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西漢文學思想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528190
張峰屹
台灣商務
2013年4月01日
120.00 元
HK$ 102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通識叢書
規格:平裝 / 384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通識叢書
分
類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文化史
同
類
書
推
薦
祥瑞.天命.竊國者:史上第一位儒家皇帝王莽和他的時代
清朝科舉考試與旗人的政治參與
鴻鵠志——十位英雄人物的行路與心路
北漂台灣:馬來西亞人跨境台灣的流轉記憶
流動日常:藝術蝦的繪畫日記【扉頁親簽版•博客來獨家】
內
容
簡
介
依據西漢文學思想演進的自然段落,分為漢初至景帝末、武帝時期和昭帝至西漢末三個時段,密切結合各個時段之政治狀況、社會思潮和士人生存情狀,從文學創作和文學觀念兩個層面,全面描述西漢文學思想發展演進的軌跡。
本書力圖貫徹三條思路:一是注意梳理各個時段之政局狀況、社會思潮和士人心態,揭示它們與當時的文學創作和文學觀念的聯繫;二是注意分析和總結各個時段文學作品之創作傾向,以考察它與當時理論表述形態的文學觀念之關係,互為印證;三是鑑於西漢時期文學尚未自覺和獨立的實際,力求揭示其「前文學思想」的特徵,為之準確定位。基於上述考量,本書認為,高祖初到景帝末,是西漢文學思想的道儒交糅、由道漸儒時期;武帝在位階段,是文學思想的儒學獨進期;昭帝初到西漢末,是文學思想的本儒兼道期。西漢一代文學思想的發展演變,始終附隸於經學的發展演變,隨之浮沉俯仰。
本書特色
★ 全面客觀地描述西漢二百三十年間文學思想發展、演變的歷史。
作者簡介
張峰屹
1998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
現任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天津市中國古代文學學會會長等職。先後出版《西漢文學思想史》、《中國文學通識•詩文卷》、《跬步集》等撰著十餘部。
目
錄
序一(羅宗強)
序二(顏崑陽)
引 言
第一章 高祖至呂后時期文風的演變
第一節 楚聲的演變及其政治文化根源
第二節 治國方策中文藝觀念的萌芽——陸賈《新語》中有關文藝問題的觀點
第二章 文景時期道儒交糅的文學思想
第一節 進取用世、間雜幽怨:漢初的士人心態
第二節 從濃情質實到失情華麗的創作趨向
第三節 重情尚用的文藝觀念
第四節 四家《詩》說:以義言詩,標舉美刺教化
第五節 《淮南子》:漢初道儒交糅文學思想的總結
第三章 武帝時期辭賦的創作傾向
第一節 武帝時期士人心態的變化
第二節 辭賦創作的實際情形辨正
第三節 鋪排誇飾、艱澀繁辭的創作傾向與大賦的逞才遊藝性質
第四節 抒情、詠物及其它:辭賦創作的又一格
第四章 樂府詩歌的創作傾向
第一節 尚功利、求典雅的創作傾向
第二節 率真抒情、平實自然的創作傾向
第五章 武帝時期的經學文學思想
第一節 儒家詩樂思想的總結和闡揚——《毛詩大序》和《禮記•樂記》
第二節 「《詩》無達詁」與「中和之美」——董仲舒的經學文藝觀念
第三節 「發憤著書」說及其超越時代的意義——司馬遷的著述思想
第六章 西漢後期創作思想的承遞與新變
第一節 政治、經學的衰變與士人心態的變化
第二節 摹仿及其衰落
第三節 回歸自我、重視抒情、不求華贍的創作傾向
第七章 西漢後期經學文學思想的進展與道家文學觀念的回歸
第一節 經學對文學思想的進一步滲透
第二節 揚雄本儒兼道的文學思想
結 語 依附於經學之上的西漢文學思想
附錄一 西漢主要作家年表
附錄二 主要引用及參考文獻
後 記
初版附記
修訂版跋
序
第1章 導論 1
1.1 認識統計 3
1.2 統計學簡史 5
1.3 統計精神就是科學研究的精神 7
1.4 統計在現代社會所扮演的角色 9
1.5 現代統計學的發展 10
摘要 16
習題 16
第2章 資料分析與統計量描述 19
2.1 統計資料的蒐集 20
2.2 資料處理與展示─統計圖表 23
2.3 統計資料的特徵數 37
2.4 使用 Excel 來計算統計測量數 43
摘要 50
重要公式 50
習題 51
第3章 機率世界 55
3.1 機率的概念 57
3.2 統計獨立與條件機率 61
3.3 機率分配函數及其特徵值 67
3.4 聯合機率密度與邊際機率密度 71
3.5 機率不等式 77
摘要 80
習題 81
第4章 常用的機率與統計分配 85
4.1 離散型機率分配 87
