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柏林故事集

柏林故事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541399
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
劉霽編者: 一人出版社
2013年6月13日
173.00  元
HK$ 147.05  







規格:平裝 / 576頁 / 13.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英國文學









「我是一台不閉快門的相機,完全被動,不斷記錄,毫不思考。」
「不,即使到現在,我仍無法完全相信這一切真的發生過……」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柏林,百廢待興,所有規矩與束縛也隨之解放,是充滿各種可能與機會的自由之地,共產、法西斯等各式思想大鳴大放,各國人士絡繹不絕,或鑽營或偷生。但沒有人會想到,燦爛火光伴隨著邪惡陰影,浩劫如此悄無聲息地降臨,一切已無可挽回。

  第一部分《柏林最後列車》是主要聚焦於英國人亞瑟的長篇,亞瑟是個充滿矛盾的人物,品味奢華但負債累累,文質彬彬但神秘兮兮,膽小懦弱但盡做些見不得光的事,為人羞怯但酷嗜性虐待。他看似狡詐尖滑,卻又具有某種不可思議的天真氣質,及敏銳的生存本能,一如柏林這個大城市般如此複雜與迷人。他身邊圍繞著兇惡的秘書、多愁善感的男爵、單純熱情的共黨朋友、以及深有城府的共黨頭子,而他在其中逢迎取巧,心機算盡,設法謀生。敘述者旁觀他遊走在道德的灰色地帶,也遊走在柏林這個城市,但這城市遠比他想像得還要更深沉多詐。

  第二部分《再見,柏林》則分六章,每章聚焦於不同的人物,有三姑六婆的房東施洛德女士與房客在公寓中上演猶如舞台劇般的生活;有英國人彼得和德國人奧托兩個男人間悲劇性的同志情感;有充滿愛恨情仇,屬於低下階層的諾瓦克一家;也有上流社會的猶太豪門藍道爾家,他們擁有一切,卻也隨時可能失去一切。更有堪稱文學史經典人物,既純真又世故的英國拜金女莎莉。他們一同生活在柏林這個繽紛大城市,也一同邁向沉淪。

本書特色

  伊薛伍德畢生代表作,最知名的柏林故事,精裝合集一次典藏。
  《時代雜誌》、美國國家圖書館二十世紀百大英語小說

  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最知名的代表作,以冷靜旁觀之眼,觀察芸芸眾生伴隨納粹崛起前的德國邁向沉淪,一窺柏林紙醉金迷卻黑影暗伏的生活。

  《柏林故事集》集合了同樣描寫一九三零年代柏林的《柏林最後列車》(1935)與《再見,柏林》(1939)兩部經典之作。作者透過不同階層、國籍、黨派等形形色色的人物,交織出一幅精緻的浮世繪,讓人得以深入那光憑歷史也說不清的社會黑暗與人性幽光。優美的文筆與獨特洞見也讓此書被美國國家圖書館與《時代雜誌》同時評選為二十世紀百大英語小說。

  其中《再見,柏林》於1951年首度被改編為百老匯舞台劇《我是照相機》(I Am a Camera),接著1955年被改編為同名電影。但更為轟動的是1966年根據同書改編,並獲得東尼獎的音樂劇《酒店》(Cabaret)。1972年知名導演鮑伯.佛西重新融合音樂劇及小說菁華,拍成電影版《酒店》,並找來麗莎.明妮莉扮演全片重心莎莉.鮑爾斯,塑造出影史最令人難忘的女性角色之一。隔年在奧斯卡獎與《教父》同台競技,獲最佳導演與最佳女主角等八項大獎,攜手與《教父》成為影史經典。

作者簡介

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 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 ~ 1986)

  出生於英國西北的切希爾。曾就讀劍橋大學,但中途輟學。也曾短暫於倫敦國王學院研習醫學,但1929年決定隨詩人好友奧登(W. H. Auden)前往柏林,在當地待了四年,正好見證納粹在德國的興起。離開德國後曾旅居歐洲各地,包括葡萄牙、荷蘭、比利時、丹麥。於1939年來到美國加州,二次大戰也隨即爆發,餘生即定居於此。

  伊薛伍德與洛杉磯藝文界多所往來,也曾參與編劇工作,並持續寫下多本小說。在風氣未開的當時,同志身分亦廣為人知,與畫家唐巴卡迪(Don Bachardy)至死不渝的戀情蔚為佳話。

  伊薛伍德的作品以自傳色彩濃厚著稱,甚至不避諱直接以作者本名作為書中敘述者的姓名,但也曾謂書中的伊薛伍德未必就等同於現實中的伊薛伍德。其餘代表作品包括《單身》(新經典文化)、《All the Conspirators》、《Prater Violet》、《Down There on a Visit》、《A Meeting by the River》、《The World in the Evening》。

