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帝國最後的榮耀:1592年的一場東亞關鍵戰役(上下冊)
9789863201519
馬伯庸、汗青
天下文化
2013年3月29日
233.00 元
HK$ 198.0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華文創作
規格:平裝 / 654頁 / 17*23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華文創作
分
類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宋/元/明
同
類
書
推
薦
明代援朝抗倭戰爭
正說大宋十八帝
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及其子孫
兩宋史研究彙編(二版)
大明帝局:被閹割的王朝,士大夫的奴化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薛西佛斯也瘋狂:強迫症的認識與治療
八月砲火
內
容
簡
介
不是小說的歷史,讀來卻如此精彩!
明朝自一五九八年後,逐步邁向衰亡,最終在十七世紀中葉被清朝取而代之;朝鮮李朝自復國之後,更堅定的成為中國的藩屬國,直到甲午戰爭後才被迫獨立;日本在豐臣秀吉之後,進入了長達兩百餘年的鎖國時代,直到美國黑船來訪才開港。而這一切歷史發展,都與「萬曆朝鮮之役」息息相關。
《帝國最後的榮耀:1592年的一場東亞關鍵戰役》,是講述明朝萬曆朝鮮之役的專著,作者馬伯庸與汗青花費數年時間,考據中、日、韓三國大量史料,務求為讀者徹底剖析,這場「東亞國際大戰」的來龍去脈及其影響。
萬曆朝鮮之役,是一場影響十七世紀,東亞戰略格局與政治發展的戰役。中、日、韓三國在東亞地區政治、經濟力量的消長,從十六世紀以來即不斷重複,這一切的演變,是如何而來?萬曆朝鮮之役在這中間扮演了什麼角色?為什麼歷史學家對萬曆朝鮮之役的貶多於褒?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帝國最後的榮耀:1592年的一場東亞關鍵戰役》中,發現端倪。
在閱讀完這本書之後,你可以對這段被遺忘的「國際大戰」,以及當時的東亞歷史發展,有更深一層的理解與認識。看兩位作者如何化繁為簡,發掘歷史真相,讓歷史說自己的故事。
萬曆朝鮮之役,是一場牽動中、日、韓三國,影響東亞十七至十九世紀外交發展的關鍵戰役,更可說是日後三國間,錯綜複雜外交關係的濫觴。
本書以整場戰爭為主軸,從開戰前三個國家的社會、政治背景概述,戰爭中的軍事發展,休戰期間的政治局勢演變,一直到戰爭結束後三國走向的分析,馬伯庸、汗青以輕鬆而不失嚴謹的筆法,重現了這場長年被人誤解的「東亞關鍵戰役」,讓讀者得以快速掌握這段歷史轉變的關鍵。
透過《帝國最後的榮耀:1592年的一場東亞關鍵戰役》,我們可以了解大明運籌帷幄的功力,李氏朝鮮處在兩個強大勢力間的兩難,以及戰國時代日本的急進與狂妄,這正是這場戰役的迷人之處!
作者簡介
馬伯庸
知名作家,作品範圍涵蓋科幻、歷史、靈異、推理、動漫等多個領域,著有多種小說、散文、雜文等。已出版《她死在QQ上》、《風起隴西》、《殷商艦隊瑪雅征服史》、《三國機密》、《古董局中局》。曾榮獲2005年度科幻世界銀河獎,2010年人民文學獎優秀散文獎。
汗青
歷史研究學者,已出版有史論集《史說新語》、《天崩地解:1644大變局》。同時也是知名的古兵器收藏和研究者。
目
錄
帝國最後的榮耀:1592年的一場東亞關鍵戰役(上)
序言 在歷史的峭壁上攀岩/毛佩琦
序章 公元一五九二——亞洲命運的十字路口
第一章 春天的十七個瞬間——十六世紀的潛伏與暗戰
第二章 「天下人」秀吉的煩惱
第三章 小中華
第四章 辯誣與聯合國軍
第五章 兵敗如山倒
第六章 閃擊
第七章 我要回家
第八章 明軍始動
第九章 敗北
第十章 第一次平壤之戰——幕後的真相
第十一章 李舜臣(上)
第十二章 李舜臣(下)
第十三章 戰與和
第十四章 廷議
第十五章 只想和你談談心
第十六章 我來了——李如松
第十七章 我看到了
第十八章 我贏了
第十九章 南兵北兵
第二十章 碧蹄館
帝國最後的榮耀:1592年的一場東亞關鍵戰役(下)
第一章 史筆如刀——「膽怯」的李提督
第二章 戰爭與和平
第三章 三寸不爛
第四章 唇槍舌劍
第五章 追擊
第六章 欺騙的開始
第七章 去與留
第八章 這是誤會
第九章 東亞第一騙局(上)
第十章 東亞第一騙局(下)
第十一章 狡兔未死走狗烹
第十二章 丁酉再亂
第十三章 浴血全羅
第十四章 騎兵的勝利——稷山大捷
第十五章 巨星的再臨
第十六章 蔚山血戰(上)
第十七章 蔚山血戰(下)
第十八章 前進與後退
第十九章 大增兵
第二十章 大明第一間諜
第二十一章 泗川的必然與偶然
第二十二章 倭橋勝敗
第二十三章 最後的海戰
終章 帝國最後的榮耀
附表
參考書目
序
序言
在歷史的峭壁上攀岩
歷史的魅力在哪裡?
