷史。──我們居住的只不過是個孤獨的島嶼。

  我想,如果要替這段話加一個小標題,或者可以說是,高度物質文明下的無瑕童年模型,而且是塑膠做的,已經被成批生產,滲透到世界上經濟發展順利,物質累計豐厚的各地。而人們希望的,永遠比能夠得到的要多一些;被物質寵壞的人想要的,大概是特別的記憶,可是無法擺脫的永遠是那淡淡的一點遺憾和寂寞。

聞人悅閱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