譯者簡介

劉霽

  大學念中文系,研究所於英國研讀文學與電影,以讀小說看電影為本分。創立一人出版社,總是把創作、翻譯與出版混為一談。譯有《影迷》、《再見,柏林》、《冬之夢─費茲傑羅短篇傑作選》、《伯林最後列車》。



<自序>先學會愛上你的人生

輯一 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可以有很多選擇
如果你認為人活在世上其實選擇不多,那麼你就是過去的我。
我生長在一個選擇不多的時代,可是我想盡辦法作出各種在別人心目中是不安全、甚至錯誤的選擇。希望你一方面去適應自己所處的時代,一方面看清楚無法改變的時勢,然後勇敢作出自己所判斷和思考過後的選擇,哪怕是這些選擇和社會的主流價值多麼的不同,風險有多麼的大……
◆永恆的反抗──寫給以為這世上選擇不多的你
.八歲,一個人想自殺
.其實,人的選擇還是很多
.你愛錢嗎?我曾經非常恨錢!
.你工作,是為了你自己
.流浪、勞動、謀生,哪裡不對?
.Man不Man
.學生愛蹺課,都是老師的錯?
.有時候,你可以開除你的老闆

輯二 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有很多人事物值得相信
沒有經過懷疑和反抗的天真樂觀,往往容易成為自我安慰的催眠而已,像一陣風,是留不住的。
對於成功,我不再像年輕時那麼的狂喜和期待,更不像中壯年時那麼覺得理所當然,甚至於理直氣壯。我知道成功不一定會讓世界更美好,我相信,真正通往美好世界的道路是要更謙卑、更感恩……
◆在日出時醒來──寫給不再相信世界美好的你
.不安的李安
.愛沒有權力,有的只是負擔和牽掛
.台灣,作為一個偉大的社會
.朋友,你相信什麼?
.美國夢
.長得醜,是爸媽的錯?
.沒有貴族,何來貴族學校
.是奇才還是傻瓜?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看輕

輯三 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能擁有自己的夢想藍圖
李中曾在一張父親節卡片上寫給我的句子:「總不能老叫我盯著你的背吧?」
每個時代都有它不同的可能和美好,能夠在極有限的資源和不利的環境中找到突圍的方法才是重要的。能夠承受住許許多多的挫敗,讓自己繼續累積能量才是重要的。
◆年輕無懼──寫給曾經受挫卻仍懷有夢想熱情的你
.一九九○年冬天的一場會面
.跑馬拉松的六年級生
.年輕人不是用來操的
.會打家長的老師
.上路吧,有為的青年們!
.大人們,請別占著茅坑不拉屎
.幸運的南方小羊牧場
.最年輕的火箭已經升空了
.回家,只因為離夢想更近

輯四 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要為這個社會做些事
悲傷有時會產生一股很奇異的溫柔力量;悲傷有時也能讓人更有同理心。
在殘酷的世界裡,大多數人想的是如何從別人身上得到什麼,拿走什麼,只有呆子才想要不斷地給出去。但是當這個社會出現了十個呆子、一百個呆子、一千個呆子、一萬個呆子時,這股力量就變大了。呆子,才是這個殘酷世界的最後救贖!
◆你可以拿,你也可以給──寫給願意釋放溫柔力量的你
.關於「功利」,我想說的是……
.莫忘當年想改變世界的初衷
.沒錢補習的小孩長大了
.家園已毀,我們為什麼還要生孩子
.「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裡,我只想做一個人」
.他們是人,他們不危險
.我不是笨,我只是不忍心
.越老越要愛這個世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新故鄉動員令

輯五 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有機會綻放自我
爸爸常說,人活著就是阿拉伯數字的「1」,死了就是國字的「一」。
我彷彿聽到弟弟像夢魘般地自言自語著:「我們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我們抱著一起跳海;一種是,我們好好地活下去,爸爸會每天練功,陪你走到人生的盡頭……」
◆寂寞的皇帝──寫給沉著勇敢迎向滔天巨浪的你
.我撿起爸爸掉落的那把刀
.你到底想要一個怎樣的人生?
.我好愛你,但我不屬於你
.別低估「一個人」的力量
.我不要讀台大
.如果蝌蚪沒有變青蛙
.人生的各種想像和可能
.船.老虎.求生手冊,綻放的人生




其 他 著 作
1. 柏林最後列車
2. 再見,柏林(末日只會一來再來版)
3. 單身 A Single Man