歷史彷彿就在你前面,可是當你走近它,它卻模糊了。
歷史彷彿就在你身邊,可是當你伸手抓它,它卻成了碎片。
歷史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事,而復原歷史的真相卻是如此困難。
歷史就這樣走過了,而它所以如此的原因又是如此撲朔迷離。必然嗎?偶然嗎?誰在主宰它,它又怎樣影響著後世歷史?
歷史學家為還原歷史真相殫精竭慮,歷史學家為揭示歷史的謎團嘔心瀝血,然而,已經被認為考證無誤的事實可能一朝被推翻,已經被推斷確鑿的結論可能還有待於完善。真實歷史只有一個,而對歷史真實的追尋卻永無窮盡。歷史像一個嚴肅的老人,不苟言笑,堅守原則,絕無半點通融;它又像一個頑皮的童子,東躲西藏,半遮半露地與你嬉戲。
這就是歷史的魅力所在吧!
我們已經知道的那點歷史在慢慢歷史長河中,猶如一滴滴水。而我們對歷史的認識又是何等粗疏膚淺。秉筆直書和實事求是是中國史學的優秀傳統。但由於受了時代環境的限制和現實功利的驅使,一些人,包括史學專業者,卻不能對歷史進行客觀的觀察和公正的思考。而當歷史淪為政治工具時,它甚至成了被肆意踐踏和任意塗抹的奴隸。
以明代歷史而論,長期以來人們對它的了解是不盡完整的,對它的理解也是不盡正確的。比如,對於萬曆帝這樣一個執政四十八年的皇帝,從幾本流行讀物中所得到的印象一般說來是概念化的、臉譜化的。萬曆帝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大都不甚了了,當然,對於萬曆年間所發生的許多事情也是不甚了了了。本書所揭示的正是萬曆年間發生的一段史實,由幾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指揮的,一場影響以後數百年整個東北亞格局走向的戰爭。
明神宗萬曆二十年(一五九二年)五月,日本「太閣王」豐臣秀吉發兵入侵朝鮮,氣焰甚囂塵上。他們攻入王京,「毀墳墓、劫王子、陪臣,剽掠府庫,蕩然一空,八道幾盡沒,旦夕且渡鴨綠江」。朝鮮「請援之使,絡繹於途」。明神宗召集廷議,認為「朝鮮屬國,為我藩籬」,是「必爭之地」。當年七月,明朝就派出了第一支援朝抗倭的軍隊,反應不可謂不速。然而這一仗竟接連打了將近七年,其間起伏跌宕,曲曲折折。不過最後的結果是「諸倭揚帆盡歸」,明神宗「御門受俘」,明朝總算贏了。東北亞又回到了原來的秩序。
本書為我們展開的就是這一跨越中朝日的歷史畫面。打開書卷,我們將親身參與其中的一場場戰爭,帷幄運籌,疆場廝殺;我們將近距離觀察一個個人物,勇猛、怯懦、剛毅、狡詐。而當我們或拍案鼓舞,或扼腕嘆息的時候,可能不被留意的卻是作者的史學功夫和文學功力。
為深入描述事件的每一個細節,必須蒐集詳盡的史料,為駕馭龐大的全景式題材,必須對史料作精心的組織和梳理。史料分散於中朝日的官私文獻中,不上窮落下黃泉而不可得;史料又是真偽並存,菁蕪雜陳的,不去偽存真捨蕪取菁而不可用。我們看博物館裡那些用碎片復原的器物,驚嘆修復者的精湛手藝,而難以想像碎片埋在土裡時的凌亂無序。史學前輩胡適、陳寅恪都曾提出史學研究需要高遠的想像力。如果沒有文學的功力,即使有豐富的材料,也無法結構成完美的敘事作品,就如同面對一堆器物碎片而不能復原。作者奉獻的是一部可讀的史書,是一部文學性的史著,是一部可以走得近、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歷史。
這幾年有更多的人關注明史了,人們把它稱為明史熱。由於專業的緣故,我有幸被稱為掀起明史熱的第一人。四年前,作者之一的汗青就一再向我提及他們四處奔波地蒐集明朝援朝抗倭史料的事。如今四意寒暑,一部大作已經擺在案頭。我感受到了他們的嚴肅認真,也感受到了他們的艱苦努力。這使我想到了登山和攀岩。攀登者每一步都必須踩到實處,來不得半點馬虎,每一步都必須為下一步做好準備,不能間斷,更不能倒退。前面是艱難,身後是危險。如今他們歷經艱險,已經沿著峭壁攀岩而上了。當一座山峰踩在腳下,無限風光盡收眼底時,其喜何似!
欣慶之餘,無以為賀,聊贅數語以為祝詞吧。
是為序。
毛佩琦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於北京昌平北七家村
序言作者簡介
毛佩琦
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會生活史研究,發表論文60餘篇。
著作有《明成祖史論》、《永樂皇帝大傳》、《鄭成功評傳》、《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國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國明代軍事史》(合著),主編有《歲月河山:圖說中國歷史》、《歲月風情:中國社會生活史》、《十大后妃》、《百卷本中國通史.明史10卷》、《中國社會通史.明代卷》、《中國狀元大典》、《四庫全書大辭典.史部》、《毛佩琦細解明朝十七帝》等。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北京鄭和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吳(日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國際友誼博物館館長。曾任國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長、黨委書記,中國人民大學科研處長、工會主席,大陸中央電視台第十頻道「百家講壇.明十七帝疑案 」主講學者。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