4.2 連續型機率分配 95
4.3 常用的統計分配 102
4.4 中央極限定理 107
摘要 111
習題 111
第5章 抽樣方法與抽樣分配 115
5.1 抽樣方法 116
5.2 樣本比率 p□ 的抽樣分配 122
5.3 樣本平均數 X 的抽樣分配 124
5.4 樣本變異數 S2 的抽樣分配 128
5.5 國內外大型教育測驗的抽樣方式 130
摘要 133
習題 133
第6章 統計估計 137
6.1 點估計 (Point Estimation) 138
6.2 如何評量點估計的優良性 142
6.3 區間估計 (Interval Estimation) 145
6.4 常態母體變異數 s2 的區間估計 152
6.5 母體比例 p 之估計 154
6.6 決定樣本數 157
6.7 應用 SPSS 進行信賴區間運算的操作方法 160
摘要 164
習題 164
第7章 統計檢定 169
7.1 統計檢定的概念 170
7.2 母體平均數 m 之檢定 176
7.3 母體變異數 s2 之假設檢定 183
7.4 母體比例 p 之假設檢定 185
7.5 應用 SPSS 進行統計檢定的操作方法 188
摘要 192
習題 193
第8章 變異數分析 197
8.1 由實驗設計談起 199
8.2 一因子變異數分析 (The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202
8.3 集區隨機化設計 (The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206
8.4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211
8.5 應用 SPSS 進行變異數分析的操作方法 219
摘要 225
重要公式 226
習題 228
第9章 相關分析與迴歸模式 235
9.1 資料散佈圖與相關程度 238
9.2 單變數迴歸模式 244
9.3 多變數迴歸模式 253
9.4 迴歸模式的診斷 260
9.5 應用 SPSS 進行相關分析與迴歸模式的操作方法 265
摘要 273
習題 273
第10章 無母數統計檢定 279
10.1 無母數統計的特性 281
10.2 符號檢定 (Sign Test) 282
10.3 威克生符號等級檢定 (Wilcoxon Sign Rank Test) 286
10.4 威克生等級和檢定 (Wilcoxon rank-sum Test) 289
10.5 Mood 平方等級和檢定(變異數檢定法) 294
10.6 科莫果夫-史邁諾夫檢定 (Kolmogorov- Smirnov Test) 296
10.7 克洛斯可-瓦力士檢定 (Kruskal-Wallis Test) 302
10.8 隨機性檢定 305
10.9 史比爾曼等級相關檢定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Test) 308
10.10 應用 SPSS 進行無母數檢定的操作方法 312
摘要 324
重要公式 325
習題 326
第11章 類別資料分析─列聯表與卡方檢定 333
11.1 類別資料分析 334
11.2 卡方配合度檢定 336
11.3 齊一性檢定 342
11.4 獨立性檢定 347
11.5 用 SPSS 進行類別資料分析的操作方法 350
摘要 362
習題 362
第12章 指數 367
12.1 指數的意義與性質 369
12.2 物價指數 370
12.3 指數編製要點與應用 376
摘要 380
習題 380
第13章 時間數列分析與預測 383
13.1 預測概論 386
13.2 時間數列的古典分析方法 389
13.3 應用平滑法做預測 393
13.4 ARIMA 模式 396
13.5 模式的認定與檢定 405
13.6 時間數列模式的預測 407
摘要 412
習題 412
參考書目 417
附錄 A:統計表 423
附錄 B:習題參考解答 449
序
序言
作者依據多年教學研究經驗,以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角度編寫本書,適合商學、理工、醫農與教育等現代大學生學習統計學的需求。本書特點在於藉創新的統計觀念、生動活潑的筆法與編排,配合相關圖表以吸引讀者的興趣。擺除傳統統計學給人複雜難懂的印象。在內容方面,除了傳統統計理論與方法外,為了因應最近的統計學發展,適度加入新統計觀念與新好方法,如統計軟體繪圖、人工智慧、無母數統計檢定、指數、時間數列分析與預測方法等,為進入21世紀的統計學做準備。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